2024-11-13 | 中航证券 | 邹润芳,... | 买入 | 协鑫能科(0020... 协鑫能科(002015)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5.52亿元,同比下降12.11%;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下降34.57%;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60.10%。Q3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收入28.49亿元,同比下降3.96%;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56.14%;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83.74%。
Q3业绩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024Q3公司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提升24.46%,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56.14%,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183.74%,主要原因为:1)煤炭等燃料价格同比下降,存量电厂业绩同比有所提升;2)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等项目持续推进,收入与利润同比大幅提升;3)成本端融资结构调整带来财务费用降低。盈利能力方面,2024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7.18%/7.67%,分别同比+10.20/+2.71pcts.
优化资产结构,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业务持续发力
公司继续深耕热电联供,进一步发展热负荷用户,降本增效保持成本领先优势。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5976.36MW,相比六月底提升20.7%,其中燃机热电联产2017.14MW,光伏发电2083.37MW,风电817.85MW,垃圾发电149MW,燃煤热电联产209MW,储能700MW;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7.81%,相比六月底+0.98pcts,其中主要增量来自光伏。2024年前三季度,“鑫阳光”户用光伏新增发货1081.62MW,新增并网1015.33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建设365.26MW,新增并网199.64MW。
以售电业务为基础,“光储充换算”一体化应用场景不断完善
公司以“源-网-荷-储”、“光-储-充-算”、“源-网-售-用-云”等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转型升级的多元应用场景的经营模式,培育增长新动能。1)储能电站:截至24年9月底,公司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9.14GW/17.89G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项目2.35GW/4.7GWh;2)虚拟电厂: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虚拟电厂可调节负荷规模约300MW,在江苏省内市占率约20%,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未来省内及省外市场有望持续拓展;3)综合能源服务多元应用:以优势客户为基础持续拓展售电业务,包括配售电、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创新商业模式。2024年1-9月,公司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202.68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绿电交易3.39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4.6亿kWh,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P算力资源,同时储备库存AVIC
算力和在途算力,能源+算力协同发展未来可期;4)终端补能:目前主要面向商用车及无人驾驶电动车,截至24年9月底,公司在运营换电站共计52座。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6年实现营收106.96亿元/118.76亿元/135.40亿元,归母净利润9.84亿元/12.27亿元/14.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为14.0X/11.2X/9.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动车政策变动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算力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等 |
2024-10-30 | 华金证券 | 张文臣,... | 买入 | 协鑫能科(0020... 协鑫能科(0020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5.52亿元,同比-15.70%,实现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36.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4.62亿元,同比+60.10%。其中Q3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7.98%,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22.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183.74%。
营收小幅下滑,扣非净利润高增。24Q3公司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7.98%,主要系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导致电力、热力收入下降所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183.74%,主要系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收入及利润在报告期内同比大幅提升叠加公司财务费用下降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加大风光储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5,976.36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2,017.14MW,光伏发电2,083.37MW,风电817.85MW,垃圾发电149MW,燃煤热电联产209MW,储能700MW;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为57.81%。
打造“光储充换售”一体化优势。公司的光储充一体化业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城市。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累计开发直流快充10,938枪(折算60kW/枪),已投建(开工及投运)3,201枪,上线投运1,367枪。在换电业务方面,公司业务涵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场景。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在运营换电站共计52座。在售电业务方面,2024年1-9月,公司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202.68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浙江和四川售电市场业务全面开展,服务用户超600家;公司绿电交易3.39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4.6亿kWh,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光伏发电业务上,2024年1-9月,“鑫阳光”户用光伏业务新增发货33,446户,共1,081.62MW,新增并网32,940户,共计1,015.33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新增建设365.26MW,新增并网199.64MW。此外,公司还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储备了一大批优质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工商业储能项目累计备案超过15MW/38MWh,在建项目7.6MW/16MWh,并网投运5.25MW/17.5MWh。公司持续开发多种应用场景的负荷聚合市场。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30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20%,公司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
算力布局加码。新型电力系统与算力关系密切,比特+瓦特将构筑经济社会发展底座。8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在算力电力协同规划运行方面,《行动方案》从多方面明确工作要求:开展算力、电力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布局;提升算力与电力协同运行水平,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降低电网保障容量需求;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满足周边地区用热需求等。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从全国来看,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超过了30%。中国算力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P的算力资源。同时,公司还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以满足公司能源+算力协同发展的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打造从清洁能源生产、补能服务到储能的“固定+移动”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商,以“光储充换售一体化”赋能多种场景解决方案,加持算力产业支持,有望成为领先的移动数字能源科技运营商。预测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9、12.06和13.30亿元,对应EPS为0.60、0.74和0.82元,PE为13、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性风险。2、新能源装机低于预期。3、财务风险。 |
2024-09-22 | 中航证券 | 邹润芳,... | 买入 | 协鑫能科(0020... 协鑫能科(002015)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7.03亿元,同比下降16.41%;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下降48.72%;扣非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23.82%。Q2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收入22.89亿元,同比下降17.41%;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降53.10%;扣非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74.36%。
资产处置影响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燃料价格下降驱动主业毛利率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7.03亿元,同比下降16.41%,主要系去年同期公司优化资产结构、于二季度处置部分燃煤和燃机电厂,致今年电力、热力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去年同期公司因优化资产结构等原因取得有关股权处置权益和债权清偿权益,报告期内相关权益大幅减少;扣非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23.82%,主要系存量电厂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业绩提升,以及成本端融资结构调整带来财务费用降低。盈利能力方面,受益于煤炭等燃料价格下降,2024H1电力销售/热力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8.92%/13.74%,分别同比+5.65pcts/2.58pcts。
可再生能源占比扩大,分布式/户用光伏业务持续发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加大风光储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4950.3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1777.1MW,光伏发电1647.3MW,风电817.9MW,垃圾发电149MW,燃煤热电联产209MW,储能350MW;其中,户用光伏上半年新增发货27939户,共898.8MW,新增并网22301户,共计684.8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建设301.7MW,新增并网111.9MW。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6.83%,环比一季度末+5.08pcts。此外,公司控股持有的建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装机规模2400MW,正按照建设节点稳步推进中。
聚焦核心城市,“光储充”一体化应用场景不断完善
公司的光储充一体化业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充电方面,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累计开发直流快充10419枪,已投建2753枪,上线投运1168枪;换电方面,至2024年7月底,公司在运营换电站共计57座。储能方面,公司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超过8GW/17G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项目超过2GW/4GWh;公司在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负荷中心投运12座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总规模达0.7GW/1.4GWh。此外,公司还储备了一批优质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工商业储能项目累计备案超过12MW/33MWh,在建项目5MW/10.59MWh,并网投运5.25MW/17.5MWh。
电力+算力协同强化,稳步推进综合能源多元应用AVIC
公司在配售电、虚拟电厂、微电网等领域持续发力,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转型为绿色能源服务商。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30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20%,公司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市场化电力交易方面,2024年1-6月,公司服务电量131.53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同比增长超50%;绿电交易2.33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77亿kWh,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P算力资源,同时还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以满足公司能源+算力协同发展需求。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6年实现营收106.96亿元/118.76亿元/135.40亿元,归母净利润9.84亿元/12.27亿元/14.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为10.7X/8.6X/7.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动车政策变动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算力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