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聚光科技(300203) - 公司资料

聚光科技

(300203)

  

流通市值:84.88亿  总市值:84.95亿
流通股本:4.48亿   总股本:4.49亿

聚光科技(300203)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1年04月06日
注册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760号
注册资本(万元) 4487376000000
法人代表 顾海涛
董事会秘书 田昆仑
公司简介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03)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家以高端仪器装备产品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平台型企业。聚光科技用感知分析技术与数字化管理平台持续守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命的健康与安全。公司业务涵盖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生命科学等领域,为环境、水利水务、应急安全、冶金、石化、化工、水泥、半导体、材料、能源、地矿、食药、疾控、生命科学等众多行业客户提供分析仪器、试剂耗材、信息化软件、运维服务、检测服务、咨询服务等创新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秉承“科技基因、研发基石、产业深耕”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成为“高端仪器装备民族品牌领军企业”。坚持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构筑多领域技术平台及创新应用,同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发展趋势。未来,聚光科技将继续秉持创新与匠心精神双轮驱动,始终与时代共呼吸,以自主可控的高端仪器装备产品、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共夯科学仪器强国之基,拥抱科学仪器新未来!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
所属地域 浙江
所属板块 节能环保-基金重仓-物联网-预亏预减-融资融券-医疗器械概念-PPP模式-海绵城市-创业板综-深股通-富时罗素-尾气治理-碳交易-气溶胶检测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阡陌路459号
联系电话 0571-85012176
公司网站 www.fpi-inc.com
电子邮箱 fpi@fpi-inc.com
暂无数据

    聚光科技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28 太平洋 张世杰,...买入聚光科技(3002...
聚光科技(300203)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2.95亿元,同比下降8.23%;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210.86%。 业绩短期承压,运营服务、检测服务及咨询服务下降较多。分产品来看,2025H1公司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实现营收8.96亿元,同比下降7.39%;运营服务、检测服务及咨询服务实现营收2.13亿元,同比下降11.83%;环境设备及工程实现营收1.35亿元,同比下降2.30%;其他业务实现营收0.50亿元,同比下降20.51%。 期间费用基本稳定。2025H1,公司发生销售费用2.85亿元,销售费率22.01%,同比增长2.38pcts;发生管理费用1.34亿元,管理费率10.35%,同比增长0.71pcts;发生研发费用2.03亿元,研发费率15.68%,同比增长0.23pcts;发生财务费用0.61亿元,同比减少0.20亿元,主要系主要系归还银行贷款,利息支出相应减少所致。 国产高端分析仪器领军企业,持续构建“4+X”多对多业务布局。在分析仪器行业,"技术平台×应用领域"的乘数效应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壁垒。尽管近十年来国内分析仪器产业呈现出了高速增长,但与美、德、日等仪器产业强国相比,我国分析仪器企业与赛默飞、安捷伦、沃特世等企业仍有较大差距,2024年上半年全球上市排名前20的分析仪器企业全部为欧、美、日所垄断,高端质谱、色谱及光谱仪器进口率依然近90%,部分专业领域的高端产品甚至100%依赖进口,国产替代需求十分迫切。聚光科技作为第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目前已拥有国内领先的质谱、色谱、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持续构建了“4+X”多对多业务布局,在智慧工业、智慧环境、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培育孵化新的技术平台和应用公司,形成了创新的多个技术平台、多个客户群、多个应用场景交叉支撑的业务模式。公司在高端科学仪器等核心仪器业务的不断耕耘,后续有望乘国产替代“东风”不断拿单、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5-27年实现营收39.87、45.06、49.5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52、3.99、4.60亿元,对应PE38.10、24.07、20.86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其他风险。
2025-08-28 国信证券 黄秀杰,...增持聚光科技(3002...
聚光科技(300203) 核心观点 营收小幅下降,业绩由盈转亏。2025H1公司实现收入12.95亿元,同比下滑8.23%,其中谱育科技收入为4.82亿元,同比下滑5.9%,占公司收入比重为37%。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下滑主要是新签合同转化速度慢于预期所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为-5050万元,同比下降9600万元,与业绩预告中位数基本一致,符合市场预期。归母净利下滑主要系销售毛利率下架4.11pct至40.33%所致。谱育科技利润为-4311万元,减亏1228万元。公司销售/研发/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05%/10.33%/15.66%/4.69%,较去年同期变化+2.41/+0.7/+0.19/-1.08pct,对利润影响有限。PPP项目投资收益由24H1的4457万元下降至2748万元。 分板块来看,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业务实现收入8.96亿元,同比下滑7.39%,毛利率44.55%,同比下滑3.77pct;运营服务、检测服务及咨询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11.83%,毛利率35.77%,同比下滑4.03pct;环境设备及工程业务实现收入1.35亿元,同比下滑2.3%,毛利率18.96%,同比下滑6.82pct。 财政部出台针对存量PPP项目新规,公司回款/减值情况均有望改善。2025 年8月20日,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政府对已运营项目要按合同依法履约,要按绩效结果及时付费,不得以拖延竣工验收时间、延迟绩效评价等方式拖欠付费。公司目前在手的14个PPP项目回款/减值包袱有望减轻。 回购股份提振股东信心。8月20日,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1.5亿以不超过29.5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此举展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前景的看好,亦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产替代支持政策不及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继续计提PPP和商誉减值风险、长期应收款余额较高风险。 投资建议: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67/3.44/4.15亿元(前值为3.15/4.19/1.45亿元),同比增速29.2%/28.8%/20.6%,当前股价对应PE=36.4/28.3/23.4x。公司收入利润的季节性明显,H2整体贡献超过60%,H1业绩下滑对全年业绩的影响相对有限,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5-06-29 华鑫证券 俞家宁,...买入聚光科技(3002...
聚光科技(300203) 投资要点 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度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4亿元,同比增长13.58%;归母净利润2.07亿元,2023年同期为-3.23亿元,业绩实现扭亏转盈。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7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减亏18.77%。 战略调整效果显著,高端领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聚焦高端分析仪器,强化核心业务布局,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集中资源深耕高端分析仪器领域,重点布局科学仪器、临床及生命科学、“双碳”检测仪器及半导体精密检测领域,优化产品与业务结构,推进合同质量与收入质量提升。此外,为进一步聚焦主业,公司在停止签订新的PPP合同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管理策略推进现有项目,同时逐步剥离部分PPP项目以优化资源配置。 国产高端分析仪器国际化布局,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中国分析仪器市场需求占全球高位,市场增长潜力显著,根据SDI数据,2022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5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增速领先全球,2015-2020年市场规模增速达6.8%,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90-113亿美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上市排名前20的分析仪器企业全部为欧、美、日所垄断,高端质谱、色谱及光谱仪器进口率依然近90%。公司持续推进高端分析仪器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市场开拓,目前取得了重要进展。公司子公司谱育科技已具备离子阱、四极杆、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级高分辨等多个质谱分析技术平台等一系列高端质谱的产业化能力。2024年12月,公司ProGC-3600工业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成功签约越南台塑河静钢铁厂,成为国产色谱仪首次进入海外钢铁行业市场的标杆案例,具备代表性意义。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1.01、46.83、52.10亿元,EPS分别为0.71、0.93、1.1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5、23.2、18.3倍.公司聚焦高端科学仪器等核心仪器业务,产品与技术储备丰富,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拓展低于预期、商誉减值风险、PPP项目回款不及预期。
2025-06-12 太平洋 张世杰,...买入聚光科技(3002...
聚光科技(300203) 公司概况: 国产高端仪器领军企业——轻装上阵,业绩转增。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家以高端仪器装备产品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平台型企业。从产品布局上来看,公司始终坚持致力于高端分析仪器的研制、产业化与创新应用,持续构建了“4+X”多对多业务布局,在智慧工业、智慧环境、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培育孵化新的技术平台和应用公司,形成了创新的多个技术平台、多个客户群、多个应用场景交叉支撑的业务模式。历史上公司营收及净利润波动较大。2023年开始,公司坚持以保障现金流为核心,持续强化提高合同质量和营业收入质量。聚焦核心仪器业务,在停止签订PPP新合同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差异化控制已签订的此类项目之推进;为集中公司资源,组织专门团队处置剥离部分PPP。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13.58%;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64.11%,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 外部压力促进替代需求,行业竞争格局环境改善。据GMI统计,2025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空间600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增至1114亿美元,CAGR达6.5%。北美、欧洲、中国市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实验分析仪器市场,随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对实验分析仪器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亚洲市场将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具体来看,中国2015-2020年CAGR达6.8%,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分析仪器应用市场之一。我们预计,中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仍有相当提升空间,从而带动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目前科研仪器主要玩家仍以欧美、日本企业为主,国产替代需求迫切。我国目前高端质谱、色谱及光谱仪器进口率依然近90%,部分专业领域的高端产品甚至100%依赖进口。从外部环境看:高端科学仪器已成为大国科技博弈战略焦点。2025年1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发布新的出口管制规定,明确禁止向中国出口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某些质谱设备。内部催化上看:近年来我国多部门颁布了大规模以旧换新等多项行业利好政策,有望推动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聚光科技凭借技术底蕴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高端仪器领域,受技术积累、人才储备以及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限制,国内企业未能实现全面突破。以聚光科技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则依靠原有的技术底蕴在国内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聚光科技作为最早进入科学仪器行业的国产上市公司之一,营收及资产规模在国内仪器行业领先。我们认为,时间累积的深厚底蕴和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是公司成为全行业龙头的重要原因及地位保障。公司经历多轮经营战略调整,轻装上阵经营拐点已经到来。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其他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顾海涛董事长,法定代... 210.98 4.21 点击浏览
顾海涛先生,1976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1998年武汉大学物理学本科毕业,2001年武汉大学光学专业硕士毕业。2002年加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光谱光学研究中心总监,兼光谱业务事业部总经理。曾牵头承担或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多项,获得多项授权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次。
韩双来总经理,非独立... 322.24 10 点击浏览
韩双来先生,198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天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6年3月-至今,供职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研发工程师,研发技术经理,产品经理,研发总监,事业部总经理职务,现任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环境与科技仪器事业部总经理、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田昆仑副总经理,董事... 101.08 18 点击浏览
田昆仑先生,197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曾任陕西煤航数码测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证券事务代表、浙江东方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员、华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2007年8月至今任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陈伟华独立董事 12 -- 点击浏览
陈伟华女士,1966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硕士学位,法学教授,兼职律师。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学教师,校信息化与法制发展研究所所长,校妇联副主席(兼职)。曾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奖、市级杰出中青年法律工作者、市级优秀教师等荣誉。任浙江省竞争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法学会理事、浙江省网络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人大立法专家库专家委员,浙江省政府采购专家库专家。现任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652)独立董事。
刘菁独立董事 12 -- 点击浏览
刘菁女士,1957年出生,党员,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会计学教授,硕士生导师,MBA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基建财务与信用专业。1982年1月至2004年2月于青海大学任教。2004年2月至今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任教。
刘向东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刘向东先生,1963年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光学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1990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原光仪系)工作,先后任班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系主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08年7月至2017年9月任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曾任本科生院副院长、本科生院党总支书记。2017年9月至2021年9月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光仪系)院长;2023年5月退休后被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返聘至今。2021年4月至今受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委派任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07)独立董事、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宁波耀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赵玲监事会主席,职... 114.02 -- 点击浏览
赵玲女士,197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1996年7月至2005年6月先后在东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就职,2005年7月加盟聚光科技,目前担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韦俊峥非职工代表监事... 89.68 7 点击浏览
韦俊峥先生:197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2年11月至今任职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担任聚光科技供应链中心总经理。
程婷婷非职工代表监事... 95.63 -- 点击浏览
程婷婷女士:198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2007年至今任职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担任聚光科技销售管理部总监。
虞辉财务总监 135.58 10 点击浏览
虞辉先生,197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会计师。现任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曾任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5-19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意向
2025-05-19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2025-05-19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