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光威复材(300699) - 公司资料

光威复材

(300699)

  

流通市值:246.02亿  总市值:248.99亿
流通股本:8.21亿   总股本:8.31亿

光威复材(300699)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7年08月23日
注册地址 威海市高区天津路-130号
注册资本(万元) 8313520000000
法人代表 卢钊钧
董事会秘书 王颖超
公司简介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99),隶属于威海光威集团,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下辖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通用新材料板块、威海光威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光威北京研发中心等单位,可为客户提供“原丝-碳纤维-织物-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装备制造-检测分析-技术设计”的一体化全产业链服务。21世纪初,为解决国外对碳纤维“技术、产品、装备”三封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光威复材毅然从传统渔具行业向高科技新材料行业转型,于2002年成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在创始人陈光威先生的带领下走上了“脱富致贫、回头无岸”的碳纤维研发路,用小渔竿的微薄之力,在无技术、无装备的困境下,实现中国碳纤维的“从无到有”,打破国外封锁,改变了世界碳纤维格局,成为国防军工碳纤维主力供应商。公司产品主要包括GQ3522(T300级)、GQ4522(T700级)QZ5526(T800级)、QZ6026(T1000级)、QZ6526(T1100级)、QM4035(M40J级)、QM4050(M55J级)、QM3560(M65J级)和QM5535(M40X级)等各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风电叶片、光伏热场、高压储氢、体育休闲、建筑补强等领域。 公司科研实力雄厚,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并作为国家碳纤维标准的制定者,主持起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碳纤维生产用高温碳化炉技术条件》《高模量碳纤维生产用石墨化炉技术条件》两项行业标准,参与制定《碳纤维测试标准》等国家标准。授权专利659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等荣誉奖项。面对国内行业蓬勃发展和全球激烈竞争的态势,光威复材以“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为指导方针,坚持实业报国,坚守主业发展,全面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投入。公司实行“621”发展战略,即布局碳纤维、通用新材料(预浸料)、能源新材料(碳梁等拉挤产品)、航空先进复合材料、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精密装备(碳纤维生产设备及工装模具)6个业务板块,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产学研用”科研平台引擎的带动下,形成一条具有竞争力的全产业链,确立在国家先进复合材料领域的主导地位,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所属行业 化学制品
所属地域 山东
所属板块 军工-新材料-基金重仓-深成500-融资融券-送转预期-创业成份-中证500-无人机-高送转-创业板综-深股通-军民融合-大飞机-MSCI中国-富时罗素-商业航天-PEEK材料概念-低空经济-碳纤维
办公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天津路-130号
联系电话 0631-5298586
公司网站 www.gwcfc.com
电子邮箱 info@gwcfc.cn
暂无数据

    光威复材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20 东吴证券 苏立赞,...买入光威复材(3006...
光威复材(300699)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去年+3.87%;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去年-26.85%。 投资要点 巩固高端装备优势的同时,正加快民用及新能源领域布局:光威复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3.87%;实现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26.85%。业绩波动主要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高毛利碳纤维及织物板块营收6.36亿元,同比下降6.85%,其毛利率虽达60.32%但需求阶段性放缓;而低毛利风电碳梁业务受益于下游风电行业需求复苏,实现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47.95%,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此外,通用新材料板块(预浸料等)营收1.11亿元,同比下降5.17%;复材科技板块因项目周期影响营收0.35亿元,同比下降46.20%;精密机械和光晟科技板块则分别增长7.88%和44.79%,但整体规模较小。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风电碳梁等规模化产品放量,但高附加值领域需求短期承压,导致利润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速。 盈利能力方面,综合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44.63%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2.47%:其中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仍保持60.32%,但碳梁毛利率仅24.93%,产品结构变化拉低整体水平。费用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合计1.82亿元,费用率15.17%,较上年同期的14.03%略有上升,主要因研发投入同比增加37.11%至1.13亿元。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净流入3.07亿元,同比下降15.76%,主要受回款节奏及备货增加影响;合同负债0.17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显示在手订单稳定;存货7.68亿元,较年初增加7.59%,主要为应对下半年交付高峰而提前储备的原材料及产成品。 2025年上半年,光威复材核心竞争力保持稳定,依托全系列碳纤维产品研发能力和国产化替代优势:巩固航空航天、风电等领域的市场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在高端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如航空航天、地勤装备等方向的新产品开发持续推进。资本运作方面,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工作,增强核心团队稳定性;审议通过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涉及与控股股东光威集团的采购和销售;为子公司光威能源新材料提供1亿元担保额度,实际担保金额0.37亿元,风险可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相对承压,考虑到工业用纤维价格的下降和包头产能投放的推迟,我们下调先前的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10.75/12.86亿元,前值9.13/10.84/13.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24/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业绩波动的风险;2)新产品开发的风险;3)安全生产管理风险;4)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
2025-08-19 民生证券 尹会伟,...买入光威复材(3006...
光威复材(300699) 事件:8月1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2.0亿元,YOY+3.9%;归母净利润2.7亿元,YOY-26.9%;扣非净利润2.5亿元,YOY-24.2%。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碳纤维板块受行业供需失衡等影响,业绩有所下滑;但风电碳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我们点评如下: 2Q25利润率压力较大;大合同持续履约中。1)单季度看:公司2Q25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减少1.4%,环比增加12.4%;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减少45.7%,环比减少26.0%;2)利润率:1H25,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2.1ppt至42.5%;净利率同比下滑8.1ppt至22.1%,其中,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4.8ppt至38.0%;净利率同比下滑13.5ppt至17.5%。3)合同:2024年12月,公司公告总金额36.6亿元的合同;2025年6月,补充签订6.6亿元的合同。合同履约周期跨越2025~2027年,未来的需求确定性和稳定性较强。 价格等因素影响碳纤维板块表现;风电碳梁恢业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1)碳纤维:包括拓展纤维和内蒙古光威在内,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工业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装备用碳纤维受传统型号产品需求节奏因素等影响,营收6.36亿,YOY-6.85%。2)能源新材料:随着新客户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及传统客户订单增加,风电碳梁业务快速增长,营收3.69亿元,YOY+47.95%。3)通用新材料:预浸料主要受部分应用领域市场竞争、产品价格下降影响,营收1.11亿元,YOY-5.17%。4)复材科技:营收0.35亿元,YOY-46.20%。5)精密机械:营收0.37亿元,YOY+7.88%。6)光晟科技:营收753.65万元,YOY+44.79%。 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净流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3.2ppt至15.7%,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03ppt至0.7%;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0.2ppt至5.0%;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2.3ppt至9.4%,系新项目新产品投入增加所致。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11.7亿元,较年初增加15.8%;2)存货7.7亿元,较年初增加7.6%;3)合同负债0.2亿元,较年初减少2.4%。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1亿元,去年同期为3.6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特种碳纤维龙头,2025年随着千吨级生产线等同性验证验收通过,公司将打破多款产品有效产能制约。2024年两项PCD的正式获批也使得公司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民机及低空领域中,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6.99亿元、8.52亿元、10.2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是38x/31x/26x。我们考虑到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及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等。
2025-06-05 天风证券 王泽宇,...买入光威复材(3006...
光威复材(300699) 高性能碳纤维龙头,军民双轮驱动发展 光威复材作为国内碳纤维国产化先驱,自1992年成立以来构建了从原丝到复合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覆盖军工与民用双领域,掌握湿喷湿纺、干喷湿纺等核心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能源等高精尖场景。公司通过股权架构优化平衡战略定力与资本弹性,依托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形成技术突破、产能升级与市场拓展的闭环生态,奠定行业标杆地位。 多维协同筑牢增长基本盘,技术升级驱动抗周期韧性 公司2019-2024年营收规模由17.15亿元增至24.50亿元(CAGR7.38%),归母净利润从5.22亿元增至7.41亿元(CAGR7.25%),在行业产能过剩与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下业绩有所波动,但公司研发聚焦T1100级碳纤维等关键技术突破,支撑新一代武器装备、低空经济、民机配套等新兴场景布局,其整体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我们认为,公司依托纵向产业链协同优势、分散化客户结构及高端装备技术壁垒,有望在行业洗牌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未来新能源场景放量叠加航空装备国产替代加速,有望驱动新一轮增长曲线。 大飞机国际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核心材料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地缘政治格局当前正加速演变,有关国家对大飞机产业链的影响不确定性在增加。碳纤维作为大飞机机身、机翼等关键结构件的核心材料,自主可控亟待重视。另一方面,国产大飞机复合材料应用比例跃升的轻量化趋势,客观推升单机碳纤维用量,共同驱动民机用高性能国产碳纤维需求进入战略扩容期。光威复材作为行业龙头,已实现T800级产品高速增长,其产品GW300作为中国商飞直签的首个碳纤维PCD供应商,深度绑定国产大飞机供应链,24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5%。我们认为海外供应链不确定性影响下,以C919,C929为牵引,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高端民品应用破局在即。 碳纤维无人化装备结构占比实现跃升,无人化&轻量化牵引军品稳增长 性能要求持续提升带来军机碳纤维占比持续提升,碳纤维占飞机结构重量的比例从个位数逐步增长到30%-50%左右。碳纤维材料在无人机领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如翼龙-10无人机的机身蒙皮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占比就超过了50%,我们认为,由于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具有特殊优势,近年来其需求量增长迅猛,在装备无人化趋势下,无人装备或带来航空碳纤维数倍级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司或受益于军机有人/无人体系升级带来碳纤维迭代+新能源业务国内外共振+民机及通航等民用领域加速渗透,有望重新进入成长快车道,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8/10.73/12.7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8.61/23.97/20.16倍,对应EPS分别为1.08元/股、1.29元/股、1.53元/股,对应目标价格为32.4-48.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波动风险,新产品开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风险,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等
2025-04-24 中原证券 刘智买入光威复材(3006...
光威复材(300699) 投资要点: 光威复材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下降2.69%;归母净利润7.41亿元,同比下降15.12%;扣非净利润6.68亿元,同比下降6.1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3亿元,同比增长61.46%;报告期内,光威复材基本每股收益为0.9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50%。公司2024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5元(含税)。 碳纤维及织物小幅下滑,风电碳梁业务增长25.81%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下降2.69%;归母净利润7.41亿元,同比下降15.12%;扣非净利润6.68亿元,同比下降6.15%。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48亿元,同比下降28.96%;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下降49.93%。 2024年报分业务看: 1)碳纤维及织物实现营业收入14.52亿,同比下降12.9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27%。2024年完成碳纤维及织物销售2074.82吨,同比下降11.33%。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高性能工业用碳纤维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装备用碳纤维受个别应用场景的需求节奏因素影响。 2)风电碳梁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25.81%,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21.9%。2024年风电碳梁销售1139.56万米,同比增长179.81%。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产线技术改造,满足新客户对开发产品的工艺技术要求,批产进程得到稳定推进,在传统客户稳定合作基础上,拓展市场取得重要突破,降低了对单一客户的严重依赖,整体业务稳定增长,扭转了风电碳梁业务连续两年大幅下滑趋势,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3)预浸料营业收入2.33亿,同比下降12.86%。 4)制品及其他营业收入2.21亿,同比增长51.22%。凭借有人/无人机相关的复合材料业务的持续增长,复材科技实现销售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5.60%。其中,有人/无人机相关业务已占总销售收入比超过70%;精密机械板块推动预浸料装备、高端铺缠装备等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装备持续的优化迭代和智能升级以及电机转子和储能飞轮等电磁储能配套装备的应用拓展,实现销售收入0.89亿元,同比增长161.20%。 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行,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小幅下降 2024年报公司毛利率为45.5%、同比下滑3.1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8.01%,同比下降5.39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27.26%,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明显下滑的原因是碳纤维及织物业务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高性能工业用碳纤维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装备用碳纤维受个别应用场景的需求节奏因素影响毛利率出现较大的下降。 2024年碳纤维及织物业务毛利率58.37%,同比下降3.48个百分点;风电碳梁毛利率26.36%,同比增长8.24个百分点。 国防需求恢复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多年持续综合性布局大丝束、民航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板块有望落地结果 公司核心业务碳纤维及织物主要应用于国防行业,2025年随着十四五进入收官阶段,国防需求有望快速恢复,带动公司碳纤维及织物业务有望迎来拐点。 公司碳纤维研发取得重要进展,继湿法T1100级碳纤维成功研制并参与应用验证之后,公司新开发了干喷湿纺工艺的T1100级碳纤维,并在有关项目考核评比中胜出。新开发的高模型纤维TZ40S提高了耐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批量生产,成功在无人机等新兴领域得到批量应用,并开始在特定装备领域进行应用验证。 公司积极参与民机与低空装备领域市场开发,取得良好效果。公司拥有系列完整规格齐全的碳纤维产品品种,为民机或低空装备用材料提供便捷选择,其中GW300碳纤维作为中国商飞直签的第一个碳纤维PCD,不仅可以在民机上得到应用,也成为低空有人装备研制取证中的重要选择;公司研制的舱内结构阻燃预浸料也通过了中国商飞的PCD审核并获得了正式批准,为未来业务成长奠定基础;公司复材科技板块除了配套有关院所的复合材料制品业务以外,也与有关总体单位合作参与研制了无人直升机和无人运输机等型号无人机。公司上下游业务的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系列完整的碳纤维材料和预浸料产品体系为参与民机业务和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光威碳纤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年产四千吨高性能碳纤维工程顺利建成,两条生产线分别于2024年6月和11月投产,产线运行稳定,产品质量良好。公司大丝束产能落地有利于增强公司供应链稳定性,降低成本,增强公司在碳纤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牢牢稳固国防领域碳纤维及织物市场的基础上,多年持续综合性布局民用大丝束项目、民航大飞机适配、低空装备适配并取得突出的成绩,未来随着国防行业、国产大飞机、低空经济等多条产业链成长而成长,增强公司抵御单一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25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57亿、37.3亿、43.81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8亿、10.91亿、12.59亿,对应的PE分别为26.5X、22.04X、19.1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2:国防行业需求不及预期;3:风电、民航大飞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不及预期;4: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卢钊钧董事长,法定代... 71.27 552.3 点击浏览
卢钊钧先生:1969年出生,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律师事务所律师,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兼法律顾问、副总经理,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任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光威(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山东光威碳纤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威海光威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公司董事长。
王文义总经理,副董事... 74.37 83.41 点击浏览
王文义先生:1977年出生,工程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科技术员,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技术科技术员、原丝车间主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现任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监事,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蓝科盈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科泰克(山东)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王颖超副总经理,董事... 67.34 100 点击浏览
王颖超先生:1966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3年至2014年,先后任职于华夏世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高长星副总经理 65.97 41.41 点击浏览
高长星先生: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碳化车间主任、碳化厂厂长、副总经理,公司销售中心总经理;现任公司副总经理。
王壮志副总经理 71.32 18.32 点击浏览
王壮志先生:1964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莱芜钢铁总厂助理工程师,威海市进出口公司部门副经理,威海国际合作公司部门经理,威海永庚塑料制品厂总工,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总经理项目助理、项目管理部部长;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陈亮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陈亮先生:1969年出生,本科学历,经济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威海渔竿厂技术科长、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科长、副总经理;现任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威海特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威海上州屋渔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乳山银光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董事,光威(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公司董事。
张月义非独立董事,总... 81.18 19.49 点击浏览
张月义先生:1985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技术员、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现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纤维研发方向)。
孟红(MENG Hong)独立董事 12 0 点击浏览
孟红女士:1966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经济系教师,威海高技术开发区审计师事务所审计、评估部主任;现任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公司独立董事。
孟红独立董事 12 0 点击浏览
孟红女士:1966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经济系教师,威海高技术开发区审计师事务所审计、评估部主任;现任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公司独立董事。
李文涛独立董事 12 0 点击浏览
李文涛先生:1975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历任济钢能源动力厂助理工程师,北京市凯文律师事务所初级合伙人,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现任山东允恕律师事务所主任,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03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35274.00实施中
2024-12-03全部资产、债权债务、业务、人员、资质等实施中
2024-12-10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35274.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