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华润材料(301090) - 公司资料

华润材料

(301090)

  

流通市值:120.87亿  总市值:121.44亿
流通股本:14.79亿   总股本:14.86亿

华润材料(301090)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1年10月15日
注册地址 常州新北区春江镇圩塘综合工业园
注册资本(万元) 14863588530000
法人代表 许洪波
董事会秘书 李小俊
公司简介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华润集团科技及新兴产业板块一级业务单元,是华润集团发展新材料业务的核心载体,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双百”试点企业。公司于2021年10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华润材料,301090)。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公司以聚酯材料瓶片和新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在常州、珠海等地设有生产基地,拥有四条30万吨、两条20万吨、一条50万吨聚酯瓶片生产线,整体年生产聚酯能力达到210万吨,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是全球聚酯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突破技术壁垒的共聚酯PETG一期5万吨项目于2022年顺利投产,产品实现满产满销,赢得客户赞誉,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创新产品并荣获华润集团科技创新金奖。二期项目正在规划建设阶段,未来将通过多种形式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化学新材料领域迈进。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拥有包括可口可乐、依云、农夫山泉、顶津等众多国内外优质客户。公司生产的“华蕾”牌瓶级聚酯切片为业界知名食品级聚酯切片品牌,在饮料、食用油、酒类包装、医用采血管、膜、片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在“双碳”背景下,公司依托科技攻关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较高比例的可循环再生PET聚酯瓶片的生产、开发,含25%回收料的rPET产品取得可口可乐公司全球绿色低碳认证,系国内第一家被可口可乐认证的化学法rPET生产线,相关产品被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装修及倒计时牌制作。公司与可口可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三方合作,为再生瓶级聚酯切片运用于食品包装提供基础研究,成为国内第一家“旧瓶到新瓶”化学法工艺的最佳实践。公司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和行业进步。公司拥有超1万平米的常州研发中心和珠海科创中心,已建成涵盖聚酯、尼龙、轻质与复合材料等研发平台及分析测试平台,配备了近亿元的研发设备与仪器,并获评双创示范基地、省工程中心等称号。公司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打造品牌,先后通过了FDA测试、ISO9001体系认证、OHSAS18001体系以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认证,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最佳工艺进步奖”、“可持续发展环保奖”、“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公司以“美好生活,化材创造”为使命,坚守央企责任担当,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铸造大国重器,更好服务大国民生,致力成为客户喜爱、技术领先,提升大众生活品质的世界一流材料企业。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
所属地域 江苏
所属板块 新材料-预亏预减-融资融券-央国企改革-创业板综-深股通-央企改革-娃哈哈概念
办公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高铁新城秀水河路3号领航大厦3栋
联系电话 0519-85177777,0519-85778588
公司网站 www.crcchem.com
电子邮箱 crcchem@crcchem.com
暂无数据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4-25 东海证券 吴骏燕,...买入华润材料(3010...
华润材料(301090)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4月23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0.55亿元,同比上升4.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36亿元,同比下降16.20%。净亏损1942.55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7850.16万元,亏损面有所收窄。 2024年瓶片产能继续扩张,2025年产能投放或近尾声,挑战与机会并存:我国聚酯瓶片产能从2023年末的1661万吨提升至2043万吨,同比增加近23%。供给增量远大于需求增长,新产能的供应冲击导致行业效益进一步下滑。CCF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聚酯瓶片内外盘平均加工区间分别为505.2元/吨和89.5美元/吨,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滑34.81%和10.5%。2025年聚酯瓶片行业新增产能预计投放有限,部分落后装置或将面临淘汰或转产,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需求端看,主要驱动力来自饮料及饮用水行业新增产能释放带来的需求增量,整体延续增长态势;依靠产业链和成本优势,我国瓶片海外竞争优势明显,贸易保护等政策影响预计有限。 公司产能利用率和产销量保持高位:公司共拥有瓶片产能210万吨/年,具备规模优势,品牌价值高,客户基础良好,2024全年产能利用率103.54%,产销率106.47%,仍维持高位水平。公司2024年海外销售额占比32.11%,份额保持稳定,毛利情况略优于内销。 优化新材料业务布局:1)公司特种聚酯PETG现有产能5万吨,2024年PETG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加10.4%,毛利同比增加111.65%。重点定位日化包材市场,在3D打印、医疗、家电、薄膜等新应用市场也实现了批量销售;公司成功开发国际品牌客户,成为国产PETG日化包材领域的重要供应商。2)再生瓶片rPET产品实现了两万吨级规模的商业化销售。3)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对低效、亏损的业务进行优化调整,关闭退出热塑性复合材料、PET泡沫两个投资项目。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2025年瓶片行业仍处于产能消化阶段,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1.16、3.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1、0.08、0.26元,对应2025年4月24日收盘价PE为560.67X、92.52X、27.38X。公司背靠大央企华润集团,聚酯瓶片业务基石稳固,静待行业周期复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能源价格等大幅波动;贸易保护等政策影响;新材料如PETG竞争加剧。
2024-04-28 东海证券 吴骏燕,...买入华润材料(3010...
华润材料(301090)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2.25亿元,同比微降0.59%;实现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下滑53.73%。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23亿元,同比下降18.29%,归母净利润-7850.16万元,同比止盈转亏。 瓶片行业周期低谷,公司保持产销率高位。根据CCF数据,2023年国内聚酯瓶片产能增加至1661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34.93%。供需矛盾增加,2023年聚酯瓶片内外盘平均加工费区间分别为775元/吨和100美元/吨,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滑49%和48%。公司2023年聚酯瓶片毛利率为4.16%,较2022年下降3.5pct。公司共拥有瓶片产能210万吨/年,具备规模优势,品牌价值高,客户基础良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2023年实现聚酯瓶片产量217.48万吨,销量243.61万吨,产销率达112%,始终维持高位。 研发持续投入,加强产业链合作,拓展新品储备。公司围绕聚酯、尼龙、高端新材料等方向,以自主研发为依托、合作研发为补充培育多个新材料项目,全年新增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公司与华润集团其他业务单元组建的“绿色高性能包装材料创新联合体”和“绿色低碳环保建材创新联合体”各项联合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已分别完成项目中试结题和样品开发测试;公司与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超阻隔性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合作,目前已完成样品试制。 新材料产业化顺利推进。1)特种聚酯PETG现有产能5万吨,2023年累计产销率达133%同比大幅增长;下游应用已成功进入化妆品包装、日化产品、薄膜、板材、片材等多个领域。2)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逐步拓展客户群体,车用PET复合板材已通过成都大运和中车路试。3)PET发泡项目积极送样主要行业客户及潜在合作伙伴,已有客户通过产品基础性能测试。4)公司自研的25%比例的rPET产品通过客户挑战性测试,目前已有客户签署合作协议,正在开展安全性评估。 投资建议:公司背靠大央企华润集团,“基石业务+新材料业务”双轮驱动,静待行业周期复苏。根据审慎性原则及聚酯瓶片市场修复情况,我们调整2024-2025年盈利预测,增加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9、5.75、7.22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7.36、9.3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8、0.39、0.49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500.63),对应PE为33.19X、24.21X、19.27X。考虑公司仍具有一定新材料开拓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超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023-11-01 东海证券 吴骏燕,...买入华润材料(3010...
华润材料(301090) 投资要点 长期经营维稳,产品价差压缩致利润承压: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68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28亿元,同比下降6.42%;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51.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57.38%。 瓶片扩产周期预计接近尾声,公司规模优势凸显。截至2023年9月,据百川盈孚统计,聚酯瓶片利润空间为-269.41元。价差支撑不足情况下,年内瓶片新增产能约310万吨,加剧行业竞争。预计瓶片扩产周期已接近尾声,公司共拥有瓶片产能210万吨/年,具备规模优势,品牌价值高,客户基础良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资金流动性良好,资产负债率较低。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总计102.08亿元,其中流动资产总计73.79亿元,占比72.29%。其中货币资金总计24.69亿元,占流动资产主要比例。负债总计29.75亿元,资产负债率29.14%,公司经营杠杆逐年降低,现金流有所保障,经营较为稳健。 公司维持低库存运行,两应管控良好。公司坚持低库存经营战略,以应对存货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2023年Q1/Q2/Q3季度末,公司存货分别为24.34/20.76/17.67亿元,位于行业较低水平。同时表明公司销售情况良好,保证营收的持续贡献。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三季末分别为9.19亿元、19.76亿元,应收及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6.39天、11.07天。 公司长期看点:聚焦新材料产品开发,成长空间值得期待。1)公司年产5万吨PETG特种聚酯销量稳步提升,下游应用成功进入多个领域。2)PET泡沫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风电领域的CR-HP100泡沫、全新特种PET泡沫CR-HP300JP产品已获得国内外客户试用,同时与国内厂商合作开发应用于新能源车后备箱盖板的PET泡沫,引领国内特种PET泡沫新产品的开发及市场开拓。3)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三明治PET复合板、PET及PP实芯板和PP蜂窝板,公司大力优化研发结构,聚焦新产品开发。 投资建议:公司背靠大央企华润集团,在夯实聚酯主业的同时,加强新材料布局,拓宽聚酯产品链,未来新材料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根据审慎性原则及市场修复情况,我们调整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4、7.36、9.35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8.10、9.41、10.0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9、0.50、0.63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55、0.63、0.68元),对应PE为28.91X、22.91X、18.0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023-08-28 东海证券 吴骏燕,...买入华润材料(3010...
华润材料(301090) 投资要点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持续扩张,产品价差压缩致利润承压:华润材料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40亿元,同比+12.12%;实现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25.64%;上半年聚酯瓶片行业产能增加明显,产品价差空间受到压缩,公司利润端短期承压。 聚酯瓶片出口保持增长,国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反弹修复:短期来看,暑期期间旅行、探亲等出行需求旺盛,加之持续的高温天气,有利于终端软饮料的消费,国内需求形成了萎缩后的集中释放。长期看好聚酯瓶片对于纸张、木材、铝材等在细分领域的需求替代。海外市场维持平稳,聚酯瓶片出口小幅增长,据隆众石化统计,2023年1-6月国内聚酯瓶片出口总量至222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2%。 瓶片产量高速增长,公司规模优势凸显:2023年聚酯瓶片行业产量增速维持高位,据隆众石化统计,国内上半年聚酯瓶片产量达619万吨,同比增速达12.06%;公司目前整体PET聚酯瓶片产能规模达到210万吨/年,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生产线优势,多措并举提高营销综合能力,提升公司市场占有量。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聚酯瓶片产量110.94万吨,较上年同期提升21.64%,产销率达114%。 公司长期看点:聚焦新材料产品开发,成长空间值得期待。1)公司一期年产5万吨PETG特种聚酯已正式投产,销量稳步提升,下游应用成功进入多个领域,其中化妆品包装市场的销量占比达到40%以上。2)PET泡沫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应用于风电领域的CRHP100泡沫、全新特种PET泡沫CR-HP300JP产品已获得国内外客户试用。公司目前也在开发系列创新型特种PET泡沫产品应用于室内装饰材料,同时与国内新能源车厂家合作探索PET泡沫在新能源车后备箱盖板上的应用,引领国内PET泡沫材料非风电应用新产品的开发及市场开拓。3)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三明治PET复合板、PET及PP实芯板和PP蜂窝板,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家具、建材、新能源车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背靠大央企华润集团,海外龙头BP、英力士参股协作,在夯实聚酯主业的同时,加强新材料布局,拓宽聚酯产品链,未来新材料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考虑到市场开拓和产能投放进度,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8.10亿元、9.41亿元和10.05亿元,EPS分别为0.55、0.63、0.6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燕现军董事长,非独立... 34.74 0 点击浏览
燕现军先生:1970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在职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7月取得郑州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03年3月至2005年4月取得上海交通大学在职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7月至2002年3月任中国建筑二局二公司技术员、项目经理、分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任华润建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分公司副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2007年6月至2013年8月任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总经理、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工程总监,华润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8月至2017年3月任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副总裁,工程总监、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建设事业部总经理,华润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3月至2024年9月任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副总裁;2024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兼任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迅达化工有限公司董事、华润化学材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华润石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燕现军董事长,非独立... 34.74 0 点击浏览
燕现军先生:1970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在职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7月取得郑州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03年3月至2005年4月取得上海交通大学在职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7月至2002年3月任中国建筑二局二公司技术员、项目经理、分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任华润建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分公司副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2007年6月至2013年8月任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总经理、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工程总监,华润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8月至2017年3月任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副总裁,工程总监、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建设事业部总经理,华润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3月至2024年9月任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副总裁;2024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兼任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迅达化工有限公司董事、华润化学材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华润石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许洪波总经理,法定代... 229.78 25.39 点击浏览
许洪波,男,1976年10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武汉大学热能工程专业,2006年取得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1999年7月-2004年4月任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策划部专业工程师;2004年4月-2010年8月担任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专业工程师、经营策划部高级经理;2010年8月-2011年8月担任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运营部高级经理;2011年8月-2014年10月历任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战略管理部高级经理、战略发展部主任分析师、战略发展部助理总监;2014年10月-2017年6月,历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部专业总监、纪检监察部助理总监;2017年6月-2022年4月,任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副总裁;2022年6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在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挂职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委常委、副市长;2025年1月23日经董事会聘任担任公司总经理,同年2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担任公司董事,兼任烟台华润锦纶有限公司董事。
陈群副总经理 83.62 22.99 点击浏览
陈群,男,1968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陈群先生于1990年至2005年历任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化纤涤纶四厂聚酯车间值班长及主任、瓶级切片事业部技术开发科长、经理助理、副经理、瓶片生产中心副主任,2005年至2013年任常州安德利聚酯有限公司与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3年至2019年任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19年任公司助理总经理。2020年1月15日经公司董事会聘任为助理总经理,2021年8月至今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杨士旭非独立董事 -- 0 点击浏览
杨士旭,男,196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杨士旭先生现担任碧辟集团高级副总裁、碧辟中国总裁。杨士旭先生在碧辟工作的二十多年间,先后担任中国及海外的多个业务单元、职能部门、企业及合资公司的不同管理职位,负责业务管理与运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合作伙伴与利益相关方关系领域的工作。期间在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韩国和马来西亚多个合资项目担任领导职务,负责合资公司管理、资本项目和商业优化。杨士旭先生,1998年加入碧辟中国,之前曾就职于麦肯锡中国和联合利华。2020年6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陈向军非独立董事 -- 0 点击浏览
陈向军,男,1971年2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管理专业。1992年8月入职华润,1992年8月-1995年1月在华润上海办事处实习;1995年2月进入中国华润总公司任人事部劳资科科员、副经理、经理;2000年5月-2004年8月,历任五丰行有限公司投资部高级办事员、副经理、高级经理;2004年8月-2010年4月,历任五丰行有限公司投资部高级经理兼五丰食品(深圳)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总经理;2010年4月-2011年7月,担任五丰行有限公司助总兼五丰食品(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7月起,历任华润金控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及业务发展部联席董事、风险管理及审计部副总监、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华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熙有限公司董事、华润租赁(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监事、华润数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2022年3月经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担任公司董事,兼任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王成伟非独立董事 -- 0 点击浏览
王成伟,男,1973年1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1997年7月取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8月至2000年9月任中国华润总公司人事部职员、法律部职员、企发部职员;2000年9月至2009年8月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开发部主任、企业开发部助理经理、企业开发部经理、企业开发部高级经理;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任华润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总监;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任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华东大区总经理;2013年1月至2022年11月任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22年11月至2024年4月任华润怡宝饮料(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24年4月至2024年11月任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2024年12月26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担任公司董事,兼任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李小俊董事会秘书,财... -- -- 点击浏览
李小俊先生:1981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国籍,硕士,高级会计师。曾任江西江中医药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江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预算经理,江西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江西南昌济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桑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25年4月入职公司。
郭宝华独立董事 12 0 点击浏览
郭宝华,男,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清华大学高分子专业硕士。于1993年至1996年在清华大学任讲师,1996年至2004年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实验室主任,1997年至1998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2004年至2013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化工系副主任、实验室主任,2013年至2018年在清华大学任高分子实验室主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2018年至2022年5月在清华大学任高分子实验室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2022年5月至今在清华大学任高分子实验室主任。2020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目前仍兼任北京百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上海穗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职务。
朱利民独立董事 12 0 点击浏览
朱利民,男,195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于1986年至1993年历任国家体改委副处长、国家体改委综合规划试点司处长,1993年至1997年任中华企业股份制咨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97年至2008年历任中国证监会稽查部副主任、中国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工作协调部主任兼投资者教育办公室主任,2009年至2011年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规总监、监事会主席。2020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现兼任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2-12-06深圳市聚昇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252001.00实施中
2022-12-06深圳市聚昇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252001.00实施中
2022-01-12常州华润高性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3920.42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