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华能国际(600011) - 公司资料

华能国际

(600011)

  

流通市值:761.04亿  总市值:1086.31亿
流通股本:109.98亿   总股本:156.98亿

华能国际(60001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01年11月15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6号华能大厦
注册资本(万元) 156980933590000
法人代表 王葵
董事会秘书 黄朝全
公司简介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公司」或「华能国际」)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发电公司。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拥有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18,695兆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103,875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22.39%。公司境内电厂广泛分布在中国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一家营运电力公司。本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四年六月三十日,同年十月在全球首次公开发行了12.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外资股」),并以3,125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形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HNP)。一九九八年一月,本公司外资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以介绍方式挂牌上市(代码:902),此后于一九九八年三月本公司又成功地完成了2.5亿股外资股的全球配售和4亿股内资股的定向配售。二零零一年十一月,本公司在国内成功发行了3.5亿股A股(代码:600011),其中2.5亿股社会公众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二零一零年十二月,本公司完成了15亿股A股和5亿股H股的非公开发行。二零一四年十一月,本公司完成了3.65亿股H股的非公开发行。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本公司完成了7.8亿股H股的非公开发行。二零一八年十月,本公司完成4.98亿股A股的非公开发行。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内外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运营大型发电厂。作为发电企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在电力技术进步、电厂建设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国内行业第一和里程碑工程,推动了中国电力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和电站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发电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司在中国首次引进了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投运了国内首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及首台数字化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建成了世界上首台使用海水脱硫百万千瓦机组和国内首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开发了火电厂烟气协同治理技术,并在环保改造和新建工程中广泛应用,自主研发的“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全国产安全智能型DCS/DEH一体化分散控制系统在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高效二次再热机组投运,并在燃煤和燃气机组中广泛应用;公司在国内首次实现了5兆瓦风机批量投产;投运了国内最先进的、发电容量和供热容量最大的燃气机组;建成了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大能源项目,创造了中国海外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最好记录;公司技术经济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国内电力行业保持先进水平。公司不断优化电源结构和区域布局,巩固常规能源领先地位,加快发展新能源,提高产业协同效果,拓展配售服务领域,实现运营水平、质量效益和企业活力全面提升。多年来,公司锐意进取,规模逐年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公司的发展依赖于公司的规模和装备优势、积极的低碳清洁能源转型优势、科技创新和环保优势、公司电厂的区域布局优势、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信誉优势、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和海外发展优势、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专业化的管理及大股东的强有力支持等多方面的优势。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作为发电公司,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的电能;作为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增长的回报;作为一流电力公司,致力于运营卓越、国内优秀、国际领先。本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华能开发」),最终控股股东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
所属行业 电力行业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AH股-机构重仓-核能核电-太阳能-风能-融资融券-央国企改革-沪股通-一带一路-证金持股-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绿色电力-超超临界发电-中特估-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6号华能大厦
联系电话 010-63226999,010-63226576,010-63226554
公司网站 www.hpi.com.cn
电子邮箱 zqb@hpi.com.cn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电力及热力23755389.8096.7420340130.9297.62
其他(补充)770791.503.14474431.482.28
港口服务21693.120.0915337.460.07
运输服务7217.930.036418.390.03

    华能国际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7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5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3-31 天风证券 郭丽丽,...买入华能国际(6000...
华能国际(60001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2456亿元,同比下降3.4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0.01%;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87.5%。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7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58.78%。 点评: 24年新增风光装机9.4GW,25年风光资本开支计划同比增长14%2024年公司新增基建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9.7GW,其中火电0.3GW,风电2.6GW,太阳能6.8GW。截至2024年底,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145.1GW,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达35.82%;其中煤电93.1GW、气电13.5GW、风电18.1GW、太阳能19.8GW、水电0.4GW、生物质0.2GW。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额较2024年实际资本开支额增长14%至512亿元,其中风电为362亿元,同比增长44%,太阳能为150亿元,同比下降24%。 煤电: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全年贡献利润总额71亿元 收入端,2024年公司燃煤交易电价446.45元/兆瓦时,较基准电价上浮13.25%;煤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7%至3942亿千瓦时。成本端,2024年国内煤炭供需关系不断改善,价格中枢下移,公司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300.3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8.00%。综合来看,2024年公司煤电板块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全年实现利润总额71.38亿元,对应单位发电量为0.018元/千瓦时,23年为0.001元/千瓦时。 新能源:24年贡献利润总额95亿元,同比增长19% 2024年公司风电利用小时2295小时,同比下降33小时,太阳能利用小时1185小时,同比上升5小时。叠加装机增长,公司风光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7%、66%。电价方面,公司风光上网电价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风电同比下降4.29%至510.75元/兆瓦时,光伏同比下降11.11%至420.43元/兆瓦时。成本端,装机增长将带来折旧摊销有所增长。综合来看,2024年公司风光合计贡献利润总额9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风电同比增长15%、光伏同比增长33%。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全年业绩以及煤价、电价变动情况,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4、133、143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135、155亿元),对应PE8.6、8.0、7.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的风险、煤炭价格大幅上升、电价下调的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的风险、补贴持续拖欠的风险等
2025-03-31 西南证券 韩晨,巢...买入华能国际(6000...
华能国际(6000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455.5亿元,同比下降3.5%;实现归母净利润101.4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长87.5%;根据公告,公司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7元人民币(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58.78%; 煤价中枢下移,火电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公司完成上网电量45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其中煤机/燃机上网电量同比分别-1.7%/-2.7%,煤电利用小时4285小时(同比-103小时),在完成电热保供前提下,公司火电机组优化运行方式,因而电量同比略有下滑;2024年国内煤炭供需总体宽松,价格震荡下移,公司煤炭采购均价同比下降8.27%,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300.3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8.00%,同比下降12.4%。经测算,2024年公司煤电/燃机度电利润分别达0.019/0.040元/千瓦时,同比2023年分别提升0.018/0.012元/千瓦时,若加回济宁电厂减值7.27亿元,煤电度电利润达0.021元/千瓦时。 风电资本开支增长。2024年公司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容量9.7GW,风电/光伏分别新增2.6/6.8GW;全年风电/光伏板块分别实现税前利润67.7/27.3亿元,经测算,风电/光伏度电利润同比分别达0.183/0.150元/千瓦时,同比分别下滑0.2/3.7分/千瓦时;2025年公司计划资本开支分别为362/150亿元,同比分别+111/-47.4亿元,公司对风电投资增加。 新加坡/巴基斯坦业绩同比分别-16.7/+3.7亿元。2024年新加坡/巴基斯坦业务分别实现利润总额26.8/9.7亿元,同比分别-38.4%/+60.9%,新加坡利润下降主要系23Q3起新加坡电力市场供应较宽裕,叠加23年7月起实施得新电力批发市场最高限价政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0亿元/126.8亿元/134.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4/0.81/0.86元,对应目标价8.6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电价波动风险,新能源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2025-03-28 国信证券 黄秀杰,...增持华能国际(6000...
华能国际(600011) 核心观点 电价下降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3.48%),归母净利润101.35亿元(+20.01%),扣非归母净利润105.22亿元(+87.50%)。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电价下降影响,2024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94.26元/兆瓦时(-2.85%),同时新加坡、巴基斯坦业务收入受电价下降影响而有所下降,新加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85%,巴基斯坦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12%。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燃料成本同比下降促进煤电盈利增长,且公司新能源规模有序扩增带来增量利润,2024年公司煤炭采购均价同比下降8.27%,境内发电燃料成本同比下降9.69%,单位燃料成本300.31元/兆瓦时(-8.00%)。 新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驱动未来业绩增长。2024年,公司新增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9.69GW,其中火电0.28GW,风电2.65GW,光伏6.77GW,新能源合计9.42GW。截至2024年底,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45.13GW,其中煤机93.14GW,燃机13.51GW,风电18.11GW(含海上风电5.49GW),太阳能19.84GW,水电0.37GW,生物质0.16GW,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35.82%。未来公司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5%左右。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落地,有助于新能源发电项目维持合理收益率水平,新能源发电项目盈利有望逐步趋于稳健。 持续优化火电发展,择优布局调峰气电,火电盈利趋稳。公司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升级,按照控增量、优存量、促减量的思路优化煤电发展,实现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同时择优发展气电及其它清洁能源发电。2025年以来,煤价显著下降,有助于对冲电价下降对煤电机组盈利的影响,预计公司煤电机组仍有望实现合理收益。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用电量下滑;煤价上涨;电价下滑。 投资建议:由于电价下降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3/126.6/133.4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值为120.3/128.5亿元),EPS为0.76/0.81/0.85元,对应PE分别为9.3/8.7/8.3倍。给予公司2025年10-11xPE,公司合理市值为1193-1312亿元,对应每股合理价值为7.60-8.36元,较目前股价有8%~19%的溢价空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5-03-28 华源证券 查浩,刘...增持华能国际(6000...
华能国际(6000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1.35亿元,同比增长20.01%,其中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2023年同期为-41.18亿元。 火电公司年底惯例进行减值测试,同时一次性确认部分全年费用,因此四季度业绩通常不佳,公司此次2024年四季度业绩为2016年以来最好的一年。一方面是公司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金额好于预期,单季度金额为5.21亿元,为过去10年第二少,仅次于2021年的0.89亿元,而2021年四季度由于煤价原因深度亏损(单季度归母亏损110.47亿元);全年资产减值金额为17.14亿元,2023年为29.72亿元;另一方面是从2024年11月下旬开始,我国煤价出现加速下跌,公司全年售电燃料成本300.3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8.0%,电厂含税平均结算电价494.26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85%,点火价差扩大带动业绩增长。2024年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7亿元,2020-2023年同期分别为-45.68、-110.47、-34.45、-41.18亿元。 其他收益冲回影响一次性损益,公司四季度实际经营业绩更好。“其他收益”科目主要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及之前年份先归入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对应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收益科目),后续年份再根据规则转入损益,通常为正。而公司四季度却出现罕见的-4.71亿元,公告解释为,公司2021年收到华能济宁电厂政策性搬迁补偿款15亿元,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电厂搬迁未能实现,公司将补偿款退回,冲减“递延收益”余额4.03亿元,冲减“其他收益”10.97亿元。由此测算,如果没有该一次性影响,公司四季度经营业绩(含少数股东损益口径)可以再增长约10亿元,在经营业绩口径中(不考虑减值损失)处于过去10年高位。 风电发电量与利润总额增速基本匹配,全年应收账款几乎没有增长,或反映出新能源板块回款能力改善。根据公司披露的分板块业绩,公司2024燃煤、燃机、风电、光伏利润总额分别为71.38、10.84、67.72和27.25亿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4.33、7.77、59.13、20.44亿元,火电贡献最主要的利润增量,风电、光伏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5%和33%。而从发电量上看,2024年公司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7.05%和65.98%,风电发电量与利润总额增速基本匹配,光伏增量机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但是结合资产负债表来看,我们分析公司新能源板块最大的亮点或为回款能力改善,公司2024年应收账款几乎没有增长,2023年底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471.41亿元,2024年底为480.73亿元,增加不足10亿元。而2019年以来,除2022年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收较多外,公司每年应收款项增量均在几十亿元量级。 在煤价快速下跌过程中,关注电价稳定性,考虑到公司机组位置,预计电价受外需影响较大。2024年11月中旬以来,我国煤价出现一轮超预期下跌,今年3月以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跌破700元/吨。在电力市场化不断加深背景下,煤电投资价值更多取决于煤炭和电力两个市场供需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差异,集中表现在电价长协一年一签,而煤价在更大程度上随行就市;以及电价受区域格局影响更大,而煤价受全国供需影响。落实到华能国际,考虑到公司在东部沿海的机组占比较高(同时电价市场化程度较高),我们认为与很多“煤电逆周期属性”的固有认知不同,公司反而可能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属性,建议密切关注外需。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17、12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12/11倍(需扣除永续债利息约29亿),维持“增持”评级。按照50%分红率假设,当前港股华能国际电力股份2024年度股息率超过5%(扣除永续债利息)。 风险提示:煤价波动超出预期,电价出现不利变化,计提大额减值损失。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王葵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王葵,1967年2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董事长、党委书记,华能集团总经理助理。曾任华能新疆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援疆任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常委、副州长),华能国际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华能集团规划发展部主任,华能集团副总经济师兼规划发展部主任,华能集团火电建设中心主任、工程技经管理中心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工程师。
黄历新总经理,非独立... 119.2 -- 点击浏览
黄历新,1966年7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曾任华能南通分公司(电厂)总会计师,华能国际财务部副经理、经理,华能集团财务部主任,华能国际总会计师、党委委员,华能集团火电建设中心副主任、工程技经管理中心副主任。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正高级会计师。
王志杰副董事长,非独... 77.5 -- 点击浏览
王志杰,1964年11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副董事长、党委委员。曾任华能国际经理工作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华能开发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华能集团党组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部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
黄朝全副总经理,董事... 108.4 -- 点击浏览
黄朝全,1965年8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董事会秘书。曾任华能国际董事会办公室主任,企业管理部经理,经理工作部主任。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正高级经济师。
秦海峰副总经理 85.4 -- 点击浏览
秦海峰,1968年2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曾任华能国际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工程硕士。正高级工程师。
杜灿勋副总经理 86.7 -- 点击浏览
杜灿勋,1968年1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曾任华能景洪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电站党委书记兼景洪电厂厂长,华能集团生产管理部副主任,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华能集团西藏分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毕业于中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
杜大明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杜大明,1966年11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董事,华能集团副总经济师。曾任华能集团办公厅主任,华能国际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华能国际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总法律顾问、董事会秘书,华能集团电力开发事业部常务副主任、页岩气开发利用办公室副主任、绿色煤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能开发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华能集团股权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
曹欣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曹欣,1971年7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董事,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燕山发展(燕山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北建设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公用事业二部经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正高级经济师。
李海峰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李海峰,1979年7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董事。曾任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长,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丁旭春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丁旭春,1967年1月出生。现任华能国际董事,江苏省国信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兼安全总监。曾任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董事长,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毕业于东南大学,大学学历,工程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0-30华能雨汪二期能源有限公司(暂定名)296000.00签署协议
2024-10-30华能雨汪二期能源有限公司(暂定名)296000.00签署协议
2024-07-19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