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光大证券(601788) - 公司资料

光大证券

(601788)

  

流通市值:695.00亿  总市值:820.26亿
流通股本:39.07亿   总股本:46.11亿

光大证券(601788)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09年08月04日
注册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
注册资本(万元) 46107876390000
法人代表 刘秋明
董事会秘书 朱勤
公司简介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大证券”)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也是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简称“光大集团”)的核心金融服务平台之一。光大证券先后于2009年8月18日和2016年8月18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788.SH/06178.HK),是一家A+H股上市券商。成立28年来,光大证券经历和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创新和改革开放的历程。公司充分发挥光大集团的协同效应和品牌优势,坚定“聚焦主业发展,坚持稳进发展,推进均衡发展,强化协同发展,实现安全发展”的发展思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公司围绕零售客户、机构客户、企业客户等市场主体,构建财富管理、企业融资、机构客户、投资交易、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六大业务集群。2023年,公司荣获上交所“区域服务特色承销商”、中债登“地方债非银类承销杰出机构”、第六届新财富最佳投资顾问卓越组织奖、新华网2023企业ESG杰出服务实体经济实践案例、2023年度证券行业“最受用户喜爱APP奖项”金鼎奖等奖项,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光大证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中国一流服务型投资银行”战略目标,以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为宗旨,以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为底线,秉持均衡发展策略,切实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价值,以“光大所能”服务“国家所需”。
所属行业 证券
所属地域 上海
所属板块 AH股-参股期货-机构重仓-长江三角-融资融券-互联金融-央国企改革-沪股通-券商概念-证金持股-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
联系电话 021-22169999,021-22169914
公司网站 www.ebscn.com
电子邮箱 ebs@ebscn.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财富管理475392.8149.53201722.7533.68
其他187403.9519.52302463.2050.50
资产管理115232.7312.0171347.6811.91
投资交易109658.9911.427519.251.26
机构客户109476.5811.4136480.616.09
企业融资86528.219.0148004.768.01
股权投资10994.901.15-6439.37-1.08
分部间抵销-134854.66-14.05-62123.50-10.37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3-31 东吴证券 孙婷,罗...买入光大证券(6017...
光大证券(601788) 投资要点 事件:光大证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6.0亿元,同比-4.3%;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28.4%;对应EPS0.58元,平均ROE4.5%,同比-2.0pct。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40.2%,环比+43.6%;归母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78.1%。 坚持财富管理转型导向,经纪业务收入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9.9亿元,同比+8.0%,占营业收入比重31.4%。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1853亿元,同比+23.1%。公司两融余额428亿元,较年初+16%,市场份额2.3%,较年初+0.1pct,全市场两融余额18646亿元,较年初+12.9%。公司全年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8.4%。 受监管环境影响,投行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债券承销排名靠前: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8.2亿元,同比-20.3%。股权主承销规模10.1亿元,同比-81.0%,排名第35;其中IPO1家,募资规模9.6亿元;再融资1家,承销规模0.5亿元。债券主承销规模4267亿元,同比-3.1%,排名第7;其中地方政府债、中期票据、金融债承销规模分别为1711亿元、826亿元、556亿元。IPO储备项目3家,排名第20,其中两市主板1家,北交所1家,创业板1家。 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光证资管AUM稳健增长:资管业务收入7.9亿元,同比-21.8%。光证资管管理规模3114亿元,同比+3.7%。2024年光证资管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开拓私募资管业务,巩固深化核心客户合作关系,并不断拓展客户群体、优化业务结构。根据中基协统计,光证资管2024年三季度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行业排名第5位。 Q4自营投资收益大幅增长: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24.9亿元,同比-0.9%;第四季度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8.9亿元,同比+53.3%。公司自营坚持立足绝对收益导向,权益自营整体资产组合实现正收益,固收自营进一步丰富投资品种,增强盈利稳定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9、35.66、37.2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8.53%、7.44%、4.35%,对应EPS分别为0.72、0.77、0.81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B估值分别为0.96x、0.91x、0.86x。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看好持续强化竞争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交易量持续走低;2)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致投资收益持续下滑。
2024-09-05 海通国际 Ting...增持光大证券(6017...
光大证券(601788) 投资要点:公司轻资本业务夯实基础,重资本业务优化布局,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合理目标价19.46元/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事件】光大证券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同比-32.3%;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41.9%;对应EPS0.26元,ROE2.1%,同比-1.9pct。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42.3%,环比-10.2%;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50.6%,环比+3.8%。 根植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为本、专业筑基的服务理念,推动代销业务向配置服务转型。2024年上半年经纪业务收入12.4亿元,同比-16.0%,占营业收入比重30%。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9616亿元,同比-6.4%。公司代销金融产品收入1.41亿元,同比-21.6%,占经纪业务收入11.3%。公司两融余额315亿元,较年初-8%,市场份额2.1%,较年初基本持平。 投行业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4.3亿元,同比-30.0%。股权业务承销规模同比-80.0%,债券业务承销规模同比-3.4%。股权主承销规模10.1亿元,排名第22;其中IPO1家,募资规模10亿元;再融资1家,承销规模1亿元。债券主承销规模1715亿元,排名第11;其中地方政府债、中期票据、ABS承销规模分别为709亿元、422亿元、159亿元。IPO储备项目2家,排名第29,其中两市主板1家,创业板1家。 光证资管管理规模较年初取得正增长。2024年上半年资管业务收入3.8亿元,同比-19.8%。光证资管管理规模3680亿元,同比+22.5%。光证资管围绕“低波动产品线”建设,深耕核心代销渠道并进行多元化产品布局,覆盖纯债、固收+、主题权益、私募FOF等投资策略;持续推进公募牌照申请事宜,有序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光大保德信资产管理总规模915亿元,较年初-8.4%其中,公募资产管理规模716亿元,较年初-11.8%。光大保德信持续推进投研体系建设,努力提升研究对投资支持的广度和深度,打造绩优产品。 受市场影响自营收入下滑。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9.9亿元,同比-54.0%;第二季度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3.9亿元,同比-67.7%。公司权益自营投资业务立足绝对收益导向,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固收业务把握市场时机稳步增配优质债券,稳步扩大投资规模。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每股净利润分别为0.49、0.61、0.64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4.97、15.50、16.20元。我们给予其2024年1.3xP/B,对应目标价19.46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交易量持续走低,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致投资收益持续下滑。
2023-09-03 海通国际 Ting...增持光大证券(6017...
光大证券(601788) 投资要点: 2023 年上半年公司自营收入同比大幅+271%,归母净利润同比+13.5%。公司轻资本业务夯实基础,重资本业务优化布局,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标价 19.06 元/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事件】光大证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61.8 亿元,同比+15.0%;归母净利润 23.9 亿元,同比+13.5%;对应 EPS 0.48 元, ROE 3.9%. 公司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 24%/10%/8%/14%/35%. 公司归母净利润取得正增长主要是由于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大幅增长。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4.3 亿元,同比+7.4%。归母净利润 14.3 亿元,同比-0.5%. 强化财富管理客户服务生态圈建设,财富管理转型加速。 2023 年上半年经纪业务收入 14.8亿元,同比-13.1%,占营业收入比重 24.0%. 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 10271 亿元,同比-2.0%.2023 年上半年公司代销金融产品收入 1.79 亿元,同比-7.9%,占经纪业务收入 12.11%,代销金融产品规模 203 亿元,同比+97%. 公司两融余额 348 亿元,同比+1.8%,市占率 2.2%。公司零售业务坚持“财富+机构+协同”的发展策略。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公司客户总数 56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5%;客户总资产 1.3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 投行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聚焦新兴战略行业。 2023 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 6.1 亿元,同比-24.0%. 2023 年上半年股权业务承销规模同比-68.1%,债券业务承销规模同比-16.8%. 2023年上半年股权主承销规模 50.5 亿元,排名第 26;其中 IPO 6 家,募资规模 43 亿元;再融资 2 家,承销规模 8 亿元。 2023 年上半年债券主承销规模 1755 亿元,排名第 7;其中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公司债承销规模分别为 786 亿元、 324 亿元、 224 亿元。 IPO 储备项目6 家,排名第 25,其中两市主板 5 家、创业板 1 家。公司股权融资业务践行央企责任担当,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拓展“专精特新”企业;债务融资推动了一批以绿色债、乡村振兴债和科技创新债为代表的特色债承销发行。 资管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2023 年上半年资管业务收入 4.8 亿元,同比-27.8%。光证资管管理规模 3055 亿元,较年初-16.4%.2023 年上半年,光证资管稳步推进公募牌照申请工作,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申请材料已被证监会正式接收。 2023 年上半年权益和固收业绩均同比大幅改善。 2023 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21.5 亿元,同比+271.5%;第二季度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 12.1 亿元,同比+81.8%。 2023年上半年权益和固收业绩均同比大幅改善,权益方面,主要得益于对方向性敞口的有效控制,以及前期布局的低波红利类资产表现良好;固收方面,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优化持仓结构,截至 6 月末,公司持仓包括普通信用债、利率债等,信用债以高等级优质主体所发债券为主,信用风险可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E 年每股净利润分别为 0.97、 1.12、 1.31 元(原预测为0.74、 0.87、 1.02 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14.66、 15.77、 17.06 元(原预测为 14.44、 15.29、16.30 元)。我们给予其 2023 年 1.3xP/B (不变),对应目标价 19.06 元(原目标价 18.77 元,+2%),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交易量持续走低,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致投资收益持续下滑。
2023-08-09 太平洋 夏芈卬买入光大证券(6017...
光大证券(601788)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快报, 1H2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84 亿元,同比增长 15.09%,实现归母净利润 23.96 亿元, 同比增长13.67%,对应 EPS 为 0.48 元, 同比增长 14.29%, ROE3.96%, 同比下降 0.35%。 2Q2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34 亿元,同比增长 7.58%,归母净利润 14.38 亿元, 同比下降 0.28%。 一季度权益市场回暖,报告期内自营业务收入提振业绩。 1Q23公司自营业务净收入 9.44 亿元,较 1Q22 提升 10.3 亿元。 受益于一季度权益市场的回暖,公司 1Q23 投资收益 6.63 亿元,同比增长 32.86%。同时,上半年市场利率的逐步下调, 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得以提升,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扭亏为盈, 较 1Q22 提升 8.73 亿元。 此外,在 2022 年内,公司场内衍生品新增 5 个做市商业务资格,有助于在上半年权益市场先扬后抑的行情中对冲风险、优化自营业务模式。 轻资产业务占比较高,受市场影响明显。 截至 2022 年末,公司轻资产业务贡献营业收入的 65.56%。 1H23 受市场影响,投行、资管、财富管理业务均有所承压。 投行业务长期深耕新兴行业和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公司1Q23 投行业务收入 1.92 亿元,同比下降 39.43%。 这与注册制下 A股 IPO 发行放缓有关, 2023 年上半年 A 股市场 IPO 首发项目 184个,同比增加 8 个,但募资规模同比降低 16%至 2188.02 亿元。1H23 公司 IPO 过会项目 4 个, 其中 3 个为主板项目, 1 个为北证项目,所涉行业包括电子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新兴行业和重点领域。 1H23 公司债券业务主承销规模736.1 亿元,排名第 15, 涉及了包含综合环境治理、新能源发电等行业的绿色债券项目。 资产管理业务积极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1Q23 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 2.19 亿元,同比下降 32.82%。 这与上半年基金发行市场整体表现低迷有关, 1H23 首发成立 609 只基金,同比下降 17.7%,募资规模 5381 亿元,同比下降 23.8%。 截至 2022 年末,光证资管受托管理总规模 3654.17 亿元, 4Q22 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排名第四。 6 月 19 日,光证资管正式递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核准》的申请,做好公募化转型准备工作,公司有望依托经纪业务的渠道资源优势与投研优势,提升对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短期受权益市场行情影响有所下降,长期持续深化转型。 1Q23 公司经纪业务收入 7.37 亿元,同比下降16.15%。 公司强化财富管理客户服务生态圈建设,持续做大客群规模,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客户总数达 538.5 万户。 (1) 在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方面, 1H23 公司权益类产品代销规模 554 亿元, 同比下降 11.22%, 固收类产品代销规模 45 亿元, 同比增长 18.42%,这与 1H23 权益市场整体表现不如固收市场有关, 1H23 沪深 300 指数微跌 0.75%, 而中证全债指数上涨 2.98%。 (2)在基金投顾业务方面, 2022 年公司上线“金阳光管家”基金投顾服务,证券投顾业务签约规模成倍增长,客户留存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综合来看, 自营业务受益于市场回暖, 成为上半年提振公司业绩的主要驱动力; 轻资产业务受市场影响,短期承压,但在长期有望受益于集团 E-SBU 生态圈战略,加强业务之间的协同和资源整合,夯实盈利增长点,尤其是看好其投行和经纪业务的整合。 7 月下旬以来,利好资本市场的各项政策逐步出台, 有望推动公司自营、投行、财富管理等多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73/0.87/0.98,以 2023 年 8 月 7 日收盘价为基准,预计对应 2023PE 为 24.97 倍,给予“买入”的评级。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波动加剧、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业务开展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赵陵董事长,执行董... 197.78 -- 点击浏览
赵陵,现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曾任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分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代码:601818,香港联交所股份代码:6818)总行资金部职员、交易室副处长、投资交易处处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金融市场部总经理,首席业务总监,党委委员、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光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欧洲)董事。
刘秋明总裁,法定代表... 183.13 -- 点击浏览
刘秋明,现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曾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机构业务负责人,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分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代码:601318,香港联交所股份代码:2318)执委、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等职。
梅键副总裁 153.25 -- 点击浏览
梅键,现任公司副总裁,光大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光大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光大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曾任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公司办公室主任、经纪业务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裁助理等职。
朱勤副总裁,董事会... 149.29 -- 点击浏览
朱勤,现任公司副总裁兼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董事会秘书。曾任公司投行四部项目经理、高级经理、执行董事,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等职。
马韧韬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马韧韬,现任公司董事,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投资与重组部副总经理。曾任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分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代码:601818,香港联交所股份代码:6818)投行业务部高级经理,战略客户与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投资与重组部总经理助理等。
尹岩武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尹岩武,现任公司董事,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股份代码:165)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裁、管理决策委员会成员,光控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经理、法定代表人,中国光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分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代码:601881,香港联交所股份代码:6881)执行委员会委员、业务总监,银河金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上海光控动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等。
谢松非独立董事,战... -- -- 点击浏览
谢松先生:1971年出生,自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取得管理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任公司董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份代码:601668)财务部总经理、金融与专项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中建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建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中国建设会计学会副会长等。曾任中建八局安装公司苏州公司财务科科长,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资金部经理、融投资管理部副经理、副总会计师、总会计师、董事,中建利比亚分公司总会计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资金部副总经理等。
连涯邻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连涯邻,现任公司董事,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审计部/审计中心副总经理。曾任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分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代码:601818,香港联交所股份代码:6818)会计结算部高级副经理、计划财务部高级经理、财务会计部会计管理处处长,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财务管理部财务管理处处长、总经理助理等。
秦小征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秦小征,现任公司董事,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党群人事部兼党委巡察办公室主任,中国船舶资本有限公司总经理等。曾任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管理部副经理、审计稽核部经理/总经理等。
潘剑云非执行董事 -- -- 点击浏览
潘剑云先生:1970年出生,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股份代码:165)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股份代码:257)非执行董事,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股份代码:1848)非执行董事,英利国际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份代码:5DM)非执行及非独立主席。曾任本公司投资银行(浙江)部总经理、投行上海三部总经理、投行管理总部总经理、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业务总监,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上市办公室副总经理、深改办公室副主任、协同发展部副总经理,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等。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3-09-22光大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33500.00实施完成
2020-08-15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230000.00实施完成
2020-02-08光证金控董事会预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