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合锻智能(603011) - 公司资料

合锻智能

(603011)

  

流通市值:118.26亿  总市值:118.26亿
流通股本:4.94亿   总股本:4.94亿

合锻智能(60301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4年10月27日
注册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123号...
注册资本(万元) 4944144370000
法人代表 王磊
董事会秘书 王晓峰
公司简介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51年。企业以高端成形机床和智能分选设备为主业,为客户提供包括液压机、机械压力机、色选机、聚变堆核心零部件,智能化集成控制及新材料等产品和服务。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信赖的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于2014年11月在上海主板上市。合锻智能是国内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是国家大型锻压设备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基地,国家数控成形冲压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合锻主研的多项高端装备,先后应用于飞机、神舟飞船、天宫火箭、核电、船舶、高铁,市场占有率领先。在智能分选板块,产品主要集中在大米、杂粮、茶叶等大宗原材料领域,以及固体废弃物、矿石、煤炭、水产、果蔬等新兴领域。依托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和经验,企业关注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新材料、制造工艺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参与聚变堆核心部件、新一代核潜艇、大型航母制造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推动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广尖端制造技术应用,为重大工程、重大装置的建造提供支持。合锻智能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数控锻压机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智能锻压装备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打造多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创新平台。近年来,公司在致力于自身技术进步的同时,敢于担当行业责任,作为液压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主持制修订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33项;连续承担或参与6项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未来,合锻智能将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各项体制机制创新,紧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趋势,以市场需求为最终导向,以高端成形机床行业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要突破口,强化行业细分领域优势,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
所属地域 安徽
所属板块 军工-预亏预减-核能核电-融资融券-海工装备-海洋经济-智能机器-特斯拉-工业4.0-新能源车-口罩-半导体概念-工业母机-Chiplet概念-算力概念-光通信模块-新型工业化-飞行汽车(eVTOL)-可控核聚变
办公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123号
联系电话 0551-65134522,0551-65143094,0551-65160108,0551-65160109,0551-63676789
公司网站 www.hfpress.com
电子邮箱 heduan@hfpress.com
暂无数据

    合锻智能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10 中航证券 邓轲,闫...增持合锻智能(6030...
合锻智能(603011) 高端成型设备商延伸布局聚变堆部件制造:公司致力于高端成形成套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主要是以液压机和机械压力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成套装备制造企业。公司始终秉持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以高端成形装备和智能分选设备为主业,为客户提供包括液压机、机械压力机、色选机、聚变堆核心零部件尖端制造、智能化集成控制及新材料等产品和服务。在尖端制造领域,可控核聚变行业当前已进入工程可行性验证阶段,Q值突破有望引爆商业化革命。公司立足聚变堆核心部件制造、聚变堆安装工程等项目,致力于解决聚变堆建造的关键技术问题,重参与布局了聚变堆、真空室等核心部件的生产制造,并持续推进偏滤器、包层、第一壁等项目的研制工作,努力抢占技术高地。 传统业务维稳,尖端制造业务有序推进:2025H1,公司传统业务整体维持平稳运行,并在尖端制造领域开始陆续取得交付和研发进展。①色选机业务实现营收4.89亿元(+17.8%),其下游最大的应用市场为粮食食品领域,具备较大的存量市场,同时再生资源、矿石分选等细分领域受益于国家政策调整及大规模产业升级,需求增速明显;②液压机业务实现营收3.04亿元(+12.4%),当前业务处于高端化转型阶段,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的增量需求可帮助平滑传统需求结构,此外产品技术更迭也会带来设备更新需求。针对新兴市场需求,公司加大了产品的升级和新产品的研发,在液压机设备和产线方面实现较大突破,市占率实现平稳增长;③机压机业务实现营收1.46亿元(-16.0%),主要系受到行业竞争及经济周期影响。公司机压机定位以高端大型高速自动压力机线、高端落料线级进模等中高端产品研发生产为主,为国内众多知名汽车主机厂及汽车零部件厂商提供机压机成套设备。未来机压机有望持续受益于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高效率、节能机压机需求呈增长态势,且高端机压机朝大吨位、高效率、柔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④聚变堆相关零部件制造业务为公司未来核心发力点,公司已中标安徽聚变新能的真空室扇区、窗口延长段、重力支撑项目,目前正有序推进生产;于报告期内完成了“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率先实现聚变堆Inconel718超级螺栓100%自主研制,攻克“卡脖子”难题;“聚变堆真空室精准成型及高性能焊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李政道研究所与公司共同建设尖端制造实验室,是双方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研与工程深度融合、促进技术创新突破的重要举措。同时,公司积极参与BEST真空室偏滤器、包层、第一壁等项目的研制工作,25年下半年相关项目将陆续开启招标。得益于公司与聚变新能的深度绑定关系,未来聚变堆相关项目招标有望为公司打开崭新的成长曲线。 聚变堆真空室核心生产企业:公司自2021年开始参与聚变堆真空室制造工艺开发及预研工作,已在聚变堆真空室、重力支撑等核心部件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已组织开展50余项涉及真空室成型、加工、焊接、无损、测量等领域试验工作,主要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包括:①成型方面,通过冷模压成型工艺,解决了双曲厚板成型精度控制、反弹量大、成型过程中形变引起相变导致铁素体增加等问题;②焊接方面,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电子束焊接取得突破性进展,对真空室焊接工艺及焊接变形控制做出重大突破;③无损检测领域,开发了粗晶焊缝阵列超声等先进无损检测工艺,设计自动化扫查设备,开展了一系列无损检测工艺验证;④测量方面,引进国内先进三维扫描设备,对焊接过程控制做出指导性意见。公司依托聚变堆真空室项目,为满足复杂三维零件下料及坡口加工,引进五轴水刀切割机床,并采购国内先进三维扫描仪,进一步提升复杂曲面精度测量能力。 核心团队优势绑定核聚变链主企业:公司参与发起成立了聚变产业联合会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公司董事长严建文担任聚变产业联合会理事长,受聘为聚变产业联合会总工艺师,同时担任安徽聚变新能公司董事长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司与核聚变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供应链绑定关系有助于其立足聚变堆核心部件制造、聚变堆安装工程等项目,并积极推广尖端制造技术应用,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装置的建造提供支持,未来有望在供应链绑定关系下尽快形成市场规模。 可控核聚变产业化加速,打开宏大叙事空间:可控核聚变有望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被认为是能源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当今可控核聚变行业的最终目标是建成经济性能优异、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的核聚变电站。当能源不再稀缺,以资源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也将被改写,而率先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领先国,从而在全球能源领域掌握核心话语权。当前磁约束聚变路线的能量转化效率较高,反应较为可控,是具备发展潜力、相对成熟的路线。目前托卡马克是全球范围内投资额最大、技术发展最为成熟的路线,已处于工程可行性阶段,国际项目ITER以及国内的EAST、CRAFT、CFETR等大型科学装置均采用了托卡马克路线。据新华网消息,2025年5月1日,合肥BEST项目工程总装启动仪式在位于安徽合肥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举行,整个项目总装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启动。预计BEST项目于2027年建成后可开展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前沿科学研究,演示聚变发电。国内核聚变链主企业的招标建设将带动上游部件生产企业享受行业高增长红利,聚变堆部件制造环节具备较高的需求增量确定性和崭新的市场机遇。 投资建议:公司团队深度绑定核聚变下游链主企业,在聚变堆真空室、重力支撑等核心部件制造领域已具备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且已延伸至偏滤器、包层、第一壁等项目的研制工作,未来有望不断拓展聚变尖端制造业务市场,将率先受益于托卡马克装置建设进程的提速。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3.2/28.6/36.5亿元,同比增长12.0%/23.3%/27.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7/1.26/1.98亿元,同比增长130.3%/366.6%/57.4%,对应PE294X/63X/40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定价大幅波动、项目招标进程不及预期、行业进展不及预期等。
2023-01-31 国金证券 满在朋买入合锻智能(6030...
合锻智能(603011) 业绩简评 1月30日,公司发布22年全年业绩预告,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0-1.20亿元(同比+39%-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0-0.75亿元;单Q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2亿元,略低于预期。 经营分析 汽车、军工双轮驱动,看好锻压机板块高速增长。1)汽车:供货比亚迪、一汽等头部车企,热成型设备和复合材料产线顺应头部车企减重需求;2)军工:锻压机突破技术瓶颈,产品参数对标进口设备,实现进口替代。预计22-24年液压机、机压机收入分别为7.7/9.9/12.4亿元、2.0/4.6/8.1亿元,锻压机板块合计收入为9.7/14.5/20.5亿元。 规模效应持续凸显,22全年盈利能力同比明显改善。1)规模效应:随着公司锻压机板块业务放量,公司费用率有望不断压缩,提振整体盈利水平;2)新业务有望拉动盈利水平:公司近年来军工类锻压机及热成型生产线推进顺利,该类业务盈利能力更强,随着军工业务、汽车热成型产线业务不断放量,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公司净利率为6.2%/9.5%/11.0%,盈利能力有望逐年改善。 合同负债同比大幅提升,在手订单充足支撑业绩释放。截至22Q3,合同负债达2.86亿元(相比21年底提升1.08亿元),合同负债大幅提升预示公司当前在手订单充足,订单高增为业绩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告,我们调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40/25.51/34.5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3/2.44/3.79亿元,对应PE为36/17/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航空航天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新品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股东减持风险。
2022-10-17 国金证券 满在朋买入合锻智能(6030...
合锻智能(603011) 业绩简评 10月16日,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1.21~1.26亿元,同增141%~1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5~0.94亿元,同增114%~126%,超出市场预期,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锻压机板块和智能分选机板块收入增长及结构优化。 经营分析 锻压机龙头,受汽车、军工双轮驱动。1)公司液压机、机压机产品在汽车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成功供货比亚迪、一汽等头部车企,热成型设备和复合材料产线顺应头部车企减重需求,受益下游高景气;2)军工:锻压机突破技术瓶颈,产品参数对标进口设备,实现进口替代。我们预计22-24年液压机、机压机收入分别为7.7/9.9/12.4亿元、2.0/4.6/8.1亿元,锻压机板块合计收入为9.7/14.5/20.5亿元。 成本控制优异,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控制原材料价格波动,锻压机板块毛利率水平明显提升,我们预计22年锻压机板块毛利率有望达到22%(同比+3pcts),为公司带来较高业绩弹性。 色选机业务经营稳健,新品煤炭干选机产能有望释放。公司色选机收入从17年3.38亿元提升至21年5.73亿元,期间CAGR达14%。募投项目规划实现年产80台煤炭干选机,煤炭干选机产能释放有望优化色选机板块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 盈利向好业绩改善,在手订单充足支撑业绩释放。1H22公司净利率达到8.90%(同比+4.28pcts),预计22Q3净利率有望维持该水平。1H22公司合同负债达到2.89亿元,相比21年底提升1.11亿元,合同负债大幅提升预示公司当前在手订单充足,为业绩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投资建议 公司22Q3归母净利润提升超预期,结合下游需求旺盛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1.52/2.52/3.7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X/17X/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航空航天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新品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股东减持风险。
2022-08-31 国金证券 满在朋买入合锻智能(6030...
合锻智能(603011) 投资逻辑 国内锻压机龙头企业,进入业绩快速成长期。公司前身为合肥锻压机床总厂,深耕锻压机领域多年,2019-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从7.0/0.3亿元提升至12.1/0.6亿,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受下游高景气驱动,预计21-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CAGR分别达到42.0%/75.4%。 新能源车、航天航空双轮驱动,未来三年锻压机板块收入有望保持高增长。汽车:公司在汽车领域已供货比亚迪、一汽、上汽等多个头部车企,热成型设备和复合材料产线顺应头部车企减重需求,随着新能源车销量高增以及头部车企不断扩产,公司在汽车领域收入有望迅速增长。航空航天:军工类锻压机产品主要应用在飞机和航天器的核心零部件环节,公司打破技术瓶颈,设备参数对标进口设备,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受汽车、军工等多行业需求驱动,预计22-24年公司液压机业务收入为7.65/9.94/12.43亿元、机压机业务收入为2.00/4.60/8.05亿元。 色选机业务经营稳健,非公开发行项目落地,新产能有望释放。公司色选机收入从17年3.38亿元提升至21年5.73亿元,期间CAGR达14%,收入长期稳定增长。22年2月非公开发行项目落地,合计发行5584.51万股,募集资金4.41亿元,致力于实现年产80台煤炭智能干选机,随着设备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张,预计22-24年色选机收入为6.77/7.98/9.42亿元。 盈利向好业绩改善,在手订单充足支撑业绩释放。1H22公司净利率达到8.90%(同比+4.28pcts),盈利水平明显优化。1H22公司合同负债达到2.89亿元,相比21年底提升1.11亿元,合同负债大幅提升预示着公司当前在手订单充足,为业绩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18.40/25.51/34.5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8/2.25/3.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31X/18X/12X。考虑到公司未来业绩的高成长性,给予公司23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13.8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汽车、航空航天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新品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股东减持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严建文董事长,非独立... 99.84 14840 点击浏览
严建文,曾任安徽合叉叉车有限公司董事,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兼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院长,本公司总经理。现任本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合肥登特菲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安徽德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徽新格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合肥汇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数控锻压机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智能锻压装备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燕山大学兼职教授,太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安徽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磊总经理,法定代... 39.75 2 点击浏览
王磊,曾任本公司技术部主任工程师、研发部部长、市场部销售区域经理、销售中心副主任、销售中心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现任本公司董事、总经理,合肥合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徽夸父尖端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皇岛通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
刘宝莹副董事长,非独... 164.96 -- 点击浏览
刘宝莹,曾任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本公司副董事长,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合肥核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劳弗尔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晓风副总经理 36.46 81.8 点击浏览
韩晓风,曾任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财会部副经理,国元证券财务部副经理,合肥锻压机床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秦皇岛通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本公司董事。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董事,安徽合叉叉车有限公司董事,安徽三禾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秦皇岛通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张兰军副总经理 38.38 4 点击浏览
张兰军,曾任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本公司副总工程师。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李贵闪副总经理 39.81 4 点击浏览
李贵闪,曾任本公司总工程师。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王晓峰非独立董事,董... 32.26 103.8 点击浏览
王晓峰,现任本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合肥合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监事。
张安平非独立董事,财... 37.72 81.8 点击浏览
张安平,曾任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下属企业丹霞宾馆财务负责人,国元证券虹桥证券部财务经理,合肥曼图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合肥锻压机床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本公司副董事长。现任本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董事,劳弗尔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合肥汇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安徽中科新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合肥登特菲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
赵猛职工代表董事 139.96 -- 点击浏览
赵猛先生:1984年出生,中国国籍,未拥有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曾任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志迎独立董事 8 -- 点击浏览
刘志迎,曾任合肥工业大学经济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中徽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淮北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合肥高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现任本公司独立董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2-26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18000.00实施中
2024-01-03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12000.00实施完成
2022-01-18安徽夸父尖端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10000.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