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国通号(688009) - 公司资料

中国通号

(688009)

  

流通市值:462.09亿  总市值:567.61亿
流通股本:86.21亿   总股本:105.90亿

中国通号(688009)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9年07月10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中国通号...
注册资本(万元) 105898190000000
法人代表 楼齐良
董事会秘书 李连清
公司简介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通号,股票代码:688009.SH,03969.HK)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是以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为特色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中国通号拥有投融资、设计研发、系统集成、装备制造、工程服务、运营维护完整产业链,是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制式、技术标准及产品标准的归口单位。近年来,中国通号连续四年获得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2015年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2019年作为首个中央企业和首个A+H股公司首批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中国通号是保障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核心企业,是我国高铁列控系统技术民族产业的代表者,是我国高铁最核心技术引领全球铁路行业进步的佼佼者。近年来,中国通号成功研发时速200公里和350公里高铁自动驾驶技术,标志着我国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高铁列控系统是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是中国高铁三大核心技术之一。中国通号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径,加快自主创新,实现了我国高铁、地铁全套列车控制系统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和产品的100%国产化,完成了高铁列控系统(CTCS-3级)、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TCS-3+ATO)、地铁列控系统(CBTC)、城际铁路列控系统(CTCS-2+ATO)、中低速磁悬浮控制系统、货运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铁路综合智能运维系统、综合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等轨道交通核心自主技术的重大突破,将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从根本上保障了国家铁路建设和运输安全,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高铁“走出去”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作为中国高铁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通号先后参与了我国京津城际、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等国内全部重大高铁项目建设。为我国95%以上已开通运营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和装备;中国通号肩负自主创新使命,将成熟的高铁控制系统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先后参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的地铁项目,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联盟的重要一员,广泛参与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老铁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铁项目并取得积极进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铁”靓丽的国家名片。中国通号始终牢记党中央赋予中央企业的使命,始终以发展民族产业和民族技术为己任,在保持轨道交通通信信号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的同时,以“六核一体两翼”赋能轨道交通产业,辐射壮大新兴产业,构建“轨道交通+N”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所属行业 交运设备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AH股-中字头-铁路基建-融资融券-北斗导航-央国企改革-沪股通-一带一路-MSCI中国-华为概念-富时罗素-国产芯片-科创板做市股-中特估-央企改革-低空经济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中国通号大厦
联系电话 010-50809286,010-50809077
公司网站 www.crsc.cn
电子邮箱 ir@crsc.cn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1318495.6389.91--
工程总承包135610.059.25--
其他12363.460.84--

    中国通号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02 中国银河 鲁佩,王...买入中国通号(6880...
中国通号(688009)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收入147.30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16.21亿元,同比增长1.34%;扣非归母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下降0.11%。 在手订单逐步转化,海外持续发力。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轨交+低空双赛道,存量订单逐步转化为收入,业绩实现平稳增长。Q2单季度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实现收入79.96亿元,同比+2.71%;归母净利润10.59亿元,同比+6.46%;扣非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3.69%。分板块来看,25H1公司铁路业务收入83.24亿元,同比-7.87%;城轨业务收入39.16亿元,同比+12.85%;工程总承包及其他业务收入14.80亿元,同比+29.93%;海外业务保持高增态势,收入9.44亿元,同比+55.92%。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175.68亿元,同比-16.44%;其中铁路及城轨业务订单同比+12.64%/+26.51%,主要系轨交行业逐步进入大修周期,上半年公司高铁改造项目合同额同比+74.86%,并承接武汉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5号线等改造工程;海外及工程总承包订单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系公司聚焦主业,加速退出市政房建业务。公司低空经济业务拓展取得较好成果,上半年新签订单0.3亿元。 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盈利能力略有下滑。25H1公司综合毛利率28.76%,可比口径同比-0.50pct,各项业务除铁路板块毛利率同比+1.28pct,其他板块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12.36pct幅度较大,主要系去年同期结算项目毛利率较高所致。25H1净利率为12.70%,同比-0.35pct。公司期间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2.26%/6.53%/-0.19%/5.47%,可比口径同比-0.17pct/-0.14pct/+0.36pct/+0.24pct。 低空产业格局加快构建,培育新业务增长极。在技术方面,公司与院士团队构建以“低空空域管控”为核心,“低空通信、感知反制、数字底座、无人机”四项为协同的“1+4”联合创新体系。公司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和无人机智能巡检在青岛、雄安、石家庄等地完成15个平台部署;“一塔一城”方案在神华铁路、包头广播电视塔完成试验,在怒江、南京等地部署试用;感知与反制系统在雄安发布,并在高铁沿线率先应用,在京津冀、长三角、川渝等地部署14套。在场景应用示范方面,公司与中信集团、中国邮政等央企推动典型场景应用,同时拓展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场景,在全国34个城市开展以无人机巡检为主的49处场景服务。公司低空业务产业格局加速建立,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低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40.35亿元、43.80亿元,对应EPS为0.35、0.38、0.41元,对应PE为16倍、15倍、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2025-09-01 东吴证券 周尔双,...买入中国通号(6880...
中国通号(688009) 投资要点 2025H1业绩平稳,城轨与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6.65亿元,同比+2.91%;实现归母净利润16.21亿元,同比+1.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0.11%。单Q2实现收入79.96亿元,同比+2.71%;实现归母净利润10.59亿元,同比+6.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3.69%。分业务看:2025年上半年,铁路领域实现营收83.24亿元,同比-7.87%,主要受项目结构化的施工进度差异影响;城轨领域实现营收39.16亿元,同比+12.85%;海外业务实现营收9.44亿元,同比+55.92%;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实现营收14.80亿元,同比+29.93%,主要系前期承接项目在本期履约进度增加所致。分海内外收入看:海外区域实现营收9.44亿元,同比+55.92%,成为营收重要增长点。国内实现营收137.20亿元,同比+0.55%。 毛净利率基本稳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8.76%,同比-0.60pct。分业务看,铁路领域毛利率为31.32%,同比+1.27pct;城轨领域毛利率为31.95%,同比-1.09pct;海外业务毛利率为21.24%,同比-12.36pct,主要系上年同期高毛利项目占比较高所致;工程总承包业务毛利率为6.05%,同比-1.21pct。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2.70%,同比-0.35pct。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4.10%,同比+0.15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26%/6.53%/-0.19%/5.45%,同比分别-0.26pct/-0.14pct/+0.37pct/+0.21pct。 核心业务新签订单增长强劲,调整后经营现金流稳中向好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175.68亿元,同比-16.44%,主要系海外及工程总承包业务新签额下降。但核心主业增长强劲,铁路领域新签111.4亿元,同比+12.64%;城轨领域新签37.74亿元,同比+26.51%。公司加速退出市政房建业务,该业务新签合同额压降至2.12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1175.63亿元,订单储备充沛。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44.05亿元,去年同期为29.73亿元,主要系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变动所致。剔除财务公司客户存款影响后,公司核心业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净流出19.02亿元,净流出额同比收窄2.46%,经营现金流情况稳中向好。 加速退出工程业务聚焦主业,海外业务打造新增长曲线 (1)加速退出工程总承包业务:2025年上半年,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下降83.74%。其中,市政房建新签合同额压降至2.12亿元,仅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21%。公司加速退出低毛利的工程承包业务,有望进一步聚焦主业,轻装上阵。 (2)低空经济业务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上半年低空经济已新签合同额0.3亿元。公司自主研发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ID-Space),并与紫金山实验室合作成立通号紫金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05/43.05/47.1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考虑公司海外业务进展顺利,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信号系统改造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2025-04-30 东吴证券 周尔双,...买入中国通号(6880...
中国通号(688009) 投资要点 Q1营收稳中有进,铁路/城轨新签订单稳步增长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67.34亿元,同比+2.84%;实现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7.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同比-6.30%。分业务看:2025Q1公司铁路业务实现营收34.14亿元,同比-4.05%;城轨业务实现营收19.65亿元,同比+21.66%;海外业务实现营收2.99亿元,同比+66.91%;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营收10.10亿元,同比-11.70%;其他业务实现营收0.12亿元,同比-7.13%。2025Q1公司收入端有所提升,主要由城轨业务与海外业务增长拉动;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2024Q1冲回0.67亿元信用减值损失,而2025Q1公司计提了0.05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剔除该部分影响后20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幅提升。 新签合同方面,2025Q1公司累计新签合同72.13亿元,同比-36.51%。 其中铁路新签合同42.34亿元,同比+6.25%;城轨新签合同22.42亿元,同比+47.17%;海外业务新签合同3.43亿元,同比-74.16%;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3.93亿元,同比-91.30%。2025Q1公司持续聚焦主业,铁路/城轨领域新签合同均实现可观增长,加速退出工程总承包领域,有望尽快实现轻装上阵。 毛利率略有下滑,期间费用率管控得当 2025Q1公司毛利率为27.23%,同比-0.18pct,毛利率略有下滑。2025Q1公司销售净利率9.74%,同比-1.21pct,主要系毛利率降低叠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提升。费用率方面,20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5.11%,同比-0.39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为2.44%/7.29%/5.64%/-0.26%,同比-0.22pct/-0.17pct/-0.11pct/+0.11pct。20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管控得当,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有所下降。 加速退出工程总承包业务,低空经济打造新增长曲线 (1)加速退出工程总承包业务:2024年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营收同比-65%,累计新签订单同比-73%;2025Q1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营收同比-11.70%,累计新签订单同比-91.30%。公司加速退出低毛利的工程承包业务,有望进一步聚焦主业,轻装上阵。 (2)低空经济业务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关注低空经济领域进展并积极布局。产品研发方面,自主研发低空空域管控系统(ID-Space)在南安实现落地应用;技术创新方面,构建以“低空空域管控”为核心,“低空通信、感知反制、数字底座、无人机”四项研究为协同的“1+4”联合创新体系,成功申报“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行业标准方面,参与完成工信部主导的《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2024版)》白皮书编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05/43.05/47.1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公司加速退出低毛利工程总承包业务有望轻装上阵,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订单交付进展不及预期,业务结构调整不及预期。
2025-04-02 西南证券 邰桂龙,...买入中国通号(6880...
中国通号(68800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324.7亿元,同比-12.0%;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0.5%;扣非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0.1%;2024Q4实现营收117.0亿元,同比-5.6%,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24.7%;扣非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22.8%。四季度业绩超预期,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公司优化业务结构,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9.2%,同比+3.5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本增效成效显现;净利率为12.5%,同比+1.7pp;期间管理费用率为15.1%,同比+2.2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同比+0.2、+1.0、+0.9、+0.1pp,管理费用率提升较多主要系公司人工费用较2023年同期增长较多。 轨道交通主业稳健,海外业务增速可观。分业务看,2024年,公司轨交控制系统业务实现营收295.5亿元,同比+1.0%,其中,设备制造营收66.0亿元,同比+8.0%,设计集成122.5亿元、同比+4.5%,系统交付服务营收106.9亿元、同比-6.4%;公司清理退出市政工程总承包业务,该板块实现营收26.9亿元,同比-65.0%。分下游看:铁路板块营收188.9亿元,同比-1.9%;城轨板块营收82.2亿元,同比-3.6%;得益于公司“一带一路”市场拓展,尤其是北美和东南亚市场的项目落地,海外板块收入、订单均实现高增长,实现营收24.4亿元,同比+64.2%,实现新签订单59.2亿元,同比+58.3%。 公司系轨交控制系统龙头,有望深度受益于轨交线路更新改造。当前铁路相关设备正处于更替周期,与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节奏一致,相关设备更新招标采购有望加速,后续线路改造升级需求(铁路领域高铁线路改造、2G到5G专网改造建设+城轨领域信号系统升级改造)有望加速释放,公司系国内唯一轨交信号通信系统集设计、装备、施工于一体的企业,近年来,公司在高铁弱电集成业务方面市占率超60%,城轨信号系统集成领域市占率稳居第一,后续相关更新改造需求有望为公司业务带来新弹性。 发力低空经济赛道,培育新业务增长极。公司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凭借其在轨道交通控制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布局低空空域管控、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业务,已先后与合肥、苏州、南京、成都、南安、广州、雄安、通州、无锡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且公司低空空域管控系统成功在南京实现首飞,在南安拿到首个合同订单,公司的低空巡检、低空物流等场景成功在合肥、重庆、怒江等地示范应用,该板块未来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6、42.2、46.1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0%,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4、13倍。给予公司2025年20倍PE,目标价7.2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海外经营、城轨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楼齐良董事长,法定代... 56.7 -- 点击浏览
楼齐良,自2023年10月起担任本公司执行董事,自2024年2月起担任本公司董事长,自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担任本公司总裁;自2023年9月起担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自2024年1月起担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自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担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副厂长,厂长兼党委副书记,浦镇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和党委副书记,中国南车集团党委常委,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2015年5月至2019年9月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601766.SH,01766.HK)党委常委、副总裁。2019年9月至2019年10月任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任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职工董事,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任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职工董事,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任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任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裁。
张志辉副总裁,总工程... 73.33 -- 点击浏览
张志辉,自2019年1月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自2018年12月起,担任本公司党委常委。自2022年4月起,担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自2016年10月起,担任本公司总工程师。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担任本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担任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事;自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兼任该公司电气化设计院院长。自2005年1月至2012年3月,担任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信号所所长。
万宝华副总裁 73.33 -- 点击浏览
万宝华,自2022年5月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自2022年4月起,担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自2021年8月至今,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市场部、工程部、国际合作部、交通战备办公室)总经理(其间:2021年9月至12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任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程分公司总经理,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公司总经理。2016年3月至2020年4月历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其间:2017年9月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参加中央企业创新发展专题研讨班学习)。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历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电气化工程部副部长、通号(郑州)电气化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任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04年7月至2014年8月历任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高级工程师、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1995年7月至2004年7月历任广州铁路长沙电务工程公司助理工程师、通信技术部部长、副经理。
罗静职工董事 95.88 -- 点击浏览
罗静,自2025年3月担任本公司职工董事。自2025年1月任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自2020年4月至2024年12月任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自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任通号智慧城市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自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任通号智慧城市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任通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自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研究员。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领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助理研究员。
李连清董事会秘书,总... 73.33 -- 点击浏览
李连清,自2022年6月起任本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自2022年7月起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自2022年5月起,担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2017年11月至2022年5月任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总会计师。2012年8月至2017年2月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集团副总会计师兼战略发展部主任,2007年9月至2012年8月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集团副总会计师兼财务部主任。1999年1月至2007年9月历任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经部副部长、财经部部长、财务负责人、计划财务部部长、财务总监、公司总裁助理、党委委员。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任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财经处副处长。1993年9月至1998年12月任北京冶钢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冶金工业部资产评估中心)会计师。1992年7月至1993年9月历任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助理会计师、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傅俊元(Fu Junyuan)独立董事 8 -- 点击浏览
傅俊元,自2022年2月起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1年11月起,担任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自2023年3月起,担任洲际船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码:2409)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担任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自199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历任多个职位,包括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担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自2006年8月至2006年11月担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董事,自2006年9月至2018年8月担任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码:1800;于上交所上市,股份代码:601800)执行董事、总会计师。自1998年10月至2005年12月担任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总会计师,自1997年9月至1998年10月担任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副总会计师。在此之前,傅先生曾在交通部财务司和审计署驻交通审计局工作十余年。
姚桂清独立董事 10 -- 点击浏览
姚桂清,自2018年8月起,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8年11月至2025年1月,担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自1990年2月至2018年3月,历任中国中铁党委办公室主任、建厂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大桥局副董事长、中铁六局副董事长、中铁九局董事长,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位。自2007年9月至2018年3月,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码:0390;于上交所上市,股份代码:601390)历任多个职位,包括副总裁、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监事会主席、副董事长;其中自2010年8月至2018年3月,担任其执行董事。自1971年12月至1990年2月,在中国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历任多个职位,包括团委组织部部长、团委书记。
姚祖辉独立董事 11.18 -- 点击浏览
姚祖辉,自2022年2月起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全国人大代表。自1994年至今,在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码:1001)历任多个职务,包括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董事长,亦为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及若干附属公司董事。自2004年至今,担任开达集团有限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码:0180)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2年5月担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自2015年至2020年,担任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码:1635;于上交所上市,股份代码:600635)独立非执行董事。姚先生之公职服务包括港区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沪港社团总会主席、香港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校董。
孔宁监事会主席,股... 54.99 -- 点击浏览
孔宁,自2020年2月起担任本公司监事,自2020年3月起担任监事会主席。自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担任本公司副总裁,自2010年12月至2019年11月,担任本公司党委常委。自2010年12月至2016年7月,担任本公司总会计师,主持财务工作。自2010年12月至2019年11月,担任通号集团党委常委。自2004年11月至2015年5月,担任通号集团总会计师。自2001年8月至2004年11月,担任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财务部会计、华北规划设计院财务部主任、总会计师。自1996年4月至2001年8月,担任安徽省医药联合经营公司(后更名为安徽华氏医药有限公司)财务科副科长。
李铁南股东代表监事 -- -- 点击浏览
李铁南,自2020年2月起任本公司监事。2022年12月至今,担任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22年2月至今,担任国新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2022年2月至今,担任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协同部总经理;2021年12月至今任国新资产配置有限公司筹备组副组長;2021年3月至今,担任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0年12月至今任国新盛康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2020年11月至2025年1月担任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监事;2019年10月至今,担任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7月至今担任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监事;2019年3月至今,担任国新融汇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任中国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李女士于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任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于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任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于2014年9月至2019年3月任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总经理,期间于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同时担任国新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总经理。于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任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法律事务部副总经理,期间亦于2013年1月起至2014年9月任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副总经理。于2011年4月至2011年6月任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法律部副总经理,于2003年8月至2011年4月任中煤焦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兼法律部主任,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8月任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法律部主管,于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任金德律师事务所律师,于1992年8月至1999年12月在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预审处工作。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2-08-16通号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0000.00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