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莱伯泰科(688056) - 公司资料

莱伯泰科

(688056)

  

流通市值:22.40亿  总市值:22.40亿
流通股本:6745.25万   总股本:6745.25万

莱伯泰科(688056)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0年08月21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
注册资本(万元) 674524600000
法人代表 胡克
董事会秘书 于浩
公司简介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056.SH)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公司。莱伯泰科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为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疾病控制、半导体检测、生命科学、能源化工、核环保、公安司法、地质与地矿、材料研究等众多行业客户提供实用可靠的实验室分析仪器、智能自动化前处理设备、实验室工程和耗材在内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是全球范围内能将多种类、多功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与全自动实验分析检测平台组合成全自动实验分析仪器系统的主要实验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莱伯泰科拥有LabTech、CDS、Empore等品牌,在中国和美国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并在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中国香港、美国马萨诸塞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地设有产品营销和服务中心。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累计服务客户3万余家。未来,莱伯泰科将继续秉承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以安全可靠的智能自动化实验室设备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各行各业,让分析检测更准确、更快速、更智能!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融资融券-食品安全-专精特新
办公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B区安庆大街6号
联系电话 010-80486450,010-80492709
公司网站 www.labtechgroup.com
电子邮箱 zqtzb@labtechgroup.com
暂无数据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4-12-23 西南证券 邰桂龙,...买入莱伯泰科(6880...
莱伯泰科(688056)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实验分析仪器超600亿市场国产替代有望加速。2022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市场约89亿美元,质/色/光谱仪约300亿元市场长期被海外品牌垄断,国产化率不足15%;科学仪器自主可控背景下,公司确定性受益。2)公司ICP-MS成功突破国内半导体客户。安捷伦等海外品牌长期垄断国内超20亿半导体ICP-MS市场,公司已成功实现国产ICP-MS半导体行业芯片生产线首次应用,并绑定行业头部客户深度合作,业绩弹性大。3)内生外延构筑业绩护城河。公司样品前处理业务起家,后成为意大利Milestone等海外品牌中国独家代理商、收购CDS、3M EMPORE膜片技术,持续拓展样品前处理和耗材服务业务布局;重视研发,推出ICP-MS等高端分析仪器,中长期增长动力足。 政策持续加码,实验分析仪器超600亿市场国产替代加速,公司确定性受益。根据SDI、智研咨询、海关总署等,2022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市场约89亿美元;其中,质谱仪(2023年)、色谱仪(2020年)、光谱仪(2023年)市场分别为167、107、90亿元,美国(赛默飞、丹纳赫、安捷伦)、欧洲(蔡司)、日本(岛津)等海外品牌垄断市场,国产化率不足15%。国家不断出台如“十四五”规划、教育贴息、采购优惠等利好政策,反复强调科学仪器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向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精密仪器发展已成政府、市场及公众共识,国产品牌在自主可控趋势下有望快速发展。公司系国内实验分析仪器领军企业,微波消解、水循环冷却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产品技术行业领先,有望深度受益并持续引领科学仪器国产替代。 ICP-MS成功突破半导体客户,公司业绩弹性大。12月2日,美国商务部更新“实体清单”,限制国内企业购买美国产ICP-MS,目前国内半导体厂商在晶圆环节用质谱仪主要为美国安捷伦,在美国进一步约束背景下,安捷伦或不能直接销售给国内终端客户,倒逼质谱仪等高端仪器自主可控提速。2021年,公司推出Lab MS3000ICP-MS,其中s系列成功在半导体头部企业芯片生产线端通过验证,首次实现国产ICP-MS半导体行业芯片生产线应用;2023年公司针对半导体领域的Lab MS5000ICP-MS/MS正式对外发布并实现发货,成功打开科学仪器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且公司已绑定行业头部客户深度合作,业绩弹性大。 内生外延,构筑公司中长期业绩护城河。公司以样品前处理业务起家,2015年收购CDS,完善化学检测样品前处理产品线;2018年收购3M旗下EMPORE膜片技术,扩展水质分析耗材产品;2003年以来与欧美先进厂商保持长期合作,目前为Milestone、Glass Expansion、Sercon等国际品牌中国独家代理商,产品包括无机/有机样品前处理耗材、分析仪器配件、色谱柱、采样产品、过滤产品、样品瓶及容器、元素分析耗材、标准物质、通用设备等十大品类,万余个品种,产品结构丰富。公司重视产品研发,2021-2023年成功推出3000和5000系列ICP-MS及ICP-MS/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多款高端分析仪器,相关产品在半导体和医疗等领域加速推广,向上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系国内科学仪器领军企业之一,且ICP-MS为国内首次成功突破半导体生产链,业绩弹性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46、0.61、0.82亿元,EPS为0.69、0.91、1.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6、35、26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43.6%。考虑到公司为国内首台实现半导体生产链ICP-MS国产替代,享受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5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40.9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拓展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失败等风险。
2024-08-29 德邦证券 郭雪,卢...增持莱伯泰科(6880...
莱伯泰科(68805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公告,24H1公司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9.08%;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4.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1.05%。单Q2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同比增长8.98%;实现归母净利0.12亿,同比增长23.1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17.18%。 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收入实现大幅提升,综合毛利率基本稳定。分业务看,实验分析仪器/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消耗件与服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54/0.35/0.23亿元,同比-2.65%、+118.73%、14.15%;毛利率分别为45.44%、34.36%、53.25%。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4.69%,同比-0.88pct,较2023年全年综合毛利率小幅提升。 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费用端看,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33.27%,同比下降1.67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67%/6.79%/-0.84%/11.66%,同比-1.73/-0.75/+0.23/+0.59pct,公司调整了人员结构、加强费用控制,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76%,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83%。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4.93%,主要系公司高层次研发人员占比增加,支付员工薪酬所致。今年1月,公司公告认定崔剑锋、耿俊清两位高级技术专家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分别负责质谱仪和光谱仪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 业务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样品前处理龙头蓄力长期发展。(1)技术方面,公司持续打造国产ICP-MS品牌力度,提升样品前处理产品性能并挖掘新应用场景和方法,MVP系列全自动真空平行浓缩仪成功获得欧盟CE认证,全资子公司CDS与特拉华大学联合发布蛋白质组学样本制备新技术,并成功签署独家许可协议;(2)市场拓展方面,凭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推出,公司成功实现半导体、医疗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并通过增加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产品线实现在新能源、稀土冶炼等方面的进一步拓展。 投资建议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4.73亿元、5.39亿元、6.23亿元,增速分别为13.7%、13.9%、1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52亿元、0.68亿元,增速分别为47%、28%、32%。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和开拓不及预期,跨境经营不及预期,代理业务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2024-04-29 德邦证券 郭雪增持莱伯泰科(6880...
莱伯泰科(68805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16亿元,同比增长17.18%;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减少38.2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减少43.41%。其中,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16亿,同比增长9.5%;实现归母净利0.01亿,同比下降91.0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下降118.08%。2024Q1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9.19%;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10.0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减少11.94%。 新产品及新行业推广获得进展,营收稳定增长,多因素致使毛利率承压。2023年公司的ICP-MS、光谱仪以及其他样品前处理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带动营业收入稳步提升。从收入分布行业看,2023年公司半导体领域营收大增842.51%,表明公司新行业拓展初见成效。综合毛利率为43.79%,同比-3.92pct。主要由于原料成本上涨、汇率变动,且天津产线投产后折旧成本增加。分业务看,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分析仪器及耗材毛利率分别为20.37%/46.62%,同比-1.48pct、-3.53pct,仪器业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产品售价有所下调使毛利率进一步承压,扣除新增产品线对应的折旧以及低毛利率代理影响,主要仪器毛利率为47.8%,同比-2.53pct。 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多领域齐发力。费用端看,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17.3%/7.3%/12.6%,同比+0.8/0.04/1.7pct,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大新行业布局力度,人员及差旅费用有所增加。公司不断夯实研发实力,研发团队持续扩大,并进一步加大在高端分析仪器产品上的研发投入,2023年新增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气相色谱-单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等实验分析仪器研发项目。此外,公司的ICP-Q-TOF-MS项目已于24Q1完成阶段性验收,ICP-Q-TOF-MS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端分析仪器,随着项目研发推进,公司有望进一步增强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实力。 24Q1毛利率承压态势延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4Q1公司毛利率为42.83%,同比下降3.45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8.23万元,较23Q1绝对值增加868.15万元,经营性现金流有所改善。研发费用率为11.71%,同比提升1.36pct,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研项目充分,部分产品已完成送样或客户验证,产品线进一步丰富,期待研发成果转化带动业绩修复。 投资建议与估值:根据公司2023年及24Q1业绩情况,我们调整2024-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4.73亿元、5.39亿元、6.23亿元,增速分别为13.7%、13.9%、1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52亿元、0.69亿元,增速分别为47.3%、29.2%、31.5%。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和开拓不及预期,跨境经营不及预期,代理业务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2023-05-05 中邮证券 刘卓,陈...增持莱伯泰科(6880...
莱伯泰科(688056)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3.55亿元,同减3.76%;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减35.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减34.64%。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0.97亿元,同增24.68%;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增7.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增5.89%。 事件点评 2023Q1营收/业绩已有回暖。分产品看,2022年实验分析仪器、消耗件与服务业务实现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91.32%,收入额同减3.54%,主因下游市场需求有所下滑,新品/新行业的拓展也尚未产生明显贡献;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8.68%,收入额同减5.64%,主因2021年末在手订单下降,影响2022年收入确认,但是2022年约一半的订单来自于新行业。2023Q1,营收同增24.68%,归母净利润同增7.99%,已有回暖。 2022年毛利率微降,期间费用率有所上行。2022全年毛利率同减0.73pct至47.71%,主因原材料成本略有上浮;期间费用率同增4.99pct至33.91%,其中销售费用率同增2.06pct至16.5%,主因拓展布局新行业,增加了销售人员;管理费用率同增0.98pct至7.25%;研发费用率同增2.31pct至10.82%,主因研发人员增加/上海购买房屋转固定资产后的折旧影响;财务费用率同减0.35pct至-0.65%。2022年经营现金流有所减少。2022全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0.08亿元,同比减0.41亿元,主要原因包括新产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ICP-MSMS)的相继推出,与其相关的原材料与库存商品都有所增加;受全球整个供应链供应周期变长的影响,公司增加了整体的存货储备量;销售与研发人员增加。收、付现比分别同增1.68pct、19.75pct至111.62%、138.04%。 质谱仪研发/销售进展顺利。公司的ICP-MS成功在半导体、医疗、环保、第三方检测、大学院校、核工业、医药等领域实现销售。同时,公司已于2023年3月10日正式发布针对于半导体行业研发生产的LabMS5000ICP-MS/MS,完成了三重四极杆质谱研发项目从立项、设计、功能机、试用机到商品机的全过程,并获得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S2和SEMIE78的认证。 多品牌布局,持续开拓境外市场。公司目前拥有LabTech、CDS、Empore等行业知名品牌,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设有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中心,并在美国和中国香港设有全资子公司,建立了以国内为主、延伸美国欧洲的广泛销售网络,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2/5.10/5.96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1.81%/18.02%/16.7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0.81/0.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10%/19.27%/16.12%,对应23/24/25年PE分别为43.26/36.27/31.24,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质谱仪销售不及预期;在研项目落地进展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胡克董事长,总经理... 240.06 -- 点击浏览
胡克,1982年7月至1985年3月,任湖南地矿局402地质队助理工程师;1985年4月至1987年6月,任广西大学化学系助教;1987年7月至1992年5月,任美国欧姆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助理;1992年6月至2003年2月,历任美国热电佳尔-阿许公司(TJA公司)首席研究员、产品经理、国际经理、大中国区总经理;2002年1月至今,任莱伯泰科董事长、总经理。
黄图江副总经理 100.92 44.02 点击浏览
黄图江,1997年7月至2000年9月,任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分析室实验员;2000年11月至2001年12月,任美国热电佳尔-阿许公司北京办事处售后工程师;2002年1月至今,任莱伯泰科分管实验室设备事业部及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整体顾客服务业务的副总经理。
邓宛梅副总经理 100.44 44.02 点击浏览
邓宛梅,1987年9月至1996年7月,任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技术员;1996年7月至2003年2月,历任美国热电佳尔-阿许公司北京办事处市场助理、市场部经理、区域销售、郑州办事处经理;2018年12月至今,任莱伯泰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监事;2003年2月至今,任莱伯泰科分管样品前处理-分析仪器事业部、医疗医药事业部、质谱事业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公司整体市场推广的副总经理、市场总监。
丁良诚副总经理 57.8 36.01 点击浏览
丁良诚,1990年8月至1996年5月,任江西省地矿局测试中心副科长;1996年6月至2003年3月,任美国热电佳尔-阿许公司北京办事处技术部经理;2003年4月至今,任莱伯泰科分管解决方案事业部、自动智能分析检测事业部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副总经理。
于浩非独立董事,董... 55.08 143.2 点击浏览
于浩,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任哈尔滨红帆船实业有限公司会计;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任上海虹口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会计;2003年6月至今,任莱伯泰科财务负责人;2013年4月至今,任莱伯泰科董事会秘书;2014年11月至今,任莱伯泰科董事。
丁明玉非独立董事 7.14 -- 点击浏览
丁明玉,1986年7月至1990年2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应化系助教、讲师;1990年2月至1995年8月,山梨大学(日本)访问学者、留学生;1995年9月至1997年8月,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7年8月至今,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2019年4月至今,任莱伯泰科董事。
刘艳非独立董事 44.99 0.63 点击浏览
刘艳,2011年7月至2022年3月,历任莱伯泰科实验室设备事业部应用工程师、产品经理、销售经理;2021年1月至今,任公司大区经理;2022年4月至今,任样品前处理-分析仪器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样品前处理-分析仪器事业部下辖无机产品部总经理,2024年1月26日至今,任莱伯泰科董事。
郑建明独立董事 7.2 -- 点击浏览
郑建明,1999年8月至2002年5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2002年6月至今,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务管理系主任;2022年5月至今,任莱伯泰科独立董事。
孔晓燕独立董事 7.2 -- 点击浏览
孔晓燕,1999年8月至2004年8月,任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律师;2004年8月至今,任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2019年4月至今,任莱伯泰科独立董事。
尹碧桃独立董事 7.2 -- 点击浏览
尹碧桃,1989年7月至2002年7月,任武警黄金部队技术人员;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任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销售;2007年1月至今,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职员;2022年5月至今,任莱伯泰科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2-03-18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2022-03-18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2022-01-11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