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联影医疗(688271) - 公司资料

联影医疗

(688271)

  

流通市值:723.77亿  总市值:1005.39亿
流通股本:5.93亿   总股本:8.24亿

联影医疗(68827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2年08月10日
注册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
注册资本(万元) 8241579880000
法人代表 张强
董事会秘书 TAO CAI
公司简介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线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生命科学仪器,以及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科研-医学转化」全链条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与全球高校、医院、研究机构及产业合作伙伴深度协同,不断突破科技创新边界,加速推进精准诊疗与前瞻科研探索,持续提升全球高端医疗设备及服务可及性。
所属行业 医疗器械
所属地域 上海
所属板块 基金重仓-融资融券-医疗器械概念-沪股通-MSCI中国-百元股
办公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
联系电话 021-67076658
公司网站 www.united-imaging.com
电子邮箱 IR@united-imaging.com
暂无数据

    联影医疗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5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2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3-25 华福证券 陈铁林,...持有联影医疗(6882...
联影医疗(688271) 投资要点: 高举高打创新成就龙头地位,全球市占持续发力。 公司2011年成立,以高举高打战略定位中高端蓝海市场,自2013年起重磅推出首款MR、CT、PET/CT、XR等产品后迅速构建起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多款产品实现业内首创,国内MR、CT、PET、DR品类市占率居首/领先。高研发重创新,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联影速度”“联影质量”重塑GPS高端格局,迈向全球,海外市场营销、服务、物流体系生态搭建逐步成熟,推动全球市占加速突破。 国内招投标趋势加速,海外高端渗透增长强劲。 1)国内边际拐点修复:24Q4起陆续大规模以旧换新落地,当前招投标数据或彰显订单向上趋势。考虑政策延续性,25年在24年低基数下增长潜力大,24年尽管国内市场承压,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市占率(尤其是高端和超高端产品领域)依然稳步提升;2)复制高举高打战略,公司海外高端渗透强劲:海外营销、服务、物流体系搭建逐步完善,24Q1-3海外营收14亿元(同比+36.5%),欧美加深高端医院及科研机构渗透率,亚太东南亚市场加速落地,新兴市场中东、拉美、非洲地区等均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首创类、超声等重磅新品持续加码,AI+设备商业闭环加速渗透。 1)持续首创推出,首款人体全身磁共振uMR Jupiter5T于2022年国内上市,2024年欧美获证,行业高认可、赢单能力强;24年再次推出首款一体化CT环形直线加速器uLinacHalosTx、放疗模拟定位及引导介入穿刺于一体的超大孔径CT系统uCT610Sim,创新引领行业。2)24年7月增资玖谊源粒子一体化布局加强分子影像竞争力;3)超声领域深耕四年,自研超声平台覆盖超高端、中端、便携、掌上超声系列,产品临近上市,2024年首次样机展示。4)增资全栈全谱AI影像子公司联影智能,设备+AI商业闭环打开新一轮行业渗透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0%、20%、2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47%、29%,当前股价对应24-26年PE80/55/42倍。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为34倍,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海外+重磅新品+AI第二增长极,赋予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 关键核心技术被侵权的风险、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实施集中采购的政策风险、国际化经营及业务拓展风险。
2025-03-14 开源证券 余汝意,...买入联影医疗(6882...
联影医疗(688271) 医学影像龙头,创新自研助力国产替代,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联影医疗是中国医疗影像龙头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迅速成长为全球医疗影像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国际化方面均获显著成绩,未来有望在全球医疗影像市场中披荆斩棘开疆扩土。考虑公司受到国内设备采购政策扰动、及研发投入和海外投入与回报节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2/19.45/25.53亿元,EPS分别为1.53/2.36/3.1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6.6/56.2/42.8倍,与可比公司比利润增速较快且有望延续,国内外成长性皆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打破国际巨头稳固地位,多元产品矩阵突破垄断格局,构建全球创新生态 巨头GPS在医学影像领域常年在国际市场占据稳固地位,但国产之光联影医疗通过短短十几年展现了其在影像领域内的创新和技术实力,通过精勤奋进不断突破技术垄断,推出具有强竞争力创新性差异化的产品,从而打破巨头垄断格局,成功构建了联影全球创新生态系统。截至2024H1公司累计推出120多款产品,包括PET/CT、PET/MR、MR、CT、DR、RT以及数字解决方案等多产品线,推动了医学影像领域的多样化和技术进步。同时公司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参股投资上游等方式持续提升自研自产比例,并通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员工效率,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且维保业务需求有望随装机量整体提升快速释放,及联影智能AI赋能+超声新业务拓展有望将公司在全球范围推升到新的竞争高度。 国内市场强势提升渗透率,海外市场高举高打业绩快速提升 国内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影像需求长期释放。按2024H1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CT:市场占有率综合排名第一;MR: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在3.0T以上超高场MR设备市场中,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MI:PET/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PET/MR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暂列第二;XR: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中介入XR占有率排名第四,其中uAngio 960、uAngio AVIVA等DSA产品表现亮眼;R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激发多层级医院的影像检测需求,及政策支持亦将极大改善人均影像资源。海外市场:高举高打市场推广策略与本土化运营强化出海决心。与多家顶级国际医疗机构达成合作意向,随着合作的深入推进,海外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有望共振,海外收入有望持续高增。 风险提示:公司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及汇率波动,核心技术泄露
2025-03-03 群益证券 王睿哲增持联影医疗(6882...
联影医疗(688271)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4全年共实现营收103.0亿元,同比下降9.7%;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36.1%,扣非后同比下降39.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33.5亿元,同比下降18.5%,但已有缩窄(24Q3营收YOY-25%);净利润约5.9亿元,同比下降35.1%,扣非后同比下降34.7%,季度环比扭亏(24Q3单季度亏损2.8亿元)。 药政影响2024年招采,已有恢复迹象:公司2024年营收下降主要是在医疗反腐下大背景,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延迟,行业整体规模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收缩,公司亦受到影响。而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同比均有增长,进一步影响了净利端增速。但我们也注意到招采在2024年11月开始已经有恢复迹象,幷且从公司24Q4营收及净利端表现来看,也可验证恢复的迹象,我们看好2025年的继续恢复(公司24Q4营收端YOY-15%,环比缩窄约10个百分点,净利端扭亏)。 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我们认为国产替代进程也将加速,2/14国家发布了《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新增了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扫描系统等生物医疗装备,我们认为3/1日执行后国产设备性价比的优势将会更加凸显。而公司高端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1)公司是全球仅有的三家可以生产5.0T以上的高端核磁共振影像设备(MR)的设备商(另外两家为GE医疗和西门子医疗);(2)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设备(CT)设备也全面覆盖16排至320排产品,高端产品对标西门子、GE及飞利浦;(3)分子影像系统(MI)也已陆续推出多款行业领先产品,包括行业首款具有4D全身动态扫描的PRT/CT产品uEXPLORER,业界最高190ps量级TOF分辨率PET/CT产品uMI Panorama;(4)放射治疗设备(RT)也已开发出行业首款一体化CT引导直线加速器uRT-linac506c。公司各领域设备全面对标行业龙头,产品性能极具竞争力,我们认为公司将在国产替代的进程中受益。 AI赋能,产品力提升:此外,公司积极投身AI赋能。经过多年的布局,公司已成功打造了跨产品线的完整数智化超级平台,各产品线均已完成了智能化技术平台的开发和搭载。在MR领域,AI应用主要体现在成像加速、病灶检测和检查流程优化,公司磁共振设备的快速成像技术行业领先,搭载uAIFI技术平台的MR可以实现0.5秒/期快速动态高清成像;在CT领域,AI技术实现低剂量扫描、影像分析和快速图像重建,提升了图像质量、提高了检查效率;在MI领域,AI应用主要集中在放射性示踪剂分析和图像配准,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分子标志物发现和治疗反应监测的发展。在RT领域,AI的应用可以协助靶区勾画、自动化分割图像,提高治疗的同质化和可及性,从而有利于解决放疗质量参差不齐、人才稀缺等问题。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6.3亿元、20.0亿元,yoy分别+29.1%、+22.6%,折合EPS分别为2.0元、2.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68倍、56倍。公司作为高端医疗设备龙头,AI赋能提升产品力,国内业务恢复在即,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我们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关税政策变化影响;国内采购进度变化影响;行业监管政策影响
2025-02-25 招银国际 武煜,王...买入联影医疗(6882...
联影医疗(688271) 联影智能是联影医疗控股股东联影集团旗下的AI医疗公司,联影集团持股24.1%。联影智能以全栈全谱的医学影像AI赋能临床、科研及影像设备。联影医疗与联影智能深入协同合作,已在全线设备产品中融入AI应用,通过高效的诊断辅助和数据处理能力,优化医疗设备的使用体验,并提升影像和放疗设备性能及成像质量。我们认为,依托与联影智能的业务协同,联影医疗正从传统设备制造商转型为智慧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影医疗将凭借“设备+AI”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构建更强的竞争壁垒。 全栈全谱AI布局,多维度赋能医疗场景。联影智能的全栈全谱医学影像AI能力贯穿成像、筛查、随访、诊断、治疗的完整工作流,覆盖XR、CT、MR、MI等多模态场景。联影智能的业务分为三个方向:1)赋能临床:业务占比约60-70%,利用AI帮助医生进行临床任务和决策,目前主要在影像科落地。截至2024年底,联影智能已推出超100款医疗AI产品,共获得12张NMPA三类证,21张NMPA二类证,13款应用获CE认证,15款应用获FDA认证。2)赋能科研:业务占比约20%,即协助医生进行科研工作。3)赋能设备:业务占比约10%,即与联影医疗合作,助力影像设备的智能化升级与性能提升。目前,在国内影像AI的应用方面,联影智能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其获证数量远超GPS等国际同行。 软硬件协同创新,共建“设备+AI”一体化竞争力。联影医疗和联影智能形成了软硬件协同创新优势,引领全球“医疗设备+AI”的技术创新。例如,联影智能将AI算法直接嵌入联影医疗的影像设备,实现患者智能摆位、扫描参数智能优化、图像重建加速等功能,提升成像效率和质量。我们认为,AI可加强影像设备竞争力与议价能力,“影像诊疗+AI”带来的市场增量将一部分体现在联影医疗的设备收入中。目前,AI及智能化应用已覆盖联影医疗的全产品线。凭借与联影智能的协同合作,联影医疗已形成“设备+AI”一体化竞争力。在政策驱动设备更新与AI应用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联影医疗的收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张强董事长,法定代... 318.34 -- 点击浏览
张强,1969年出生,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至1992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Unisys Corporation(美国优利系统公司)上海办事处、Siemens Medical Solution USA,Inc.(美国西门子医疗系统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1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总经理、董事;2020年至2022年,任联影医疗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2022年至今,任联影医疗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
JUN BAO总裁,非独立董... 256.67 -- 点击浏览
JUN BAO,1965年出生,美国国籍。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就读于Vanderbilt University(范德堡大学)Electrical Computer Engineering(电气及计算机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Inc.(美国西门子医疗系统公司);2013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MI事业部CEO、诊断治疗事业群联席CEO及CT&MI事业部CEO;2020年至2022年,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2022年至今,任联影医疗董事及总裁。
GUOSHENG TAN总经理,非独立... 262.14 -- 点击浏览
GUOSHENG TAN,1963年出生,美国国籍。1981年至198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就读于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至1992年,就读于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Medical Collegeof Wisconsin(威斯康辛医学院)、GeneralElectric Company(通用电气公司);2013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医疗软件事业部CEO、诊断治疗事业群联席CEO、MR事业部CEO;2020年至2022年,任联影医疗董事、总裁,2022年至今,任联影医疗董事、总经理及联席首席执行官。
吕云磊副总裁 179.59 -- 点击浏览
吕云磊,1978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厦门瑞丰密封件有限公司、中日电热(厦门)有限公司、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原名称“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卡尔蔡司光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2019年至2020年,任联影有限供应链管理副总裁;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副总裁。
夏风华高级副总裁 217.29 -- 点击浏览
夏风华,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8年至1992年,就读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已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红外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工业外贸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就读于CityUniversity Cass Business School(英国伦敦卡斯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称“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Marconi Medical Systems,Inc.(马可尼医疗系统公司)、Philips Medical Systems(飞利浦医疗系统公司)、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17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联席总裁;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
汪淑梅副总裁 158.41 -- 点击浏览
汪淑梅,197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5年至1997年,就读于南昌航空大学工商会计专业;2016年至201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曾先后任职于南通金轮针布有限公司、广州天羽鞋业有限公司、宁波颖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东莞光平电子厂、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原名称“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2011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质量管理部总监、质量管理部副总裁;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副总裁。
HONGDI LI高级副总裁,首... 205.82 -- 点击浏览
HONGDI LI,1967年出生,美国国籍。1985年至1990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电子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电子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物理核电子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2013年至今,任美国联影CEO;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俞晔珩高级副总裁 194.89 -- 点击浏览
俞晔珩,197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会计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就读于University Dortmund(多特蒙德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Ingram Micro(英迈国际);2011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产品经理、设计创新中心总监、设计创新中心&品牌战略与传播中心总监、副总裁、市场与品牌战略中心&设计创新中心CEO;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
缪宏高级副总裁 194.89 -- 点击浏览
缪宏,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9年至1993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曾先后任职于西门子(中国)医疗系统部、飞利浦(中国)医疗保健部、法国梅里埃(中国);2016年至2020年,历任联影有限全球业务发展CEO,中国业务副总裁;2020年至2022年,任联影医疗中国业务副总裁;2022年至今,任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
沈思宇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沈思宇,198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至201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分子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至2021年,历任上海联和分析员、分析师、投资副经理、高级投资经理、投资三部副总经理;现任上海联和投资三部总经理,2020年至今,任联影医疗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21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848.72签署协议
2025-03-19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848.72签署协议
2024-12-21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0000.00签署协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