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科美诊断(688468) - 公司资料

科美诊断

(688468)

  

流通市值:30.60亿  总市值:30.60亿
流通股本:4.01亿   总股本:4.01亿

科美诊断(688468)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1年03月29日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基地丰贤中路7号北科现代...
注册资本(万元) 4011080000000
法人代表 李临
董事会秘书 黄燕玲
公司简介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临床免疫学诊断产品开发的公司之一。科美生物专注于临床体外诊断(InVitroDiagnostics,简称IVD)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2019年9月,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美诊断)位于上海张江科技城的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科美诊断的全资子公司。眼光和雄心引领科美诊断的发展和未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和领导团队。在拥有二十多年IVD行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前跨国公司高管李临先生领导下,经过十余年的选拔、培养和磨合,科美诊断已成功建立起一支拥有国际化背景和专业化经验的高水平管理团队。该高管团队拥有全面的行业知识和实战经验。尤其是,公司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并购、整合和转型方面拥有国内IVD行业非常稀缺的成功经验。科美诊断管理层成员中大约60%拥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跨国公司工作经验;同时,该管理团队大约60%的成员已在科美诊断服务10年以上。公司也高度重视中层关键人才,尤其是经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已造就了一支有事业心,积极进取,团结互助,专业配套的中层管理团队。为公司长期发展打下基础。目前,化学发光免疫学是科美诊断的核心业务。技术上,经历了放射免疫、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和光激化学发光免疫跨代技术平台的产品开发,科美诊断研发团队积累了丰富的试剂和仪器系统产品开发经验。其中,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LightInitiatedChemiluminescenceAssay)是一种先进的免疫化学发光平台技术,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她集高分子纳米微粒技术、光激发化学发光信号标记技术和均相免疫结合技术以及配套仪器技术等组成,系由资深海归学者、公司首席技术官(CTO)赵卫国教授为首的技术团队历经多年的努力开发成功。目前已经开发成功了多类别和多品种的免疫诊断试剂产品和系列化配套仪器产品。“以科技服务人类健康”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公司长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以结果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科美诊断致力于向中国和全球发展中国家临床医学实验室提供创新的、更优性价比的产品。国内已上市的产品,如甲状腺激素产品、乙肝、丙肝和艾滋的检测产品,近年来,经过多家国内著名医院研究试用,证明其性能与表现可与跨国公司产品媲美。为公司,也为国产IVD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声誉。21世纪的中国和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人民和社会在享受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众多好处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和多种疾病的挑战。尤其是,中国政府必须为她的人民提供能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这也势必要求医疗器械和制药行业必须能够研发出性能优良而又具备成本竞争力的产品。科美诊断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坚持技术和管理创新。坚持开发创新的,高性价比的诊断产品,为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并期待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创造客户价值、员工价值和股东价值。
所属行业 医疗器械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融资融券-医疗器械概念-病毒防治-免疫治疗-体外诊断-辅助生殖-专精特新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基地丰贤中路7号北科现代制造园孵化楼一层、六层
联系电话 010-58717511,010-58717511-203
公司网站 www.chemclin.com
电子邮箱 ir@chemclin.com
暂无数据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3-08-30 东吴证券 朱国广,...买入科美诊断(6884...
科美诊断(688468) 段落提要: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1.93%,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0.77亿元(+10.23%),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元(+5.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68亿元(-41.75%),业绩略超预期。 Q2环比再加速,看好下半年业绩:单季度看,公司Q2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5.2%和37.4%,环比增速分别为17.2%和19.9%,随着院端诊疗量的恢复,Q2业绩对比Q1持续加速。我们看好公司业绩增长动力,下半年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研发持续投入,产品不断收获: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23上半年年研发费用4102万元,研发费用率为14.5%。2023年公司新获医疗器械注册证7项,研发管线中12项进入药监局审核阶段,3项进入临床阶段,产品涵盖传染病、甲状腺功能、生殖健康、风湿免疫、过敏原检测等。公司继续推进各类产品在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及研究机构的多系统多中心进行临床验证,包括高敏肌钙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在内的多个项目受到临床认可。 第四代发光技术,纳米高分子微球+均相反应,检测质量高速度快:公司自主研发的光激化学发光LiCA平台为第四代化学发光,对比传统发光方法学,采用独创的纳米级微球,反应迅速且充分,在检测精度、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激素等小分子检测领域。且光激发光为均相检测,无需清洗过程,避免了结合状态标记物被洗脱而造成检测误差,且检测速度更快,通量高,无需清洗液等耗材,成本更低。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集采、反腐等影响,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2.0/2.9/4.0亿元下调至2.0/2.5/3.4亿元;2023-2025年P/E估值分别为19/15/11X;基于公司1)LiCA平台装机加速,2)DRGs等政策推进进口替代,3)光激发光技术优势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风险、装机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
2023-05-03 东吴证券 朱国广,...买入科美诊断(6884...
科美诊断(688468)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 2022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65 亿元( -1.2%),归母净利润 1.53亿元( +7.0%),扣非归母净利润 1.20 亿元( -3.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45 亿元( +29.5%),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1.01亿元( -16.5%),归母净利润 3484 万元( -10.9%);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公司 LICA 系列维持高增速: 公司 LICA 系列产品在 2022 年疫情干扰下仍保持高增速, 2022 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39.68%,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 以高性价推进对进口厂商的进口替代,业绩动力强劲。 研发持续投入,产品不断收获: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 2022 年研发费用6889 万元,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 2.12pct 至 14.81%。 2022 年公司新获Ⅱ、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8 项,研发管线中 15 项进入药监局审核阶段,5 项进入临床阶段,产品涵盖传染病、甲状腺功能、生殖健康、风湿免疫、过敏原检测等。 海外方面,新增欧盟 CE 认证 13 项,并完成欧盟注册,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 1 项、肿瘤标志物检测 11 项、心脏标志物检测 1 项。 公司继续推进各类产品在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及研究机构的多系统多中心进行临床验证,包括高敏肌钙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在内的多个项目受到临床认可。 第四代发光技术,纳米高分子微球+均相反应,检测质量高速度快: 公司自主研发的光激化学发光 LiCA 平台为第四代化学发光,对比传统发光方法学,采用独创的纳米级微球,反应迅速且充分,在检测精度、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激素等小分子检测领域。且光激发光为均相检测,无需清洗过程,避免了结合状态标记物被洗脱而造成检测误差,且检测速度更快,通量高,无需清洗液等耗材,成本更低。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将 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由 2.30/3.25亿元调整为 2.00/2.90 亿元,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3.96 亿元; 2023-2025 年 P/E 估值分别为 21/15/11X;基于公司 1) LiCA 平台装机加速,2) DRGs 等政策推进进口替代, 3)光激发光技术优势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风险、装机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
2023-01-03 东吴证券 朱国广,...买入科美诊断(6884...
科美诊断(688468) 第四代光激发光优势明确,小而美公司业绩放量在即:公司主要产品为基于光激化学发光的LiCA系列和基于酶促免疫的CC系列诊断试剂及仪器;其中LiCA系列为主打产品,已上市LiCA500/800/Smart等多款仪器,覆盖各类医院。公司在传染病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依托光激方法学对小分子检测高精度的优势,加速产品线拓展,目前已有66项产品注册证,基本覆盖高频检测项目。随着公司LiCA系列完成对CC系列的替换,入院设备持续放量,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将进入快车道,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近50%。 发光检测空间大,公司有望实现真正进口替代:我国发光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634亿元,2019-2025年CAGR为19.2%,仍保持快速增长。目前我国76%的市场被罗雅贝西等外资占据,随着DRG/DIP等控费政策推进,检验科将回归优质且高性价比的检测项目。而公司作为第四代发光技术企业,在小分子和传染病领域一流的检测精度、高效的均相检测、低成本等多优势,帮助医疗机构降本增效,将在进口替代浪潮中占到先机,实现对跨国巨头真正的替代。 第四代发光技术,纳米高分子微球+均相反应,检测质量高速度快:公司自主研发的光激化学发光LiCA平台为第四代化学发光,对比传统发光方法学,采用独创的纳米级微球,反应迅速且充分,在检测精度、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激素等小分子检测领域。且光激发光为均相检测,无需清洗过程,避免了结合状态标记物被洗脱而造成检测误差,且检测速度更快,通量高,无需清洗液等耗材,成本更低。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4.77/6.47/8.9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1%/36%/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2.21/3.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2%/53%/42%,2022-2024年P/E估值分别为26/17/12X;基于公司1)LiCA平台装机加速,2)DRGs等政策推进进口替代,3)光激发光技术优势明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风险、装机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李临董事长,总经理... 96.22 0 点击浏览
李临先生:196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4年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4年至1986年,任中日友好医院药剂师;1986年至1992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92年至1997年,任美中互利工业公司全国销售经理;1998年至2007年,任强生医疗器材(中国)有限公司诊断事业部负责人。2008年加入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黄正铭副总经理,非独... 67.08 0 点击浏览
黄正铭先生: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中国台湾居民,1992年毕业于私立辅仁大学。1994年至1996年,任台北市立仁爱医院分子医学科研究助理;1997年至2000年,任普生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2000年至2002年,任台欣生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研究员;2003年至2008年,任天津新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至2010年,任台湾醣联生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研究员。2010年加入公司,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张俊杰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张俊杰先生:197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4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取得管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任德勤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任汉鼎亚太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06年12月至2016年9月,任英联(北京)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合伙人。2016年11月至今任华兴资本医疗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2019年9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黄燕玲非独立董事,董... 63.66 0 点击浏览
黄燕玲女士:197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1998年至2005年,任北京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财务主管;2005年至2008年任北京黄金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2008年加入公司,现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周琪非独立董事 52.75 0 点击浏览
周琪女士:197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0年毕业于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2005年至2010年,任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2010年加入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现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裁、董事。
Zhiyun Wang非独立董事 7.5 0 点击浏览
Zhiyun Wang女士:1963年出生,美国国籍,毕业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药学院,药学博士,国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4年8月至1998年3月任辉瑞全球研发中资深科学家,1998年3月至2001年9月任百事福集团制药公司经理,2001年9月至2013年11月任默克制药集团全球研发中总监科学家,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任CASI制药公司中国研发中负责,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任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副院,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任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2021年6月至2024年2月任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2024年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刘宁悦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刘宁悦女士:1982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1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财务管理博士学位,2012年7月毕业于爱尔兰柏林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2013年5月至2018年7月,任北京理工大学讲师;2018年7月至今,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2023年5月至今,任广东德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3年12月至今,任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宣建伟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宣建伟先生:1963年出生,美国国籍,持中国永久居留身份证。1994年毕业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7月至1990年2月,任上海市卫生局药政医疗器械管理处审评员;1990年6月至1994年12月,任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助教;1994年12月至2003年12月,前后任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临床研究员、医学事务及结果研究部副总监、肿瘤事业部全球负责人及总监;2003年12月至2014年2月,任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全球及亚太区,中国市场准入及经济研究高级总监;2013年7月至今,任复旦大学顾问教授;2014年12月至今,任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孟召伟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孟召伟先生:197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9年7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今,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科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规培基地主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