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国光电气(688776) - 公司资料

国光电气

(688776)

  

流通市值:97.44亿  总市值:97.44亿
流通股本:1.08亿   总股本:1.08亿

国光电气(688776)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1年08月20日
注册地址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星光西路1...
注册资本(万元) 1083834190000
法人代表 张亚(代)
董事会秘书 王尚博
公司简介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源于1958年,是我国微波电子器件主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位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产业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公司产品门类主要包括各类微波器件(电真空、固态)及组件、真空接触器、真空灭弧室、工业用微波能产品、机载厨房服务设备(含高铁服务推车等)、真空规管、真空计、真空工艺设备、真空测控设备、移动压力容器测控组件等。公司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先后有120余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部、省等各类奖励,拥有80余项专利。
所属行业 电子元件
所属地域 四川
所属板块 军工-西部大开发-融资融券-沪股通-军民融合-养老金-专精特新-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
办公地址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星光西路117号
联系电话 028-84370107
公司网站 www.chinaguoguang.com
电子邮箱 tzzgx@chinaguoguang.com
暂无数据

    国光电气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10-13 华鑫证券 吕卓阳,...增持国光电气(6887...
国光电气(688776) 投资要点 核工业设备订单延后,短期业绩承压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下降34.21%;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124.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135.36%。 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原因系核工业设备受ITER项目在设计领域的技术更改,国内总体单位处于设计阶段,目前尚未下发采购订单。同时微波器件产品因总体单位项目推进节点未达预期,部分订单延迟下发以及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叠加上半年信用减值准备所致。 深耕核工业设备及部件业务,深度受益于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 公司的核工业设备及部件产品品类主要包括ITER配套设备、核工业领域专用泵以及阀门等。具体来看,公司能够生产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偏滤器和包层系统。偏滤器是托卡马克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构成高温等离子体与材料直接接触的过渡区域。包层系统由覆盖约600平方米的440块包层模块(BM)组成,一块BM主要分为两部分:一块面向等离子体的第一壁(FW)面板和一块屏蔽模块(SB)。 目前,公司研制的偏滤器已应用于HL-3等托卡马克装置;公司制造的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是全球首台满足ITER要求的包层部件的大型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公司参与新的钨第一壁(FW)研制并进入样件生产阶段。此外,公司生产的核工业领域的全金属抽空增压泵已进入小批量的试制阶段。公司已经成功完成DN40在内的多款核工业领域阀门的研制及批产,目前产品已实现在下游应用单位的批量供货。我们认为公司在核工业部件及设备领域技术领先,有望受益于我国重点发展可控核聚变的大趋势。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8.91、11、12.98亿元,EPS分别为0.97、1.3、1.6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3.4、77.1、61.3倍,我们认为公司在核工业部件及设备领域技术领先,有望受益于我国重点发展可控核聚变的大趋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知识产权风险;核心技术泄密与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技术升级替代风险。
2025-09-01 东吴证券 苏立赞,...买入国光电气(6887...
国光电气(688776)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去年-34.21%;归母净利润-1225.47万元,同比去年-124.06%。投资要点 微波器件因市场需求波动和项目推进延迟,核工业设备则因ITER项目的技术更改和订单延迟,营收有所减少:2025年上半年,国光电气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去年-34.21%;归母净利润-1225.47万元,同比去年-124.06%。业绩明显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核工业设备受ITER项目技术方案调整,国内总体单位尚处设计阶段,订单暂未释放;同时微波器件因下游总体单位项目节点延后,部分订单延迟下达,叠加部分产品价格下调,导致整体收入规模缩减。从主营构成来看,公司微波电真空器件、微波固态器件、核工业设备及部件、压力容器真空测控组件等业务板块均不同程度承压,其中核工业设备收入降幅最大,而微波器件价格下降亦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整体规模保持稳定,周转率有所下降: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计245.30亿元,较上年末微增0.20%;负债合计61.25亿元,资产负债率维持约25%,整体财务结构稳健。利润表端,公司销售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约34.60%降至24.11%,主要因收入下滑导致单位固定成本上升及产品价格下调所致;期间费用率则由去年同期约10.67%上升至17.33%,其中研发费用率因收入基数下降而被动抬升。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91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6.46亿元,主要系销售回款减少所致;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34亿元,较年初减少19.30%,反映订单预收款减少;存货期末余额24.82亿元,较年初增长2.72%,库存积压压力有所上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方面持续推进:核心竞争力方面,公司“宽带大功率行波管设计技术”等13项核心技术持续升级,并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彰显技术领先地位。研发层面,公司新申请知识产权6项,累计授权达133项,研发投入1.16亿元,占营收比重5.04%。新产品方面,霍尔电推进器核心部件配套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并实现小批量销售,ITER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进入产业化阶段,核工业领域专用泵与阀门实现国产化突破。资本运作方面,公司与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等共同设立“先觉聚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布局聚变裂变混合能源产业链,强化未来战略协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相对承压,我们基本维持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56/2.09亿元,对应PE分别为75/59/4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的风险;2)国家政策的风险;3)用户议价采购的风险;4)产品交付的风险。
2025-04-27 东吴证券 苏立赞,...买入国光电气(6887...
国光电气(68877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28.01%;归母净利润4705.10万元,同比-47.93%。 投资要点 下游项目延迟致使业绩相对承压,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表现良好:国光电气2024年业绩下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28.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7亿元,同比下降47.93%;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降幅45.80%。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ITER总部对技术要求更改的影响,多个项目合同签订延迟,同时国家磁约束可控核聚变项目在工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前期试验论证的节点延期,造成订单延迟下发,导致核工业设备及部件收入下降。不过,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表现良好,达1.16亿元,同比增长36.79%。此外,研发投入占比达6.82%,较上年提升1.58个百分点,显示出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 在微波器件和核工业领域均取得显著技术成果:2024年,在微波器件方面,公司研发的行波管、磁控管等产品性能持续提升,空间行波管等产品在卫星通信领域应用拓展顺利。核工业领域,公司为ITER项目配套的偏滤器、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等关键部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公司研制的核工业用全金属涡旋泵、耐辐照小型阀门等产品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核工业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为未来业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将围绕微波器件和核工业两大核心领域拓展:微波器件业务,公司将提升产品性能,拓展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份额。核工业领域,公司将推进核聚变部件和核电设备研发,加强与国内项目合作。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压力容器测控组件等民用产品市场。未来增长动力源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增长及国产化替代趋势。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实现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我们基本维持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56亿元,前值1.28/1.67亿元,新增2027年预期2.09亿元,对应PE分别为70/55/4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的风险;2)国家政策的风险;3)用户议价采购的风险;4)产品交付的风险。
2025-03-09 中邮证券 鲍学博,...增持国光电气(6887...
国光电气(688776) 事件: 3月6日,国光电气与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等股东共同出资成立先觉聚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国光电气在合资公司的股权占比为7.5%,国光电气共有两位董事在其董事会任职,其中张亚先生任职董事长。 点评: 1、参股先觉聚能,核工业业务发展再添新动能。先觉聚能定位为支撑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发展并拓展其职能的市场化机构,与其共同构建起“研究院+公司”相互支撑的聚变裂变混合能源事业核心组织架构。参股先觉聚能,有望进一步助力公司获得行业上下游战略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国内聚变能源战略发展,实现技术突破,形成重要知识产权布局,进一步拓宽公司技术护城河,夯实公司行业领先地位有望在未来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2、核工业板块市场竞争优势显著,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聚变能源被誉为“人类终极能源”,1月20日,国内EAST装置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标志着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ITER项目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公司生产的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供货ITER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公司核工业板块收入从2018年的0.1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73亿元,5年复合增速81%。展望未来,随着国内可控核聚变研究向工程实践跨越,可控核聚变装置建设有望加速,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3、微波器件业务基本盘稳固,商业航天、弹载领域等方向业务拓展贡献新增量。公司前身是我国“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定点军用微波电真空器件“两厂两所生产、科研基地之一,系原国营第七七六厂。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微波器件的研制生产,至今拥有超过60年的研制生产经验,承担着雷达、电子对抗装备等尖端武器、国防重点工程配套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任务,微波器件业务基本盘稳固。公司紧跟商业航天领域的良好发展态势,积极推进核心产品在商业航天中的应用,同时加大在弹载领域的技术跟进,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商业航天和弹载领域业务拓展有望贡献新增量。 4、2024年业绩承压,需求有望恢复。2月28日,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减少27.17%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减少46.72%。收入、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由于军工板块在行业宏观环境影响下,收入略有下降,核工业板块,受国际ITER总部对技术要求更改的影响,多个项目合同签订延迟。展望未来,军工板块需求有望恢复,商业航天和弹载领域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核工业板块,公司紧跟ITER新技术要求,加快技术验证,生产交付有望恢复,此外,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国内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加速。 5、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和1.6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63、4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核聚变产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聚变能源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张亚董事长,代理总... -- 0 点击浏览
张亚先生:196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2000年10月至今任深圳市正和兴电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至今担任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7年8月至2020年5月任成都思科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0年6月至今任思科瑞董事长。
李泞总经理,法定代... 73.5 0 点击浏览
李泞先生:198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7月至2007年1月曾任国光电气真空技术研究所技术员,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任国光电气真空技术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1月至2022年1月任国光电气真空技术研究所所长、真空测控分公司总经理。2020年4月至2024年9月任国光电气董事会秘书;2022年4月至2024年1月任国光电气常务副总经理;2022年4月至今任国光电气董事;2024年1月至今任国光电气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吴常念副董事长,非独... -- 0 点击浏览
吴常念女士:197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1998年12月至2001年5月就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威公司,担任微波项目经理;2001年6月至2011年3月任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2011年4月至2016年6月任成都星云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8年5月至今任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任成都思科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证券部负责人;2020年6月至今任思科瑞董事会秘书。
王云法副总经理 56 0 点击浏览
王云法,男,1967年出生,电子科技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硕士。1989年7月至2002年9月任国光电气十一车间工艺员、车间主任等;2002年10月至2007年2月曾任总经办主任、公司办主任等;2007年3月至今任国光电气公司办主任;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任国光电气董事;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任国光电气监事会主席;2013年3月至2018年4月任国光电气董事;2013年3月至今任国光电气副总经理。
高翔副总经理 31.16 0 点击浏览
高翔,男,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1992年8月至2025年1月,就职于国光电气,历任会计员、调度员、副所长、营销处副处长,科技质量处处长,微波器件分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2025年1月至今,任国光电气副总经理。
王焜副总经理 55.83 0 点击浏览
王焜,男,北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历。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就职于成都南光机器有限公司,任电气设计师;2011年5月至2014年11月,就职于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任技术部经理;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就职于成都清仪科技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2017年8月至2025年1月,就职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任真空测控分公司副总经理。2025年1月至今,任国光电气副总经理。
田相前副总经理 -- -- 点击浏览
田相前,男,1973年出生,中国国籍,本科学历,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1998年7月至2004年3月任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2004年4月至2012年8月自由职业;2012年9月至今历任迈威通信总经理、国光电气第九研究所所长、总经理助理兼第九研究所所长;2025年1月至今,任国光电气副总经理。
蒋世杰非独立董事 71.5 0 点击浏览
蒋世杰先生:196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真空电子技术专业毕业。1999年3月-2000年9月就职于国营国光电子管总厂,担任副厂长;2000年10月-2007年2月就职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2007年3月-2018年4月就职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2018年5月-2024年1月,就职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2024年1月至今,就职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
王尚博董事会秘书 13.6 4.8 点击浏览
王尚博,男,1991年出生,香港中文大学国际政治经济专业硕士,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12年9月-2015年3月,历任诺安基金外汇交易员、股票交易员;2015年3月–2020年10月,历任宝盈基金股票交易员、宏观策略分析师、周期分析师、周期组组长、基金经理助理;2020年10月-2023年9月,历任深圳创新投红土创新基金专户投资经理、公募基金经理;2024年1月-2024年9月,任成都思科瑞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负责人。2024年9月至今,任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杨建强独立董事 10.8 0 点击浏览
杨建强先生:1967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甘肃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工业会计本科学历,注册会计师,杨建强先生曾任职于四川辉煌集团、四川会计师事务所、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等单位,现担任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曾任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