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 | 李子卓 | 1.21 | 1.38 | 1.54 | 山东玻纤:规划产能翻倍、公司开启新篇章 | 2022-06-28 |
事件6月 22日, 公司发布《战略规划纲要》 , 核心内容如下: 1、 公司规划玻纤及制品产量在 2025年达到 100万吨, “十四五” 末达到 115万吨, “十五五”末达到 151万吨。 2、 拓展两个业务增长点延长产品链,即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玻纤产品、 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矿用复合材料产品。
点评针对以上规划目标, 公司同时审核通过了业绩激励政策。 公司拟向245名激励对象授予 1,394.70万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总股本的 2.32%,首次授予价格为 5.26元。 本次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 中、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业务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才等。
目前玻纤行业供给端集中、 产能利用率高, 需求端成长空间广阔。
供给方面, 2020年国内玻纤市场 CR3约为 64%。 2021年国内玻纤总产量 624万吨, 产能利用率在 95%以上。 需求方面, 增长突出表现在新能源汽车和风电行业。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352.1万辆, 同比增长 1.6倍。 2020、 2021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较 2019年水平分别增长178.4%和 77.0%。
玻纤行业景气上行, 公司未来产能释放, 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价格方面,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 截至 2022年 6月 23日, 山东玻纤缠绕直接纱 2400tex 出厂价报 5950元/吨, 较 2020年初上涨 43%, 位于历史高位。
产能方面, 2021年底公司玻纤年设计产能达 41万吨, 在我国“三大三小”中位居第四。 根据公司规划目标, 到 2025年玻纤设计产能规模达到百万吨, 将有望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价格高位运行下, 未来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加速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在之前报告中的盈利预测, 预期 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24/8.26/9.25亿元, 归母净利润对应 EPS 分别为1.21/1.38/1.54元, 以 2022年 6月 22日收盘价 10.62元为基准, 对应的PE 为 8.81/7.72/6.89倍。 结合未来产能规划, 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 维持“强烈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能源品价格上涨、 汇率波动风险、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关闭 |
东亚前海证券 | 李子卓 | 1.21 | 1.38 | 1.54 | 山东玻纤:规划产能翻倍、公司开启新篇章 | 2022-06-28 |
事件6月 22日, 公司发布《战略规划纲要》 , 核心内容如下: 1、 公司规划玻纤及制品产量在 2025年达到 100万吨, “十四五” 末达到 115万吨, “十五五”末达到 151万吨。 2、 拓展两个业务增长点延长产品链,即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玻纤产品、 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矿用复合材料产品。
点评针对以上规划目标, 公司同时审核通过了业绩激励政策。 公司拟向245名激励对象授予 1,394.70万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总股本的 2.32%,首次授予价格为 5.26元。 本次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 中、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业务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才等。
目前玻纤行业供给端集中、 产能利用率高, 需求端成长空间广阔。
供给方面, 2020年国内玻纤市场 CR3约为 64%。 2021年国内玻纤总产量 624万吨, 产能利用率在 95%以上。 需求方面, 增长突出表现在新能源汽车和风电行业。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352.1万辆, 同比增长 1.6倍。 2020、 2021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较 2019年水平分别增长178.4%和 77.0%。
玻纤行业景气上行, 公司未来产能释放, 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价格方面,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 截至 2022年 6月 23日, 山东玻纤缠绕直接纱 2400tex 出厂价报 5950元/吨, 较 2020年初上涨 43%, 位于历史高位。
产能方面, 2021年底公司玻纤年设计产能达 41万吨, 在我国“三大三小”中位居第四。 根据公司规划目标, 到 2025年玻纤设计产能规模达到百万吨, 将有望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价格高位运行下, 未来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加速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在之前报告中的盈利预测, 预期 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24/8.26/9.25亿元, 归母净利润对应 EPS 分别为1.21/1.38/1.54元, 以 2022年 6月 22日收盘价 10.62元为基准, 对应的PE 为 8.81/7.72/6.89倍。 结合未来产能规划, 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 维持“强烈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能源品价格上涨、 汇率波动风险、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关闭 |
中泰证券 | 孙颖,韩宇 | 1.31 | 1.44 | 1.67 | 山东玻纤:推出行业首份股权激励计划,综合实力提升加速 | 2022-06-27 |
事件1: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394.7万股,约占总股本2.3%,首次授予约占股本总额1.9%。计划首次授予股票价格为5.26元/股,预计总摊销费用为5980.5万元。解除限售分三期进行,业绩条件为:以19-21年净利润均值为基数,23-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98%/103%/118%,每股收益不低于1.07/1.09/1.18元/股,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事件2:公司发布战略规划纲要,战略规划“十四五”末和“十五五”末玻纤及制品总设计产能规模分别达到115万吨/151万吨。
推出行业首份股权激励计划,管理经营活力再提升。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属行业首份,充分彰显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经营理念,叠加之前公司中层及以上管理、技术人员在持股平台持有股份,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和人员稳定性将再次得到提高,根据草案,2023-2025年净利润完成目标分别为5.70/5.85/6.28亿,也彰显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玻纤产能规模剑指百万,布局高端化和产业链延伸。截止2021年末,公司玻纤纱设计产能41万吨,位居全国第四、全球第六。根据公司战略规划纲要,2025年末公司设计产能目标115万吨,远期2030年则计划达到151万吨,相较目前产能规模在未来5-10年实现翻倍式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协同股东山东能源集团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布局以及在煤炭开采等矿业上的优势,找准定位开发风电等高端玻纤纱市场,同时发展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矿用复合材料产品,延长产品链增加附加值。
产能扩展雄心+股权激励激发管理经营层活力+协调股东资源协同高效发展,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2022看玻纤景气持续和热电业务盈利改善。
玻纤业务:21Q4产能释放压力期已过,能耗双控助推行业周期弱化。从粗纱的季度边际新增有效产能来看,仅21Q4边际新增有效产能较多,达5.8万吨/季,进入22年后边际新增有效产能有所放缓,我们预计22年Q1-Q4边际新增有效产能分别为1.7/1.7/3.3/1.3万吨/季。在“能耗双控”下,行业新增产能难度增加,且落地不确定性提升。在需求端继续向好的判断下,行业景气有望延续,高价格有望得到保持,量的方面,公司沂水三线2021年10月点火,年末达产,将在2022年贡献完整年度产量增量。
热电业务:2021年公司因煤价上涨出现亏损。2022年Q1以来,在保供稳价的大背景下,煤炭价格高位稳定,公司也签订长协锁定煤炭成本端,且对上网电价有上调,楷体楷体热电业务仍处于盈利改善的通道。
公司产能规模、低成本、客户资源等优势凸显综合实力。
1)产能规模国内第四且将持续扩大:据公司公告,公司拟对全资子公司天炬节能一条年产6万吨的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进行冷修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完成后,该生产线产能将提升至17万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预计到2025年设计产能达到115万吨左右。
2)低成本优势:公司规模化、智能化、自有热电等综合优势明显,单位成本呈下降趋势。沂水厂区数字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快速进展,使得公司工时效率,能耗强度等关键指标将看齐行业一流水平,叠加产能规模扩大及冷修技改推进,成本下降仍有空间。
3)客户资源优势:OC为公司第一大客户,OC亦会给予公司一定的技术(浸润剂)、管理支持。
4)员工持股优势:公司中层及以上管理、技术人员在公司持股平台持有股份,管理团队稳定,公司最新发布行业首份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发展决心与信心。
投资建议:核心推荐逻辑是玻纤行业beta叠加公司冷修技改和扩产,带来量、价、利齐升,保持较高盈利状态,估值更具性价比。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和战略规划彰显发展决心和信心,维持预测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56、7.21、8.3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7、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需求不及预期;供给增加超预期;新生产线建设延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关闭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武慧东 | 1.25 | 1.44 | 1.64 | 山东玻纤:推出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产能扩张目标及节奏超预期 | 2022-06-27 |
公司近日公告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1,394.7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现阶段总股本比例约 2.3%),授予价格为 5.26元/股(注: 6/25公司收盘价 11.10元/股),激励对象为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不含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及监事
)、核心技术人员等合计245人。方案已获董事会
审议通过,后续需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审批并报山东省国资委备案、股东大会审议。 股票授予条件包括公司业绩考核要求, 23-25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98%、 103%、 118%,基数为 19-21年净利润均值 2.9亿(21年公司净利润为 5.5亿),同时要求 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不低于 1.07/1.09/1.18元(vs 19-21年均值为 0.62元、 21年为 1.09元)。 预计整体激励成本 5,980万,其中 22-26年分别为 897/2,153/1,742/892/297万元。
公司亦公告战略规划纲要, 明确以打造“全球领先创新型高性能纤维材料提供商”为企业远景,构建“一个核心+两个增长点+三个种子业务”产业格局(一个核心为全力提升产能,将玻纤产能规模提升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两个增长点分别为发展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发展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矿业复合材料;三个种子业务包括开拓发展建筑节能材料、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 同时明确战略目标, 2025年公司玻纤及制品产量 100万吨、收入 70亿、利润总额达 20亿等(vs 21年分别为 40万吨、27.5亿、 6.5亿);同时提出重点投资规划,“十四五” 通过技术改造和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期末玻纤及制品总设计产能达到 115万吨;“十五五” 通过新建投资项目,期末玻纤及制品总设计产能达到 151万吨(vs 21年底为 41万吨)。
明确中长期发展思路,成长节奏或加速,股票激励夯实发展基础按照公司战略规划纲要中的重点投资计划, 25年末/30年末公司玻纤及制品产能规模分别将达到 115、 151万吨,分别较 21年末增长 180%、 268%, 21-25年产能规模 Cagr 为+29%,21-30年则为 16%,产能扩张节奏及目标超市场预期。
当前玻纤纱及制品产能扩张核心制约为资金及能耗指标等,结合公司股东背景(公司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 我们预计该目标兑现概率或较高。 同时公司明确中长期发展思路,聚焦产能规模提升外,亦重视玻纤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及其他有一定相关新材料发展布局等,显示公司中长期发展思路已逐步清晰, 公司成长节奏或边际加速。公司同步推出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亦有助于进一步凝聚核心员工向心力、激发公司经营活力、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 夯实公司中长期发展基础。
小幅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维持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预测分别为 7.5/8.6/9.9亿, yoy 分别为+38%/15%/14%。玻纤行业周期属性趋于弱化,公司成长性弹性值得重视, 维持公司 15x 22年目标 PE,维持目标价 22.5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低于预期、行业供给增量超预期、公司新产能投放节奏低于预期;股票激励方案落地有不确定性;战略规划执行效果有不确定性。 关闭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武慧东 | 1.25 | 1.44 | 1.64 | 山东玻纤:推出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产能扩张目标及节奏超预期 | 2022-06-27 |
公司近日公告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1,394.7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现阶段总股本比例约 2.3%),授予价格为 5.26元/股(注: 6/25公司收盘价 11.10元/股),激励对象为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不含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及监事
)、核心技术人员等合计245人。方案已获董事会
审议通过,后续需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审批并报山东省国资委备案、股东大会审议。 股票授予条件包括公司业绩考核要求, 23-25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98%、 103%、 118%,基数为 19-21年净利润均值 2.9亿(21年公司净利润为 5.5亿),同时要求 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不低于 1.07/1.09/1.18元(vs 19-21年均值为 0.62元、 21年为 1.09元)。 预计整体激励成本 5,980万,其中 22-26年分别为 897/2,153/1,742/892/297万元。
公司亦公告战略规划纲要, 明确以打造“全球领先创新型高性能纤维材料提供商”为企业远景,构建“一个核心+两个增长点+三个种子业务”产业格局(一个核心为全力提升产能,将玻纤产能规模提升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两个增长点分别为发展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发展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矿业复合材料;三个种子业务包括开拓发展建筑节能材料、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 同时明确战略目标, 2025年公司玻纤及制品产量 100万吨、收入 70亿、利润总额达 20亿等(vs 21年分别为 40万吨、27.5亿、 6.5亿);同时提出重点投资规划,“十四五” 通过技术改造和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期末玻纤及制品总设计产能达到 115万吨;“十五五” 通过新建投资项目,期末玻纤及制品总设计产能达到 151万吨(vs 21年底为 41万吨)。
明确中长期发展思路,成长节奏或加速,股票激励夯实发展基础按照公司战略规划纲要中的重点投资计划, 25年末/30年末公司玻纤及制品产能规模分别将达到 115、 151万吨,分别较 21年末增长 180%、 268%, 21-25年产能规模 Cagr 为+29%,21-30年则为 16%,产能扩张节奏及目标超市场预期。
当前玻纤纱及制品产能扩张核心制约为资金及能耗指标等,结合公司股东背景(公司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 我们预计该目标兑现概率或较高。 同时公司明确中长期发展思路,聚焦产能规模提升外,亦重视玻纤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及其他有一定相关新材料发展布局等,显示公司中长期发展思路已逐步清晰, 公司成长节奏或边际加速。公司同步推出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亦有助于进一步凝聚核心员工向心力、激发公司经营活力、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 夯实公司中长期发展基础。
小幅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维持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预测分别为 7.5/8.6/9.9亿, yoy 分别为+38%/15%/14%。玻纤行业周期属性趋于弱化,公司成长性弹性值得重视, 维持公司 15x 22年目标 PE,维持目标价 22.5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低于预期、行业供给增量超预期、公司新产能投放节奏低于预期;股票激励方案落地有不确定性;战略规划执行效果有不确定性。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