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3168.25亿 | 总市值:3170.78亿 | ||
流通股本:7.24亿 | 总股本:7.24亿 |
北方华创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7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6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9-25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李美贤 | 买入 | 维持 | 加快新品研发整合,平台优势不断增强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l事件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加22%,环比减少3%;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减少1%,环比增加3%;扣非净利16亿元,同比增加3%,环比增加3%。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加30%;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加15%;扣非净利32亿元,同比增加20%。 l半导体设备业务高速增长,核心产品线实现规模化突破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热处理设备收入超10亿元,湿法设备收入超5亿元,彰显公司在关键半导体装备领域的规模化生产与交付能力。 l平台化战略布局成效显著,并购整合拓宽成长边界 公司成功完成对芯源微的收购,将涂胶显影设备等光刻工序核心装备纳入版图,进一步完善了集成电路装备产品线布局及工艺覆盖。通过在市场、技术、供应链等领域的资源整合,有效提升了公司在集成电路装备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平台化优势进一步巩固。 l研发创新成果丰硕,新产品矩阵点亮未来增长 公司以高强度研发投入驱动创新,上半年研发投入达29亿元,同比增长30%。今年3月,公司正式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并接连推出电镀设备等一系列新产品。其中,SICRIUS PY302系列12英寸先进低压化学气相硅沉积立式炉,已通过多家晶圆厂的验证并实现规模量产。 l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12、94.16、117.32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0.65、13.00、16.20元,对应最新收盘价PE分别为43x、35x、2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加剧 | ||||||
2025-09-15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翟一梦 | 买入 | 维持 | 集成电路装备高增长,战略并购驱动全链技术协同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集成电路装备高增长,战略并购驱动全链技术协同。公司2025H1实现营收161.42亿元,同比+29.51%,其中电子工艺装备收入为152.58亿元,同比+33.89%。在集成电路装备领域,多款高端装备实现客户端量产,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产品矩阵完整性显著增强,2025H1公司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湿法设备收入各超50/65/10/5亿元。同时推进离子注入设备及电镀ECP设备,强化平台型布局。2025H1公司完成收购芯源微,进一步完善了在半导体装备领域的产品线布局,特别是在光刻工序配套装备方面与原有半导体装备业务形成强大协同效应,通过市场、技术、供应链等领域的有效协同优化资源配置。2025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14.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81亿元,同比+20.17%。2025H1公司电子工艺装备/电子元器件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1.70%/50.43%,分别同比-2.93pcts/-6.96pcts;2025H1,公司研发费用为20.77亿元,同比+54.28%。 平台型领军厂商持续受益于下游扩产与国产替代进程。中国的集成电路和泛半导体产来业持近续年兴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业界的努力下,在半导的体门设类备、性能和大规模量产能力等方面,国产设备和国外设备相比正在快速缩小差距,发展迅速并已初具规模,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占比逐年提升。根据SEMI,在先进逻辑、存储和技术转型带动下,2026年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有望进一步提高至1,300亿美元,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仍将是设备支出的前三大区域。根据Yole,中国大陆有望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晶圆代工中心,预计占全球总装机产能比例将由2024年的21%提升至30%。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领军厂商,产品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清洗、涂胶显影、离子注入等多个核心工艺环节,工艺覆盖度完善,国内份额持续提升,将持续受益于下游扩产与国产替代进程。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395/499/599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4/96/12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力资源风险,供应链风险,技术更新风险,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并购整合风险。 | ||||||
2025-09-02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平台化布局加速推进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半导体设备业务快速放量,25H1营收端延续快速增长: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61.42亿元,同比+29.51%;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14.9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81亿元,同比+20.17%。分产品看:(1)电子工艺装备实现收入152.58亿元,同比+33.89%,其中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热处理设备、湿法设备收入分别超50、65、10、5亿元,合计收入超130亿元,占营收比重超过85%,占比持续提升,是公司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2)电子元器件实现收入8.66亿元,同比-17.47%。Q2单季营收79.36亿元,同比+21.82%,环比-3.3%,归母净利润为16.27亿元,同比-1.47%,环比+3.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11亿元,同比+2.77%,环比+2.6%,主要系订单交付节奏影响。 受毛利率波动&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下降影响,净利率同比略有下滑:2025H1的综合毛利率为42.17%,同比-3.33pct,其中电子工艺装备、电子元器件毛利率分别同比-2.93pct、-6.93pct,IC设备毛利率波动我们判断与新品确认及客户结构变化有关,电子元器件毛利率下降受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销售净利率、扣非净利率分别为19.83%、19.71%,同比-2.71pct、-1.69pct;期间费用率为22.82%,同比+0.58pct,其中上半年研发投入29.15亿元,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28.74%,同比-10.61pct,研发费用率有所提升。 存货同比持续增长,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5Q2末公司存货为311亿元,同比+47%,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5H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1.91亿元,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较多。 本土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将长期受益国产替代浪潮:北方华创平台化布局持续加速,2025年SEMICON展会上公司推出了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313和首款电镀(ECP)设备Ausip T830。此外,公司通过收购获取芯源微的控制权,进一步拓展其在涂胶显影、清洗及多款后道封装设备等优质资产的布局。公司产品线已涵盖薄膜沉积、干法刻蚀/去胶、涂胶显影、离子注入、清洗、电镀、热处理的氧化/RTP等多种设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后续订单预计正常交付,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3.4/93.0/112.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37/29/24倍,考虑到公司平台化布局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冲突等 | ||||||
2025-09-02 | 招银国际 | 杨天薇,张元圣,蒋嘉豪 | 买入 | 维持 | 长期增长轨迹稳健,无惧季节性波动影响;维持“买入”评级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北方华创发布了稳健的2025年二季度业绩,公司收入为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环比下降3%,主要因一季度收入为高基数(历史第二高)所导致的季节性波动。毛利率收窄至41.3%(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受电子元器件业务利润率较低的影响所致。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3%)。净利率提升至20.5%(2024年、25年一季度分别为18.8%、19.3%),显示公司出色的运营与成本管控能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成长轨迹,公司在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进程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预计2025/26年收入将同比增长32%/26%。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460元人民币。 中国半导体设备龙头正受益于国产替代的趋势。我们认为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业务的增长势头稳健,上半年收入超130亿元(2024年全年营收超210亿元,预计公司在国内市占率超5%)。按产品类别划分,公司上半年的刻蚀、沉积、热处理以及清洗设备收入分别超50亿元、65亿元、10亿元和5亿元。四大品类合计占销售额的80%以上(去年上半年约占70%)。我们预计公司上半年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0%。 公司通过研发与收购加速平台扩张,有效提升市场渗透与盈利能力。公司自2025年3月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并推出多款12英寸产品。同时,公司已完成对芯源微(688037CH,未评级)的收购,新增涂胶显影、键合及清洗设备的能力(芯源微的清洗产品收入未计入公司上半年销售额)。截至2025年6月,公司持有芯源微17.87%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我们认为北方华创的产品组合扩展有望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同时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预计会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我们预测2025/26年公司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同比增长47%/31%。 维持“买入”评级,新目标价为460元人民币。目标价基于35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较五年历史均值持平(此前为36.8倍2025年预测市盈率)。凭借丰富的产品组合和持续加速的国产替代趋势驱动,我们认为北方华创是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上的最具优势的参与者。主要风险包括:(1)国内资本开支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风险导致供应链中断;(3)市场竞争加剧。 | ||||||
2025-09-02 | 东莞证券 | 刘梦麟,陈伟光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Q2业绩呈季节性波动,平台化布局成效显著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1.42亿元,同比增长30.86%,实现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5.37%。 点评: 公司Q2业绩呈季节性波动,盈利能力同比有所下滑。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1.42亿元,同比增长30.86%,实现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5.37%。分季度来看,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9.36亿元,同比增长21.84%,环比下降3.30%,25Q2归母净利润为16.27亿 元,同比下降1.47%,环比增长2.95%。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5H1销售毛利率为42.17%,同比下降3.33pct,销售净利率为19.83%,同比下降2.71pct,公司25Q2销售毛利率为41.29%,同比下降6.10pct,环比下降1.72pct,25Q2销售净利率为20.59%,同比下降5.07pct,环比提高1.48pct。我们认为,公司Q2营收实现稳健增长,订单量增长带动销售量同比提升,Q2归母净利润、盈利能力同比下滑系行业正常季节性波动影响,而25Q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6.11亿元,同比增长2.77%,环比增长2.59%,生产经营总体态势向好。 大力加码研发投入,平台化布局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以高强度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巩固技术领先地位。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9.15亿元,同比增长30.01%,累计申请专利9,900余件,授权专利5,700余件,稳居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企业首位。受益研发驱动企业成长,公司2025年上半年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和湿法设备等主要半导体设备业务均实现稳健增长,平台化布局成效显著。(1)刻蚀设备: 公司在刻蚀设备领域,已形成了ICP、CCP、干法去胶设备、高选择性刻蚀设备和Bevel刻蚀设备的全系列产品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人民币;(2)薄膜沉积设备:创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已形成了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外延、原子层沉积、电镀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全系列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人民币;(3)热处理设备:公司已形成了立式炉和快速热处理设备(RTP)的全系列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热处理设备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4)湿法设备:在湿法设备领域,公司已形成了单片设备、槽式设备全面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对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并购,丰富了公司在前道物理清洗和前道化学清洗领域的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湿法设备收入超5亿元人民币(不含芯源微湿法设备收入)。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Q2业绩受季节性影响呈现小幅波动,但平台化布局进展顺利。预计公司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元和13元,对应PE分别为37倍和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 ||||||
2025-09-02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连欣然 | 增持 | 维持 | 立式炉与PVD出货量破千台,新产品布局完善平台化战略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核心观点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9.5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97%。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161.42亿元(YoY+29.51%),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YoY+14.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1.81亿元(YoY+20.17%)。其中,单二季度实现营收79.36亿元(YoY+21.84%,QoQ-3.30%),归母净利润16.27亿元(YoY-1.47%,QoQ+2.95%)。 电子装备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5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子工艺装备业务的强劲驱动,该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52.58亿元,同比增长33.89%,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94.53%。电子元器件营收8.58亿元,同比下滑17.47%,占总营收5.37%,而其他业务占比0.1%达到0.16亿元。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2.17%,同比有所下滑,主要因电子工艺装备与电子元器件两大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下降,其中核心的电子工艺装备业务毛利率为41.70%(YoY-2.93pp),电子元器件毛利率为50.43%(YoY-6.96pp),单二季度净利率为20.59%。此外,公司存货达到311.39亿元,环比增长23.51%,主要为满足未来订单交付需求,为后续收入确认提供有力支撑。公司合同负债余额约50.05亿元,环比减少12.99%。 新产品相继补全平台化布局,三大主力设备出货量突破千台。上半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热处理设备收入超10亿元,湿法设备收入超5亿元。其中,立式炉和物理气相沉积(PVD)分别迎来第1000台整机交付里程碑,加上前期达成目标的刻蚀设备,三大主力装备均已突破1000台。同时,公司积极投入研发,上半年投入研发费用29.15亿元(YoY+30.01%),发布离子注入设备、电镀设备、先进低压化学气相硅沉积立式炉、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等新产品。此外,上半年公司完成对沈阳芯源微的并购,丰富了在涂胶显影、前道清洗、键合和解键合等领域设备的布局。 投资建议:国产半导体设备平台化龙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龙头,首次发布离子注入与电镀产品,与原有产品线形成协同。同时通过外延并购芯源微,进一步完善平台化布局。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7.77/98.92/123.9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6/27.2/21.7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晶圆制造产能扩充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关系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等。 | ||||||
2025-09-01 | 开源证券 | 陈蓉芳,陈瑜熙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客户验收节奏影响Q2确收,全年收入增长趋势或依旧稳健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确收节奏致收入环比下滑,看好下半年业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61.42亿元,yoy+29.51%,营业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主因公司订单稳步增加,其中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薄膜设备收入超65亿元、热处理收入设备超10亿元、湿法设备收入超5亿元;H1实现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yoy+14.97%;毛利率方面,公司上半年毛利率42.17%,同比下滑3.33pcts,我们认为主因会计政策变更导致部分研发费用计入营业成本;公司继续保持高额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9.15亿元,同比增长30.01%,累计申请专利9,900余件,授权专利5,700余件,稳居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企业首位。 单季度而言,公司Q2实现收入79.36亿元,yoy+21.84%,qoq-3.3%;实现归母净利润16.27亿元,yoy-1.47%,qoq+2.95%;实现毛利率41.29%,同比下滑6.11pcts,环比下滑1.73pcts。 公司二季度收入受下游验收节奏影响,环比有所下滑,但我们认为下游全年资本开支或将继续保持稳健,且公司高端化+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5/488/59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8/99/12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3/27.1/2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集成电路设备工艺覆盖率与市占率稳步提升,产品矩阵完整性持续加强 (1)刻蚀:北方华创在刻蚀设备领域,已形成了ICP、CCP、干法去胶设备、高选择性刻蚀设备和Bevel刻蚀设备的全系列产品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人民币。 (2)薄膜沉积:北方华创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已形成了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外延、原子层沉积、电镀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全系列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人民币。 (3)其他:公司热处理和湿法设备2025H1分别实现超10亿与超5亿收入(6月30日起将并表芯源微)。其中热处理领域已形成了立式炉和快速热处理设备的全系列布局;湿法设备领域,公司已形成了单片设备、槽式设备全面布局;此外公司也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并发布多款12英寸离子注入设备;最后,控股子公司芯源微是国内领先的前道涂胶显影机的厂商,同时也是国内临时键合设备的领先厂商。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加剧。 | ||||||
2025-06-26 | 群益证券 | 朱吉翔 | 增持 | 维持 | 科技摩擦加剧,中国对于先进制程需求迫切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结论与建议: 伴随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先进制程的产能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AI产业发展的最核心问题,因此我们预计2H25开始,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迎来先进工艺扩张的结构性契机。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承载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希望,有望在中国发展先进制程的过程中受益。目前股价对应2025-27年PE分别为32倍、23倍和18倍,给予买进评级。 中美科技脱钩,半导体先进制程需求迫切:美国持续施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继今年禁运H20后,近期BIS又进一步限制三大EDA厂商对于中国企业的服务支持。因此,短期来看,中国在高阶GPU产品、存储产品的需求缺口或被放大,而国产芯片受制于先进制程产能不足难以迅速填补需求,因此我们预计2H25开始,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先进工艺产能扩张。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承载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希望,有望在中国发展先进制程的过程中受益。 收购芯源微,补强涂胶显影短板:公司支付32亿元收购芯源微17.9%的股权(按6.25收盘价计算该部分市值约38亿元),收购价格相对较低,目前已成为芯源微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通过该收购,公司补强涂胶显影、清洗设备领域的短板,提升行业竞争力,长期影响正面。 1Q25保持高增长:得益于成熟产品市占率的稳步提升,同时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原子层沉积设备(ALD)等多款新产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1Q25公司实现营收82亿元,YOY增长37.9%;实现净利润15.8亿元,YOY增长38.8%,QOQ增长36.4%,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盈利预测:考虑到对于芯源微股权的收购带来的利润贡献,我们上调今明两年盈利预测5.3%和4.5%。预计公司2025-27年净利润74.1亿元、99.8亿元和128亿元,YOY增长32%、增长35%和增长28%,EPS13.88元、18.69元和23.99,目前股价对应2025-27年PE分别为32倍、23倍和18倍,给予买进的评级。 风险提示:科技摩擦加剧致使晶圆厂需求下降 | ||||||
2025-05-21 | 招银国际 | Lily Yang,Kevin Zhang,Jiahao Jiang | 买入 | 维持 | NDR takeaways: Expanding product portfolio to reinforce domestic SME leadership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We held an NDR with Naura yesterday. The company’s new orders rose by~25% YoY in 2024 driven by strong IC orders, and the momentum continued in1Q25. It expects no material impact from geopolitical tensions (i.e., the entity list)with new bookings expected to grow at a similar rate this year. The company isproactively expanding its product coverage, through internal R&D and externalacquisitions. Its key IC equipment categories include etching, deposition, thermalprocessing, cleaning, and newly covered ion implantation (since Mar 2025). Italso plans to acquire a 17.9% stake in Kingsemi (link), a photolithography coatingequipment maker. This reinforced our positive stance on the company as China’sleading SME player with the most comprehensive product portfolio. ReiterateBUY as Naura continues to benefit from China's accelerating semiconductorlocalization amid tightening export restrictions, while expanding its productbreadth to strengthen its position as a one-stop equipment platform forcustomers. TP remains unchanged at RMB512 based on 36.8x 25E PE. Industry consolidation remains a key theme, exemplified by Naura’sintended acquisition of ~18% stake in Kingsemi (688037 CH, NR).Kingsemi’s 2024 revenue was RMB1.8bn (vs. Naura: RMB29.8bn), with a37.7% GPM (vs. Naura: 42.9%). The company believes this strategic moveenhances Naura’s evolution into a comprehensiv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platform, combining organic growth with targeted M&A to deepen productcoverage and customer penetration. The transaction is expected to close by3Q25. The deal also validates our prior view that domestic semiconductorindustry consolidation will gain pace in 2025E. Naura remains confident in the domestic SME capex cycle, citing strongdemand from both mature and advanced node projects. SEMI estimatedChina se equipment capex topped US$50bn (+35% YoY) in 2024, driven byfront-loaded spending amid geopolitical uncertainty. SEMI projects Chinamarket size to decline to US$38bn in 2025E after the 2024 peak. Nauraexpects a normalization of demand for overseas products, creating morespace for local vendors. Mgmt. expects investment in domestic mature nodesto stabilize over the next 2–3 years, while advanced logic and memory, whichalready accounted over half of 2024 sales, will likely drive future upside. Weforecast Naura’s revenue to grow at a higher-than-peers’ avg. rate of 30% toRMB38.9bn in 2025E, implying a 6% share gain based on SEMI’s forecast. Maintain BUY with TP unchanged at RMB512. We view Naura as the bestpositioned player in China’s SME landscape, given its comprehensive productsuite, growing industry partnerships, and rising exposure to advancedprocess nodes. We slightly lower 2025E NP by 2% on GPM revision whilemaintaining revenue forecast. The stock is currently trading at 31.2x 25E P/E.TP is based on 36.8x 25E P/E, close to 1SD above 3-yr hist. avg. of 31.2x,as we believe there is ongoing rerating of the sector amid increasinggeopolitical uncertainties. TP reflects 1.1x PEG and 18% upside. Potentialrisks: declining domestic capex and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 ||||||
2025-05-21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李美贤 | 买入 | 维持 | 薄膜沉积收入高增,进军离子注入强化平台能力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l事件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加38%,环比减少13%;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加39%,环比增加36%;扣非净利16亿元,同比增加46%,环比增加20%。 公司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加35%;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加44%;扣非净利56亿元,同比增加56%。 l薄膜沉积收入高增,设备领域多点开花 2024年公司电子工艺装备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1)刻蚀设备收入超80亿元,同比增长约33%;2)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100亿元,同比增长约67%;3)热处理设备收入超20亿元;4)湿法设备收入超10亿元。在刻蚀设备领域,公司已完成ICP、CCP、Bevel刻蚀及高选择性刻蚀、干法去胶全系列产品布局;在薄膜沉积领域,形成了PVD、CVD、ALD、EPI和ECP全系列工艺与设备阵容;热处理板块覆盖立式炉及快速热处理(RTP)全系列产品;湿法领域则构建了单片与槽式两大体系的全面解决方案。 l进军离子注入,多领域协同厚积薄发 2025年3月,公司正式宣布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并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313。公司离子注入设备主要用于12寸逻辑、存储芯片的B、P、As等元素注入,浸没式机型主打高剂量、低能量离子注入,面向存储和逻辑领域的CMOS、加氢钝化、SOI等工艺。至此,公司形成了半导体制造装备四大核心环节闭环覆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内外晶圆制造市场的竞争力,为持续技术创新与国产化替代奠定坚实基础。 l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12、94.16、117.32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4.44、17.63、21.96元,对应最新收盘价PE分别为30x、24x、19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