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232.82亿 | 总市值:338.56亿 | ||
流通股本:28.85亿 | 总股本:41.95亿 |
大北农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上期评级 | |||||
2021-01-13 | 开源证券 | 陈雪丽 | 买入 | 买入 | 大北农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拟新获2个安全证书,转基因产品领先优势扩大 | 查看详情 |
拟新增 2个转基因性状安全证书,公司转基因技术领先1月 1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玉米性状产品 DBN9936(丰脉保抗)和 DBN9858(丰脉 GGT 庇护所)继获得北方春玉米区的批准之后,又获得了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西北玉米区、南方玉米区的安全证书。同时公司玉米性状产品 DBN9501在北方春玉米区安全证书和大豆性状产品 DBN9004在北方春大豆区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审批进入公示,公示期为 15个工作日。公司前期获批第一代产品生物安全证书范围扩大至全国,新拟获批玉米品种是前期抗虫性的升级,新大豆品种成果成功转向国内市场。公司持续研发投入,有望率先受益于国内主粮转基因商业化进程。 暂不考虑转基因产品利润,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81/24.05/24.18亿元,EPS 分别为 0.52/0.57/0.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 21.6/19.6/19.5倍,维持“买入”评级。 玉米产品竞争优势明显,新一代产品性状抗虫性更强公司第一代玉米性状产品(组合)获得全国范围安全证书,DBN9936(丰脉保抗)和 DBN9858(丰脉 GGT 庇护所)可配合使用,初步具备全国推广的基础,公司玉米产品在种植范围及产品配套性上领先同行业。新拟获批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性 状 产 品 DBN9501将 与 DBN9936叠 加 使 用 , 形 成 第 一 代 升 级 产 品DBN9936×DBN9501(丰脉倍抗),抗虫机制增加,适合草地贪夜蛾高发区域,丰脉倍抗和丰脉 GGT 庇护所搭配使用,抗虫性增强的同时也为种植户提供更多元的选择。公司玉米性状产品在种植范围、配套性及性状等方面均处行业领先地位。 大豆性状由进口转向国内,成功打开国内市场公司新拟批准的耐除草剂大豆性状 DBN9004于 2019年 2月 27日获得阿根廷政府种植许可,2020年 6月 11日获中国进口安全证书,2021年 1月 11日获国内种植的安全证书。公司大豆产品进口转化为国内种植,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风险提示:转基因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销量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 | ||||||
2020-10-29 | 东兴证券 | 程诗月 | 买入 | 买入 | 大北农:养殖业务持续景气,饲料需求持续提升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公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0Q3实现营业收入62.75亿元,同比增长53.74%,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119.66%。 养殖业务能力维持较高水平,产能布局扩张。2020Q3公司平台出栏合计45.82万头,同比增加23.14%。公司前三季度累计销售收入18.07亿元,同比增长220.90%。生猪头均盈利维持在较高水平,养殖业务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公司持续扩大养殖规模,生产性生物资产较年初增长256.71%;增加猪场建设投入,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165.83%。随着生猪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持续兑现产能布局扩张和出栏成长的企业能够在未来行业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未来存出栏的持续释放,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今明两年猪价不必过于悲观,公司生猪养殖板块有望实现以量补价。 生猪存栏量提升,带动饲料需求持续释放。经历上半年生猪存栏低位后,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逐步改善,截至9月末,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基本恢复到2017年末的水平。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升,下游猪料需求向好,未来几个季度内猪料销量有望保持高增长,特别是公司前端料和高端料需求持续释放。此外非瘟疫情的常态化提高养殖门槛,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倒逼下游饲料行业也将整合,公司作为国内饲料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转基因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广阔市场前景可期。公司转基因种子业务持续推进,2020年6月新获玉米DBN9858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粮食安全和玉米价格上涨共同作用下,转基因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公司2010年开始布局转基因业务,先后投入9-10亿元资金,经过十余年积累,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储备。未来转基因技术商业化后,种业的竞争门槛提高,公司作为国内转基因龙头市场占有率有望迅速提升,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主营生猪养殖和饲料业务持续景气向好,远期作为转基因种业龙头发展前景广阔。不考虑转基因,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0.84、23.88和21.41亿元,对应EPS0.50、0.57和0.51元,对应PE分别为17、15和1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非洲猪瘟疫情风险,转基因商用落地不及预期等。 | ||||||
2020-10-25 | 天风证券 | 吴立 | 买入 | 买入 | 大北农:三季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静待种业变革机会!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披露三季报,公司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152.66亿元,同比增长 24.89%;净利润 14.83亿元,同比增长 391%。 公司生猪养殖持续发力,继续加强生猪产能投资布局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 62.75亿元, 同比增加 54%, 归母净利润 5.9亿元, 同比增加 120%。 生猪板块仍为第三季度业绩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三季度商品猪均价保持在 33-36元 /公斤,较二季度有明显提升,我们预计三季度商品猪均价达 35.5元/公斤。 2020年 1-9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 110.48万头,同比增长-17.71%,累计销售收入 44.66亿元,同比增长 108.98%,公司联营企业中的养殖企业利润增长幅度较大,推动公 司 1-9月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 691.55%。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生猪养殖产 能建设,三季度期末在建工程数额较年初数增加 7.2亿元,增长 165.83%,主要原 因为公司增加猪场建设。 2020年 10月,公司拟与中化中民及恒天融泽共同发起设 立总规模为人民币 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首期规模 1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公 司大佑吉旗下河北大北农生猪养殖项目,围绕打造高标准、规模化、现代化的生猪 养殖场,体现公司加强生猪养殖布局的决心。我们认为,在公司加大产能以及提效 降费策略下,公司养殖业务盈利能力有望维持较高水平,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 把握养殖后周期机会: 饲料业务有望加速扭转, 加强布局兽药高端市场 在养猪业集约化、 规模化趋势下,公司前端料(乳猪料、母猪料)的优势地位有望更 加突显,叠加饲料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下半年饲料业务有望扭转跌势。 2020年 10月,公司公告拟分别投资 1.33亿和 1.26亿于南京和福州投资新型兽用生物制品 生产车间改扩建项目,致力于全面满足未来生猪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下疫病防 控需求,抢抓猪用生物制品高端市场,以及满足禽、宠物、水禽集约化、规模化养 殖模式下疫病防控需求。我们认为,养殖后周期将为饲料和动物保健带来行业机会, 公司多年的布局和持续投入有望为公司在养殖后周期带来强劲的业绩增长点。 转基因领域先发优势明显,种业板块蓄势待发 公司在国内转基因玉米性状研发方面先发优势显著,子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的 DBN9936玉米品种于今年 1月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DBN9858玉米品种 于今年 7月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标志着公司作物科技产业的玉米转基因 技术在市场化道路上取得重大突破。此外公司耐除草剂大豆 DBN-09004-6于今年 6月获得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意味着公司耐除草剂大豆产品可以 在阿根廷进行商业化种植,公司大豆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我们预计国家转 基因种业政策有望加速推进,若 2021年实现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 2021-2022年 种业板块有望给大北农带来 3.51亿和 6.26亿的利润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不考虑转基因业务的增量,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68/304.08/ 374.05亿,同增 39.75%/31.25%/23.01%,实现归母净利润 27.46/33.42/36.54亿, 同增 434.88%/21.71/%/9.36%,考虑到公司在转基因育种领域的领先优势及长期空 间,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风险;价格波动;政策变动风险;出栏不达预期;转基因业务推广不及预期 | ||||||
2020-10-24 | 安信证券 | 周泰 | 增持 | 增持 | 大北农:饲料业务发力转基因先发优势突出 | 查看详情 |
事件:2020年10月23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66亿元,同比增长24.89%;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亿元,同比增长390.88%。此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产业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车间改扩建项目,拟投资总额约为1.33亿元。而兆丰华生物科技(福州)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车间改扩建项目,拟投资总额约为1.26亿元。 点评QQ33业绩稳定增长:Q3公司营业收入为62.74亿元,同比增长53.74%,环比增长27.8%;实现归母净利润5.89亿元,同比增长119.66%,环比增长37.9%。 饲料业务持续恢复,后续增长动力强劲:公司业务以猪料为主,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逐渐减小,生猪存栏恢复。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9月末,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6%。受益于随着生猪生产快速恢复拉动饲料需求增加,公司Q3饲料单月销量的环比增速快于Q2快,饲料销量由上半年的同比下降转为同比上升。目前,公司前端料(乳猪料、母猪料)毛利率较高,超过30%。未来,随着下游需求不断好转,公司的前端料的优势地位有望继续突出,助力饲料业务利润持续增长。 做大做实养殖业务,产能扩张正当时:2020年1-9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10.48万头,同比下降17.71%。实现累计销售收入达44.66亿元,同比增长108.98%。其中,Q3单季度生猪销量为45.82万头,环比上涨12.6%,单季度销售收入为18.07,环比上涨14.7%。同时,公司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契机,快速进行生猪养殖产能扩充。目前,公司存栏母猪逐月增加,现有拥有能繁母猪存栏量19万头,后备母猪20万头(含GP、GGP)。截至9月末,公司在建工程达11.15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65.83%;生产性生物性资产达6.03亿元,较年初增长256.71%。此外,随着公司明年外购子猪比例下降,产能利用率将有所提升,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助力公司养殖业务实现降本增效。 研发实力强劲,转基因商业化可期:公司2010年开始布局转基因业务,先后投入9-10亿元资金,经过十余年积累,公司已经具备持续推出新品种、新性状、新技术的研发能力。目前公司已有两个玉米性状取得了国家转基因安全证书,而且当前有庇护所品种的现在国内有大北农。公司转基因玉米性状防虫效果可达96%,特别是对草地贪夜蛾有良好的抗性,可以实现10%以上的增产,降低50%以上生产成本。 未来,随着转基因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进程加快,公司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爆发红利。 布局动物疫苗,打开全新利润空间:随着生猪养猪业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且“减抗”、“替抗”为大势所趋。因此,公司及时把握猪用疫苗市场投资机会,拟投2.59亿元为两下属公司建设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车间改扩建项目。未来,上述项目实施后的全部生产线不仅将满足国家新版兽药GMP要求,帮助满足猪用新型疫苗规模化生产转型,且满足猪、禽、水禽用新型疫苗规模化生产转型,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能及服务市场能力,为公司带来更大利润空间。 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为20.87/23.29/23.95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50/0.56/0.57。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畜禽疫病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生猪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2020-10-23 | 华西证券 | 周莎 | 买入 | 买入 | 大北农:饲料业务逐季向好,转基因有望增厚公司利润 | 查看详情 |
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带动公司饲料业务利润逐季向好,转基因商业化进程有望增厚公司利润。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3/0.66/0.78元的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13/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农业政策扰动,生猪存栏恢复不及预期,品种推广不及预期。 | ||||||
2020-09-15 | 华西证券 | 周莎 | 买入 | 增持 | 大北农:十年磨一剑,转基因龙头腾飞在即 | 查看详情 |
养殖高盈利刺激下,生猪产能稳步恢复,带动公司饲料需求持续向好;同时,国内转基因政策放开预期增强,公司作为国内转基因龙头,有望凭借国家转基因政策放开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迅速成长为国际领先的种业巨头。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EPS分别为0.63/0.66/0.78元,给予公司2021年19XPE,对应目标价12.54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主要观点:公司是现代农业高科技企业公司是以邵根伙博士为代表的青年学农知识分子创立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3年,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饲料、养猪、水产、作物、疫苗、农业互联网等六大产业,以生猪养殖与服务产业链经营和种业科技与服务产业链经营为主。从收入构成上看,饲料和养殖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020H1,饲料和生猪养殖收入占比分别为73.68%/15.24%,合计占比88.92%,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从毛利占比上看,饲料和生猪养殖毛利占比分别为57.19%/35.21%,合计占比92.40%,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 种业:转基因政策放开预期增强,公司有望成长为国际种业巨头国家两次颁发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尤其是庇护所证书的发放,代表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已经做好了商业化推广前的准备工作,业内人士对我国转基因放开预期进一步增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收益的核心因素,经过测算,乐观情形下,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将扩容至650亿元。公司过去的研发投入无论从研发费用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看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转基因育种技术遥遥领先。我们认为,转基因政策放开之后,“好”种子与“坏”种子的差距会非常明显,而转基因育种门槛较高,不具备转基因技术储备的企业将被市场加速淘汰,腾挪出来的空间将被转基因研发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所抢占,使得种业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公司作为国内转基因龙头,技术储备充足,有望凭借国家转基因政策放开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贡献公司利润弹性,快速成长为国际领先的种业巨头。 饲料:下游生猪存栏稳步恢复&集中度提升,有望带动公司饲料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大幅下滑带动猪料销量承压,中小规模猪料生产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或将被市场加速淘汰,腾挪出来的空间有望被大北农等头部企业所蚕食。与此同时,下游生猪养殖行业正经历集中度加速提升阶段,势必倒逼上游饲料行业加速整合。公司作为猪料龙头,2019年,公司猪料销量279.18万吨,位列A股上市公司第二位,与此同时,公司高端料占比较高,盈利能力位列可比公司第一,有望充分受益于猪料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进程,带动公司饲料利润快速释放。 投资建议考虑到下游生猪产能恢复较快,我们将2020-2022年收入调整至264.34/337.25/422.73亿元(前值为264.34/337.25/372.11亿元),归母净利润调整至26.39/27.64/32.5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3/0.66/0.78元。参考可比公司2021年19XPE,给予公司2021年19XPE,对应目标价12.54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生猪产能恢复进程不及预期,生猪出栏不及预期,转基因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 | ||||||
2020-08-30 | 东兴证券 | 程诗月 | 买入 | 买入 | 大北农:养殖景气饲料稳健,种业发展潜力可观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公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2020H1实现营业收入89.92亿元,同比增长10.43%,实现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增长2556.20%;公司同时公布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13.5-16.5亿元。 养殖盈利高企,出栏有望持续释放。2020H1公司平台出栏合计64.84万头,同比有所下滑。受益上半年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公司销售均价达到约33.40元/公斤,出栏均重接近130公斤,养殖板块贡献业绩高弹性。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头部集中度提升的行业红利期,持续兑现产能布局扩张和出栏成长的企业能够在未来行业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公司持续加强养殖布局,平台现有生猪存栏达到144.28万头,能繁母猪规模17.20万头,下半年出栏量有望持续增长,全年盈利持续兑现。 结构调整盈利改善,猪料有望筑底回升。上半年受生猪存栏低位影响,公司猪料销售仍有一定压力,随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逐步改善,公司优势前端料有望率先迎来需求改善。公司同时在积极发展其他品种饲料,上半年实现禽料销售21.4万吨,同比增长272.32%,反刍料和水产料也有一定涨幅,部分弥补了猪料下滑带来的影响。公司总体饲料销售平稳,毛利率小幅提升,为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随下游生猪存栏回升,猪料将呈现复苏趋势,销售环比将逐季改善。 转基因种业持续推进,潜在空间广阔。公司转基因种子业务持续推进,2020年上半年新获耐除草剂大豆DBN-09004-6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可在阿根廷种植;配套前期DBN9936转基因玉米品种的庇护所9858在上半年获得生物安全证书,配套方案落地持续推进。公司在转基因领域经历了10年深耕,技术储备和品种都走在国内中企前列,配合公司现有销售渠道,未来转基因种业商用落地后,将给公司带来显著的市场扩容和利润增厚。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主营生猪养殖和饲料业务持续景气向好,远期作为转基因种业龙头发展前景广阔。不考虑转基因,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5.04、27.33和27.86亿元,对应EPS0.60、0.65和0.66元,对应PE分别为19、17和1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非洲猪瘟疫情风险,转基因商用落地不及预期等。 | ||||||
2020-08-26 | 开源证券 | 陈雪丽 | 买入 | 买入 | 大北农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养殖及饲料齐头并进,生物育种未来可期 | 查看详情 |
? 养殖及饲料业务改善,业绩大幅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大北农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92亿元(+10.43%),实现归母净利润8.93亿元(+2556.20%)。公司饲料及生猪业务改善,饲料业务实现收入66.25亿元(-3.05%),销量189.92万吨(-4.79%),相比2020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10%-15%,二季度同比降幅缩窄。生猪养殖方面,上半年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销售生猪64.84万头,截至6月底控股及参股生猪存栏量增长至144.28万头(其中能繁及后备母猪32.73万头),下半年产能释放,出栏量或高于上半年。考虑生猪业务价格虽在高位,但公司出栏量仍处于恢复阶段,饲料业务持续恢复。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4.86/27.17/24.37亿元(此前预测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7.03/28.81/24.18亿元),其中生猪养殖利润为15.60/18.60/16.38,对应EPS 分别为0.59/0.65/0.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19.1/17.5/19.5倍,维持“买入”评级。 ? 公司养殖产能建设加快,生猪出栏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加快生猪产能建设,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截至6月底在建工程余额为7.95亿元,相比年初增加83.18%,生产性生物资相比年初增加2.72亿元,增幅为160.94%,同时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能繁母猪存栏17.20万头,同比增加213.31%,预计未来出栏量将实现快速增长。 ? 玉米转基因种子再获安全证书,竞争优势突出2020年公司玉米转基因品种DBN9858获安全证书,亲本信息为耐药性基因,主要为前期获批的DBN9936提供有效庇护所,配套系列产品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公司生物育种技术领先,转基因商业化中有望充分受益。 ?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及疫病风险,生猪出栏量不及预期,转基因推进不及预期。 | ||||||
2020-08-26 | 东莞证券 | 魏红梅 | 买入 | 买入 | 大北农:盈利能力大增,加速扩增生猪养殖产能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92亿元,同比+;实现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同比+2556.20%;实现扣非净利润7.71亿元,同比+23918.47%。业绩符合预期。点评:饲料销量小幅下滑,生猪销售金额大增。上半年,公司饲料、生猪、种子、兽药疫苗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73.92%、15.65%、2.13%、1.37%。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原因是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带来养猪业务利润大增。饲料方面,上半年饲料销售收入为66.25亿元,同比下降;饲料销售量为189.92万吨,同比下降4.79%。养猪方面,上半年公司销售生猪64.84万头,同比下降,但生猪销售价格大幅上涨,生猪销售金额26.64亿元,同比增长103.24%。公司养猪科技产业蓄势并开始发力,成功的复养技术、持续的安全生猪出栏、区域平台养殖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生猪养殖产业将成为公司未来几年的重点和龙头产业。n盈利能力同比大增。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同比增长6.60个百分点;实现净利率,同比增长12.42个百分点;实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4.23个百分点。毛利率和净利率大增是由于生猪价格高企带动整体利润水平高涨。n行业补栏回升,公司加速扩增生猪养殖产能。非洲猪瘟后,生猪行业快速补栏,据农业农村部数据,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629万头,上半年恢复进度良好;生猪存栏达到3.4亿头,下半年有望迎来密集出栏期。大北农养猪科技产业现已在全国布局“9+1”养殖平台,拥有84家养猪公司,储备出栏近3000万头生猪的土地。6月底,公司生猪存栏144.28万头,同比增长,较年初增长,其中母猪(不含15.53万头后备母猪)存栏17.20万头,同比增长,较年初增长80.77%。截止6月底,公司在建工程余额为7.95亿元,比年初增加3.61亿元。n投资建议:补栏大形势下对饲料需求增加,全年猪价有望维持高位运行,公司加速扩增养殖产能,有望快速抢占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66/0.7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0/14.82倍,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n风险提示:补栏不及预期、饲料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生猪养殖项目扩增不及预期、猪价大幅下行等。 | ||||||
2020-08-26 | 天风证券 | 吴立 | 买入 | 买入 | 大北农:上半年养殖推动业绩高增长,种业板块蓄势待发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89.92亿元,同比增长10.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增长2556.20%。 上半年猪肉价格上涨,公司生猪养殖发力,养殖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2020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和参股公司销售生猪64.84万头,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销售生猪35.62万头,同比均有所下降。受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行业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公司生猪销售价格大幅上涨,2020年2月公司商品肥猪均价达37.82元/公斤,后续几月略有回落,6月价格重新回升至32.55元/公斤。生猪销售价格上涨带动公司生猪养殖收入提升,公司控股和参股公司销售生猪26.64亿元,同比增长103.24%,其中控股子公司销售生猪13.7亿元,同比增长111.44%。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建设生猪产能,在母猪扩繁扩产上,已投产商品猪场75个,可存栏基础母猪24.6万头;在建和准备开工建设的猪场具备15.1万头的母猪存栏能力。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存栏144.28万头,同比增长81.66%,较年初增长65.08%。在公司提效降费策略下,公司养殖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公司下半年养殖盈利有望保持增长。 水产、反刍、禽用饲料均上涨,猪饲料业务有望止跌回升 上半年,公司饲料销售收入为66.25亿元,同比下降3.05%,受非瘟影响,公司猪饲料销售量同比下降18.90%,销量131.27万吨;水产饲料销量17.09万吨,反刍饲料19.51万吨,禽用饲料21.40万吨,均有上涨,其中禽用饲料同比增长快速,达到272.32%。根据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6月猪料产量635万吨,同比增长9.3%,实现自2018年10月份以来首次同比增长,在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下半年猪饲料业务有望止跌回升。 转基因领域先发优势明显,种业板块蓄势待发 公司在国内转基因玉米性状研发方面先发优势显著,子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的DBN9936玉米品种于今年1月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DBN9858玉米品种于今年7月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标志着公司作物科技产业的玉米转基因技术在市场化道路上取得重大突破。此外公司耐除草剂大豆DBN-09004-6于今年6月获得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意味着公司耐除草剂大豆产品可以在阿根廷进行商业化种植,公司大豆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我们预计国家转基因种业政策有望加速推进,若2021年实现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2021-2022年种业板块有望给大北农带来3.51亿和6.26亿的利润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不考虑转基因业务的增量,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68/304.08/374.05亿,同增39.75%/31.25%/23.01%,实现归母净利润27.46/33.42/36.54亿,同增434.88%/21.71/%/9.36%,考虑到公司在转基因育种领域的领先优势及长期空间,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价格波动;政策变动风险;出栏不达预期;转基因业务推广不及预期。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上期评级 | |||||
2021-04-14 | 川财证券 | 孙灿 | 未知 | 未知 | 高端制造行业事件点评:芯片国产化重要性凸显,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迎来新一轮的机遇 | 查看详情 |
财联社 4月 13日报道,为把握芯片缺货潮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晶圆制造商争相投资扩产,为推动生产芯片所需设备的交付,三星电子甚至将派出高管登门拜访半导体设备厂商。 据韩媒报道,本周,三星电子设备解决方案部门高管将赴美,与主要半导体设备商会面,讨论三星电子半导体生产线的设备供需问题,推动半导体设备交付。 据知情人士透露,会面对象包括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商应用材料(AMAT)CEOGary Dickerson,以及另一大设备商泛林集团(Lam)CEO Tim Archer。另外,三星电子另一高管刚从荷兰返韩。外界推测,此行意在拜访阿斯麦 ASML。去年10月,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曾“亲征”这家全球唯一 EUV 光刻机制造商,推动光刻业务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阿斯麦为代表的一众半导体设备龙头的股价,近期均在美股市场创出新高。 点评我们认为: 1.新的技术和产品应用落地推动半导体芯片需求超预期提升,短期供需缺口扩大,相关制造厂商纷纷扩产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是电子产品的核心。半导体行业商业模式从集成化向产业链垂直化分工演变,具有下游应用广、生产技术工序复杂、产品种类多样、技术更新快、投资高风险大等特点。 根据 IC Insights 分类,半导体按产品划分,可分为集成电路(IC)、分立器件(二极管、晶闸管、功率晶体管等)、光电器件(光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激光发射器等)和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场传感器等)。集成电路又分为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包含存储器(DRAM、Flash 等)、逻辑电路(PLDs、门阵列、显示驱动器等)、微型元件(MPU、MCU、DSP)。模拟电路包含通用模拟电路(接口、能源管理、信号转换等)和特殊应用模拟电路。 半导体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部分,其中下游涵盖各种不同行业。产业链呈现全球分工的形式,制造是半导体产业链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主要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厂商包括: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中芯国际等。此外,为产业链提供服务支撑包括为芯片设计提供 IP 核及 EDA 设计工具公司、为制造封测环节提供设备材料支持的公司等。 | ||||||
2021-04-14 | 川财证券 | 孙灿 | 未知 | 未知 | 科技及智能设备产业链日报: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板块涨幅较好 | 查看详情 |
2021-04-14 | 华福证券 | 朱飞飞 | 增持 | 增持 | 轻工制造行业周报:浆纸价格联动上涨,造纸龙头Q1业绩大幅预增 | 查看详情 |
家居:随着疫情影响的消褪,近期地产销售和竣工数据持续回暖,家居消费回暖趋势也较为明显,家居龙头企业收入端增长可期。考虑去年同期疫情带来的低基数效应,家居企业21H1业绩有望明显改善,继续期待绩优股2021年业绩表现,关注龙头企业绩弹性。 造纸:废纸系方面,本周箱板瓦楞市场维持稳定,考虑二季度为传统淡季,整体需求难有较大幅度改善,虽规模纸企逐步停机检修缓解供应压力,但考虑原料端支撑较弱,短期纸价仍将承压;木浆系方面,本周纸浆期货继续高位盘整,下游挺价意向明显,对价格形成支撑,白卡行业格局向好,寡头垄断格局下白卡纸厂议价能力提高,前期涨价函顺利落地;文化纸需求旺季逐步临近,建党100周年党政刊物需求大幅提升,短期价格或继续强势盘整。 包装印刷: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疫苗的分发注射,海外经济有望逐步摆脱疫情阴霾,纸包装需求也将同步迎来回暖,叠加限塑令推进下纸包装的增量空间,包装印刷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可继续关注受益5G换机需求增加的消费电子包装板块,同时持续关注新型烟草政策的落地情况。 市场表现本周sw轻工制造指数收于2,866. 23点,较上期末上涨1.76%,板块整体跑赢市场(沪深300)4. 20个酉分点,在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位,各板块表现造纸>家用轻工>包装印刷。 | ||||||
2021-04-13 | 德邦证券 | 花小伟,邓周贵,王卓群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春糖顺利收官,挖掘一季报超预期标的 | 查看详情 |
白酒:春糖顺利收官,看好结构性繁荣下的三大机会:消费升级下的次高端价格带机会,酱酒全国化带来酱酒机会,年份化定价方式兴起下的老酒机会。①供需策应下白酒价格向上趋势持续,供给端酒企一致的量价策略使得在销量恢复性增长的背景之下批价易涨难跌,而茅台年后对非标酒的提价,使得非标产品与飞天的价格更有区分度,飞天供不应求,价格保持高位,五粮液批价站上1000元,高端酒将跟随普五节奏稳健增长。次高端价位段拓宽,形成新的价格带机会,300-500元主流价位将伴随水晶剑的提价而抬升,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500-800元价位段孕育着大单品的机会,洋河梦6+、习酒窖藏1988有望成为潜在标杆。区域酒方面,地产酒消费升级将从东南向西北延展,龙头将继续享受消费升级红利,上周古井宣布古20系列全线提价,打开徽酒提价窗口,金徽酒体制优化,有望打赢省内升级攻坚战。②酱酒全国化,热度再次升级。酒店展位销售火爆,酱酒论坛占比50%以上,国台、金沙、珍酒等酱酒新锐品牌回款增长迅速,去年以来批价涨幅明显,也可以看到酱酒新品大幅增加,挤占了浓香份额及其他小众品牌,很多小酱酒品牌通过高额的渠道利润(按标价的2-3折打款发货)来招商。③年份化定价方式以及酒企舆论导向下,老酒有望兴起。茅台酒年份化定价最为成功,不同年份对应成交价格差异越大,消费者认同及其认同茅台老酒,老酒市场规模近几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近期亦有老窖特曲60版、老字号特区发文对不同年份装瓶酒建议不同售价。本届春糖中年份原酒也成为酒企宣传的重点,突出装瓶、原酒坛储年份,如舍得、贵州醇、潭酒等,重点看好舍得老酒战略成效。 啤酒:高端化逻辑不断得到印证,中期看好夏季奥运会带来的旺季需求。多家啤酒公司年报显示20年高端化成效显著,驱动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全行业来看,由于成本端的上行,降低了费用恶性竞争的可能,有望打开行业提价窗口,不少企业已经进行提价对冲成本影响,收入端看均价的持续驱动,预计21年或是行业高端化的起势之年。中期看好奥运会带来的消费场景回补,旺季销量有望加速增长,全年业绩大概率继续高增。 食品板块:乳制品常温奶景气度向好,新型品类持续高增长。21年原奶温和上涨趋势继续,乳企缩费用对利润的贡献开始显现,同时年初伊利提价提升行业景气度,以鲜奶、奶酪为代表的新兴品类持续高增。休闲食品21年重点关注渠道驱动,从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周黑鸭、煌上煌等在内的休闲食品公司2020年年报来看,线上线下渠道加速开拓成为亮点。周黑鸭、煌上煌、盐津铺子等目前以线下渠道为主的休闲食品公司,加速线上渠道布局,2020年线上业务均取得了快速发展;淘系品牌出身的三只松鼠及其他休闲食品公司也纷纷加快线下渠道布局,进一步完善了线下销售网络建设。调味品受益于餐饮B 端消费复苏,C 端竞争或加剧,关注拥有竞争壁垒的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酒水板块:白酒价格上行趋势明显,一季报超预期仍有潜力,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洋河股份/口子窖/顺鑫农业等。啤酒当下时点攻守兼备,未来五年受益行业高端化,将进入利润释放期,推荐华润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岛啤酒等。食品板块:①提价主线:推荐伊利股份/光明乳业/新乳业/蒙牛乳业。②渠道、品类催化:推荐盐津铺子/妙可蓝多/绝味食品/洽洽食品。③餐饮复苏:推荐海天味业/颐海国际/恒顺醋业/天味食品/安井食品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竞争加剧;提价不及预期 | ||||||
2021-04-13 | 中国银河 | 王婷 | 增持 | 增持 | 建材行业3月行业动态报告:旺季来临,关注一季报超预期公司 | 查看详情 |
建材行业十四五展望: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展望十四五,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建材行业要树立“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新理念新目标,同时围绕这一新目标提出了“十三个全面提升”的谋划布局。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建材行业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1)调结构。产业升级、行业供给侧改革以及落后产能淘汰仍将持续,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比例将进一步提升。(2)新业态。立足新格局新方位,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开发新的需求。(3)打造隐形冠军。开发核心技术和新产品,创造新市场,打造建材行业“专精特新”的优秀企业。 l 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 目标,2021 年1 月中国建材行业联合会发布《推进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倡议书明确提出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 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 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较2030 年碳达峰时间有所提前。 玻璃、玻纤、消费建材龙头高增长。截止4 月10 日,建材行业上市公司共有12 家发布2021 年Q1 业绩预告。从业绩预告来看,玻璃、玻纤、水泥、消费建材行业龙头公司业绩高增长,行业仍呈现强者恒强态势。旗滨集团(净利增长431%以上)、中国巨石(净利增长200%以上)、东方雨虹(净利增长100%以上)等细分行业龙头净利润增长均超预期,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投资建议2021 年建材行业主要关注以下投资方向:(1)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消费建材龙头:东方雨虹、坚朗五金、伟星新材、永高股份、北新建材、蒙娜丽莎。(2)最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的顺周期玻纤龙头:中国巨石。(3)受益于竣工回暖的平板玻璃龙头旗滨集团。(4)受益于春季开工提前水泥行业龙头海螺水泥、上峰水泥、塔牌集团、天山股份。 | ||||||
2021-04-13 | 川财证券 | 孙灿 | 未知 | 未知 | 高端制造行业事件点评: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大范围支付试用,商用落地加速 | 查看详情 |
证券日报4月12日报道,4月10日,“新时代新罗湖”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从当日至4月23日开展罗湖区“数字人民币春之礼”活动,抽取50万名新用户,享受专属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的额外优惠。据悉,与以往的测试不同的是,深圳的此次活动并未采取红包发放的方式,而是选择了额外优惠的形式,抽签发放的实际上就是“数字人民币App”的下载体验资格。无论是新抽中的用户还是原本就拥有“数字人民币App”的用户都可以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在数字人民币试点模式、手段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参与人群,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培养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的习惯。 | ||||||
2021-04-13 | 浙商证券 | 马莉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2021年春糖系列专题报告:春季糖酒会6大热搜词背后的思考 | 查看详情 |
热搜词:酱酒名酒老酒热/升级结构化/品质产能通过春糖期间密集走访,我们总结出本届春糖关键词热搜排行榜: 1)酱酒热:在酱酒热趋势仍在延续、部分其他香型酒企未参展的背景下,本届糖酒会中酱酒大放异彩,但从更为宏观的数据及香型替换逻辑上来看,酱酒登上热搜榜首位符合预期。思考 1之未来推演:浓香酒开始染指酱酒,酱酒热 3-5年后或将逐步褪去,此时强者方能脱颖而出; 2)结构化:消费升级下,结构性增长延续。在量整体不增长的背景下,价格带愈加细分及升级将更加明显。思考 2之结构化下酒企竞争力:除了品质、产能、渠道外,消费者培育能力为重要竞争力; 3)消费升级:产品结构持续提升,趋势不改。各省市主流白酒消费价格带均处于逐步上移状态,同时主要酒企均开始发力更高价位产品以紧抓消费升级机遇。思考 3之高价位产品发展策略:产品线决定成长空间,渠道营销模式决定速度; 5)品质&产能:品质竞争本质上是重资产竞争。我们认为品质为酒企发展之本,而酱酒的高品质需要时间、空间来酝酿,因此重资产、低周转换来的是高品质,本质竞争本质上是重资产竞争; 5)名酒热:大品牌下,今年更为广义的名酒(包括双沟、金沙等)保持高热度; 6)老酒热:已不单单体现在酱酒领域。在复星入主拥有 12万吨老酒的舍得后,“老酒”一词热度显著上升,春糖期间,有关“浓香老酒口感”、“浓香老酒与酱香老酒”等话题讨论度高。思考 4之舍得老酒战略:我们认为舍得的老酒战略方向正确,库存充足。 关键词:从经销商大会中探酒最新关键词我们将春糖期间各会议的关键词进行了提炼:1)高端酒:茅五—“稳”、“高质量发展”;2)区域性次高端酒:将基于本土,加速全国化发展,实现名酒化。 古井贡酒—“古 20”、“三品四香”;洋河—“复兴双沟”。3)全国性次高端酒: 凭借完善清晰的产品线及极具优势的渠道力实现发展;山西汾酒—“老酒”、“青花”;酒鬼酒—“国标”、“内参”;舍得—“老酒”“国际化”;水井坊—“高端化”、“圈层营销”、“C 端”。4)三四线酒:金徽酒—“复星入主”、“陇南春”。 渠道调研:高端酒稳健发展,青花 30复兴版发展顺利近期我们调研了茅五泸、山西汾酒、酒鬼酒、口子窖、金徽酒、郎酒、迎驾贡酒等多家酒企,总体来看春糖调研反馈积极,白酒行业景气度仍向上,其中高端酒稳健发展,青花 30复兴版顺利发展,迎驾贡酒则有望迎来超预期发展。 投资建议春糖期间整体反馈较为积极,但由于春糖前市场预期已调高,因此春糖结束后当日,股价并未迅速上升。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白酒阶段性估值风险已逐步释放,当前大幅回撤压力较小,预计茅台非标提价、业绩披露等将成为下一阶段主要催化剂。短期维度建议优先配置确定性较高、一季度业绩弹性较大的五粮液、贵州茅台;我们仍坚持推荐关注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及拥有高成长性千元价位带单品的酒企;考虑到短期白酒风格或在于成长性高、机构持仓偏低的中小市值酒企,建议关注迎驾贡酒、ST 舍得、金徽酒等标的。 | ||||||
2021-04-13 | 浙商证券 | 马莉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阿里渠道3月酒类线上数据跟踪点评:白酒延续高增长,啤酒短期出现分化 | 查看详情 |
白酒: 五粮液延续优异表现,酱酒老酒品牌表现优秀 据阿里渠道数据显示, 3月白酒行业销售额、均价及销量分别同比变动+72.5%、 +55.0%、 +11.3%, 高景气背景下价格依然为主要驱动力。具体来看, 3月五粮 液线上量、价增速均超 65%,总销售额增速超 200%,在茅台价格稳处高位背景 下,五粮液延续春节超预期表现;贵州茅台则由于去年同期提前执行配额、 加 大线上电商投放力度, 3月销量仅同比增长 2.8%,销售额主要靠均价拉动,线 上收入占比提升速度放缓。次高端及区域龙头方面,在酱酒、老酒热愈演愈烈 背景下,郎酒、国台、舍得等口感更繁复的白酒品牌亦在较高基数上继续保持 高增长, 实现 80.3%、 205.6%、 277.1%的收入增长, 表现优异。 啤酒: 短期分化加大,长期结构升级趋势不变 据阿里渠道数据显示, 3月啤酒行业销售额、均价及销量分别同比变动-7.3%、 -2.2%、 -5.2%;分别环比变动 3.8%、 -4.9%、 9.2%。我们认为啤酒线上业务短期 出现分化——燕京啤酒 3月量价实现双升(销售额、销量、均价分别同比增长 92.6%、 59.4%、 20.8%),重庆啤酒、燕京啤酒、哈尔滨啤酒均价则同比、环比 均实现正增长, 更多酒企均价仍在下降,燕京啤酒整体表现优异。 市占率方面, 除燕京啤酒、百威的市占率同比提升 0.7、 1.5个百分点外,其他酒企市占率均 出现下降,其中福佳市占率同比下降 3.5个百分点。 葡萄酒:产业正值战略发展期, 均价同比提升显著 据阿里渠道数据显示, 3月葡萄酒销售额、均价及销量分别同比变动 13.8%、 50.0%、 -24.2%。销量方面, 酷溪、 玛莎诺娅、 张裕增幅较大,同比增速分别为 4110.0%、 66.3%、 16.6%;销售额方面, 主要酒企呈现同比上升趋势,其中酷溪 销售额实现四位数增长 4118.1%;均价方面, 除慕拉以外呈同比上升趋势, 奔 富表现较为突出,同比增速为 33.8%, 慕拉同比增速为-42.0%。 黄酒板块: 均价提升推动销售额增长, 市场集中度维持高位 据阿里渠道数据显示, 3月黄酒销售额、销量、均价分别同比变动 14.2%、 -4.5%、 19.6%。销量方面,主要酒企呈现同比上升趋势,其中沙洲优黄以及安昌太和表 现良好,同比增速分别为 85.2%、 25.1%。销售额方面,主要酒企呈现同比上升 趋势, 其中沙洲优黄以及会稽山销售额表现良好, 同比增速分别为 86.7%、 38.2%。 均价方面, 主要酒企呈现同比上升趋势,其中古越龙山、 会稽山表现良 好,同比增速分别为 31.0%、 25.2%。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站在当下时点,关注优质成长性酒企 白酒: 茅台非标提价、业绩披露等将成为下一阶段主要催化剂。短期维度建议 优先配置确定性较高、一季度业绩弹性较大的五粮液、贵州茅台;站在当下节 点,我们仍坚持推荐关注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及拥有高成长性千元价位带 单品的酒企;考虑到短期白酒风格或在于成长性高、机构持仓偏低的中小市值 酒企,建议关注迎驾贡酒、 水井坊、 ST 舍得等标的。 啤酒: 啤酒行业结构升级持续,啤酒企业通过推出超高端产品以提升品牌力, 我们看好啤酒短期业绩弹性及未来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势能,相关标的:青岛 啤酒 | ||||||
2021-04-13 | 长城证券 | 刘鹏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2021第16周:关注一季报表现优异公司,重视次高端催化剂和大健康板块 | 查看详情 |
核心观点:1.)重视一季报业绩表现不错的优势品种,叠加糖酒会催化剂因素,我们预计将推动次高端反弹,判断高端白酒持续性好;高端白酒是基石,次高端为增量的逻辑不变,加强关注五粮液、汾酒,继续推荐金种子,水井坊。2.)关注一季报表现优异的公司,高度重视乳业板块机会,首推光明、伊利、新乳业。 3.)重点关注大健康领域,持续看好低估有变化的大健康小品种,关注中新药业、羚锐制药、寿仙谷,金达威,江中药业,溢多利。4)关注一季报表现优秀,资产结构良好,从中长期看有明显改善盈利能力的公司,首推顺鑫农业、中炬高新。中期看好优秀赛道里最优秀的公司和管理的边际变化。个股标的:【五粮液】改革活力迸发,在市场、渠道、品牌、产品领域已经构建企业发展新格局,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牛年春节的开门红只是公司进入高质量发展期的一个开始,随着内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公司未来将进入全面发力期,渠道管控、品牌塑造、产品口碑将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处于量价齐升的上行趋势。由于团购发力,全国化进程明显,且动销逐渐升温,预测 2020-2022年收入为 572、664、764亿元,2020-2022年净利润为 199、247、297亿元,对应 2020-2022年 EPS 为 5.13、6.37、7.66元/股。 【汾酒】“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20年业绩表现靓丽。改革增长逻辑持续兑现,“抓两头、带中间”产品策略全线收割行业红利,品牌强势回归,省外市场加速拓展,清香龙头全国化进程再起航。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39.83、175.09、216.96亿元,净利润为 31、38.60、49.38亿元,实现 EPS 为 3.56、4.43、5.67元,对应 PE 为 86、69、54X。【中炬高新】股权激励计划有望落地,产能扩张,经营趋势稳中向好,龙头抗风险能力较强,具备平滑成本经验优势,渠道布局逐步发力,产品加速上新。20年归母净利润超额完成预期目标,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收入为 61、71.98、82.78亿元,2021-2023年净利润为 10、12.1、14.2亿元,对应 2021-2023年 EPS 为 1.26、1.52、1.7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2021/2022/2023年 PE 分别为 38/32/27倍。【顺鑫农业】优化产品结构,提价举措有望增厚利润。看好低档酒市场的长期发展,公司加码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建设。由于低档酒的市场广阔、集中度提高进度较 快 且 空 间 足 , 我 们 预 测 公 司 2020/2021/2022年 营 业 收 入 为160.92/185.06/210.97亿元,净利润为 8.19/10.98/13.88亿元,EPS 为1.10/1.48/1.87元/股。【新乳业】布局新赛道,加强终端渠道建设,拓宽消费场景。激励计划有望激发经营主动性,释放公司活力。我们预计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4.50、99.39、130.2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21、4.47、5.86亿元,EPS 分别为 0.38、0.52、0.69元/股 | ||||||
2021-04-13 | 开源证券 | 张宇光 | 不评级 | 不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糖酒会总结:升级与分化持续,酱酒热潮来临 | 查看详情 |
核心观点:关注一季报催化,白酒升级与分化并存本周食品饮料板块涨幅落后市场,白酒跌幅较多,主因市场对于白酒消费税后移征收,以及酒企一季报高预期可否兑现的担忧。我们认为不同行业消费税推进节奏不同,白酒行业消费税后移实施难点在于,一是白酒零售渠道复杂,实施操作难度较大;二是需协调地区之间财政平衡问题,估计白酒消费税短期实施改革概率不高。多数名优酒企春节处于旺销状态,叠加2020年春节疫情低基数效应,我们判断白酒整体一季报增速可期。贵州茅台以稳为主,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与持续性较强;其余多数酒企应有明显恢复效应,例证是酒鬼酒、水井坊等已公布业绩预告,一季度均实现高增长。从个股上看,头部白酒预期较为充分,在行业景气度较高背景下,部分二线标的通过内部营销变革,或存在超预期可能。 从本周糖酒会反馈来看,产业整体出现升级、分化的趋势。“酱酒热”是糖酒会讨论较多的话题,我们认为酱酒热潮主因在于,一是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二是高利润带来的渠道推力。酱酒热潮仍会持续,但后续可能出现分化,基酒产能充足、酒体优秀、渠道布局合理的企业可能获得持续增长。酱酒热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仍然是消费升级的趋势,表现为消费主流价格带的上移与高端、次高端的快速扩容。对于次高端白酒,销量增长仍需构建强大渠道力来推动;而对于高端白酒,需精准切入意见领袖,进行品牌培育与圈层营销。无论是国窖的新模式改革,还是汾酒青花30复兴版的推动,背后均体现出圈层营销的思路。龙头企业正不断探索产业趋势,占领先机。 推荐组合:贵州茅台、五粮液、中炬高新与海天味业(1)贵州茅台直销渠道春节期间集中投放明显,预计2021Q1收入增速高于全年。 2021年规划营收增10.5%的目标偏保守,公司在量价方面都有从容腾挪空间,超预期完成概率大。(2)五粮液持续推进营销改革,加大渠道管控,配额管理推动批价持续上行,考虑到团购增量提价以及经典五粮液的推广,预计2021年大概率完成双位数增长(3)中炬高新公布2020年年报,业绩符合此前预告,原料价格上行导致成本压力增大,2021年利润目标指引较低。公司仍按即定战略有序推进,渠道细化、品类扩张、激励优化等工作仍在进行。(4)海天味业动销良性发展,按节奏完成目标。新品招商工作进展良好,持续成长的确定性进一步加强。 板块行情回顾:食品饮料跑输大盘4月5日-4月9日,食品饮料指数跌幅为4.9%,一级子行业排名第27,跑输沪深300约2.4pct。子行业中调味发酵品(0.4%)、啤酒(0.3%)、软饮料(0.3%)相对领先。个股方面,皇氏集团、李子园、汤臣倍健等涨幅领先;洋河股份、金禾实业、老白干酒等跌幅居前。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食品安全、原料价格波动、消费需求复苏低于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