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4 | 国金证券 | 袁维,徐雨涵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收购14家医院部分股权,全国布局向纵深发展 | 查看详情 |
业绩简评1月 3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斥资 4.7亿元收购绍兴爱尔、舟山爱尔等 14家医院部分股权。
经营分析2021年,本次收购的 14家医院总营收约为 3.2亿元,合计亏损约789.38万元;2022年前三季实现总营收约为 2.87亿元,净利润合计约 1733.33万元,整体估值约为 7.2亿元。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绍兴爱尔 70%的股权、舟山爱尔 70%的股权、宝鸡爱尔 51%的股权、本溪爱尔 75%的股权、鄂州爱尔 70%的股权、阜新爱尔 55%的股权、揭阳爱尔 70%的股权、曲靖爱尔 60%的股权、天门爱尔 65%的股权、肇庆爱尔 51%的股权、承德爱尔72.7273%的股权、恩平爱尔 65.0999%的股权、绵阳爱尔 70%的股权、随州爱尔 80%的股权。
收购医院处于业绩快速爬坡阶段,已在当地铸造良好发展基础,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本次收购的 14家医院分布于全国 8个省份,并全部分布于地级市/县级市,有望更好地满足当地患者就医需求,提升基层市场占有率,同时进一步深化公司分级连锁诊疗体系,强化集团规模优势。
疫情防控压力短暂影响部分机构线下诊疗,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线下诊疗有望快速复苏,门诊量有望迅速爬升,弥补前期受损业绩。考虑到前期业绩基数较低,建议关注估值快速修复机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国内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龙头,有望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巩固市场地位、拓展分级连锁体系布局,考虑近期并购增厚业绩及短期疫情反复影响,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6.91、35.63、46.46亿元,同比增长 16%、32%、30%,EPS 分别为 0.38、0.50、0.65元,现价对应 PE 为 83、63、4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性风险;疫情反弹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人才短缺风险;
跨区发展风险;医疗安全性事故纠纷风险;合规监管风险等。 |
2023-01-04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收购持续进行,战略规划稳步推进 | 查看详情 |
事件:2023年1月3日,公司公告,拟收购绍兴爱尔、舟山爱尔、宝鸡爱尔、揭阳爱尔等14家医院部分股权,交易对价共计4.71亿元。
点评:标的估值对价合理,有望持续为公司增厚收益公司本次收购目标分别为:绍兴爱尔70%股权、舟山爱尔70%股权、宝鸡爱尔51%股权、本溪爱尔75%股权、鄂州爱尔70%股权、阜新爱尔55%股权、揭阳爱尔70%股权、曲靖爱尔60%股权、天门爱尔65%股权、肇庆爱尔51%股权、承德爱尔72.72%股权、恩平爱尔65.10%股权、绵阳爱尔70%股权、随州爱尔80%股权。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公告披露的相关信息,2021年14家医院总营收3.21亿元,净利润-789.38万元(共有7家医院实现盈利);2022年1-9月总营收2.87亿元,净利润1733.33万元(共有12家医院实现盈利)。收购医院基本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未来有望为公司持续贡献收入利润。
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依旧刚需,分级连锁业务战略为公司长期发展助力眼科医疗服务行业规模持续膨胀,我国眼科疾病患者数量由于老龄化的不可逆趋势、不健康的现代生活习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对于眼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等因素而持续增长,眼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扩容。公司作为民营眼科医疗机构连锁龙头,能够通过提供差异化优质诊疗服务项目持续占领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从公司业务版图看,目前爱尔省会医院覆盖率超90%、地级市覆盖率超80%,结合公司新十年战略,本次并购将帮助公司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占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眼科连锁医疗集团,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地,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独创的分级连锁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在业内持续领跑。我们看好公司的先发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风险;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2022-12-09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收购26家医院部分股权,业务版图持续扩张 | 查看详情 |
2022 年11 月29 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西安爱尔、泉州爱尔、都江堰爱尔等26 家医院部分股权,交易对价合计9.07 亿元,标的估值15.35 亿元。
点评: 收购对价合理,期待后续对收入利润的贡献根据公司公告,本次收购的26 家医院2021 年总收入6.43 亿元,净利润-0.14 亿元,净资产2.42 亿元;2022 年前三季总收入6.11 亿元,净利润0.47 亿元,净资产2.93 亿元。本次部分股权收购交易价格为9.1亿元,对应2021 年PS 为2.4x,收购对价估值合理。
本次收购的26 家医院中,泉州爱尔、西安爱尔、都江堰爱尔等11 家医院在2021 年实现盈利,2022 年前三季度有24 家医院实现盈利(浏阳爱尔、萍乡爱尔小幅亏损),预计在未来将持续为上市公司贡献收入利润。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眼科连锁医疗集团,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地,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独创的分级连锁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在业内持续领跑。我们看好公司深厚的护城河和规模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85.74/229.23/281.63 亿元人民币,同比+23.8%/23.4%/22.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0.71/40.19/51.62 亿元人民币,同比+32.2%/30.8%/28.5%。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风险;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2022-10-26 | 东莞证券 | 魏红梅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2022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增速有所回升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0.52亿元,同比增长12.55%;实现归母净利润23.57亿元,同比增长17.65%;实现扣非净利润25.04亿元,同比增长15.1%。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Q3业绩增速有所回升。分季度看,2022年Q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44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归母净利润10.66亿元,同比增长20.1%。Q1、Q2单季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8.7%、2.7%,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6.2%和7.7%。公司Q3业绩增速有所回升,主要受国内散点疫情影响有所减轻。
Q3盈利能力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51.91%;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08个百分点至24.98%,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0.09个百分点、0.93个百分点,分别达到9.64%和15.49%;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至-0.15%。Q3,公司毛利率56.16%,较Q2回升4.37个百分点;净利率23.18%,较Q2回升4.54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Q3增速有所回升。未来随着国内疫情趋于控制,公司业绩增速有望持续回升。公司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全球一体化加速推进,规模及平台优势越来越凸显。预计公司2022-202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元、0.5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7倍、51倍,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医疗事故、人才流失、扩张不及预期等风险等。 |
2022-10-26 | 平安证券 | 叶寅,李颖睿 | 增持 | 增持 | 爱尔眼科: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经营稳定长期向好 | 查看详情 |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实现收入130.52亿元(+1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7亿元(+17.65%);扣非净利润25.04亿元(+15.10%)。
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49.44亿元(+1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6亿元(+20.06%);扣非净利润11.21亿元(+18.27%)。
平安观点:
疫情中实现逆势增长,三季度公司边际向上趋势明显:前三季度疫情多地散发,但爱尔眼科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并且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公司三季度业绩边际向上的趋势明显。公司三季度单季收入同比增长16.38%,净利润同比增长20.06%。与二季度收入2.66%,净利润7.74%的增速相比,整体向好。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的控制,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向上,长期增长可期。
公司高附加值项目稳定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公司附加值较高的屈光与视光业务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草根调研,我们推测两个项目的增速均高于19%,高于收入端的增速,屈光与视光业务的收入占比在不断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51.91%和19.71%,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的52.31%相比出现小幅下滑,净利率相较去年同期的18.73%有所增长。随着公司项目结构的变化,公司客单价有望提升,盈利能力亦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近年来快速增长,考虑我国眼科疾病患病人群数量众多,未来行业将维持高速增长。爱尔眼科全国布局,为我国眼科医疗服务机构的龙头企业。公司现有扩张模式可助力其快速、低风险且高质量的发展。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屈光、视光和白内障手术市场广阔,近年来增速较快,助力公司业绩稳定增长。考虑疫情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原预测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9.84亿元、38.03亿元和51.14亿元),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8.62亿元、36.82亿元和48.06亿元。考虑公司所处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以及公司眼 科医疗服务行业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增长低于预期的风险: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增速有低于预期的可能,从而影响公司业绩的增长。2)收购、新建医院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收购新建医院时,可能由于一系列原因造成收购不顺利,无法按期完成,或有些医院诊所无法完成收购,从而影响公司业绩的增长。3)新冠疫情再次爆发的风险:新冠疫情若再次爆发,或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业绩增长。 |
2022-10-25 | 太平洋 | 盛丽华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Q3恢复态势良好,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查看详情 |
事件:10月 25 日,公司公布2022 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30.52 亿元,同比增长12.55%,实现归母净利润23.57 亿元,同比增长17.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04 亿元,同比增长15.1%。
其中Q3 实现收入49.44 亿元,同比增长16.38%,实现归母净利润10.66 亿元,同比增长20.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21 亿元,同比增长18.27%。
Q3 恢复态势良好,业绩稳健增长。受益于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以及医疗需求结构变化,Q3 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38%和20.06%,业绩增长稳健,且相比Q2 恢复态势明显。
与此同时,全国不断反复的新冠疫情对患者就诊、医院接诊仍造成了较大影响。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持续实现降本增效。2022 年Q1-3公司毛利率为51.91%(-0.4 pct),净利率19.83%(+1.11 pct),期间费用率24.98%(+0.08pct)。其中Q3 实现毛利率56.15%(+3.85pct),净利率21.56%(+0.68pct),期间费用率25.32%(-0.99pct),期间费用率控制得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医疗网络广度、深度、密度持续提升,分级诊疗布局持续推进。
截止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境内医院187 家,门诊部132 家,海外医院及诊所115 家。随着医疗网络不断完善,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有望进一步显现。前十大医院实现营收16.27 亿元(+0.87%),营收占比为20.07%(-1.88pct),前十大医院营收比重进一步下降。我们认为,以上显示了公司分级连锁优势显著,各等级控股医院已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驱动。
盈利预测:公司是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龙头,分级连锁优势显著,已在全国多个省区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我们预计22-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6/36.61/ 46.33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71/55/4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扩张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医疗事故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
2022-10-25 | 国金证券 | 袁维,徐雨涵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高质量发展凸显经营韧性,定增发行顺利完成 | 查看详情 |
10 月25 日,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30.52 亿元,同比+13%;实现归母净利润23.57 亿元,同比+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04 亿元,同比+15%。
从单季度观察,第三季度实现收入49.44 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归母净利润10.66 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21 亿元,同比增长18%。
点评 高质量发展平滑局部疫情反复影响,费用水平保持平稳。受短期疫情影响,公司旗下多家医院诊疗节奏被迫打断,公司收入利润依然维持稳定增长,并持续扩大经营规模,整体运行状态平稳。公司三费支出水平均保持平稳,净利率水平持续小幅提升。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为13.9%,销售费用率为9.6%,净利率19.7%,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科研投入持续发力,共性全球眼科发展红利。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超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持续加大对眼科临床运用技术及数字化建设研究投入。公司“眼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 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定增发行顺利落地,对外捐赠履行社会责任。10 月14 日,公司定增1.33亿新股上市,本次非公开发行圆满完成。募集资金将有效助力新老医院同步扩容,促进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提升。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360 万人次的设计最大接诊量,与当地现有医院2020 年实际接诊量相比,增幅达到280%。
公司将向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捐赠6000 万元,主要用于深入学校及老少边穷等基层社区及农村地区开展视力健康筛查、眼健康知识宣教、建立眼健康档案,对患有可避免盲症和视力损害的中小学生及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龙头,有望借力本次定增项目进一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巩固市场地位、拓展分级连锁体系布局,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7.82、36.80、47.21 亿元,同比增长20%、32%、28%,EPS 分别为0.55、0.69、0.82 元,现价对应PE 为72、54、4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性风险;疫情反弹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人才短缺风险;跨区发展风险;医疗安全性事故纠纷风险;合规监管风险等。 |
2022-10-25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疫情不改业绩增长,经营管理能力强劲 | 查看详情 |
近日公司发布2022 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22Q1~Q3 实现营业收入130.52 亿元,同比增长12.55%;实现归母净利润23.57 亿元,同比增长17.6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371 元,同比增长17.46%。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疫情反复下仍实现稳定增长2022Q1~Q3 公司业绩符合我们预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5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6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40.02 亿元,同比增长23.30%,在疫情多地散发、医院停诊、就诊量波动较大的前提下依旧实现收入利润增长,彰显公司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
单季度看,2022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4 亿元,同比增长16.38%;实现净利润11.46 亿元,同比增长22.09%;实现归母净利润10.66 亿元,同比增长20.06%。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2Q1~Q3 实现毛利率51.91%,基本持平;实现净利率19.71%,同比实现增长且创历史新高。2022 单三季度实现毛利率56.16%、净利率23.18%,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从费用角度看,公司报告期内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5.49%/9.64%,主要系员工成本开支增加。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眼科连锁医疗集团,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地,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独创的分级连锁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在业内持续领跑。我们看好公司深厚的护城河和规模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85.74/229.23/281.63 亿元人民币,同比+23.8%/23.4%/22.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0.71/40.19/51.62 亿元人民币,同比+32.2%/30.8%/28.5%。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风险;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2022-10-25 | 国联证券 | 郑薇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业绩符合预期,疫情不改长期成长预期 | 查看详情 |
公司发布2022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45亿元,yoy+16.38%;归母净利润10.66亿元,yoy+20.06%;扣非归母净利润11.21亿元,yoy+18.27%;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0.52亿元,yoy+12.55%;归母净利润23.57亿元,yoy+17.65%;扣非归母净利润25.04亿元,yoy+15.10%;经营净现金流净额40.02亿元,yoy+23.30%。
业绩符合预期,长期有望保持成长22年Q3疫情管控呈现“先松后紧”的态势,尤其是从8月底开始深圳、成都等多地疫情反复和动态清零政策,对患者出行和医院业务正常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且相较于2019年Q3营收CAGR为18.34%,归母净利润CAGR为25.76%,增长仍然稳健,展现了需求的刚性和公司的稳健。
长期来看,旺盛的需求和公司遍布全国的医疗网络是公司长期成长的保证。
盈利能力稳定,研发力度持续提升公司报告期毛利率维持在历史高位,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同时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到达2.02亿元,yoy+28.47%,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眼科临床运用技术及数字化建设研究投入,研发力度的提升为公司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保障,不断夯实公司长期发展潜力。
定增完成,助力公司“新十年”战略持续落地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定增募资,共募集资金35.36亿元,所募资金主要将投入于重点省会及直辖市龙头医院的新建及迁址扩建,涉及长沙、湖北、安徽、沈阳、上海等多个重点市场,其中长沙爱尔新院区已迁入新址扩容。
随着核心城市门店改扩建的逐步落地,将为爱尔眼科的“新十年”战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收入分别为177/220/27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8%/24%/25%,净利润分别为30/42/54亿元,对应增速28%/39%/31%,EPS分别为0.41/0.58/0.76元,对应PE分别为67/48/37,3年CAGR为22.39%。
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风险、新冠疫情影响风险、医疗纠纷的风险 |
2022-09-13 | 国联证券 | 郑薇 | 买入 | 买入 | 爱尔眼科:民营眼科龙头再迎十年持续增长 | 查看详情 |
推荐逻辑:1)中国眼科发病率高,治疗渗透率低,行业空间大;2)公司商业模式可持续,管理能力优异;3)核心城市扩容升级,并购基金持续推动地级市布局,双轮驱动仍可推动公司未来十年增长。
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公司2022年H1实现营收150亿(yoy+25.9%),归母净利润(yoy+34.8%),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其中,2015-2021年各项业务CAGR为屈光(36.87%)>视光(32.02%)>眼后段(22.20%)>白内障(18.24%)>眼前段(16.70%),2021年各项业务毛利率为屈光(59%)>视光(58%)>眼前段(48%)>白内障(38%)>眼后段(35%),业务结构改善推动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
眼科黄金赛道,民营眼科具备相对优势。眼科疾病覆盖各个年龄段,发病率高、患者基数大、渗透率低,预计2022年中国眼科市场达到1580亿。其中子行业屈光、白内障、近视防控、眼表及眼病市场2022-2024E年CAGR预计分别为19%/6%/20%/18%/10%。民营眼科具备相对优势,2011-2021年民营眼科专科医院增长了3倍,而公立眼科专科医院仅增长3家,增速不足6%。
优秀商业模式和管理能力推动公司内生增长新十年。公司作为眼科行业龙头,具备最强的医生团队(占比10%),覆盖最广的医疗网点-中国内地共610家和不断提升的医疗服务能力。在消费升级和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能够不断提升眼科行业市场占有率,促进公司未来十年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营收分别183/228/28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2%/24%/25%,净利润分别为32/43/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5/0.62/0.81元,3年CAGR为34.83%,对应PE为66/48/37倍。DCF法测到公司2023年目标价为34.14元。同时公司作为国内眼科服务绝对的龙头,在人才储备、网点布局和管理团队上具备绝对的优势,我们认为综合考虑,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23年60倍PE,目标价为36.9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的风险、新冠疫情影响的风险、医疗纠纷的风险、市场规模不及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