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447.99亿 | 总市值:448.85亿 | ||
流通股本:21.19亿 | 总股本:21.23亿 |
华鲁恒升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7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3篇,增持评级为4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5-11 | 海通国际 | 刘威,孙小涵 | 增持 | 维持 | 2025年华鲁恒升一季报点评:夯实成本优势,产能扩张促增长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本报告导读: 部分产品景气承压,公司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提质增盈,逆势扩张促成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公司部分产品价格承压,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81、1.98、2.19元(原2025-26预测为2.46、2.62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给予公司25年13.5倍PE(原为2024年17x),下调目标价34%至24.43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25年Q1业绩同比承压。公司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72亿元,同比-2.59%,环比-14.09%;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比-33.65%,环比-17.20%。公司业绩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品价格的下跌 部分产品景气有所承压,销量稳步增长,静待景气反转。2025Q1公司销量稳步增长,25Q1公司销售产品258.97万吨,同比+22.92%环比-5.53%;拆分来看,肥料、有机胺和醋酸及衍生物、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销量分别同比+36.74%、-1.03%、-7.97%、+22.73%,分别环比-3.91%、-11.12%、-20.68%、+1.90%。价格方面,部分品种受行业供给扩张导致价格有所下行,2025Q1公司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物、新能源材料板块吨收入分别同比-23.19%、-8.43%、-9.08%、-19.57%,环比-3.60%、-1.07%、+1.15%、-10.52%。 夯实成本优势,多项目持续推进。产品价格承压,公司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提质增盈,发挥成本领先的优势,扩张促增长。扩张方面,2024年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继投产;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已于25Q1投产。未来的新增产方面,公司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等在建项目如期推进。 风险提示:在建工程不及预期的风险、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 ||||||
2025-04-29 | 东兴证券 | 刘宇卓 | 买入 | 维持 | 一季度业绩承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华鲁恒升发布2025年1季报:公司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72亿元,YoY-2.59%,实现归母净利润7.07亿元,YoY-33.65%。 产品价格下滑,拖累公司整体收入增长。2025年1季度,公司主要产品尿素、异辛醇、尼龙6、己二酸、己内酰胺、醋酸、碳酸二甲酯等价格同比均有所下滑。公司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3%,营收同比下滑1%;化学肥料销量同比增长37%,营收同比增长5%;有机胺系列产品销量同比下滑1%,营收同比下滑9%;醋酸及衍生品销量同比下滑8%,营收同比下滑16%。从利润端看,受到产品价格下滑的不利影响,公司1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5.54个百分点至16.35%,拖累净利润增长。 持续推进新项目建设,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新动能。公司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积极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内,公司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继投产,实现公司产品扩能增产。目前,公司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及其它技改在建项目如期推进,为公司后继发展提供新动能。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充分发挥“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的优势,不断提升降本增效能力,同时未来新产品相继落地,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08、45.87和53.5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9、2.16和2.5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11、9和8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2025-04-29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张晓锋,宋梓荣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1归母净利润仅小幅小跌,底部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Q1归母净利润仅小幅小跌,底部回购彰显发展信心,维持“买入”评级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77.72亿元,同比-2.59%;实现归母净利7.07亿元,同比-33.65%,环比-17.20%。Q1在公司大部分产品价差处于历史底部情况下,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仅下滑1.47亿元,公司龙头业绩韧性尽显。同时公司在市值低点发布回购公告,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42.75、50.03、57.60亿元,EPS分别为2.01、2.36、2.7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0、8.5、7.4倍。随着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国内政策有望发力引导内需复苏,同时煤价持续下跌,看好公司业绩持续复苏,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2025年Q1多产品价差环比下滑,更加彰显公司底部业绩韧性 据Wind数据及我们测算,2025年Q1,动力煤均价737元/吨,环比下降11.99%,同比下降19.39%。产品方面,主营产品尿素、醋酸、己二酸、草酸、DMC、合成氨、辛醇、CPL等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为1,727、2,902、8,063、3,242、3,348、2,735、7,675、10,633元/吨,环比分别-3.40%、-2.07%、-2.09%、-5.98%、-14.64%、-6.31%、-12.62%、-5.55%;平均价差分别为629、1,500、1,426、2,070、2,281、1,448、1,981、1,766元/吨,环比分别+15.17%、+8.53%、+5.23%、-2.47%、-15.90%、-0.74%、-30.66%、-16.76%。截至2025年Q1末,醋酸、草酸、DMC、己内酰胺、三聚氰胺等多数公司主营品种的价差分位数均处于历史分位数15%以下,而公司Q1归母净利环比仅下滑1.47亿元,足以彰显公司成本优势和业绩韧性。 看好公司底部业绩抬升,底部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德州基地方面,根据历年环评显示,公司煤气化炉单炉合成气产能普遍在5-7万m3/h,而荆州基地3台气化炉总合成气产能为53.8万m3/h,足见在气化平台效率上,德州基地仍有优化降本空间,看好公司底部业绩抬升。同时在市值、业绩底部,公司拟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含),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进一步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宏观经济下行等。 | ||||||
2025-04-28 | 国金证券 | 陈屹,杨翼荥 | 买入 | 维持 | 一季度生产平稳,关注尿素出口政策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业绩简评 2025年4月26日公司披露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7.72亿元,同比下降2.59%;实现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比下降33.65%。 经营分析 一季度生产运行稳定,产品价格下行带动营收调整下行。一季度公司延续稳定高负荷运行,一季度肥料、有机胺、新材料系列产品生产基本平稳,环比变化不大,醋酸系列产品生产环比略有调整下降9%,带动销量环比下行约21%,且相比于四季度,公司的库存环比略有提升,部分产品仍然在途,形成小幅影响。而受到行业整体供给压力提升影响,一季度公司产品价格有所承压,虽然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触底有所改善,但一季度均价仍然有所下行,新材料和肥料系列价格环比下行11%和4%,带动营收下行。煤炭价格一季度出现回落,煤化工产品成本压力有一定的环节,尿素均价触底有所回升。一季度煤炭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5500卡动力煤价格同环比下降17%、11%,公司的主要原材料成本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成本压力,带动公司一季度产品毛利率提升至16.35%,环比提升1个多点。公司的主要品种尿素在一季度经历了价格下行或逐步回暖,但整体均价仍较一季度有所降低;新材料系列产品的压力表现相对较大,产品价格下行较多。但一季度公司的荆州基地的产品尿素、醋酸、有机胺价差改善相对较多,带动荆州基地的盈利改善,但由于荆州基地的税率稍高,1季度公司的所得税费用提升较多,一定程度上带动公司净利润环比下降。 荆州基地仍然处于产业链逐步完善过程,德州基地的技改有望逐步兑现成本优化空间。公司整体负债水平相对较低,阶段性投资不多,但在储备荆州后续的新品规划和德州本部的技改升级。荆州目前的煤气化平台的产品体系还未完全布局完成,无论是产品链的延伸还是公用工程的摊销都还在逐步完善,四季度荆州基地的盈利受产品行业盈利影响有所下行,但伴随行业产品阶段性触底,公司的布局逐步完整,盈利还将进一步改善。 盈利预测 预估2025-2027年营收371、411、449亿元,归母净利润38.3、46.7、57.6亿元,EPS为1.8、2.2、2.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2、10、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产能投放带来的竞争风险。 | ||||||
2025-04-21 | 华金证券 | 骆红永 | 增持 | 维持 | 业绩稳中有增,经营韧性凸显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投资要点 事件:华鲁恒升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342.26亿元,同比增长25.55%;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增长9.14%;扣非归母净利润38.70亿元,同比增长4.49%;毛利率18.71%,同比下降2.14pct。24Q4单季度,实现营收90.46亿元,同比增长14.31%,环比增长10.26%;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31.61%,环比增长3.52%;扣非归母净利润8.11亿元,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1.38%;毛利率15.10%,同比下滑2.67pct,环比下滑2.46pct。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拟分红金额6.37亿元,叠加2024年半年度分红6.37亿元,2024年合计分红金额12.74亿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32.64%。 顶住市场压力,降本提质,经营稳中有进。2024年,受产能过剩、需求偏弱、同质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化工行业景气度较低,大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低位震荡,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面对诸多困难因素,公司直面市场,顶住压力,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提质增盈,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发挥成本领先优势,保持了运营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行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分板块看,2024年公司新能源材料相关产品、有机胺、肥料、醋酸及衍生品收入分别为164.33、25.11、72.97、40.70亿元,同比变化6.19%、-6.12%、28.55%、98.34%;毛利率分别为13.07%、6.54%、29.90%、27.62%,同比提升-4.17pct、-6.33pct、-5.17pct、6.67pct;销量分别为255.22、58.74、471.15、155.04万吨,同比变化17.12%、12.62%、44.54%、116.72%。展望后市,化工行业景气度偏低,直观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偏弱、同质化竞争严重。华鲁将一方面深入研究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统筹推进内涵式发展和高端化发展;一方面苦练内功,巩固存量的低成本、精益化、可持续竞争优势,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降本增效、提质增盈,提升公司应对周期波动能力。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347亿元。 存量优化+增量升级,积极提供新动能。华鲁恒升以煤化气平台为基础,依托洁净煤化气技术,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技术平台,协同推动德州本部及荆州基地“一体两翼”发展。公司深入挖潜增效,低成本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深耕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着眼节能降耗、扩能增盈,积极实施在线优化创新,以技术升级发掘装置潜力,确保了装置安全、稳定、高效、长周期运行,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传统产品扩能提质、扩市增盈,液氨、醋酸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有机胺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拓宽应用领域,组合营销,做到利润最大化。截止2024年报,公司拥有尼龙6切片、己二酸、碳酸二甲酯、尿素、DMF、醋酸产能分别为20、52.66、60、307、48、150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2.47%、52.33%、102.11%、111.99%、47.68%、96.15%,己二酸产能利用率较低主因2024年底新增投产20万吨,投产时间较短,后续有望逐步爬坡贡献增量。产品市场地位方面,公司己二酸国内市占率约20%;异辛醇市占率约10%;碳酸二甲酯产能全球第一,国内市占率保持30%以上,国内锂电电解液市占率60%以上;DMF国内市占率达30%;甲胺国内市占率50%以上。公司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继投产,实现公司产品扩能增产;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及其它技改在建项目如期推进,为公司后继发展提供新动能。 投资建议:华鲁恒升为煤化工行业龙头公司,具有一头多线柔性联产和低成本优势,基于自身产业链协同随下游市场变化持续拓展产品线,随经济复苏周期回暖带来业绩弹性。由于宏观环境和行业景气变化,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66.10(原377.74)/388.02(原413.03)/409.59亿元,同比增长7.0%/6.0%/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8(原57.70)/48.87(原66.88)/53.09亿元,同比增长11.9%/11.9%/8.6%,对应PE分别为10.1x/9.0x/8.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扩产超预期;贸易摩擦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 ||||||
2025-04-14 | 中银证券 | 余嫄嫄,徐中良 | 买入 | 维持 |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厚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2.26亿元,同比增长25.55%,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增长9.14%,扣非归母净利润38.70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90.46亿元,同比增长14.31%,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31.61%。公司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行业竞争力持续巩固,在建项目协同推进,发展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财务指标稳健向好。2024年,受产能过剩、需求偏弱、同质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化工行业景气度较低,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8.71%,同比降低2.14pct,销售净利率12.21%,同比降低1.08pct。公司通过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提质增盈,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等手段,期间费用率保持在3.81%,同比降低0.01pct,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12.58%,同比提升0.20pct。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9.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6%,资产负债率为29.64%,同比降低1.26pct。公司业绩韧性凸显,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巩固。 新投产能有序释放,业务规模快速提升。2023年11月,荆州子公司一期项目建成投产,2024年贡献重要销售增量,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有机胺/肥料/醋酸板块实现销量分别为255.22/58.74/471.15/155.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12%/12.62%/44.54%/116.72%,实现营收分别为164.33/25.11/72.97/40.70亿元,同比分别+6.19%/-6.12%/+28.55%/+98.34%。未来随着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快速修复。 两地项目协同推进,未来持续成长可期。2024年,荆州基地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投产,尿素产能为52万吨/年,化肥产能进一步提高。德州基地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进入试生产阶段,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已打通全部流程,进入试生产阶段,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有序推进,根据公司预测,建成投产后年均营收分别为16.74/6.24亿元。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在建工程合计余额48.31亿元,同比增加50.95%。公司在建项目协同推进,发展动能再增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估值 基于化工行业受产能过剩、需求偏弱、同质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景气度偏弱,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1.90元、2.18元和2.3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11.1倍、9.6倍、8.8倍,公司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行业竞争力持续巩固,在建项目协同推进,发展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公司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化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 ||||||
2025-04-08 | 山西证券 | 李旋坤,王金源 | 买入 | 维持 | 化工巨头业绩稳健增长,荆州项目贡献增量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事件描述 3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2.26亿元,同比+25.55%;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9.14%;扣非归母净利润38.70亿元,同比+4.49%。其中,2024Q4实现营业总收入90.46亿元,同环比分别+14.31%/+10.26%;归母净利润为8.54亿元,同环比分别+31.61%/+3.5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11亿元,同环比分别+1.38%/-1.38%。 事件点评 化工与新材料业务协同发展,化工行业景气度较低导致毛利率下降。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2.26亿元,同比+25.55%,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8.71和12.21,同比分别下降2.14pct和1.08pct。分产品来看,公 司新材料新能源产品、化学肥料、醋酸及衍生品、有机胺产品营收分别为164.33、72.97、40.70、25.11亿元,同比分别+6.19%、+28.55%、+98.34%、-6.12%,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3.07%、29.90%、27.62%、6.54%,同比分别-4.17pct、-5.17pct、+6.67pct、-6.33pct,主要系化工行业景气度较低,低位震荡,大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公司深耕销售渠道,主要产品销量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化学肥料、有机胺系列产品、醋酸及衍生品分别实现销量255、471、59、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45%、13%、117%。其中,液氨、醋酸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有机胺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拓宽应用领域。在成本优化方面,公司通过构建多产业链协同运营模式,推动德州本部及荆州恒升“一体两翼”“双航母”发展,行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积极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公司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 继投产,实现公司产品扩能增产。随着荆州恒升一期项目投产运行,2024年子公司华鲁恒升(荆州)实现营收74.98亿元,同比增长501%,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493%。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建工程期末余额48.3亿元。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及其它技改在建项目如期推进,为公司后继发展提供新动能。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2.6/49.2/5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9/8倍。看好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产能优化和新建产能带来的增长动能,具备成本控制优势,未来业绩增长可期,维持“买入 B”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技术失密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风险。 | ||||||
2025-04-07 | 东吴证券 | 陈淑娴,周少玟 | 买入 | 维持 | 产品销量稳步增长,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投资要点 事件1:2025年3月底,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BDO、16万吨NMP及3万吨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的公示。 事件2:2024年,华鲁恒升实现营收342.26亿元(同比+25.55%);实现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9.14%);实现扣非净利润38.70亿元(同比+4.49%)。2024Q4实现营收90.46亿元(同比+14.31%,环比+10.26%);实现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31.61%,环比+3.52%);实现扣非净利润8.11亿元(同比+1.38%,环比-1.38%)。 产品销量稳步增长,季度环比持续修复。2024年,公司主营四大业务板块:新能源新材料/化学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物,销量分别同比+17.12%/+44.54%/+12.62%/+116.72%,营收分别同比+6.18%/+28.56%/-6.13%/+98.34%。公司凭借低成本煤气化技术优势、柔性联产能力及稳定客户资源,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仍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并通过原料煤价下降,扩大利润空间。公司保持运营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行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积极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公司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继投产,实现公司产品扩能增产;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及其它技改在建项目如期推进,为公司后继发展提供新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主营产品处于周期底部,并且考虑到公司后续项目投产进度,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43、47亿元(此前为55、68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51亿元。按2025年4月3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11、10、9倍。看好公司优异的成本管控能力及未来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产品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大幅扩张;煤炭价格剧烈波动。 | ||||||
2025-04-05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刘天其 | 买入 | 维持 | 四季度业绩环比改善,看好周期底部业绩弹性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2025年3月28日晚间,华鲁恒升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342.26亿元,同比增长25.55%;实现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增长9.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70亿元,同比增长4.49%。 24Q4单季度实现营收90.46亿元,同比增长14.31%,环比增长10.26%;实现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31.61%,环比增长3.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1亿元,同比增长1.38%,环比下降1.38%。 24Q4业绩环比改善,主要产品产销量齐增、毛利率下降 公司24Q4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产销量齐增,虽然价格持续处于低位、毛利率同比下降,但市占率保持前列,在主要产品均存在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滑的情况下,业绩仍实现增长。据年报统计,公司新能源新材料/有机胺/化肥/醋酸及衍生品板块产量同比增长9.25%/9.64%/35.48%/97.33%、销量同比增长17.12%/12.62%/44.54%/116.72%,产销量齐升。价格方面,据百川盈孚数据,2024年公司产品DMF/醋酸/尿素/碳酸二甲酯/草酸/己内酰胺/PA6年均价分别为4484/2940/2096/4005/4936/12490/13968元/吨,同比变化-14.4%/-11.7%/-14.3%/ 4204/2712/1831/4020/3432/10941/12535元/吨,环比分别下降0.3%/11.3%/12.2%/0.5%/16.3%/12.3%/9.6%,价格持续下行并处于低位,使公司24年整体毛利率同比-2.14PCT至18.71%。但长期来看,公司具备低成本煤气化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柔性联产、产销协同能力,叠加长期合作的稳定客户资源,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价格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维持盈利空间并稳定放量。原料方面,产品主要原料无烟煤/动力煤/纯苯24Q4均价分别为1048.6/702.7/7419.3元/吨,环比下降2.6%/0.5%/13.1%,为公司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 己二酸及密胺树脂单体产能投产、TDI获备案,带来业绩新动能 公司布局己二酸-己二胺-PA66产业链及密胺树脂单体原料产能,进一步强化化工新材料及化肥板块竞争力;TDI项目获备案,未来可协同DMF产能切入聚氨酯市场。2024年12月12日,公司公告其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20万吨/年己二酸装置正式投产,当前总产能52.66万吨。己二酸下游用于尼龙66生产,公司同步推进8万吨/年PA66和4.2万吨/年己二胺产能建设,项目落地后将助力公司进一步壮大化工新材料板块、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2024年11月22日,公司公告子公司52万吨/年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投产,其产品将用于生产中间原料熔融尿素,并通过造粒技术加工为尿素化肥;该产能释放可有效满足下游需求,使关键原料得以自产自用,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及其它技改在建项目也在如期推进,将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2024年11月15日,公司30万吨/年TDI项目获湖北发改委备案,公司布局聚氨酯主要原料TDI产能,可以协同当前主要产品DMF(作为生产中溶剂)生产聚氨酯。DMF下游需求多样,以PU浆料(聚氨酯制品)为主,公司作为全球最大DMF制造商,国内市占率达到30%,TDI产能布局将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构建聚氨酯上游原料产品矩阵。 投资建议 华鲁恒升是国内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以煤气化平台为基础,构筑一体化运行模式,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优势,目前产品价格仍处于底部区间,叠加公司新产能项目投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8、48.93、53.77亿元(2025-2026年前值分别为49.86、57.1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 ||||||
2025-04-04 | 太平洋 | 王亮,王海涛 | 买入 | 维持 | 华鲁恒升2024年报点评:双基地效能提升,公司业绩韧性凸显 | 查看详情 |
华鲁恒升(600426) 事件:华鲁恒升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2.26亿元,同比增长25.55%,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增长9.14%。公司拟每10股派现3元(含税)。 点评: 公司业绩韧性凸显。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2.26亿元,同比增长25.55%,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增长9.14%。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90.46亿元,同比增长14.31%,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31.61%。2024年尿素、醋酸等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受供需失衡影响持续下行,以醋酸为例,全年均价同比下跌约15%。受此影响,公司2024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14个百分点至18.71%。但公司销量逆势提升,带动收入增长。其中,肥料销量471.15万吨,同比增长44.54%,实现收入72.97亿元,同比增长28.56%;醋酸及衍生品销量155.04万吨,同比增长116.72%,实现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98.34%。另一方面,得益于尼龙6膜级切片等高端产品在包装膜市场的拓展,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实现收入164.33亿元,同比增长6.18%,占公司总收入的48.02%,已经成为公司收入的最大来源。 双基地效能提升,支撑公司持续增长。荆州基地一期项目达产推动醋酸衍生品销量增长116.72%,气体动力平台项目降低综合能耗,单位成本同比下降约8%。二期BDO/NMP一体化项目进度39.8%,达产后有望新增年收入30亿元,提升新能源材料板块利润率。德州基地气化平台升级项目(新建4台多喷嘴气化炉)投产后,合成气产能提升至50亿Nm/年,单位能耗降低10%,煤气化成本较行业标杆低20%。公司高端材料突破在即,蜜胺树脂单体材料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已顺利投产;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配套PBAT产能布局生物降解赛道;超纯氨、电子级硫酸等产品的发展持续推进。 投资建议: 华鲁恒升是国内煤化工的龙头企业,依托一头多线柔性联产平台实现效益最大化。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EPS分别为1.93元、2.29元和2.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