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805.74亿 | 总市值:813.00亿 | ||
流通股本:16.86亿 | 总股本:17.02亿 |
华友钴业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6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5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8-28 | 太平洋 | 张文臣 | 买入 | 首次 | 新能源金属及正极材料一体化龙头,受益行业大发展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事件: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主要是因为公司多款产品出货量增加和钴、铜系列产品涨价所致。 点评: 钴系列产品价格回暖,公司受益。根据USGS数据,2024年全球钴矿产量29.0万吨,其中刚果(金)产量22.0万吨,全球占比76%,为全球第一大钴矿供应国。刚果(金)自2025年2月起实施为期四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并于6月再次延长至9月22日,预计2025年全球钴供应将大幅减少,MB钴价从年初9.81美金/磅稳步攀升至报告期末的15.16美金/磅,期间涨幅近55%。需求端,主要得益于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和硬质合金等市场贡献稳定发展。公司的钴资源主要来自非洲,主要产品为粗制氢氧化钴,钴矿料由自有矿山供应和向当地矿业公司采购,另外,在印尼的镍钴矿增加了公司钴资源储量和来源。报告期内,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下降9.89%。 镍产能全面释放,出货量大幅增长。据SMM数据,2025年H1,全球原生镍供应约180万吨,需求约174万吨,随着新需求的拉动,镍供应过剩局面好转。截止2024年底,公司在印尼先后建成华越6万吨湿法项目、华科4.5万吨高冰镍项目、华飞12万吨湿法项目,收购擎天火法项目,总计具备约24.5万吨(金属量)镍中间品生产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上游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全面释放,持续稳产超产,湿法项目持续领跑,MHP出货量约12万吨,同比增长超40%。镍产品累计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增长83.91%,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Pomalaa湿法项目开工建设,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的Sorowako湿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波马拉园区展开建设。 锂资源储量增加,硫酸锂产能有序推进。公司锂业务主要来自自有矿山,主要产品为锂辉石精矿、透锂长石精矿,为国内锂盐厂提供原料。公司通过补充勘探,Arcadia锂矿资源量从150万吨碳酸锂当量增加至245万吨,品位提升至1.34%;项目生产运营指标不断优化,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年产5万吨硫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建设完成。 锂电正极系列产品增长,新型锂电材料技术不断进步。公司通过全球资源配置、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布局,不断完善能源金属产业链。据统计,2025年H1全球三元材料产量为45.5万吨,同比下降4.5%,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32.1万吨,同比增长7.3%。公司实现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三元前驱体出货量4.21万吨,因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公司积极开发多款新型锂电材料,多款高端镍产品开发并实现量产,多款4.55V高电压四氧化三钴产品量产,钠电聚阴离子实现工艺定型,富锂锰基前驱体首代定型、二代预研并切入固态/低空/机器人供应链。同时,公司持续与锂电行业头部公司保持密切合作,扩宽正极材料谱系,多款用于车用大圆柱电池、e-VTOL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的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已率先实现规模化出货并持续放量,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已应用于终端客户1000公里超长续航车型,全固态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开发全路线覆盖。海外产能持续推进,印尼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实现批量供货,为进入北美市场奠定基础;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年内建成,助力公司深度嵌入欧洲电动汽车产业链,抢占欧洲乃至全球锂电产业链市场先机。 投资建议:公司积极开发全球的锂镍钴矿产,资源储量和产出量不断提高,且实现了资源到锂电材料以及回收的一体化发展战略。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预测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18亿元,68.88亿元和75.24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4倍,12倍和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矿产资源和材料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关系对行业有较大影响;新能源汽车是锂电池最大的市场,该行业的变化对电池材料的供需有明显影响;其他风险。 | ||||||
2025-08-26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李挺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周期成长属性凸显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业绩继续快速增长。2025H1,公司实现营收约372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加62.26%;扣非归母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加47.68%。2025Q2,公司实现营收约194亿元,同比增长28.28%,环比增长8.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59亿元,同比增长27.04%,环比增长16.51%;扣非归母净利13.60亿元,同比增长14.89%,环比增长10.89%。 量:镍项目持续稳产超产。1)镍:华飞和华越项目持续超产(超产幅度约30%),25H1预计MHP产量达12万吨,同比增长超40%,25H1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增长83.91%;2)铜:25H1铜产品同比小幅下降,主要系自产铜量逐步下滑;3)钴:25H1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下降9.89%,主要系公司看好钴价后续涨势调整销售策略;4)锂:25H1碳酸锂产量保持平稳;5)正极材料:25H1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超越市场平均增速,其中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6)前驱体:三元前驱体出货量4.21万吨,因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价:刚果金政策扰动推动钴价环比显著修复,镍价环比小幅下行但底部明确。2025Q2,公司主要产品价格铜(上期所)/MB钴/LME镍/前驱体(6系)/正极材料(三元6系)/碳酸锂(电池级)分别为7.77万元/吨、15.80美元/磅、15348美元/吨、8.07万元/吨、13.04万元/吨、6.52万元/吨,环比分别变动+0.03万元/吨、+3.98美元/磅、-454美元/吨、+0.96万元/吨、+0.60万元/吨、-1.06万元/吨。印尼政策频出拖底镍价,镍价走势预计易涨难跌,刚果(金)暂停钴原料出口刺激钴价中枢上行,伴随行业库存持续下滑,供给紧张局面有望驱动钴价中枢持续上行,公司深度受益。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打造高质量业务布局。上游资源端:1)镍:在印尼,公司新增参股2个红土镍矿,镍钴资源储备进一步增厚;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Pomalaa湿法项目开工建设,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的Sorowako湿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波马拉园区展开建设。2)锂:在津巴布韦,通过补充勘探,Arcadia锂矿保有资源量从150万吨碳酸锂当量增加至245万吨,品位提升至1.34%;项目生产运营指标不断优化,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年产5万吨硫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建设完成,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矿冶一体化优势,进一步降低锂盐生产成本。下游锂电材料端:印尼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实现批量供货,为进入北美市场奠定基础;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年内建成,助力公司深度嵌入欧洲电动汽车产业链,抢占欧洲乃至全球锂电产业链市场先机。 投资建议:公司上游资源布局完善构建坚实护城河,下游锂电材料与国际资源和汽车巨头深度绑定,目前“四重底”确定,周期成长属凸显。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0.48、70.96、83.36亿元,以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为基准,PE分别为14X、12X、10X,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 ||||||
2025-08-20 | 中国银河 | 华立,孙雪琪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一体化优势持续释放,业绩增长亮眼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5H1公司实现营收372.0亿元,同比+23.8%;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62.3%;扣非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47.7%。单季度看,25Q2公司实现营收193.6亿元,同比+28.3%,环比+8.5%;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27.0%,环比+16.5%;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14.9%,环比+10.9%。 镍:湿法项目持续领跑,未来利润增量可期。25H1公司MHP出货量约12万吨,同比增长超40%;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83.91%,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全面释放,持续稳产超产。25H1印尼子公司华越、华飞分别实现净利润7.98、4.58亿元。此外,公司加码镍资源布局,在印尼,公司新增参股2个红土镍矿,镍钴资源储备进一步增厚;同时有序推进湿法镍产能布局,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Pomalaa湿法项目开工建设,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的Sorowako湿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钴:刚果(金)政策调控下,钴价上涨有望带动业绩弹性释放。2025年2月刚果(金)为期4个月的钴出口禁令落地,供给收缩下25Q2钴均价上涨至23.9万元/吨。25H1公司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9.89%。6月刚果(金)再次延长出口禁令至9月22日,考虑政策调控下行业库存逐步去化,公司有望受益于钴价上涨带来的业绩弹性释放。 锂:资源储备进一步增厚,硫酸锂降本项目顺利推进。通过补充勘探,公司在津巴布韦的Arcadia锂矿保有资源量从150万吨碳酸锂当量增加至245万吨,品位提升至1.34%。年产5万吨硫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建设完成,将充分发挥矿冶一体化优势,进一步降低锂盐生产成本。 锂电材料: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印尼前驱体项目已实现批量供货。25H1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约4.21万吨,同比有所下滑,因公司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17.68%,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印尼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实现批量供货,为进入北美市场奠定基础;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年内建成,抢占欧洲乃至全球锂电产业链市场先机。 投资建议:公司产业一体化优势显著,持续推进降本增效,运营质量稳步提升。考虑到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再次延长,打开钴价上升空间,公司业绩弹性有望释放。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9.1、68.3、80.1亿元,对应2025-2027年EPS为3.47、4.02、4.71元,对应2025-2027年PE为13x、11x、1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钴、镍、锂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2)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3)正极材料下游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 | ||||||
2025-08-18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杨耀洪 | 增持 | 维持 | 半年报点评: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持续强化海外布局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71.97亿元,同比+23.78%;实现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62.26%。公司于25Q2实现营收193.55亿元,同比+28.28%,环比+8.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59亿元,同比+27.04%,环比+16.51%。公司一体化优势持续释放,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 核心产品产销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充分发挥产业一体化优势,抓机遇、拓市场、增订单,运营质量稳步提升:①上游资源端,公司钴产品出货量约2.08万吨,同比-9.89%,同比下降或是因为钴原料供应紧张,公司钴产品惜售;公司镍产品出货量约13.94万吨,同比+83.91%,Q2出货量环比大幅增加,这是Q2业绩环比增长的核心驱动。②下游材料端,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约4.21万吨,同比有所下滑,因公司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17.68%,超高镍 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 强化海外布局,放大一体化优势 ①上游资源端:在印尼,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福特汽车合作的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Pomalaa湿法项目已启动建设;与淡水河谷印尼合作的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Sorowako湿法项目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在非洲,公司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通过补充勘探,锂矿保有资源量从150万吨碳酸锂当量增加至245万吨,品位提升至1.34%,5万吨硫酸锂项目于今年一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建设完成,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锂精矿到锂盐的矿冶一体化,将大幅降低锂盐生产成本。 ②下游材料端:在印尼,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于2024年11月基本建成,今年一季度已实现批量供货;在韩国,与LG合作的龟尾6.6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部分达产,实现万吨级出货;在欧洲,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将于年内建成。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核心产品销售价格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025-08-18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胡锦芸 | 买入 | 维持 | 2025半年报点评:Q2镍利润稳定,钴弹性逐步释放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投资要点 业绩处于预告中值,符合预期。公司25H1营收372亿元,同+23.8%,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62.3%,毛利率15.9%,同-0.7pct;其中25Q2营收194亿元,同环比+28.3%/8.5%,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环比+27%/16.5%。此前预告25H1归母净利26-28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镍湿法项目持续超产,单吨利润维持稳定。25H1公司镍产品出货13.9万吨,同增84%,其中我们预计Q2出货7万吨,环比持平。湿法项目华越6万吨和华飞12万吨持续超产,25H1MHP出货量约12万吨,同增超40%,其中我们预计Q2出货6万吨,环比持平,全年有望达24万吨(权益量近13万吨)。盈利端,25H1华越、华飞贡献净利润合计12.6亿元,MHP镍成本1.2万美金,按Q2镍均价1.55万美金/吨,预计单吨利润0.35万美金,火法基本盈亏平衡,我们预计公司25年镍利润贡献30-35亿。考虑目前镍价触底,未来价格弹性大。 钴价上行Q2起释放业绩弹性,下半年可能迎来第二波涨势。25H1钴产品出货2.1万吨,同比下降10%,其中我们预计Q2出货1万吨,环比持平。25年公司刚果金钴自有矿3000吨左右,印尼湿法镍冶炼项目有2万吨钴副产品,对应权益1.2万吨+。25Q2钴均价上涨至24万元/吨,我们预计Q2贡献2亿左右利润增量。6月21日刚果金宣布将钴出口临时禁令再延长三个月,预计8-9月份行业库存基本消化完,钴价将迎来第二波涨势。若钴价上涨至30万元/吨+,对应公司业绩具备15-20亿弹性。此外公司4.5万吨钴产品销售,其中2-3万吨左右买钴中间品精加工,计价为钴价*计价系数,价格上涨情况下加工利润增厚。 铜贡献稳定利润,锂盈亏平衡。我们预计25Q2铜产品出货1.9万吨,环增20%,全年铜出货量预计9万吨(2万吨自有矿+7万吨加工),贡献7-8亿利润。碳酸锂Q2全成本8万元/吨(含税),我们预计公司通过套保实现盈亏平衡,25全年出货维持3万吨以上的预期;5万吨硫酸锂项目计划25年底建成,全成本将降至6万元/吨(含税)。 Q2三元正极出货环比高增,全年有望增长90%+。25H1三元正极出货4万吨,同增18%,9系占比提升至60%+,其中我们预计Q2三元出货2.3万吨,环增40%+,25全年三元出货目标9万吨+,同增90%+,正极材料出货目标11万吨+,同增70%+。盈利端,25H1成都巴莫贡献净利润1.6亿元,对应正极单吨盈利0.3万元+。25H1三元前驱体出货4.2万吨,因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同比有所下滑,其中我们预计Q2出货2.1万吨,环比持平,25全年有望出货10万吨,同比持平。 25Q2谨慎计提减值损失,经营性现金流下滑。公司25H1期间费用率6.4%,同-2.9pct,其中Q2费用率6.5%,同环比-3.1/+0.3pct;Q2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9亿,信用减值损失0.8亿。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16.2亿元,同-41.5%,其中Q2为6亿元,同环比-67%/-41%。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60/67.5/82.4亿元,同增44%/12%/22%,对应PE为12.6x/11.2x/9.1x,考虑镍仍处于底部,给予25年15x PE,目标价5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 ||||||
2025-07-09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胡锦芸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Q2镍利润稳定,钴业绩弹性释放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5H1业绩预告,Q2业绩亮眼,环比进一步向上。25H1归母净利26-28亿元,同增56%-68%,扣非净利24.5-26.5亿元,同增40%-51%。其中25Q2归母净利13.5-15.5亿元,同比+17%~35%,环比+8%~24%;25Q2扣非净利12.2-14.2亿元,同比+3%~20%,环比-0.3%~+16%,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镍湿法项目持续超产,单吨利润维持稳定。我们预计25Q2镍中间品出货7万吨+,环比持平;湿法项目华越6万吨和华飞12万吨持续超产,火法项目华科4.5万吨和擎天2万吨稳定运营。我们预计25年镍中间品出货28万吨以上,同增25%左右,其中MHP镍出货22-23万吨(权益量12万吨)。盈利端,MHP镍成本1.2万美金,按Q2镍均价1.55万美金,预计单吨利润0.35万美金,火法基本盈亏平衡,我们预计公司25年镍利润贡献30-35亿。考虑目前镍价触底,未来价格弹性大。 钴价上行Q2起释放业绩弹性,下半年可能迎来第二波涨势。25年公司印尼湿法镍冶炼项目有2万吨钴副产品,对应权益1.2万吨。25Q2钴均价上涨至24万,我们预计Q2贡献2亿左右利润增量。6月21日,刚果金宣布将钴出口临时禁令再延长三个月,我们预计8-9月份行业库存基本消化完,钴价将迎来第二波涨势。若钴价上涨至30万+,对应公司业绩具备15-20亿弹性。此外,部分销售的钴产品是买钴中间品精加工,计价为钴价*计价系数,价格上涨情况下加工利润增厚。 铜贡献稳定利润,锂盈亏平衡。我们预计铜产品25Q2出货近2万吨,环增20%+,全年铜出货量预计9万吨(2万吨自有矿+7万吨加工),贡献7-8亿利润。碳酸锂Q2全成本8万(含税),我们预计公司通过套保实现盈亏平衡,25全年出货维持3万吨以上的预期;5万吨硫酸锂项目计划25年内落地,全成本将降至6万(含税)。 正极材料Q2销量恢复明显,全年有望50%增长。我们预计25Q2三元前驱体出货2.5万吨左右,25全年目标销量13万吨,同比30%增长。我们预计25Q2三元正极+钴酸锂出货2.7万吨左右,环增40%+,下半年销量可能进一步恢复,25全年有望出货10万吨+,同比增50%,单吨维持微利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钴价上涨持续性强,我们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60/67.5/82.4亿元(原预期55/67/82亿元),同增44%/12%/22%,对应PE为10.6x/9.4x/7.7x,考虑镍仍处于底部,给予25年15x PE,目标价5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 ||||||
2025-04-30 | 中银证券 | 武佳雄,李扬 | 增持 | 维持 | 年报业绩同比高增,一体化优势显现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高增;公司深化全球布局,产业链协同不断增强,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09.46亿元,同比下降8.08%;归母净利润41.55亿元,同比增长23.99%;扣非归母净利润37.95亿元,同比增长22.71%。公司同时发布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8.42亿元,同比增长19.24%;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增长139.68%;扣非归母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长116.05%。 镍产品出货同比高增:2024年公司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超12万吨(含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包括内部自供),正极材料出货量超9万吨(含内部自供及参股公司权益量),因公司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锂电材料出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钴产品出货量约4.68万金属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13.18%,镍产品出货量约18.43万金属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45.78%。 深化全球布局,产业链协同不断增强:资源端公司总计具备约24.5万吨(金属量)镍中间品生产能力,印尼Pomalaa和Sorowako湿法项目正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镍钴资源开发优势。其他金属资源方面,公司已在刚果(金)主要矿产区建立了采矿、选矿、钴铜冶炼于一体的钴铜资源开发体系,并在津巴布韦投资布局了Arcadia锂矿项目,补齐了锂资源短板。锂电材料端,公司在印尼华翔5万吨硫酸镍项目建成投产,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已于今年一季度实现批量供货;韩国龟尾6.6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部分达产;欧洲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有序推进。通过高效的产业协同,公司整体竞争力有望增强。 估值 结合公司年报和一季报,考虑到公司镍冶炼产能逐步释放,镍产品出货量有较快增长,锂电材料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加强,我们将公司2025-2027年的预测每股盈利调整至3.04/3.61/4.06元(原2025-2026年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2.07/2.36元),对应市盈率11.0/9.3/8.2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与3C电池需求不达预期;全球钴矿与镍矿开采、投放进度超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海外经营与汇率风险。 | ||||||
2025-04-29 | 华源证券 | 田源,张明磊,田庆争 | 增持 | 首次 | 蛰伏桐乡待春雷,金属破晓映全球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投资要点: 否极泰来, 涅盘凤凰。 公司扎根桐乡, 辐射全球,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打造了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印尼镍产业、 非洲资源产业以及循环产业五大事业板块。因金属价格下跌钴&镍&锂吨毛利已经降至历史低位, 公司仍能保持较好的盈利, 体现出极强的盈利韧性。 当前钴&镍&锂价格已跌至历史底部区间, 具备上涨的基础,一旦价格上涨, 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大增。 钴: 长周期历史价格底部, 钴价有望大幅上涨。 钴价上涨的基础在于: 需求放量、供给收缩以及流动性宽松。 当前钴价处于长周期历史底部, 且全球流动性宽松、 供给端受刚果金禁矿影响供给收缩、 需求端处于固态放量前夜三元电池有望重回主流,价格大涨的基础已成, 一旦需求放量, 钴价有望大幅上涨。 镍: 价格底部夯实, 静待产能出清。 印尼镍矿供给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2024 年产量占全球总供给的 60%。25 年印尼开采配额为 2.985 亿湿吨, 相比 24 年增长 9.8%,但同时印尼实施一系列矿业政策, 镍矿成本上升。当前镍价已跌至全球镍矿成本 75%分位线附近, 高价镍矿开始减产。 从供需平衡看虽仍处于过剩状态, 但过剩幅度进一步收窄, 随着高成本矿山逐步关停以及印尼镍矿成本的上升, 镍价底部区间进一步夯实, 一旦产能出清, 或释放价格弹性。 锂: 产能出清尾声, 静待需求放量。 锂价上涨的基础在于供需错配, 缺口的强度反应价格上涨的高度。 从历史长周期来看, 当前锂价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考虑供需平衡, 预计 2025 年碳酸锂价格中枢为 8 万元/吨。 而考虑产能出清时间, 上一轮产能出清时间为 2 年 9 个月, 当前已产能出清 2 年 4 个月, 我们认为即使本轮产能出清时间预计更长, 亦进入出清尾声, 一旦需求有所好转, 锂价有望迎来上涨。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0.74、 62.58 和 65.61 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1.19X、 9.07X 和 8.65X。 我们选取同行业 A 股相关头部公司为可比公司, 平均 PE 分别为 15.06X、 11.85X 和 9.80X。当前钴&镍&锂处于历史价格低位, 一旦价格上涨, 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大增。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1) 金属价格超预期下跌的风险; 2) 地缘政治风险; 3) 安全生产风险;4) 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 ||||||
2025-04-25 | 华安证券 | 许勇其,牛义杰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符合预期,一体化优势显现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主要观点: 业绩 公司发布2024年报和25Q1财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609.5亿元,同比-8.1%,实现归母净利润41.55亿元,同比增长2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95亿元,同比+22.7%。公司25Q1实现营收178.4亿元,同比+19.2%,环比+15.4%;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139.7%,环比+10.4%。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116%,环比+62.8。公司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及成本费用下降。 印尼镍资源建设稳步建设,全球资源布局持续推进 目前公司已在印尼建成华越6万吨湿法项目、华科4.5万吨高冰镍项目、华飞12万吨湿法项目,收购擎天火法项目,总计具备约24.5万吨(金属量)镍中间品生产能力。此外,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福特汽车合作的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Pomalaa湿法项目已启动建设;与淡水河谷印尼合作的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的Sorowako湿法项目准备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夯实公司在镍钴资源开发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已参股WBN、SCM、AJB、WKM、TMS五座矿山,与淡水河谷达成Pomalaa项目、Sorowako项目独家供矿合作,为公司镍钴冶炼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原料保障。公司在刚果(金)主要矿产区建立了采矿、选矿、钴铜冶炼于一体的钴铜资源开发体系,并在津巴布韦投资布局了Arcadia锂矿项目。 下游锂电材料端产能建设落地,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 公司在印尼,华翔5万吨硫酸镍项目建成投产,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已于今年一季度实现批量供货;与LG合作的龟尾6.6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部分达产;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有序推进。此外,作为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的核心供应商,公司产品已大规模应用于特斯拉、大众、宝马、现代、Stellantis、通用、福特等国际高端品牌汽车产业链。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上游资源布局完善,锂电材料有望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2.34/59.15/65.51亿元(原预期25-26年为42.28/48.93亿元),对应PE10、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增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 | ||||||
2025-04-23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杨耀洪 | 增持 | 维持 | 财报点评:一体化布局优势显现,创造历史上最好年度业绩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09.46亿元,同比-8.08%;实现归母净利润41.55亿元,同比+23.99%。24Q4实现营收154.57亿元,同比+1.61%;实现归母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235.93%。公司在锂电行业的下行周期,创造历史上最好的年度业绩,锂电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优势凸显,有效抵御行业下行风险。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78.42亿元,同比+19.24%,环比+15.4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139.68%,环比+10.37%;实现扣非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116.05%,环比+62.78%。 核心产品产销方面:2024年,系统提升运营效能,稳步提升经营质量:①上游资源端,公司钴产品产量约4.90万金属吨,同比+20.49%,钴产品销量约4.68万金属吨,同比+13.18%;铜产品产量约8.90万金属吨,同比-0.48%,铜产品销量约9.02万金属吨,同比+2.78%;镍产品产量约19.26万金属吨,同比+50.07%,镍产品销量约18.43万金属吨,同比45.78%;锂产品产量约4.14万实物吨,同比+260.66%,锂产品销量约3.92万实物吨,同比+376.56%。②下游材料端,公司三元前驱体产量约10.18万实物吨,同比-17.67%,销量约10.31万实物吨,同比-20.17%;正极材料产量约6.52万实物吨,同比-27.71%,销量约6.57万实物吨,同比-30.60%。公司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的出货量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因公司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另外在2024年,公司纳电前驱体出货量突破300吨,成为行业首家吨级出海企业。综上在面对锂电行业的下行周期,公司上游资源端稳步拓展,下游材料端实现结构上优化,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分红方面: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元(含税),总计约为8.39亿元,占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20.20%,再加上公司2024年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约1.12亿元,总计约为9.52亿元,占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22.91%。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核心产品销售价格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702/758/825亿元,同比增速15.1%/8.0%/8.9%;归母净利润为51.66/60.97/73.82亿元,同比增速24.3%/18.0%/21.1%;摊薄EPS为3.04/3.58/4.3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1/9.4/7.8X。公司是国内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一体化产业链能有效抵御行业下行风险,同时也有望充分享受未来行业景气度回暖带来的业绩弹性,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