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振华科技(000733) - 公司资料

振华科技

(000733)

  

流通市值:277.27亿  总市值:277.31亿
流通股本:5.54亿   总股本:5.54亿

振华科技(000733)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1997年06月17日
注册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大道北段268号
注册资本(万元) 5541694310000
法人代表 杨立明
董事会秘书 胡光文
公司简介 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科技)是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083基地)按照“三优叠加”(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资产)的原则重组设立的上市公司。公司于1997年6月成立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称:振华科技,股票代码:000733;大股东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振华科技主营业务涉及基础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子功能材料等门类,主要产品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熔断器、压电陶瓷元器件、LTCC滤波器、双工器、介质谐振器、功分器、电机驱动器、电源管理器、二极管、三极管、IGBT器件、SIC器件、变压器、真空灭弧室、继电器、接触器、开关、断路器、连接器、锂离子电池、LTCC介质材料、MLCC介质材料、陶瓷铁氧体材料、压电陶瓷材料、电子浆料等。振华科技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为引领,坚持“产资结合、重组整合”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资产结构调整,着力提升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振华科技发展新局面,致力成为有较强资本运作能力、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实现股东和职工、企业和社会的多赢共进。
所属行业 电子元件
所属地域 贵州
所属板块 军工-参股券商-基金重仓-物联网-深成500-预亏预减-锂电池-西部大开发-融资融券-央国企改革-中证500-超级电容-深股通-军民融合-大飞机-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国产芯片-新能源车-半导体概念-被动元件-IGBT概念-央企改革-低空经济
办公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大道北段268号
联系电话 0851-86301078,0851-86302675
公司网站 www.czst.com.cn
电子邮箱 zhkj@czelec.com.cn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240966.31100.00133337.70100.00

    振华科技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8-25 东吴证券 苏立赞,...买入振华科技(0007...
振华科技(000733)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10亿元,同比去年-0.83%;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去年-25.74%。 投资要点 主营构成变化反映战略转型期主动优化产品结构,为长期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基础:振华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10亿元,同比微降0.83%;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25.74%。业绩下滑主要受新型电子元器件板块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传导及低附加值产品营收占比增加影响,同时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1.50%。分产品看,新型电子元器件营收23.86亿元(占比99.01%),同比减少0.95%,现代服务业营收0.24亿元(占比0.99%),同比增长12.65%。核心业务中,半导体分立器件、通用元件等基础元器件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价格承压,而混合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因客户需求波动导致收入收缩。下游行业升级需求放缓及国产化替代进程中的价格竞争是主营结构变化的主因。 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低附加值产品营收占比上升的双重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44.67%,同比下降6.12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49亿元,同比下降20.30%,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及采购支出增加。合同负债0.36亿元,同比增长64.53%,显示订单储备充足;存货24.69亿元,同比增长10.01%,主要为发出商品增加所致。这些指标变化反映出公司在行业调整期的稳健经营策略,通过优化费用结构和加强订单管理来应对市场波动。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半导体分立器件领域成功研制高压抗辐射加固MOSFET产品,突破陶瓷表贴器件顶部散热封装技术;混合集成电路领域实现高可靠厚膜混合集成DC/DC变换器桥式电路技术突破。报告期内申请专利176件,其中发明专利80件,累计拥有专利1702件。在产品应用拓展方面,公司优势产品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推广应用取得进展。资本运作方面,控股股东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增持计划,累计增持226.46万股,增持金额1亿元,体现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3/12.52/14.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2/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风险;2)民航业相关需求受其他交通方式发展冲击的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4)商誉减值风险。
2025-08-24 中国银河 李良,胡...买入振华科技(0007...
振华科技(000733) 事件:公司发布25年半年报,25年H1实现营收24.10亿元,同比下降0.83%;实现归母净利3.12亿元,同比下降25.74%。25Q2营收15.01亿(YoY+6.05%),归母净利2.53亿(YoY-20.34%)。 25Q2业绩同比降幅收窄,毛利率环比回升:公司25年H1实现营收24.10亿元(YoY-0.83%),实现归母净利3.12亿元(YoY-25.74%),主因产品价格向下调整的压力和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整体业绩阶段性下滑。根据公司经营计划,预计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利润总额11.45亿元,当前完成42.3%和31.4%。 分季度看,25Q2营收15.01亿(YoY+6.05%,QoQ+65.30%),归母净利2.53亿(YoY-20.34%,QoQ+333.19%),营收同比由负转正,归母净利同比降幅持续收窄,环比提升明显。 毛利率环比改善:公司部分产品价格承压叠加低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毛利率持续压缩。25年H1公司毛利率44.7%,同比减少6.1pct。25Q2毛利率环比回升3.5pct,至46.0%,或与公司产品结构季度波动有关。 存货高位运行+合同负债快速增长同步显现,公司下游需求开始走强:25H1 合同负债0.36亿元,较上年底增幅达64.5%,环比增速显著提升,我们认为这与公司订单节奏加快直接相关。同期公司存货规模达24.7亿元,在24年末较高水平上再增10.1%,达到近年新高。结合合同负债增速,我们认为可能系当期公司为订单交付主动备货所致,下游需求开始走强。 新签订单快速增长,2025有望深度受益:根据调研公告,公司高新电子领域新增订单同比保持增长,上半年订单较为饱满,公司产能利用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展望2025,习主席强调如期完成“十四五”既定目标,收官战催生2025高景气,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特种元器件核心供应商之一,将深度受益。 精准资源优化,审慎扩产:公司7月公告因市场和技术等因素终止孙公司江苏新云导电聚合物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建设,该项目此前已补充孙公司钽电容生产能力,产能提升至4.8亿只/年并发挥效益,此次调整展现公司对市场的深入理解,并有效降低投资成本。此外,鉴于整体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动态,公司谨慎使用募集资金,决定将定增募投项目延迟至2026-2028年。预计26-28年实现产能陆续释放,届时将形成一条12万片/年产能的6英寸功率器件制造线、厚膜混合集成电路产能17万只/年、微电路模块产能35万只/年等。以需求周期为导向匹配产能释放节奏,降低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冲击,并提升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投资建议:公司具备芯片研制到生产的全自主能力,并逐步向组件和模块级拓展。随着下游需求修复,公司业绩增长有望重回快车道,或在Q3报表端体现。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0.76/13.00/15.39亿,EPS分别为1.94/2.35/2.7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6/22/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2025-08-22 国金证券 杨晨买入振华科技(0007...
振华科技(000733) 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5年中报,公司25H1实现营收24.10亿(同比-0.8%),实现归母净利润3.12亿(同比-25.7%),25Q2实现营收15.01亿(同比+6.1%,环比+65.3%),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同比-20.3%,环比+333.2%)。 经营分析 上半年业绩下滑,Q2环比改善:1)上半年由于下游降价压力向上游传导,叠加公司产品结构变化,营收同比-0.83%;计提存货减值6922万,信用减值6433万,使得归母净利润同比-20.3%;2)Q2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环比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增速,我们认为后续有望恢复高增长。 规模效益体现,Q2毛利率环比提升:公司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4.7%(-6.1pct),净利率为12.9%(-4.3pct);25Q2毛利率为46.0%(同比-7.1pct,环比+3.5pct),净利率为16.9%(同比-5.6pct,环比+10.4pct)。后续随着公司的规模效应体现,利润率有望逐季度改善。 积极备货生产,订单支撑后续成长:25Q2末合同负债3631万元,较25Q1+19.23%,主要系销售产品预收货款增加;25Q2末存货24.69亿元,较25Q1+3.33%。结合合同负债和存货,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后续有望逐季释放。 多项技术突破,新兴领域布局见成效:1)公司上半年研制出多款高压抗辐射加固MOSFET产品;突破霍尔式接近开关高水压深海环境下输出稳定关键技术,并在船舶领域应用;突破高可靠厚膜混合集成DC/DC变换器桥式电路技术,产品功率密度进一步得到提升;成功研制应用于超高频波段的陶瓷管壳。2)加强优势产品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推广应用,并逐步开展全球化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0亿/14.1亿/17.0亿元,同比+13.1%/+28.2%/+20.5%,对应PE为25.6/20.0/16.6倍。公司作为军工元器件平台型龙头,行业复苏下公司业绩呈现边际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用元器件价格下降的风险;高端元器件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
2025-05-15 中原证券 刘智买入振华科技(0007...
振华科技(000733) 投资要点: 振华科技4月24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19亿元,同比下降32.99%;归母净利润9.7亿元,同比下降63.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1亿元,同比增长29.95%;公司同时发布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元(含税)。 振华科技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9.08亿元,同比下降10.4%;归母净利润为5851万元,同比下降42.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459万元,同比下降52.8%;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023万元,同比下降121.5%;EPS(全面摊薄)为0.11元。 行业量价齐跌2024年业绩承压,2025一季报有一定的边际改善 2024年营业收入52.19亿元,同比下降32.99%;归母净利润9.7亿元,同比下降63.83%;扣非净利润8.38亿,同比下滑67.19%。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08亿元,同比下降10.4%;归母净利润为5851万元,同比下降42.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459万元,同比下降52.8%。 公司持续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主业,2024年报新型电子元器件营业收入51.77亿,占比99.18%,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0.43亿,占比低于1%。2024年随着新型电子集中采购、单价下调、门槛降低等国家与行业政策的逐步深化落实,基础元器件的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受装备采购节奏调整、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研发转化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逐步压缩,业绩承压。2025年Q1行业形势有一定的边际改善,营收、归母净利润跌幅收窄,订单情况出现增长,合同负债对比2025年初增长37.99%。 受行业形势影响,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明显下滑 2024年报公司毛利率为49.7%、同比下滑9.6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8.6%,同比下滑15.85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16.05%,同比下滑16.73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型电子集中采购、单价下调、门槛降低等因素影响。净利率下降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各项成本相对刚性,因此四项费用率明显提高。 2025Q1公司毛利率42.49%,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净利率6.45%,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十四五收官年国防需求有望释放,公司业绩拐点将至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为核心业务,包括基础元器件、电子功能材料、混合集成电路和应用开发四大类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基础元器件主要有二极管、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滤波器、熔断器、继电器、接触器、开关、断路器、锂离子电池等器件;电子功能材料主要有MLCC介质材料、微波铁氧体及吸波材料、LTCC陶瓷材料等;混合集成电路主要有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射频微波模块等;应用开发主要有电源管理、智能配电、电机控制模块/组件等。公司的新型电子元器件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及核工业等领域,是国内军工领域电子元器件产品最齐全、综合供应能力最强的供应商之一。 十四五规划进入最后一年收官阶段,军工需求加速释放带动军工中上游配套行业有望迎来拐点,军工电子元器件行业将率先迎来下游客户的备货,公司业绩拐点有望出现。 2025年经营目标稳健增长,订单增长验证了需求的好转 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利润总额11.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2%、3.06%,经营目标稳健增长表明了公司对2025年经营的信心。公司2025年高新电子领域新增订单同比保持增长,验证了军工需求的好转。 2024年公司完成新型高能混合钽电容器、抑制电磁干扰用薄膜电容器、LTCC频率源、ZHM型一体成型大功率电感器、片式厚薄膜固定衰减器等多款新产品的研制,募投项目稳健推进,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和强劲动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25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04亿、72.67亿、82.23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9亿、15.13亿、18.3亿,对应的PE分别为22.95X、17.74X、14.66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国防军工需求不及预期;2:产品交付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4:新产品研发、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杨立明董事长,法定代... 61.33 0 点击浏览
杨立明先生,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本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总经理等。
沈建华总经理,非独立... 111.32 6 点击浏览
沈建华女士,本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等。
钟成副总经理 41.05 1.08 点击浏览
钟成先生,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曾任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支部书记、总经理,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左才凤非独立董事 64.54 2.88 点击浏览
左才凤女士,本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事,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纪委委员,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董事,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董事等。
胡光文董事会秘书,总... 152.31 0 点击浏览
胡光文先生,本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振华集团深圳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副部长、财务部部长,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贵州振华万象温泉有限公司监事,振华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等。
余传利独立董事 6 0 点击浏览
余传利先生,本公司独立董事,贵州仁信会计师事务所所长,贵州仁信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曾任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
李俊独立董事 6 0 点击浏览
李俊先生,本公司独立董事,贵阳宝弄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贵阳宝弄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曾任世纪中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执行副总裁,上海虎铂股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人,深圳市宝弄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
陈万军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陈万军先生,本公司独立董事,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授、副院长。曾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教授、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授、副院长。
袁贵芳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袁贵芳女士,本公司独立董事,泰和泰(贵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曾任贵州致正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贵州大谋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
陆燕监事会主席,非... -- 0 点击浏览
陆燕女士,本公司监事会主席,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曾任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财务管理部)部长,兼贵州沐方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12-28贵阳新天工业园区内的16号厂房及其附属土地3953.03实施中
2024-09-21振华集团深圳电子有限公司实施中
2023-02-28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4597.01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