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 长江证券... | 高登,... | 买入 | 新业务放量,业... 新业务放量,业绩有望改善
凌云股份收入排名汽车零部件第8名,车身金属件、电池盒和汽车管路等业务技术均全球领先,但公司资产较重受行业景气影响利润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销量大幅下滑,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下滑7.9%;车身金属件受行业销量影响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同时公司在热成型以及电池盒上投入较大,导致业绩亏损。随着行业回升以及下游订单释放,公司业绩有望走出谷底。
车身件:工艺材料持续升级,公司订单充沛
燃油经济性和新能源续航里程需求加速轻量化趋势,车身是极具潜力的减重部件,钢材热成型工艺和铝合金材料是两大技术趋势,预计到2025年市场空间将达到3300亿。公司车身热成型技术强劲,受到戴姆勒、大众等客户认可,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全面配套宝马、奥迪、奔驰等高端客户。金属件业务资产较重,产能利用率较为关键,随着行业回升和订单释放业绩有望回升。
电池盒:立足高端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放量
受政策和新车供给驱动,全球新能源放量拉开帷幕,大众、宝马、奔驰等领先车企均在2020年开始大量投放新车,电池壳是新能源乘用车的全新增量,单车价值高达2000-3000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池盒市场空间将达到450亿,中国市场规模148亿。2015年公司收购德国优质轻量化公司瓦达沙夫,全面切入新能源电池盒市场,目前已经获得保时捷、宝马、奔驰等一线豪华车企认可,随着订单释放,瓦达沙夫有望从减亏到盈利,贡献较大弹性。
管路:受益排放升级和新能源,业绩保持平稳
管路业务的盈利能力强,且稳定性较为出色,2019年下滑幅度也相对有限。
新能源热管理回路增加,管路价值量翻番;同时国六排放标准要求多层管应用量增加,价值量提升30%,产品升级支撑管路业务稳健增长。
投资建议:轻量化集大成者,盈利有望进入释放期
公司是国内轻量化的集大成者,在车身件和电池盒上技术实力领先,产业地位较高。短期行业下行和前期投入导致亏损,随着行业平稳以及电池盒业务利润释放,公司后续盈利有较大弹性。中长期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汽车轻量化金属件龙头。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12、0.28、0.74元,对应2020、2021年PE分别为33.5X和12.4X,给予“买入”评级。 |
2019-08-26 | 长江证券... | 高登,... | 买入 | 行业上半年整... 行业上半年整体较为低迷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上半年受宏观景气较弱同时汽车国五国六切换的因素,行业汽车产量下滑13.7%,其中乘用车产量下滑15.8%。公司汽车金属加工零部件业务覆盖客户较广,整体与行业产量下滑趋势保持一致,上半年收入下滑12.64%。
受年降以及瓦达沙夫投入较大影响,公司毛利率下滑较为明显,最终导致单季度亏损。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16.77%,同比下滑2.41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毛利率下滑5.28个百分点,拖累较大。毛利率下滑较大主要来自三方面:1)行业承压下,下游客户年降额外增多;2)瓦达沙夫新增投入较大,亏损加大;3)收入下滑导致规模效应减弱,折旧摊销等刚性成本占比上升。期间费用率为14.56%,同比增加1.7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占比分别提升1.1和0.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中除常规各项费用外新增对子公司改革外部咨询费1700万元。公司在新能源电池壳体、高强度汽车轻量化及热成型等产品研发持续加大,导致了研发费用率的提升。销售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
新增项目数量依然较为充沛,后续随行业回暖与新项目释放盈利有望企稳。汽车金属板块累计新项目定点87个,覆盖客户包括奔驰、长城、宝马、广丰等;汽车管路系统获新项目定点45个,大众MEB平台冷却管理系统是公司重要订单;市政管道系统新增百万收入以上客户18个。公司持续获得新项目,且主要围绕高端品牌,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
看好公司电池壳项目逐渐放量,盈利逐渐企稳。公司子公司瓦达沙夫作为全球电池壳龙头企业,陆续获得保时捷、宝马、奔驰、长城等订单。
目前瓦达沙夫仍处前期投入期,后续项目逐渐释放将有望扭亏为盈。考虑到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以及瓦达沙夫新增投入超过原本计划,下调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下调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0.62亿,2.50亿和3.54亿,对应估值分别为71.0X、17.5X和12.4X。 |
2019-06-06 | 太平洋 | 白宇 | 买入 | 事件:公司公布... 事件:公司公布配股方案与价格,配股配售价格为8.74元/股,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股份,可配股数量总计为136,521,289股,本次配股面向截至股权登记日2019年6月11日上交所收市后所有在册股东。
配股如期启动,募集资金合理利用。今年1月份通过配股审批,目前已如期启动配股工作,本次配股配售价格为8.74元/股,预计将募集不超过15亿资金。其中6亿用于归还公司借款,其余金额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能源电池壳项目订单的超预期,剩余资金将有望用于新能源电池壳项目后续的产能投资,资金的有效流通与利用将为公司更长远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战略布局新能源电池壳,量价齐升可期待。公司收购德国WAG以后,战略规划布局新能源电池壳业务,一经推出即获得市场认可,从配套保时捷J1、宝马新X3、宝马I20等高端车型起步,获得豪华品牌背书与认可。随后获得北京奔驰国产化项目定点,在手订单充沛,且已与丰田、本田等强势日系品牌以及特斯拉开展相关技术交流,有望获得更多突破。新能源电池壳单品价值量远高于原有产品,同时随着国内新能源车进一步渗透以及公司产能逐步释放,未来有望取得更多突破,具备量价齐升的逻辑,该产品也将在2019年下半开始陆续放量并贡献业绩。
行业无需过度悲观,新起点带来新希望。目前乘用车行业整体销量仍然相对低迷,同时面临国五切换国六清库存事件影响,批发销量近期仍存压力。但随着政策的托底以及消费者观望情绪的缓解,行业整体有望在三季度迎来转机,并开启新一轮周期。当下公司站在新的周期起点,同时将有望受益“车市回暖盈利改善+新能源电池壳上量+国六管路量产+基建带来市政板块弹性”等多重潜在利好叠加,未来趋势逐步明朗,向上空间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公司配股事宜如期启动,募集资金也有望得到有效利用。行业短期压力不足为俱,公司传统业务优势突出,新能源电池壳不断取得突破,预计2019年下半年将逐步放量。我们预计公司19/20年营收分别为131.7亿元/14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1亿元/3.51亿元,对应19/20年PE估值分别为16倍/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配股募集资金低于预期、新能源电池壳产品进展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