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731.55亿 | 总市值:762.26亿 | ||
流通股本:43.24亿 | 总股本:45.05亿 |
新希望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上期评级 | |||||
2021-09-01 | 首创证券 | 孟维肖 | 增持 | 增持 | 新希望:饲料维持高增,养猪短期承压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5.19亿元,同比增长37.64%,实现归母净利润-34.1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2.80亿元,同比增长33.79%,实现归母净利润-35.5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点评:饲料主业强势增长,盈利水平远超同行。上半年受益于下游生猪存栏回升和水产养殖高景气度,公司饲料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共销售饲料1353万吨,同比增长301万吨,其中外销饲料达到1011万吨,同比增长27%。 外销饲料中,猪饲料达265万吨,同比增长98%(全国增长71%);禽料654万吨,同比增长10%(全国负增长6%);水产饲料64万吨,同比增长29%(全国增长9%);反刍料21万吨,同比增长42%(全国增长8%)。上半年公司饲料业务实现营收328.27亿元,同比增长45.34%。 公司饲料业务技术沉淀深厚,通过创新组织与产品迎合养殖需求升级,在规模壁垒基础上向专业化、产业化转型,厚积薄发带来的提效降费优势助力公司在饲料原料高企的情况下依然展现较强的盈利能力。 猪价持续下行,公司调整产能扩张节奏,降本增效提上日程。2021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从年初36元/kg的高点一路下跌至6月份的12元/kg。 报告期内,公司共出栏446.11万头(同比增长110%),其中包含育肥猪305.59万头,种猪、仔猪140.52万头,行情低迷叠加去年外购种猪和仔猪成本较高,公司养猪业务亏损严重。上半年养猪业务实现营收101.82亿元,同比增长46.55%,总计亏损46亿元(含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10亿元)。公司自二季度开始全面停止外购仔猪苗和种猪,逐步回归自繁自养体系,目前能繁母猪存栏维持在110-120万头之间,同时根据生猪行情波动及时调整产能扩张节奏。降本增效方面,公司35天受胎率、配种分娩率、上市率、正品率等都在逐步回升,6月份窝均健仔数达到10,窝均断奶数达到9.4,7月份平均仔猪断奶成本下降到470元/头,数个战区平均仔猪断奶成本已经达到350元/头以下,我们或将在下半年出栏的肥猪中看到持续的数据改善。 禽业、食品业务稳健增长,大单品打造初显成效。公司报告期内合计销售鸡、鸭苗2.64亿只(同比增长4%),商品鸡鸭2.20亿只(同比增长11%);屠宰毛鸡、鸭3.52亿只(同比持平)。鸡产业链景气度低迷,上半年单只鸡亏损约0.15元,但青岛田润屠宰鸡单只盈利达1.15元;鸭产业链表现较好,上半年单只盈利约0.55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禽产业大单品策略取得初步成效,上半年黄金鸭掌实现7000万销售额,截至8月30日已突破1亿大关。上半年公司禽产业共实现营收92.09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归母净利润6000万元。食品方面,公司主要依靠屠宰和熟食业务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小酥肉、肉滑、牛肉片等爆品销售额均在1亿以上;同时成立团餐业务团队,积极开拓连锁火锅、食品深加工、KA商超、新零售等领域的头部优质客户。公司食品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44.74亿元,同比增长8.18%。 投资建议:深耕产业链的能力是新希望无可替代的优势,对产业的理解、供应链的管理、工厂的运营以及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公司都能触类旁通。 公司一方面夯实饲料主业,另一方面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大力布局生猪禽类养殖、食品等业务,如今已经形成完整农牧产业链。公司实现数字化升级,依托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畜禽养殖科学化、精细化运营,凭借大数据优势实现产品和消费者的分层,以最优化匹配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食品端顺应消费趋势变化,新希望六和深耕下游食品深加工业务,高温肉食领域的美好品牌,畜禽屠宰领域的千喜鹤、六和美食,中央厨房领域的嘉和一品央厨等业务都取得明显成效。我们认为通过对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叠加多元业态帮助公司有效对冲养殖端周期波动,公司后期盈利水平有望环比持续改善,看好公司长期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1/22/23年EPS分别为-1.40/0.06/0.65元,对应PE分别为-7.81/190.72/16.92,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生猪疫病大范围爆发;饲料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 ||||||
2021-08-30 | 国海证券 | 程一胜 | 增持 | 不评级 | 新希望事件点评:饲料销量增速高于行业,生猪养殖大幅亏损 | 查看详情 |
新希望(000876)发布 2021年中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5.19亿元,同比+37.64%;实现归母净利润-34.1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盈利 31.84亿元。其中,21Q2实现营业收入 322.80亿元,同比+33.79%;实现归母净利润-35.5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盈利 15.37亿元。 投资要点: 饲料业务销量增速高于行业。上半年,公司饲料外销料销量为 1011万吨,同比+27%(全国饲料总产量同比增长 21%);其中,猪料外销量为 265万吨,同比增长 98%(全国猪料产量同比增长 71%); 禽料外销量为 654万吨,同比增长 10%(全国禽料产量同比增长-6%);水产料销量为 64万吨,同比增长 29%(全国水产料同比增长 9%);反刍料销量为 21万吨,同比增长 42%(全国反刍料同比增长 18%)。饲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28.27亿元,同比+45.34%; 由于饲料原料成本上涨,毛利率为 6.92%,同比-0.95pct。 生猪养殖大幅亏损,禽产业收入稳定略增。由于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去年外购母猪、仔猪使得公司今年仔猪成本较高,公司上半年出栏生猪亏损较大。2021H1合计出栏生猪 446.11万头,同比+110%,其中种猪、仔猪 140.52万头,肥猪 305.59万头。生猪养殖实现营业收入 101.82亿元,同比+46.55%;毛利率为-6.47%,同比-49.07pct。公司禽产业收入 92.09亿元,同比+1.43%。 销售鸡苗、鸭苗 2.64亿只,同比+4%;销售商品鸡鸭 2.20亿只,同比+11%;屠宰毛鸡、毛鸭 3.52亿只,同比持平;销售鸡肉、鸭肉 86.40万吨,同比-5%。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稳定增加。二季度末,公司固定资产 325.37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64.83%和+7.40%;在建工程 159.62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182.37%和+12.73%;上半年在转固 41.33亿元。 期末生产性生物资产 97.23亿元,同比+22.29%,环比-11.66%。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约 120万头,公司已竣工种猪产能超过 160万头,已竣工育肥产能达到 600万头,另有 390万头育肥厂处于建设中或未开工状态。 猪场开办费用逐渐降低,预计下半年有效控制养殖成本。公司 2021H1资本开支环比 2020H2下降 46%,2021Q2资本开支环比2021Q1下降 45%;2021H1开办费用环比 2020H2下降 18%,2021Q2开办费用环比 2021Q1下降 56%,后期资本开支与开办费用仍将继续降低。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已全面停止外购仔猪,实现仔猪自供,存栏肥猪中自养与合作放养的比例为 1:4。公司上半年已经计提 10.80亿元资产减值损失,预计下半年养殖成本降幅明显。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我们预计公司 2021/22/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7亿元、10.27亿元和 54.9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14.1倍、47.5倍、8.9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饲料原料成本波动风险;动物疫情影响饲料消费;猪价长期低迷导致资金紧张。 | ||||||
2020-11-13 | 东北证券 | 李瑶 | 买入 | 买入 | 新希望:猪价同比转负,生猪养殖以量补价可期 | 查看详情 |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10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司2020年10月销售生猪91.15万头,环比下降8%,同比增长142%;收入为25.28亿元,环比下降24%,同比增长88%;商品猪销售均价28.39元/公斤,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16%。 点评:猪价进入下行周期,公司有望实现以量补价。受去年同期猪价高基数以及生猪产能逐渐恢复影响,猪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但是,由于目前能繁母猪存栏结构中的三元母猪占比仍然较高,整个行业母猪群的生产效率受损严重。虽然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恢复,但考虑到其效率的下降,猪价有望保持在较好的盈利区间内,并且盈利期较以往拉长。公司生猪产能建设快速推进,截至10月底,种猪存栏超过19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08万头,后备母猪85万头;已经投入运营的种猪场项目具备2500万头产能。预计2020、2021年公司生猪销量有望达到800万头、2500万头,在猪价下行阶段公司有望实现以量补价。 外购仔猪出栏成本有望下降。前三季度公司自有仔猪育肥完全成本为13.9元/公斤,单三季度自有仔猪育肥完全成本为14.2元/公斤;前三季度公司外购仔猪育肥完全成本为29.7元/公斤,单三季度外购仔猪育肥完全成本为33.4元/公斤。三季度外购仔猪育肥完全成本上升明显主要由于今年3-4月份仔猪价格快速上升。但是,由于5-6月仔猪价格有所下滑,四季度外购仔猪出栏成本有望小幅回落。由于今年10月后仔猪价格跟随猪价回落而出现明显下降,预计5-6个月后的外购仔猪养殖成本也会明显改善。另外,2021年公司自产仔猪育肥占比将继续提升,有望带来公司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的下降。由于公司仔猪成本及仔猪销量有所上升,上调公司仔猪成本及仔猪销量预测值,导致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有所下调。 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1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85.95亿元、206.37亿元,对应PE13.65倍、5.6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出栏量不及预期,畜禽疫情,价格波动,食品安全事件。 | ||||||
2020-11-04 | 财富证券 | 杨甫 | 买入 | 增持 | 新希望:生猪养殖业绩释放,出栏量高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事件:新希望披露2020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7.88亿元,同比增长31.40%;归母净利润50.85亿元,同比增长65.5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92亿元,同比增长39.17%,环比增长24.72%;归母净利润为19.21亿元,同比增长27.22%,环比增长24.97%。 生猪养殖、饲料业务贡献主要利润。2020Q3,公司销售生猪221.47万头,同比增长116.01%,环比增长70.45%;销售均价为34.90元/公斤,同比增长66.28%,环比增长10.92%;销售收入为75.40亿元,同比增长259.90%,环比增长69.55%。受益于生猪价格上涨和出栏量增加,生猪产业实现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长245%,为公司Q3利润的第一大来源。饲料业务方面,公司不断加强饲料产品研发、市场开发与服务,持续提升饲料产业的产品力、采购力、制造力、服务力,Q3饲料销量约为651万吨,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6%。其他业务方面,受白羽鸡行业供给过剩、鸡肉价格处于低位运行影响,鸡产业保持盈亏平衡,略微盈利;食品板块实现净利润约0.36亿元,较上年同期持平;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为2.8亿元,同比下降36%。 母猪存栏+人才储备+猪场建设+资本开支,保障生猪出栏高速增长。能繁母猪方面,公司9月底生产性生物资产较年初增长338.33%;截止10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108万头,后备母猪85万头,预计年底公司能繁母猪能达到150万头,后备母猪100万头。人才储备方面,截止10月底,猪产业人才已经超过4万人,预计年底会达到4.5万人,人才储备能够满足公司生猪出栏需求。种猪场建设方面,截止10月底,公司投入运营的项目产能达2500万头,预计年内竣工的在建产能为1500万头,筹建中的项目产能为1500万头。自育肥猪场建设方面,2021年3月底,公司预计具备存栏500万头以上的自育肥产能,对应1000万头的育肥猪出栏量。受猪场建设加快影响,公司9月底固定资产较年初增长54.89%,在建工程较年初增加103.79%。资本开支方面,公司预计今年资本开支为360亿元、明年资本开支约为200-300亿元,主要用于猪场建设。今年以来,公司先后完成40亿元可转债发行、40亿元定增计划等。10月底,公司披露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不超过85亿元用于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和偿还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总的来看,公司具备生猪出栏量保持高速增长的基础,受益于生猪价格维持相对高位运行以及养殖成本的下降,生猪养殖业务有望保持高盈利水平。此外,受益于家禽存栏维持高位以及生猪供给逐步恢复,饲料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增厚公司利润。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88.60/128.03/125.43亿元,EPS为1.97/2.84/2.7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94/9.65/9.84倍。综合考虑可比公司估值和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公司11-13倍综合PE,对应2021年的合理价格区间31.24-36.92元,上调公司评级至“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非瘟疫情扩散、出栏量不及预期、畜禽价格波动。 | ||||||
2020-11-01 | 广发证券 | 王乾,钱浩,唐翌 | 买入 | 买入 | 新希望:养殖业务持续扩张,短期成本略有波动 | 查看详情 |
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7.88亿元,同比增3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85亿元,同比增65.54%,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为17.37%,同比增长3.88个百分点。 生猪出栏量同比大幅提升,养殖成本略有波动。公司三季度生猪销售221.47万头,同比增116%,实现销售收入75.4亿,估算商品猪销售价格34.5元/公斤,头均盈利约550元。三季度商品猪完全成本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在于:(1)三季度外购仔猪育肥成本抬升。受一季度仔猪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预计三季度外购仔猪育肥出栏成本环比略有提升。但是,我们判断随着后续外购育肥占比下降,该部分成本波动的影响有望持续降低;(2)费用摊销处于高位。目前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仍旧处于大幅扩张阶段,预计短期投建及养殖业务对应的总部费用仍旧处于较高水平,对短期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资本支出维持高位,养殖业务扩张决心坚定。公司单季度资本支出超过100亿,前三季度资本支出累计投入超过250亿,主要应用于生猪养殖业务扩张。对应固定资产较2019年年末增54.89%,生产性生物资产增338.33%。 预计20-21年业绩分别为1.91元/股、3.08元/股。公司作为本轮猪周期中生猪出栏增速最快的养殖企业之一,有望在未来2-3年实现市占率快速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生猪出栏量有望达到800万、2500万头以上。受益于猪价高景气,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年EPS1.91元/股、3.08元/股,对应行业平均水平给予2021年12倍PE估值,合理价值36.94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非洲猪瘟疫情加重,供给大幅增加导致猪价大幅下跌。 | ||||||
2020-10-31 | 开源证券 | 陈雪丽 | 买入 | 买入 | 新希望:三季度生猪产能加速释放,猪价下行业绩承压 | 查看详情 |
三季度出栏量加速释放,猪价下行业绩承压,维持“买入”评级新希望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7.88亿元(+31.40%),归母净利润50.85亿元(+65.54%);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0.92亿元(+39.17%),归母净利润19.21亿元(+27.22%)。2020年三季度公司共出栏生猪221.47万头,单季度出栏量超过上半年累计出栏量,下半年开始公司生猪养殖产能加速释放,同时三季度生猪价格下跌,公司生猪养殖利润有所下滑。 考虑2020年猪价处于下行通道,原料成本上涨,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92.79/187.58/153.22亿元(原预测为136.30/248.32/228.42亿元),EPS分别为2.06/4.16/3.40元(以最新股本全面摊薄),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6.5/7.9倍,同时公司未来生猪出栏量居全国前列,市场占有望显著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外购母猪及仔猪比例或下降,成本改善空间大公司三季度能繁母猪中15%为低生产效率的三元母猪,42%为高成本的外购二元母猪,导致公司自繁自养生猪成本小幅增加,外购仔猪成本方面,由于前期高价外购的仔猪开始集中出栏,占比接近50%,拉动了公司养殖成本整体上升。四季度开始三元及外购二元母猪比例将持续降低,同时未来外购仔猪比例不超过30%,公司养殖成本有望显著下降。 四季度生猪价格有望上涨,公司业绩回暖公司出栏量逐季放量,四季度有望超过360万头,占全年比例约45%,同时四季度生猪消费旺季到来,猪价有望止跌回暖,公司业绩有望出现改善。中长期来看,三季度末公司种猪存栏接近180万头(能繁100万头、后备80万头),2021年2500万头出栏目标有望完成,公司生猪养殖体量将踏上新台阶。 风险提示:生猪产能快速恢复,价格下跌;公司饲料、食品业务不及预期等。 | ||||||
2020-10-31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买入 | 买入 | 新希望:生猪业绩释放中,产能加速扩张 | 查看详情 |
1.投资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一)猪价持续高位,Q3业绩持续快增长2020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7.88亿元,同比+31.4%;归母净利润50.85亿元,同比+65.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3.69亿元,同比+65.59%。公司综合毛利率13.03%,同比pct;期间费用占比为6.18%,同比+0.06pct。2020Q3,公司营业收入为300.92亿元,同比+39.17%;归母净利润19.21亿元,同比+27.2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85亿元,同比+31.96%。 (二)生猪产能加速扩张,未来生猪出栏高增长可期20年前三季度,公司生猪出栏433.76万头,同比+83.11%。20Q3公司生猪出栏221.47万头,环比+70.45%;商品猪价格均值为34.9元,环比+10.93%。截至20年三季度末,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10.05亿元,环比+38.41%,同比+1016%。在建工程为96.72亿元,环比+71.09%,同比+133.91%。公司产能扩张加速,为明后年生猪出栏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三)公司拟发行可转债、设立投资基金,加快业务布局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85亿元,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6年。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投资生猪养殖项目与偿还银行贷款,其中用于生猪养殖项目达59.5亿元。另外,公司拟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人民币30亿元的山东新希望鑫农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三次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双向交流合作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机遇产业基金的杠杆效应,公司可放大资金投资规模,加快业务布局。 3.投资建议公司为养殖产业链一体化企业,并逐步向下游食品领域进发。受益于生猪养殖利润高位,叠加公司生猪产能布局加速,公司猪产业发展不可小觑。结合饲料后周期、食品端逐步发力,未来业绩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3.06/3.99/4.8元,对应PE为9/7/6倍,维持“推荐”评级。4.风险提示1、动物疫情的风险;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3、政策变化的风险;4、质量的风险;5、猪价、鸡价波动的风险;6、下游养殖量波动的风险等。 | ||||||
2020-10-13 | 广发证券 | 王乾,钱浩,唐翌 | 买入 | 买入 | 新希望:养殖成本短期略有波动,静待业绩稳步提升 | 查看详情 |
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50亿元,同比增56.27%-62.78%;单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18.3亿元,同比增7.97%-21.21%。 生猪出栏量同比大幅提升,养殖成本略有波动。公司三季度生猪销售万头,同比增116%,实现销售收入75.4亿,对应单头肥猪头均盈利近300元左右。成本方面,预计三季度肥猪完全成本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在于: (1)三季度外购仔猪育肥成本抬升。受一季度仔猪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预计三季度外购仔猪育肥出栏成本环比略有提升。但是,我们判断随着后续外购育肥占比下降,该部分成本波动的影响有望持续降低; (2)费用摊销处于高位。目前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仍旧处于大幅扩张阶段,预计短期投建及养殖业务对应的总部费用仍旧处于较高水平,对短期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综合测算,单三季度生猪养殖业务贡献11-11.5亿左右。 饲料业务稳步提升,禽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低迷。受益于生猪养殖高景气延续,预计公司饲料业务仍旧保持稳步提升。禽产业链方面,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稳步发展,但三季度禽养殖盈利低迷,预计将拖累整体板块盈利。 预计20-21年业绩分别为1.97元/股、3.14元/股。公司作为本轮猪周期中生猪出栏增速最快的养殖企业之一,有望在未来2-3年实现市占率快速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生猪出栏量有望达到800万、2500万头以上。受益于猪价高景气,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年EPS1.97元/股、3.14元/股,对应行业平均水平给予2021年12倍PE估值,合理价值37.71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非洲猪瘟疫情加重,供给大幅增加导致猪价大幅下跌。 | ||||||
2020-09-02 | 财富证券 | 杨甫 | 增持 | 不评级 | 新希望:生猪产能大幅扩张,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 | 查看详情 |
事件:8月30日晚,新希望披露2020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46.96亿元,同比增长26.64%;归母净利润为31.64亿元,同比增长102.57%。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1.28亿元,同比增长26.44%,归母净利润为15.37亿元,同比增长71.64%。 饲料、养猪、食品业务齐发力,推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饲料产业方面,受益于肉禽存栏维持高位和猪料内销增加,公司销售饲料1062万吨,同比增长20.00%;饲料销售收入为225.86亿元,同比增长17.29%,营收占比为50.53%;饲料毛利为17.79亿元,同比增长16.49%。生猪产业方面,受益于生猪产能逐步释放和猪价大幅上涨,公司销售生猪212.19万头,同比增加58.00%;生猪销售收入为69.48亿元,同比增长261.23%,营收占比为15.54%;生猪毛利为29.60亿元,同比增长708.11%。食品产业方面,受益于新品上市和渠道拓展,食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1.35亿元,同比增长46.56%,营收占比为9.25%;食品毛利为4.69亿元,同比增长28.77%。肉禽产业方面,公司销售商品鸡鸭1.99亿只,同比增加31.40%;由于供给过剩,肉禽价格大幅下降,肉禽销售收入为90.79亿元,同比下降7.24%,营收占比为20.31%;肉禽毛利为4.78亿元,同比下降50.67%。 生猪产能大幅扩张,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种猪存栏方面,截止8月30日,公司种猪存栏约16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80万头,后备母猪存栏80万头。预计年底能繁母猪存栏150万头,后备母猪存栏100万头。此外,公司拟出资1亿元设立新希望猪育种有限公司,提升公司生猪育种能力;猪场产能方面,截止6月底,公司已投入运营的项目产能达1800万头,在建产能为1200万头,筹建产能为1000万头,已完成土地签约或储备的项目产能为3000万头,理论可达的最大产能已超过7000万头;人才储备方面,公司加大人才招聘与培训,积极储备养猪人才,截止6月底,公司猪产业员工已超过3万人;资金储备方面,公司上半年已经完成40亿元可转债的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疫情防控债)及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并申报40亿元定增计划。目前,公司拥有70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信比例不到50%,养猪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较有保障;成本控制方面,公司上半年自产仔猪育肥的完全成本保持在13.6元/kg,相比2019年主要因为代养费与饲料成本等因素上升了0.6元。未来,随着外购种猪占比下降以及自养肥猪占比、猪场产能利用率、饲养精准度提升,公司生猪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总的来看,公司抓住非瘟拉长的生猪行情机遇期和政策机遇期,快速发展生猪养殖业务,未来三年公司生猪出栏量将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公司有望基于饲料、育种、育肥、屠宰、食品全产业链的布局以及猪产业与肉禽产业的对冲,降低行业周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保持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19.63/168.23/181.05亿元,EPS为2.78/3.91/4.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67/9.72/9.03倍。综合考虑可比公司估值和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公司14-16倍PE,对应2020年的合理价格区间38.92-44.48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非瘟疫情扩散、出栏量不及预期、畜禽价格波动。 | ||||||
2020-09-02 | 广发证券 | 王乾,唐翌,钱浩 | 买入 | 买入 | 新希望:净利润大幅提升,生猪业务表现亮眼 | 查看详情 |
公司公布2020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6.96亿元,同比增长26.64%;归母净利润为31.64亿元,同比增102.57%。其中生猪养殖业务实现营收69.48亿元,实现毛利润29.6亿元,同比增708.11%。 生猪出栏量同比大幅提升,资本支出持续加码。公司上半年出栏量212.29万头,同比增129.43%,估算肥猪头均盈利在750-800元/头。其中,自产仔猪育肥成本为13.6元/公斤,自产仔猪与外购仔猪比例为1:1.8,随着育肥产能的逐步释放,判断后续外购仔猪占比有望进一步下降。公司存货较2019年年末大幅增110.12%,主要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大幅增长所致,反映当前公司肥猪存栏充足,后续出栏量有望加速增长。产能方面,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资本支出超过150亿元,同比增434.43%,截止6月底,公司实现和储备超过7000万头产能布局,为未来2-3年出栏量持续增加奠定基础。 饲料销量增速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优化。公司上半年饲料销量1052万吨,同比增20%,其中猪料增23%,禽料增16%,水产料增13%。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精益生产,打造规模优势,饲料单吨费用同比下降5%,随着后续饲料行业景气度提升+内部效率优化,我们认为公司饲料业务后续有望延续量利齐升。 预计20-21年业绩分别为2.78元/股、3.68元/股。公司作为本轮猪周期中生猪出栏增速最快的养殖企业之一,有望在未来2-3年实现市占率快速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生猪出栏量有望达到800万、2500万头以上,受益于猪价高景气,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年EPS2.78元/股、3.68元/股,对应行业平均水平给予2021年12倍PE估值,合理价值44.12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非洲猪瘟疫情加重,供给大幅增加导致猪价大幅下跌。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上期评级 | |||||
2022-07-06 | 华安证券 | 马远方 | 增持 | 增持 | 轻工制造行业周报:六面顶压机大型化趋势详细解读;工业钻产销两旺、价格或维持高位 | 查看详情 |
周专题:六面顶压机大型化趋势详细解读;工业金刚石产销两旺、价格或维持高位事件一:中兵红箭于7月1日发布22H1业绩预告,业绩增长超预期。公司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6.65亿元-7.15亿元,同比增长103%-119%。22Q2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4.34亿元,同比增长67%-89%,环比增长37%-53%。据公司公告,增长主因超硬材料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工业用金刚石及培育钻石整体产销两旺。 事件二:北交所IPO公司惠丰钻石上市申购已于6月29日完成,本次发行价格为28.18元/股。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为1100万股,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前本次发行预计募集资金总额3.10亿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本次发行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3.56亿元。 工业金刚石:供不应求、产销两旺,预计短中期价格或维持高位。由于超硬材料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工业用金刚石及培育钻石整体处于产销两旺。多家人造金刚石公司对其产品进行提价,22Q1业绩普遍增长亮眼。我们选取力量钻石为样本进行分析,公司2021年产能利用率与产销率维持高位。金刚石单晶:由于下游市场对高品级单晶需求增加,公司高品级单晶销售量占比从2020年的70.0%提升至22Q1的83.2%,带动了单晶整体业务毛利率由39.4%提升至60.2%。受供需失衡驱动,高/低品级金刚石单晶价格由每克拉0.25/0.13元上涨至0.38/0.26元,抵消了石墨粉、金属触媒粉、顶锤及电力等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金刚石微粉:我们判断由于1)超硬材料行业产销两旺,公司金刚石微粉产品提价;2)下游光伏行业行业增长速度较快,使得单价较高的线锯用微粉的销量占比提升,公司微粉产品结构优化。进而公司微粉销售均价由2020年的提升至22Q1的0.31元/克拉提升至0.39元/克拉。同时我们判断由于采购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22Q1金刚石微粉毛利率较2021年小幅下滑1.5pct。预计随下游光伏、半导体等需求稳定增长,线锯用金刚石微粉结构性增长延续。同时由于生产商新增产能主要用于消费领域高利润率的培育钻且存量压机有向生产培育钻转移的趋势。预计微粉产能难以匹配需求增长的情况短中期或延续,微粉价格或维持高位。 压机大型化:伴随主机及配套设施的升级迭代,带来人造金刚石生产商效率提升。六面顶压机主要由主机、增压器、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和加热系统等部分构成,大型化是提高金刚石产量与质量的必然趋势。我国压机在经历过1965年的研制阶段以及1990年大型化的过渡阶段后,之后的大型化进程可划分为三个标志性阶段。由第一阶段迈向第二阶段、延展阶段,控制系统的性能、产出单晶的属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主机演变:大型化趋势下主机结构发生演变,无缸压机在造价以及生产效率方面较有缸压机有所提升。底支撑与双支撑逐渐成为早期法兰支撑结构之后的当前两种六面顶压机主机的主流支撑结构。锻造工艺下六面顶压机使用寿命及单产均值较铸造工艺更优。配套升级:除了主机之外,六面顶压机配套的顶锤、液压系统以及电控系统需要同步发生改进。其中顶锤大型化能够降低锤耗,减少生产成本。液压系统的优化升级则涉及提升流量和速度、压力控制精度,以及增加集成化程度等多个维度的改进。而电控系统的进步则主要体现在提高全方位控制精度。生产效率提升:从单产、产品结构、单克拉成本、单块产值、利润率等多方面考察,压机大型化在目前的范围内是越大越好。总体来看,大口径压机通过提升单产均值及产品质量赋能生产商。 我们认为在压机大型化趋势下,生产商普遍采用更大口径的六面顶压机。且压机大型化伴随顶锤、液压及电控系统等配套设施的同步改进,增加了对老设备升级迭代的成本。因此生产商选择淘汰老旧设备并采购新设备(例如黄河旋风2020年设备报废率约20%)。当前新设备占比较高且未来压机增长弹性较大的生产商有望率先受益。 本周观点【造纸板块】:延续我们在5月16日《造纸21A&22Q1复盘及展望:木浆上行一体化企业受益,特纸压力逐步松动》核心观点:特纸压力逐步松动,首推五洲特纸。受短期供应面扰动浆价仍处高位,但浆纸系逐渐步入淡季,预计难以支撑浆价再次大幅上涨,且海外阔叶浆产能将在下半年陆续恢复或投产,供给端压力逐步缓解,故22H2起浆价下行可能性较大。建议关注特种纸板块当前高性价比优势,高景气纸种产销旺盛,良好的供需结构使得提价落地顺畅,且后期若浆价下行存在明显的利润反弹。当前特纸龙头估值较低(五洲特纸PE-TTM仅为17.2X),结合公司投产节奏、生产及销售端壁垒来看,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家居板块】:估值进入安全区间,白马进入价值配置区间。当前整体板块估值反应了对房地产竣工、销售下滑现状及预期,但就个体企业基本面而言,龙头白马在近三年体现基本面韧性。近端来看,头部定制、软体家居企业同期增速普遍高于社零家具类增速,中长期,软体家具具备较大渗透率提升空间,定制龙头持续拓宽整装等渠道。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房地产支柱及托底作用,潜在政策催化有望提振行业预期,我们认为当前家居龙头白马进入长期配置价值区间。 【新型烟草】:至暗时刻或已过,国内政策正名+海外趋势向好,行业高质量增长、龙头价值凸显。行业当前仍处于低渗透、高成长的增量竞争阶段,龙头采取扩张性政策,短期不聚焦利润、定价,而是增加研发投入,强化消费者基于减害诉求+消费体验的产品力,通过提升感官体验、及外观设计创新提升消费体验。国内市场政策过渡期较市场预期更加宽松,留足申请许可证、对产品完成合规性设计、改造的时间,预计年内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终端市场电子烟门店经营或已度过至暗时刻,预计随着10月《强制国标》生效,终端门店经营情况有望好转;海外市场菲莫国际与英美烟草22Q1用户人数、新型烟草营收及烟弹销量同比维持增长,验证全球无烟转型趋势向好。思摩尔等生产商聚焦研发和生产符合新国标口味及烟杆的新品,预计在9月底过渡期结束前逐步面市。看好牌照监管、平台化管理、技术审查背景下头部生产商产品技术优势凸显,行业集中度提升。 【户外运动】:2022年内外销景区度有望延续,相关产业链订单趋势性高增长。海外的户外运动需求稳健和国内户外运动增长空间广阔带动了相应产品出口和内销的双向提升。22年景气度延续订单稳定,在汇率和海运费回稳后具备利润提升机会。建议关注相关产品(露营用品、杯壶等)受海内外需求拉动,同时OBM业务同步高速发展的企业。 【纺织制造】:6月以来伴随上海复产复工、线下消费逐步恢复,内需具备复苏机会。疫情之下纺织制造产业链优势凸显,上半年出口景气,但由于近期欧美通胀压力,市场对于外需持谨慎态度。中美贸易摩擦有缓和迹象,关税回落利好出口,后续板块景气度需关注全球经济形式和政策变动。 【功能性鞋服】:运动鞋服:伴随线下消费逐步恢复出现估值回升趋势,消费复苏+经济催化后具备结构性机会,当前可适当关注国潮龙头;羽绒服:Q2是羽绒服传统销售淡季,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头部品牌波司登线上线下渠道升级,21/22财年各品牌收入增速较快。 【珠宝钻石】培育钻:5月印度培育钻进口环比提升,出口创新高验证对天然钻替代。5月培育钻进口额1.0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14.7%/+9%,进口数据符合钻石消费进入淡季的特征;5月培育钻出口额1.77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136%/+19.6%,出口额品类渗透7.81%,同比/环比分别+4.2pct/+1.4pct,出口额及渗透率均创自2019年以来新高,验证下游需求旺盛以及对天然钻替代。5月印度天然钻进口均价同比增长持续验证我们对俄乌危机加剧天然钻供给短缺致天然钻毛坯涨价的判断。5月IDEX成品钻价格指数均值达151.3,同比/环比分别+21.1%/-1.3%。预计6月之后制裁影响逐步传递至成品钻。5月以来美国对俄天然钻毛坯出口制裁升级影响逐渐显现,天然钻供给不足+高通胀预期影响终端消费,或加速培育钻渗透。 黄金珠宝:疫情反复或致黄金珠宝婚庆需求递延释放,疫情、市场预期好转驱动下股价反弹或领先于基本面复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金银珠宝零售额220.5亿元,同比下滑15.5%,在可选消费品中下滑幅度较大,主因珠宝较为依赖线下场景试戴,疫情影响线下门店客流、同时珠宝作为可选消费品受冲击较大。预计对一线市场直营门店占比大的品牌受疫情影响较大。6月1日上海宣布加快复工复产,本轮疫情即将接近尾声。预计珠宝公司22Q2业绩仍承压,看好疫情冲击边际弱化、珠宝递延需求回补驱动下,珠宝线下门店经营及业绩或于22Q3迎来复苏。同时在市场预期好转驱动下,珠宝板块估值修复有望领先于业绩复苏。 投资建议造纸板块:浆价短期坚挺利好具备自有浆线或木浆库存管理能力较强的规模纸企,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推荐【太阳纸业】,建议关注【博汇纸业】、【晨鸣纸业】。建议关注若浆价后期松动后特纸板块盈利反弹,推荐【五洲特纸】、建议关注【仙鹤股份】、【华旺科技】。 家居板块:建议关注整装收入持续高增的【欧派家居】;22年轻装上阵深化管理制度改革的【索菲亚】;多渠道布局成果初现的【志邦家居】;渠道改革逐步兑现至业绩,基于原有的强势沙发渠道发力新品类并逐渐放量【顾家家居】;聚焦主业,自主品牌发力强劲,加速渠道拓展的【喜临门】;继续发力床垫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市场份额和业绩处于较强的上升通道的【敏华控股】。 珠宝钻石:建议关注大克拉工艺突破,新增产能带来业绩稳定释放的培育钻石制造商【力量钻石】,【黄河旋风】,【中兵红箭】。建议关注黄金饰品在高线市场具备品牌及产品优势且低线市场加速扩店的【周大福】;以及在2021Q3推出省代模式后加速开店的【周大生】;打造国潮时尚创新设计品牌力,渠道端加速发力加盟门店的【潮宏基】。 新型烟草:建议关注过渡期受影响较小且当前估值极低的的生产龙头【思摩尔国际】。 户外运动:推荐充气床垫细分龙头【浙江自然】,公司供应链地位牢固,具备多维验证。核心品类增长趋势延续,新品持续放量。募投项目投产带动收入增长;以及国内最大的保温杯制造商【哈尔斯】,公司持续深化管理改革、品牌改革,股权激励凝聚整体意志,自有品牌重点发力,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建议关注出口高景气、内销品牌业务高增长的高性能户外露营设备企业【牧高笛】。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且影响超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可选消费增长不及预期。 | ||||||
2022-07-06 | 莫尼塔(北京) | 莫尼塔(北京)研究所 | 未知 | 未知 | 先进制造行业锂电池周报:动力电池市场恢复较好,磷酸铁锂正极龙头7月计划满产 | 查看详情 |
1)上游锂矿价格延续上涨,碳酸锂价格持稳:截至7月3日,钴精矿(华东)本周价格有所下降,达到25.00美元/磅,环比下降1.25美元/磅。目前国内外钴市需求依旧不振,周内国际钴价延续下降走势,国内钴市成本支撑减弱,行情下跌,成本倒挂现象严重,上下游矛盾暂未缓解。截至7月3日,锂辉石精矿(Li2O6%)到岸价4970美元/吨,环比上周提升30美元/吨。 锂盐方面,电池级氢氧化锂(>56.5%)保持49.04万元/吨不变,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8.29万元/吨,环比不变。目前碳酸锂市场横盘运行,价格坚挺。厂家长协为主,低价散单较少,下游刚需拿货。预计短期内国内工业级碳酸锂市场持稳运行或者幅度调整。 厂家长协订单为主,价格坚挺,现货流通量有限,市场低价货源减少,供应依旧紧张,下游刚需拿货。预计短期内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持稳运行或者幅度调整。综合来看,本周碳酸锂市场延续平稳态势,价格僵持为主,供应依旧紧俏,业者看好后市。 2)三元前驱体523/622/811价格截至7月3日分别是12.50万/吨、13.50万/吨和14.72万/吨,较上周价格明显下滑。本周三元前驱体市场交投一般,目前市场压价严重。原料上,镍钴价格走低,前驱体成本下降。需求上,下游为补充库存,对前驱体采购积极性较高,但因目前市场压价较重,成交相对不乐观。终端市场上,汽车行业已完全恢复生产,动力市场恢复较好,终端汽车销量环比增加,数码市场仍未有明显的回暖信号,预计后市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 三元523正极材料价格略微下降,磷酸铁锂价格环比保持平稳。截至7月3日,三元材料523市场价格在33.2万元/吨,较上周下降4000元/吨;磷酸铁锂市场主流价格在15.6万元/吨,环比不变。周产量方面,前驱体、三元正极及磷酸铁锂正极产量分别为13680吨、9725吨、18210吨,较上周变幅分别为0.51%、-0.21%、5.20%;库存方面同比变幅为-1.52%、-0.88%、1.55%。 负极材料:人造石墨价格环比持平。截至7月3日,低端、中端和高端人造石墨负极价格不变,分别是4.00万元/吨、5.80万元/吨和7.35万元/吨。负极生产企业整体开工良好,企业订单充足。目前来看下游动力电池及储能市场整体呈现上行趋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环比增长,同时储能市场热度不减,相关政策出台较为频繁,利好负极材料。铜箔价格环比略有下降,截至7月3日铜箔(8μm)低端及高端市场价分别为9.57万元/吨、10.17万元/吨,铜箔(6μm)低端、高端价格分别为10.67万元/吨、11.37万元/吨。 | ||||||
2022-07-06 | 申港证券 | 汪冰洁 | 增持 | 增持 | 食品饮料行业:福建,拆解啤酒高端化的桥头堡 | 查看详情 |
福建省市场容量大,早于其他区域完成了啤酒的消费升级,我们认为对于福建市场的发展趋势可能预示着我国整体啤酒行业的发展方向。 1.福建:啤酒高端化的桥头堡市场总量:产量占比有所提升,市场地位举足轻重。福建省啤酒总产量156.94万千升,占全国的4.49%,在全国排名第八。福建省啤酒在全国占比由2015年的3.5%逐步提高至2020年的4.5%,重要性日益提升。 市场结构:高端化进程领先,竞争聚焦高端产品。福建省啤酒市场的高端产品占比约为市场容量的60%,高端化进程在全国处于前列。8-10元的价格带是福建市场的主流,尤其是10元左右。 竞争格局:百威独霸一方,喜力、嘉士伯奋力追赶。百威占据了福建省60%以上的市场份额。华润喜力占比约20%,嘉士伯(重啤)占有的9%左右。 高端化渠道的打法:占领高端居高临下,品牌至上弱化费用。高端类即饮渠道是啤酒企业费用投放最高的渠道,福建标杆夜店的渠道费用基本在单箱投入50-60元。目前单纯的高费用已经难以赢得高端渠道的合作。在夜店等高投入场所,80%以上都是分场(即包含多家啤酒品牌),百威/喜力基本占据了8成/2成的市场份额。 产品分析:福建市场的下一个乌苏在哪里?为什么是乌苏?乌苏之所以能够取得今日成绩,是天时(华润喜力合并出现的空档期)、地利(当地缺乏大瓶竞争对手)、人和(两高一大的特点精准目标客群,差异化竞争)的结果。 精准定位消费群体,差异化竞争突围。行业主流出现降低啤酒花味道、降低麦芽汁浓度、降低容量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乌苏反其道而行的“两高一大”的特点,恰好满足了少部分的消费群体。 同等定位中,大瓶缺乏竞争对手。在乌苏所处的10元价格带,几乎没有其他有力的竞争对手能够与之对抗。 喜力内部整合,市场出现空档期,乌苏迅速加以利用。华润喜力合并后,福建省停产了500ml大瓶装喜力大单品。该部分市场出现空缺后,乌苏迅速占领,喜力原有的消费者转向乌苏。 乌苏将会怎么做?我们认为,当前福建市场面临的最大压力在于销量,嘉士伯仍将给与乌苏产品远超其他产品的营销支持。原因有三:(1)嘉士伯比较难以接受量的下滑。(2)福建省市场的变化可能对周边省份市场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努力保持福建市场的稳步增长。(3)嘉士伯财务型公司的特点,需要追求销量的上升。1664、乐堡、嘉士伯、风花雪月几款产品推广无法短期见效。在福建省仍然会倾向于继续押注乌苏。 下一个乌苏可能来自哪里?目前看在福建市场有机会打造下一个乌苏大单品的,只有华润喜力和百威两大品牌。 2.主要玩家分析:百威称雄华润、嘉士伯奋起直追华润啤酒:央企雄厚的背景为华润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华润进入喜力后,高效的处理好平行货和倒流货的问题,为喜力产品创造了稳定楷体的价格带。 嘉士伯(重庆啤酒):乌苏在大众餐饮等特定渠道仍维持着很高的销售占比。 这一方面持续为嘉士伯带来较高的销售额,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单一产品占比较高隐藏的风险。 需要关注嘉士伯全国、BU部门的整合进度及效果,今年内部整合进展迅速,渠道端整合略弱于内部整合。22Q1嘉士伯的整合聚焦于公司内部整合。这方面嘉士伯进度远快于华润,主要是因为嘉士伯外企属性更强。22Q2嘉士伯开始关注渠道端的整合,整体进度偏慢。渠道端整合的效果略弱于内部整合。 渠道整合在当前面临的几点难题:(1)福建省特殊的经销商结构。(2)“削藩”之难:合并后新的支持模式触动了部分经销商的既有利益,这种“削藩”的动作面临着一定的阻力。(3)涨价传导阻滞:涨价传导受阻,本轮涨价在部分渠道还是由经销商来承受,终端尚没有完全体现。 我们预计,嘉士伯财务型公司的保守文化特质,将保证22年公司目标可以实现。 百威(百威亚太):在福建省布局了较为丰富的产品线,受益于产品矩阵,百威在当地形成了健康完整的品牌结构。 需要关注的问题:百威的系统性问题也给百威带来了部分压力,如新旧总裁交替之际,如无法妥善处理内部的各方关系,可能会带来阶段性的动荡。 3.福建省啤酒行业最新情况提价情况:百威顺价能力较强,提价后1个月即可完成传导。 成本端:厂家压力已经全部释放,预计下半年难以再次涨价。 渠道库存情况:主要玩家均库存健康,22Q3、Q4展望良好。嘉士伯、百威、喜力各自面临的景况各有不同,但却都带来了目前较低的库存水平,货龄健康。 后疫情时代的价格带趋势:两头受损,向5-12元聚拢。 15元以上的超高端产品销量大减,主要是由于疫情对于夜场等消费场景的严重冲击。5元以下低端价格带受损,主要是由于低端产品的主力消费人群外来打工群体大量外流。 市场回顾最近一周食品饮料指数涨跌幅+3.85%,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7,跑赢沪深300指数2.21pct,子行业烘焙食品(+7.45%)、啤酒(+7.32%)、预加工食品(+7%)相对表现较好。 w个股涨幅前5名:仙乐健康、一鸣食品、盖世食品、天味食品、绝味食品w个股跌幅前5名:麦趣尔、ST通葡、青海春天、金种子酒、华统股份投资策略重点推荐:1.关注需求刚性,确定性较强的板块。如粮油食品类、婴配粉、白奶等细分赛道,推荐中国飞鹤、伊利股份、涪陵榨菜。2.建议在疫后修复过程中,在有较强反弹性赛道选择基本面优秀的公司,推荐关注啤酒行业的重庆啤酒、华润啤酒、百威亚太,以及休闲食品行业中的良品铺子、来伊份。3.建议关注疫情短期冲击下估值较低,但长期价值优秀的公司,如百润股份。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疫情影响有所反复、行业竞争加剧等。 | ||||||
2022-07-06 | 东海证券 | 王敏君 | 未知 | 未知 | 石油及天然气展望(2022年7月报):原油剩余产能不足与需求下降的博弈 | 查看详情 |
2021年布伦特现货均价70.91美元/桶,2022年上半年均价104.94美元/桶。p长周期的原油价格走势与定价权、技术进步、国际间的政治格局演变有较大的关系。p2012-2021年间布伦特均价71.79美元/桶,但以2021年美元折算的油价为76.96美元/桶。2007-2021年布伦特均价76美元/桶,但以2021年美元折算为84.91美元/桶。以当前价格指数折算,2022年6月油价与1979-1980年间的油价基本相同。 | ||||||
2022-07-06 | 华鑫证券 | 孙山山 | 增持 | 增持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看好下半年消费复苏暨二季度业绩前瞻 | 查看详情 |
一周新闻速递行业新闻: 1) 国家统计局: 1-5月份酒饮茶实现营业收入6957.8亿元,同比增长 8.3%,实现利润总额 1073.3亿元,同比增长 21.0%。 2) 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通过《贵州优质大曲酱香白酒》团体标准立项。 3) 全国白酒价格调查: 6月份全国白酒月环比价格指数上涨 0.41%,全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定基指数上涨 9.55%。 公司新闻: 1) 贵州茅台: “小茅好运”迎来第三轮专场,符合申购条件的用户共 200.78万人,计划投放 44599瓶。 “i 茅台” 注册用户目前已突破 1800万人。 2) 泸州老窖: 52度泸州老窖特曲 60版 500ml 装计划内配额结算价上调 20元/瓶。 3) 嘉士伯:拟投 1.67亿升级啤酒厂。 3) 青岛啤酒:再次登榜青岛“企业百强榜”前十强。 本周重点信息反馈泸州老窖: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我们预计下半年公司加速恢复。 2022年公司围绕“三个加快” ,即加快销售规模、管理效能和贡献能力的突破,聚集起冲刺前三的强大势能。 1) 低度国窖占比仍然在加大,年轻消费群体对低度国窖更充满喜爱。 2) 特曲 60渠道以团购点对点的方式来进行推广, 老字号特曲今年可能增长最快, 1952主要在大城市投放。 高光目前推广战场主要在华东(上海、苏州、杭州)和华南(深圳) 。 3) 区域扩张方面,华东、华南地区仍然不断进步,中部和南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 酒鬼酒: 1) 受疫情影响,公司 5月下旬逐步恢复动销, 6月初已基本恢复正常,我们认为二季度逐月改善。 2) 当前内参进行全国化布局,品牌还处于市场开拓期、客户开发期、网点汇聚期,需要时间培育市场。 3) 产品线方面,酒鬼系列形成主流、文创、 54度酒鬼三条战略产品线,高度红坛是全国性大单品、传承是战略性大单品,透明装是区域性产品。 4) 公司全国化坚持“做强基地,突破高地,深度全国化”策略。其中湖南、河南、山东、河北是前期重点的基地市场,华东、华南是高地市场。 伊力特: 1) 二季度以来西北疫情控制良好,我们认为公司二季度有望改善。 2) 目前伊力王主要是控价和去库存,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小老窖以上的大单品。 3) 伊力王回归蓄力,重塑市场渠道,结合伊力特品牌特性和“伊力王”特点,通过意见领袖、援疆干部、大宗团购形式进行推广,组建伊力王团购部,开展疆内外团购业务。 4) 借助疆内经济复苏和次高端扩容机遇,推出伊力王更高端产品(如旗舰、烙印、 T35等)补全产品线。 三全食品: 1) 生鲜饺子计划 3000多家商超,现在达到近60%。 微波炒饭:对标方便面, 重点是降成本更保证质量。 2)餐饮端: 通用品占比最大,定制化占比较低,差不多10%。 3) 预制菜: 很多产品的属性归结到预制菜,如微波炒饭、 微波饺子、 北方丸子属于食材类;菜肴类和盒马合作推。 4) 在合理的利润区间提升收入,提升市场占有率。 存量产品、次新品和新品要打爆品。机制、渠道、产品是长期工作,围绕这三方面工作,会进行更合理的优化。 香飘飘: 1)二季度逐月改善,去年提价能覆盖今年原材料上涨; 2) 疫情影响,新品如咸柠七、冻柠茶预计明年推出; 3)瓶装果汁茶包装有待优化,增加消费场景; 4)战略上变化:第一, 围绕茶饮赛道,拓宽产品线; 第二, 渠道上打造武汉样板市场,有步骤、有逻辑地推。 投资观点后疫情时代,人员管控放松,人员流动有望恢复正常。 在此背景下,婚喜宴市场和商务宴请市场逐步恢复,餐饮端复苏叠加原材料成本如棕榈油、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我们认为食饮板块机会已经来临,建议积极大胆布局食饮板块,顺序是白酒>调味品>啤酒>休闲食品>速冻食品>乳制品,其中白酒板块顺序是次高端白酒>地产酒>高端酒,敢于大胆布局有弹性的个股。 整体来看,我们的观点继续不变,坚定看好食品饮料板块特别是白酒板块后续反弹机会: 1) 白酒细化两条主线, 弹性推荐山西汾酒、酒鬼酒、舍得酒业、洋河股份、伊力特、泸州老窖;确定性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今世缘。 2) 大众品细化三条主线推荐: 成本改善推荐甘源食品、立高食品、金龙鱼、李子园、东鹏饮料等;预期修复角度推荐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日辰股份;业绩确定性角度推荐劲仔食品、盐津铺子、甘源食品、天味食品、 青岛啤酒。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风险;食品安全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消费税或生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
2022-07-06 | 国盛证券 | 沈猛 | 增持 | 增持 |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继续看好消费建材持续性行情 | 查看详情 |
本周(2022.6.24-2022.7.2)建筑材料板块(SW)上涨 4.36%,上证综指上涨 1.13%, 建材板块相对沪深 300超额收益为 2.72%。本周建筑材料板块(SW)资金净流入额为-18.32亿元。其中水泥(SW)上涨 3.22%,玻璃制造(SW)上涨-0.41%,玻纤制造(SW)上涨 2.15%,装修建材(SW)上涨 7.33%。 【周数据总结和观点】消费建材出现三重边际改善, 情绪与基本面边际变化不再背离, 行情具备持续性,建议重点配置。 1)6月以来,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回暖明显,二手房成交也出现环比和同比正增长,地产后周期市场情绪和预期环比改善明显,重点关注低估值标的蒙娜丽莎、兔宝宝; 2)疫情影响逐步减弱, 被抑制的装修需求开始释放, 零售端发货和门店销量开始环比回暖,零售端伟星新材、三棵树、兔宝宝等受益; 3)近期乳液、铝合金、 PVC 等价格环比持续回落,沥青、天然气价格也开始拐头向下,成本端压力逐步减轻,重点关注志特新材、坚朗五金、三棵树、伟星新材等。周期品方面, 6、 7月份全国雨水较多, 水泥、玻璃需求淡季价格不断走低, 叠加地产需求疲软, 短期基本面颓势难改,预计短期价格仍将磨底,静待销售回暖后的传导作用。 普通玻纤供需矛盾逐步体现,库存持续走高,价格进入趋势下行期,电子砂价格触底。独立强细分市场方面, 建筑减隔震立法带来市场爆发式扩容,订单逐步落地, 持续推荐震安科技。 1、 水泥近期市场变动: 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回落 1.7%。价格回落区域主要有江苏、山东、重庆和新疆,幅度 20-60元/吨, 6月底,国内水泥市场需求随着强降雨天气减少,环比略有恢复,但整体仍处于疲弱状态,企业出货维持在 6成左右,价格延续惯性下跌走势,维持前期判断, 7月份各地区价格将会陆续筑底。 2、 玻璃近期市场变动: 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为 1777.11元/吨,较上周均价(1794.24元/吨)下降 17.13元/吨,降幅 0.95%。全国 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为 7129万重箱,周环比+77万重箱,同比+5072万重箱。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市场行情延续偏弱格局,同时在行业亏损状态下,价格进一步下调动力减少,预计市场或逐步企稳, 需重点关注地产销售数据、下游加工厂订单变化和后续冷修动态。 3、玻纤近期市场变动: 本周 2400tex 缠绕直接纱多数厂报价 5800-6100元/吨,主流产品价格调后趋稳, 但多数深加工厂提货谨慎。电子纱市场近期价格调整预期不大,成交尚可,主流成交在 9500-9600元/吨不等,环比基本稳定。截至 6月底,玻纤企业库存 44.7万吨,环比 5月增加 5.4万吨,同比增加 23.1万吨,库存压力不断升高。 4、消费建材近期市场变动: 消费建材上游原材料中,本周 PVC 价格环比继续回落,已经低于 2021年同期价格,管材企业受益;铝合金价格延续下跌态势,继续关注志特新材和坚朗五金成本受益情况; 乳液价格环比开始回落,三棵树等涂料企业受益; 沥青价格现货见顶,期货开始下跌,防水成本压力见顶;管道气价格基本持平, LNG 价格回落明显,但同比涨幅仍巨大,瓷砖成本压力见顶回落.风险提示: 政策宽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风险。 | ||||||
2022-07-06 | 中国银河 | 王婷 | 增持 | 增持 | 建材行业周报:需求略有上升,供给收缩 | 查看详情 |
水泥:磨机开工率小幅上升,错峰限产成为常态。本周水泥价格继续下滑,市场需求未见明显改善。需求方面,当前处于传统淡季阶段,水泥需求继续延续弱势,但南方降雨影响减小,磨机开工率小幅上升。 供给方面,全国各省份继续执行夏季错峰停窑计划,多数企业停窑天数已超过错峰计划天数,错峰限产成为常态。库存方面,本周水泥熟料库容比为74.62%,环比上周略微上升。我们认为需求虽然延迟但并没有消失,加上近期复工复产加速,对水泥需求有一定刺激作用,市场需求有回暖迹象。此外,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地产业务有望回暖,带动水泥市场需求。建议关注水泥区域龙头企业。 玻璃:浮法玻璃价格继续下滑。南方地区雨季对下游施工影响较大,浮法玻璃市场需求乏力,下游订单改善不明显,价格进一步下降,加上原燃料价格高位支撑,浮法玻璃厂亏损较大。供应方面,本周无产线变动,浮法玻璃供给保持稳定,企业库存压力继续加大,当前浮法玻璃企业库存处于高位,周内库存增长1.09%。期待地产政策发力后竣工端的恢复,预计后续玻璃市场需求有望企稳回升,浮法玻璃价格有提升空间。 玻璃纤维:粗纱价格、电子纱价格趋稳。本周玻纤粗纱价格趋稳,主流厂家报价持平,短期需求一般,无明显好转;本周电子纱价格趋稳,各厂商产销良好,货源相对偏紧。我们认为玻璃纤维下游需求如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碳中和高度相关,受益于下游新应用需求的扩张,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建议关注玻纤行业龙头企业。 消费建材:地产政策发力有望提升消费建材市场需求。受地产不景气、下游竣工端资金紧张的影响,消费建材类市场需求走弱。在地产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竣工端将逐步恢复,叠加旧改需求的释放,消费建材需求仍有提升空间。此外,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建筑能耗标准的提升有助于高品质绿色建材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具有规模优势和产品品质优势的行业龙头将受益,建议关注消费建材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消费建材:推荐具有规模优势和产品品质优势的龙头企业东方雨虹(002271.SZ)、公元股份(002641.SZ)、伟星新材(002372.SZ)、北新建材(000786.SZ)、科顺股份(300737.SZ)、坚朗五金(002791.SZ)。 玻璃纤维:推荐产能进一步扩张的玻纤龙头中国巨石(600176.SH)。 水泥:推荐水泥区域龙头企业华新水泥(600801.SH)、上峰水泥( 000672.SZ)。玻璃:建议关注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的旗滨集团(601636.SH)、南玻A(000012.SZ)。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的风险;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 ||||||
2022-07-06 | 申港证券 | 曹旭特 | 增持 | 增持 | 建材行业研究周报:地产需求修复趋势仍明确边际变化趋缓 | 查看详情 |
每周一谈:地产销售强劲复苏后料将趋缓 地产销售环比快速回暖催化消费建材大行情,6月坚朗/三棵树/科顺/伟星/北新分别同比上涨54.52%/38.86%/35.74%/31.01%,印证我们月初对于消费建材趋势性行情开启的判断,月度金股伟星新材上涨35.74%。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已开启正增长,其中6月销售复苏有疫情延后需求及前期政策发酵的双重作用,因此环比来看变化尤为剧烈,在此剧变下孕育出消费建材趋势行情。 展望下一阶段,我们判断地产销售的复苏仍偏缓慢,6月环比剧变之后投资者应适当调整对于修复速度的预期。首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仅占全国销售面积的10%左右,样本侧重一二线城市,其次个别城市超常态复苏,使得数据整体受到较大扰动。以青岛为例,6月30日单日商品房成交面积达到50.64万平米,同比大增342.77%。进入7月初,青岛较高的成交面积回落至7万平米,料将对30城数据产生一定压缩效应。 地产百强销售数据同样显示环比快速复苏,同比降幅收窄,复苏方向仍明确。6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329.7亿元,环比大增61.2%,同比下滑43%,降幅较上月收窄16.4pcts。对消费建材而言,下游需求端复苏的大方向依然明确,下半年低基数作用下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需求端修复叠加原材料成本回落,消费建材进入基本面大幅改善的时期,Q2是业绩底逐步确立,展望此后逐季向上。短期环比剧变催化行情后,修复虽趋于缓慢但大方向依然明确,只是弹性趋缓,我们仍然保持乐观。 重点子行业跟踪: 玻璃:需求偏弱关注库存动向。至7月1日,全国最新玻璃均价为1771.58元/吨,较上周均价小降0.86%。需求以刚需采购为主,开工率保持低位。整体库存重回累库趋势,重点监测省份生产企业库存总量为7129万重量箱,较上周库存增加77万重量箱,涨幅1.09%。复工复产后累库速度大幅放缓,而淡季将至或难出现持续的去库,核心矛盾仍在于偏高的供给端,行业亏损下冷修或加速。短期震荡不改玻璃行业的长景气周期,继续重点推荐步入新成长期的旗滨集团。 水泥:基本面仍承压,配置机会偏情绪性。截止2022年7月1日,全国水泥均价386.25元/吨,环比上周下跌1.74%。淡季水泥价格维持下跌走势,市场预期较差。本周熟料库存有小幅上升,全国熟料库容比均值为74.62%,与上周相比上升0.62pcts。磨机开工负荷为52.48%,较上周提升1.67pcts。本期水泥-煤炭价格差均值为223.79元/吨,较上周四下跌2.12%。与去年同期相比,水泥燃料价格差均值下跌23%。 消费建材:地产回暖后消费建材显著反弹,我们判断向上的方向依然明确,但弹性趋缓,短期不悲观,持续跟踪基本面扭转情况。我们认为扩品类以及集中度提升的大逻辑并未发生改变,具备Alpha属性的优质企业如雨虹、伟星依然是稀缺品种。继续推荐消费建材龙头东方雨虹、伟星新材、三棵树。 市场回顾:截至7月1日收盘,建材板块本周上涨4.36%,沪深300指数上涨1.64%。从板块排名来看,建材板块上周在申万31个板块中位列第3位,年初至今涨幅为-7.65%,在申万31个板块中位列第16位。 个股涨幅前五名:坚朗五金、科顺股份、兔宝宝、亚士创能、中铁装配。 个股跌幅前五名:四川双马、北玻股份、雅博股份、中旗新材、深天地A。 投资策略:稳增长链条重点推荐强者恒强的东方雨虹、规模红利持续兑现的钢结构龙头鸿路钢构;地产复苏首推建材中消费属性占优的伟星新材、逆境反转的三棵树、建议关注业绩稳健增长的板材龙头兔宝宝;新材料推荐传统业务保持高景气同时步入新成长期的旗滨集团。 风险提示:地产链需求下滑,基建投资放缓,原材料价格波动。 | ||||||
2022-07-06 | 东海证券 | 丰毅,赵从栋 | 未知 | 未知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政策助力消费场景逐步复苏 | 查看详情 |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1)本周食品饮料板块较上周收盘上涨 3.85%,涨幅超上证综指 2.72pct,超过沪深 3002.21pct,在 31个申万一级板块中排名第 7, PE(TTM)达 41.38倍。 (2)各主要细分板块全线收红,涨幅前三为啤酒、休闲食品、调味发酵品,涨幅分别为 7.32%,6.76%与 6.13%。 (3)个股方面仙乐健康、一鸣食品、盖世食品涨幅位居前三,分别上涨 21.7%,20.6%,16.4%;麦趣尔、*ST通葡、青海春天跌幅靠前,分别下跌 8.8%,3.8%,3.4%。 白酒观点:政策助力消费场景逐步复苏,现补涨行情。 (1)政策助消费场景加速复苏:6月 29日上海恢复堂食政策、以及行程卡“摘星”政策后,望加速消费场景尤其是宴席、商务宴请类消费场景恢复,短期婚宴、谢师宴预订量有明显提升,预计中秋前有望完全恢复,警惕点状疫情风险。 (2)高端酒:i 茅台放量,直营占比提升加速。6月 29日 i 茅台当日计划投放 4.46万瓶,申购成功率提升至 2.22%,较月均中签率提升 2-3倍,直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贵州茅台疫情影响无虞,产能大年、叠加直营占比加速提升,全年收入目标大概率超过公司业绩目标 15%,白酒中业绩确定性仍为最强。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现补涨行情。 (3)地产酒:安徽市场存疫情影响,整体恢复较快。整体看龙头回款优、库存可控,中端产品粘性强,次高端产品恢复较快增长。其中,安徽市场泗县疫情影响明显,但白酒消费体量较小,安徽合肥等市场 5月下半月以来恢复较快,谢师宴需求、其他宴席回补需求对古 5、古 8、古 20、口子 10年单品影响积极,迎驾铺货率仍存空间,洞藏系列恢复较快增长。江苏市场,婚宴预订量提升明显,对国缘对开、四开等单品影响积极。山西、甘肃、陕西等地龙头品牌竞争压力有限,恢复较快,表现稳健。 非白酒观点:关注餐饮产业链。 (1)疫情政策放开助力餐饮产业链,关注预制菜、速冻等细分板块。本周疫情政策将助推餐饮消费场景,助力预制菜、速冻产业链 B 端需求进一步释放。行业主要肉类原材料维持低位,大豆蛋白、油脂等环比下降,运力恢复正常,整体成本压力减小,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棕榈油等成本持续下行:受印尼棕榈油放开出口及其他产区进入产季,本月棕榈油价格快速下行,重点利好烘焙行业,因行业龙头提前锁价,现货价格还未达到锁价价格,目前价格仍主要影响市场预期。 (3)乳制品板块确定性较强。近两年疫情推升原奶需求,叠加自给率较低推升成本端原奶价格。而今年因供需弱改善,奶价小幅回落,龙头品牌商在拥有可控的奶源基础上,调结构、控费用,盈利压力趋缓,成本压力趋缓。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白酒公司有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今世缘、古井贡、洋河、口子窖、迎驾贡、金徽酒;重点关注的非白酒公司有安井食品、味知香、千味央厨、伊利股份等。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以及疫情相关防疫政策可能对消费场景产生影响;疫情情况可能对用工、开工情况产生影响进而进一步影响部分原材料市场价格;部分龙头提价后产品是否能在市场终端顺价可能存在影响;消费需求在疫情中存在波动的影响。 | ||||||
2022-07-06 | 东亚前海证券 | 汪玲 | 增持 | 增持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疫情好转下,白酒韧性凸显,大众品或分化 | 查看详情 |
上周行情回顾2022年 6月 27日-7月 1日, 食品饮料板块(申万) 上涨 3.85%,上证综指上涨 1.13%, 深证成指上涨 1.37%, 沪深 300上涨 1.64%, 食品饮料板块跑赢上证综指 2.72个百分点, 在申万 31个一级子行业周涨跌幅中排名第 7位。 核心观点白酒: 白酒价格指数持续增长, 下半年酒企业绩有望加快修复。 根据全国白酒价格调查资料显示, 6月全国白酒月环比价格指数为 100.41,上涨 0.41%。 年初以来, 白酒价格指数保持环比上涨趋势。 二季度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导致白酒消费场景减少, 但伴随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叠加端午节、 暑期升学宴等消费旺季的来临, 白酒的渠道端和终端销售逐步回暖。 全国性高端酒企拥有较强的提价控费能力, 在区域性疫情冲击面前依然保持着经营韧性, 结合春节动销情况良好, 以及下半年宴请等消费场景的恢复, 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地方酒企抵御宏观因素风险的能力较弱, 但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影响主要集中于销售淡季, 叠加下半年各地餐饮等需求的恢复, 总体全年业绩有望实现正增长。 啤酒: 产量降幅收窄, 疫情转好有望带动需求回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2年 5月, 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 356.7万千升, 同比下降 0.7%, 较上月降幅有所收窄。 1-5月, 中国累计出口啤酒 18.984万千升, 同比增长 7.6%; 金额为 8.17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7.6%。 1-5月, 中国累计进口啤酒 18.806万千升, 同比下降 9.6%; 金额为 16.963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 4.1%。 根据京东酒业数据, “618” 期间白啤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400%, 果啤成交额同比增长达 189%, 百威啤酒、 燕京啤酒、 青岛啤酒分列品牌销售前三名。 啤酒消费旺季叠加疫情转好, 有望带动回补性消费, 啤酒板块营收有望迎来反弹。 乳制品: 寡头垄断格局下, 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今年年初以来,主产区生鲜乳的平均价格连续同比下滑, 而牛奶零售价则实现连续同比上涨。 二者走势出现背离, 而且价格差逐渐扩大, 意味着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 以及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乳制品存在着产品升级的趋势和提价的潜力。 乳制品行业寡头垄断格局已经成形,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 2020年国内乳制品市场伊利以及蒙牛市占率合计达到 48%。 同时根据工信部 6月 17日召开的乳制品行业奶源建设工作座谈会, 会上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奶源基地建设, 拥有更多奶源基地的头部企业优势进一步加大。 乳制品原材料鲜奶的价格有望因规模化、 标准化生产而下探。 当前随着行业寡头格局初步形成, 头部企业依靠较高的品牌价值以及较为全面的上下游布局, 其优势地位或将更加稳固。 投资建议板块配置: 白酒>啤酒>乳制品>休闲食品>调味品; 白酒: 相关标的包括高端酒企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及次高端酒企中发展潜力大的山西汾酒、 洋河股份、 古井贡酒、 酒鬼酒; 啤酒: 相关标的有未来业绩具备高增长预期的青岛啤酒; 乳制品: 相关标的是在产能、 渠道、 产品三方齐发力的伊利股份。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收紧风险; 国内疫情扩散风险; 食品安全问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