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 太平洋 | 钟欣材,刘强 | 买入 | 维持 | 钧达股份2025年中报点评:出海战略持续推进,技术保持行业前列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63亿元,同比-42.53%,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025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亿元,同比-32.76%,环比-4.61%,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亏损收窄,环比亏损扩大。
受到行业需求波动和供给端博弈影响,2025年二季度公司盈利能力承压。受到供需格局影响,公司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为-2.15%,环比一季度下滑较多,但公司精益求精,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四费率环比一季度下降明显,2025一季度四费率约10.07%,二季度约8.32%,环比下降约1.76个pcts。我们认为随着反内卷持续推进,行业承压有望迎来拐点,同时随着公司持续精细化管理,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中回升。
海外销售占比明显提升,公司出海战略持续推进,审慎进行海外产能布局。公司通过海外市场持续拓展,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从2024年23.85%提升至2025年H151.87%,公司通过亚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的持续开拓及认证。阿曼产能项目方面,受到国际贸易、关税政策和海内外市场情况影响,公司阿曼的5GW高效电池产能将审慎推进。土耳其项目方面,公司与土耳其本土组件客户已经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凭借电池技术优势,合作共建高效电池项目,满足土耳其及全球其他市场对高性能、高可靠性光伏电池的迫切需求,填补区域电池产能结构性缺口。
技术保持行业前列,持续推动BC与钙钛矿产研。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公告,公司中试的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公司正持续推动TBC电池量产准备。同时,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投资建议:产业链报价与行业盈利下行至底部区间,供需波动、市场竞争超预期,影响公司营收与盈利情况,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29亿元、109.39亿元、143.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6.76亿元、13.4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5元、2.31元、4.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 |
2025-09-10 | 中邮证券 | 杨帅波 | 增持 | 调低 | 行业竞争依然激烈,看好“反内卷”和公司的多元化海外布局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l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42.5%,归母净利-2.6亿元,同比-58.5%,扣非归母净利-4.7亿元,同比-19.2%,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0%、-7.2%,同比分别+0.9%、-4.6%(4项费用率同比+4.2pcts);其中2025Q2营收17.9亿元,同环比分别-32.8%/-4.6%,归母净利-1.6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5.2%/-49.0%。
l海外占比快速提升,海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23.85%大幅增长至51.87%,海外部分的毛利率为4.5%,同比+2.8pcts,而国内的毛利率为-0.8%,同比-1.7pcts,国内的竞争相对而言仍然十分激烈。海外产能方面,公司与土耳其本土组件客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高效电池项目,填补区域电池产能结构性缺口;同时,审慎推进阿曼5GW电池产能项目。
l持续推动N型技术降本增效,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
2025H1,公司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同时,公司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pcts,并持续推动TBC电池下一阶段的量产准备。远期技术方面,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
l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行业竞争依然较为激烈,但看好行业自律和公司出海,有望提前迎来盈利拐点,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6.6/142.3/17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6.5/10.6亿元,2026-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1/13倍,下调评级,给予“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
行业自律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5-08-26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林誉韬,朱碧野,王一如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电池片龙头加速出海,降本增效步履不停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事件
2025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根据公司公告,25H1公司实现收入36.63亿元,同比-42.53%,归母净利润-2.6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分季度看,25Q2公司实现收入17.88亿元,同比-32.76%,环比-4.61%,归母净利润-1.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48亿元,亏损环比有所放大。
海外市场加速开拓,港股上市赋能全球化战略
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布局,目前已通过多个新兴市场客户的认证,全球销售网络不断完善,25H1公司海外销售占比由2024年全年的23.85%提升至51.87%。产能方面,公司上半年与土耳其组件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高效电池项目,有望填补海外电池产能结构性缺口。此外,公司已于2025年5月8日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12.9亿港元,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海外市场拓展及海外销售运营体系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本次港股上市在提升融资和资金实力的同时,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保驾护航。
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前瞻性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
公司持续对N型TOPCon技术进行优化升级,通过金属复合降低、钝化性能提升、光学性能优化、栅线细线化等方式,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非硅成本,根据公司公告,25H1公司电池平均电池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此外,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TBC中试线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与外部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到32.08%。我们认为,现有技术的持续迭代+下一代技术的前瞻性布局,有望夯实公司作为专业化电池领先厂商的优势,在技术变化较快的光伏行业中持续占有一席之地。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81.13/121.67/141.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3/7.12/15.22亿元,根据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26-27年PE为19x/9x。公司为光伏电池片专业化领先企业,TOPCon技术优势显著,海外市场持续开拓,看好行业供给出清后公司业绩迎来边际改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等。 |
2025-08-26 | 交银国际证券 | 文昊,郑民康 | 买入 | 维持 | 亏损略超预告中值,供给侧改革确定性提高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亏损略超预告中值:公司2Q25亏损1.58亿元(人民币,下同;扣非后2.48亿元),略超预告中值,环比扩大,主因5-6月电池片价格下跌及境外收入占比下降;毛利率-2.1%,环比降8.0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0.5%/3.7%/1.4%/2.8%,环比下降0.1/0.2/1.3/0.1个百分点;境外收入占比45%,环比降13个百分点。1H25海外市场毛利率4.5%,环比降4.6个百分点,或受2024年12月起出口退税由13%下调至9%影响,中国内地市场毛利率-0.8%,环比提高5.4个百分点,仍低于海外。
政府再度召开高规格光伏会议,供给侧改革确定性提高:8月19日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明确要求加强产业调控,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我们认为这表明供给侧改革确定性提高,后续不得低于成本销售有望严格执行,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和公司内销扭亏。
美国对三国发起电池片双反调查,公司中东产能稀缺性凸显:继对东南亚四国后,8月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印度、印尼和老挝的光伏电池发起双反调查,公司中东产能稀缺性凸显,有望充分享受美国市场高额利润。公司和土耳其组件企业合资的一期产能3GW有望年底建成,公司拥有30%的自由出货权,明年初即有望出货美国。为更有效打通海外市场销售,公司阿曼5GW产能目前正在寻找具协同效力的合资方。
维持买入:我们维持盈利预测,由于供给侧改革确定性提高及市场整体估值提升,基于分部估值,将目标价上调至57.70元(原49.82元),对应11.8倍2026年市盈率。我们看好海外产能投产后出货美国和供给侧改革推动公司2026年业绩反转,维持买入。 |
2025-08-26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徐铖嵘 | 买入 | 维持 | 2025中报点评:盈利短期承压,海外产能多元布局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5H1报,公司25H1营收36.6亿元,同-42.5%,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58.5%,毛利率2%,同0.9pct,归母净利率-7.2%,同-4.6pct;其中25Q2营收17.9亿元,同环比-32.8%/-4.6%,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环比15.2%/49%,毛利率-2.1%,同环比3.4/-8pct,归母净利率-8.8%,同环比-1.8/-3.2pct。处于预告中值略下。
电池短期盈利承压、技术研发驱动降本提效:公司25H1出货约14GWTOPCon,同比-14%;测算Q2公司出货约7GW,同比-11%/环比基本持平。测算25Q2单瓦亏损约2分/w,环比持平略增。随光伏反内卷持续推进,预计25H2盈利或有望改善。公司25H1通过工艺突破,推动电池平均量产效率提升0.2%以上,非硅成本同比下降20%。公司持续投入新工艺研发,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电池解决方案。
全球化布局提速、海外产能与市场双向突破:2025H1公司海外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至51.87%,较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受国际贸易形势及关税政策影响,原计划阿曼年产5GW项目将审慎推进。公司与土耳其客户共建高效电池项目、预计25年底26年初有望出货,填补区域产能缺口,强化全球供应链协同。
经营现金流转正、存货水平显著下降:公司25H1期间费用3.4亿元,同6.5%,费用率9.2%,同4.2pct,其中Q2期间费用1.5亿元,同环比18.1%/-21.3%,费用率8.3%,同环比3.6/-1.8pct;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1.6亿元,同-70.8%,其中Q2经营性现金流4.7亿元,同环比9.5%/转正;25H1资本开支2.3亿元,同-10.8%,其中Q2资本开支1.6亿元,同环比249.6%/141.4%;25H1末存货4.5亿元,较年初-19.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行业竞争加剧,价格处于低位,盈利承压,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3.9/7.6/13.1亿元(前值为5.15/10.36/14.24亿元),同增34.49%/295.93%/72.77%,基于公司光伏电池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
2025-08-26 | 国金证券 | 姚遥 | 买入 | 维持 | 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反内卷及国际化布局驱动公司盈利改善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2025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业绩。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42.5%;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58.5%;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反内卷”提升至国家战略行动高度,电池价格向覆盖成本的方向回暖:二季度随着分布式抢装接近尾声,183N电池片价格快速下滑至0.24元/W,跌幅达23%;与此同时沪银价格不断攀升,带动银浆价格上涨至8500元/kg以上,在价格及成本的双向挤压下,公司Q2盈利承压。然而下半年来看,供给侧改革及“反内卷”政策持续升级,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治理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督总局研究起草《价格法修正草案》将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行为定性为违法,行业内各企业积极响应,截至2025年8月20日Infolink最新价格,183N电池片价格已修复至0.29元/W,并且随着各环节产能整合与价格自律的相关措施落地实施,公司作为光伏电池龙头企业,受益于技术领先及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率先实现盈利恢复及持续增长。
产品出海规模持续扩大,前瞻布局海外产能有望增厚盈利空间:2025上半年,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度的23.85%大幅增长至51.87%,通过电池产品出口,实现海外销售业务持续增长;2025年5月,公司H股于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搭建国际化融资平台,计划通过海外先进电池产能建设的方式,融入海外本土产业链,面向高附加值海外市场,上半年公司已与土耳其本土组件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效电池项目,强化公司国际化产能配置能力与全球客户服务响应效能,我们预计海外产能将于明年起大规模释放,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国内“反内卷”推进下,产业链价格及盈利有望进入右侧阶段,同时明后年海外产能预计大规模放量,公司盈利有望大幅改善,调整2025-2027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85/6.19/16.81年公司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技术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海外贸易风险。 |
2025-07-16 | 交银国际证券 | 文昊,郑民康 | 买入 | 维持 | 产品价格偏软下业绩预告符合预期,海外产能布局再下一城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产品价格偏软下业绩预告符合预期: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1H25亏损2-3亿元(扣非后4-5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2Q25亏损0.94-1.94亿元(扣非后1.83-2.83亿元),中值环比1Q25的1.06亿元亏损(扣非后2.17亿元)有所扩大,符合市场预期,主要由于中国内地抢装潮后5-6月电池片价格下跌,2Q25公司产品均价环比下降。1H25海外收入占比51.9%,相比1Q25的58%有所下降。
海外产能布局再下一城:公司公众号6月2日披露与土耳其及欧洲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Schmid PekintaEnergy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土耳其携手共建5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土耳其光伏组件产能已突破15GW,位居欧洲首位,但电池环节仍存在明显产能短缺,年进口需求高达10GW。公司在土耳其建厂,不仅可捕捉其本土市场机会,亦有利于出货至美国等高价市场。
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7月3日工信部部长主持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强调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我们认为高层连续表态预示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最近一周光伏主材价格已开始回升。
维持买入:我们将2025-27年EPS下调至-1.39/4.88/5.90元(原-0.50/4.93/5.93元)。基于分部估值,目标价下调至49.82元(原50.39元),对应10.2倍2026年市盈率。我们仍看好阿曼产能投产后出货美国和供给侧改革推动公司2026年业绩反转,维持买入。 |
2025-04-22 | 国金证券 | 姚遥 | 买入 | 维持 | 组件封装引领光伏制造再全球化,独立电池片供应龙头迎价值重塑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2025年4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刊发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聆讯后资料集的公告。根据招股书,公司港股募集资金拟用于1)建设5GW光伏电池海外生产基地;2)用于研发先进的光伏电池技术;3)建立及加强海外销售业务及分销渠道;4)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事件点评
海外产能如期推进,强化公司盈利弹性:本次拟投资建设的阿曼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5.6亿美元(视未来调整而定),其中一期5GW预计投资金额2.8亿美元,将于2026年开始商业化生产,并将根据一期进度审慎推进二期建设。同时,公司已与一家领先的北美光伏组件企业订立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积极探讨及探索潜在合作机会,该企业拟于2025年向公司阿曼产能购买1-2GW光伏电池,侧面印证美国本土进口电池片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根据我们测算,随着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全球输美产能成本曲线更加陡峭,美国本土组件+阿曼电池产能盈利有望达到7美分/W以上(详细测算见下文),公司阿曼产能作为低税率输美产能的稀缺性增强,投产后有望带动进一步凸显公司全球化竞争优势、强化整体盈利弹性。兼顾“守正”与“出奇”,全面探索光伏电池量产路径:公司MoNo2系列N型TOPCon电池创新性叠加半片边缘钝化及波浪背场技术,2024年平均量产转换效率提升0.5%,双面率达到90%,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30%,保持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拉开与行业TOPCon存量产能的成本差距,加速行业出清进程。除了持续推动N型TOPCon电池降本增效,公司还积极开展HJT、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及xBC等尖端技术的研发、并推动量产,截止2024年末,公司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1%,坚持“预研一代、测试一代、量产一代’的研发理念,稳固公司在电池片环节的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海外产能建设进度,预计公司2025-2027年盈利分别为7.86/15.53/17.11亿元,对应EPS为3.43、6.78、7.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6/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技术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海外贸易风险。 |
2025-04-17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徐铖嵘 | 买入 | 维持 | 2025一季报点评:出货保持平稳,盈利有所修复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实现营收18.75亿元,同减49.52%;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减636.04%/环比+39.23%;扣非净利-2.17亿元,同比-27.1%/环比+43.25%。
N型出货保持稳定、盈利环比改善:2025年Q1公司出货7.15GWTOPCon电池,同比-16%/环比持平。2025年Q1公司积极瞄准海外市场,通过亚、欧、拉丁美、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的持续开拓及认证,成为海外多个国家、地区电池主供商。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58%,印度、土耳其、欧洲等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2025年Q1随抢装带动价格上行+行业自律控产,测算25Q1单瓦亏损约1分/w,环比减亏约1分;25年随P电池出清+行业推动限产限价,测算4月盈利回正,我们预计全年盈利有望相对坚挺。
海外布局持续推进、阿曼产能有望年底落地:公司拟于阿曼投资建设5GW高效电池产能,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投产,阿曼出口关税制约少、有望享受美国市场溢价。同时推动H股发行工作,我们预计2025年H1有望落地,构建海外资本平台,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费用率保持平稳、经营现金流出加大:2025年Q1费用率约10.1%,较2024年Q4环比持平。2025年Q1经营现金净流出约3.08亿元,环比流出加大、主要系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加大备货);2025年Q1末存货约7.43亿元,环比约+1.91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行业竞争加剧,盈利承压,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5.15/10.36/14.24亿元(前值为11.00/17.25/20.85亿元),同增187.13%/101.14%/37.47%,基于公司光伏电池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
2025-04-17 | 太平洋 | 刘强,钟欣材 | 买入 | 维持 | 钧达股份2025年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边际改善,海外产能与新技术布局位居行业前列 | 查看详情 |
钧达股份(002865)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同比-49.52%,环比+7.14%;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636.04%,环比-39%(亏损收窄)。
受益于行业好转与公司降本增效,2025年一季度公司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TOPCon电池片出货7.15GW。受益于行业好转,产业链报价在3月逐步回暖,盈利迎来修复,同时受益于公司领先的降本增效、费用管理能力,公司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降低至0.58pcts,管理费用降低至3.89pcts。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76pcts、5.88pcts,环比提升3.12pcts。
海外销售占比明显提升,公司海外产能布局领先。公司通过海外市场持续拓展,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从2024年23.85%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58.00%,其中,公司在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公司在阿曼投资建设的5GW高效电池产能有望于2025年建成,进一步通过产能出海形式,增强公司全球市场电池产品供应能力。
加强新技术储备,BC与钙钛矿居于行业前列。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公告,公司中试的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1%,居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持续加强新技术储备,加速新技术产研。
投资建议:产业链报价与行业盈利下行至底部区间,将影响公司营收与盈利情况,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1.00亿元、155.40亿元、201.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9亿元、11.74亿元、16.5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44元、5.12元、7.2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