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3565.29亿 | 总市值:4339.46亿 | ||
流通股本:121.77亿 | 总股本:148.21亿 |
中信证券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6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9-05 | 中航证券 | 薄晓旭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龙头地位凸显,多项业务表现优异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公司8月28日披露2025年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330.39亿元(+20.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29.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5.71亿元(+28.91%),基本每股收益0.89元(+28.99%)。公司2025年上半年ROE为4.91%,较上年同期上涨0.95pct 投行业务市占率保持领先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20.98亿元(+20.92%),公司上半年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36单,主承销规模1485.28亿元(+465.66%),市占率19.19%,承销规模排名市场第一。债承方面,公司承销境内债券2,821只,承销规模人民币10,387.25亿元(+11.61%),金融债、交易商协会产品、资产支持证券承销规模均排名同业第一,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券承销规模均排名同业第一 资管业务仍显韧性,华夏基金规模进一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54.44亿元(+10.7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5,562.42万亿元(+6.86%),市场份额12.83%,排名行业第一。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人民币3,608.99亿元(+1.05%)、9,077.76亿元(+8.09%)、2,875.67亿元(+10.87%)。子公司华夏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10万亿元(+34.14%),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2.58和11.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06%和5.82%。报告期内,华夏基金积极推进养老三大支柱业务,REITS业务保持行业领先,积极参与重大产品创新项目,权益ETF规模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整体管理规模进一步提升。 交投活跃,经纪业务大幅增长 上半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64.02亿元(+31.19%),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38.93亿元(+62.24%),代销金融产品收入8.62亿元(+17.69)。截至报告期末,客户数量累计超1,65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超人民币12万亿元,均较上年末增长4%。公司积极推进境外财富管理全球化布局上半年,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上半年国内证券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超势,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股票基金交易量日均规模人民币1.61万亿元,同比上涨63.87%。 自营业务超预期,带动业绩增长 上半年,公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90.53亿元(+62.42%),占总营收的57.67%。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稳健,债券投资规模占比54.63%,整体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6.32%,其中债券投资增长达78.91%。得益于2025年上半年股债市场的良好表现,公司投资业绩表现亮眼,带动了自营业务收入的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当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改革稳步推进,证监会多次强调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公司作为龙头央企券商,背靠中信集团,股东实力强劲,自身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头部,有望更加受益于政策改革。目前,公司在积极推进财富管理、资管、资本中介等多项业务转型,加强数字化赋能,公司头部地位稳定。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78元、1.84元、1.95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8.38元、19.81元、21.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市场活跃度不及预期,基金销售市场竞争加剧 | ||||||
2025-09-04 | 中原证券 | 张洋 | 增持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投资收益亮眼,业绩增幅扩大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30.782025年中报概况:中信证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20.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29.80%;基本4,490.45每股收益0.89元,同比+28.9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1%,同比1.68+0.95个百分点。2025年半年度拟10派2.90元(含税)。 4,561.76 点评:1.2025H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4,554.40出现提高,投行业务净收入、利息净收入、其他收入占比出现下降,资管业务净收入占比持平。2.代买净收入增幅偏小,机构经纪业务保持行业领18.33先,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31.19%。3.股权融资规模显著回升,债权融资规模持续增长,合并口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3,054.33+20.92%。4.券商资管业务、公募基金业务均保持增长,合并口径资管业务4.91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0.79%。5.权益自营丰富策略种类,固收自营拓展多148.21元化盈利模式,合并口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57.90%。6.信26.20用业务规模及利息收入稳中有升,合并口径利息净收入同比-80.11%。7.境外营业收入同比+13.57%,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服务生态持续完善,机构经纪业务保持行业领先;投行业务快速复苏回暖,市场份额虽有所减少,但各项核心指标仍领跑行业;大资管业务全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业务龙头地位稳固;股权衍生品业务竞争力持续强化,权益自营丰富策略种类,固收业务盈利模式多元化,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在高基2025.09数下实现进一步明显增长。预计公司2025、2026年EPS分别为1.68元、1.80元,BVPS分别为18.61元、19.52元,按9月2日收盘价30.78元计算,对应P/B分别为1.65倍、1.58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股价短期波动风险;3.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效果不及预期;4.超预期事件导致公司的盈利预测与实际经营业绩产生明显偏差 | ||||||
2025-08-29 | 民生证券 | 张凯烽,李劲锋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资管投行业务加速修复,自营经纪收入持续高增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事件:8/28晚间中信证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30亿元,公告口径同比+20.4%,较一季度-9pct;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29.8%,较一季度-2pct。单季来看,25Q2公司营业收入153亿元,环比-14.0%,同比-7.0%;归母净利润72亿元,环比+9.6%,同比+27.9%,同比较25Q1下降4pct。20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2015H1(125亿元),实现历史最高的中期业绩规模,单季盈利同比增速也保持高位。 从收入结构来看,25Q2公司单季资管与投行收入同比提速,自营收入同比持续高增,经纪收入同比有所放缓,利息净收入回正但仍同比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营/经纪/资管/投行/信用业务收入分别为191/64/54/21/2亿元,收入同比+62%/+31%/+11%/+21%/-80%,收入占营收比例58%/19%/16%/6%/1%。收费类业务方面,2025年二季度资管与投行收入较一季度同比提速,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较25Q1有所放缓,但整体增速仍然较高。资金类业务方面,单季自营收入同比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信用业务收入转正,但仍然同比下降。 分各业务来看:(1)自营业务方面,自营收益率环比提升至4.6%,金融投资规模环比小幅回落。25Q2公司自营投资收入(不含OCI变动)102亿元,环比+15.0%,同比+62.5%。公司根据财政部7月发布《标准仓单交易相关会计处理实施问答》对24年数据追溯调整,可比口径下24H1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需调减30.7亿元/27.5亿元,而24H1投资收益调增3.2亿元。从金融投资规模来看,25Q2末公司金融投资8826亿元,环比-4.4%,同比+14.1%,其中净资产环比小幅提升,自营杠杆率环比下降。25Q2公司环比减配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权益OCI,而环比增配债权OCI,交易性金融资产/权益OCI/债权OCI占比分别为83.9%/9.7%/6.4%,占比较25Q1变动-0.3pct/-0.3pct/+0.6pct。 从投资收益率来看,25Q2年化自营投资收益率4.6%,超过24Q3的4.4%,为21Q4以来单季最高,环比+0.8pct;同期沪深300/中证综合债指数年化涨幅分别为+5.0%/+7.0%,在股债两市向好环境下,公司自营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2)经纪业务方面,25Q2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速保持在26.2%,代买证券收入持续高增。25Q2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1亿元,环比-7.5%,同比+26.2%,自24Q4开始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保持在20%以上,25Q2增速仍然较高,较25Q1有所放缓。从收入结构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代买证券/席位租赁/代销产品/期货经纪净收入占比分别为68%/11%/13%/8%,同比+47%/+17%/+18%/-16%。与24年下半年相比,25H1代买证券收入同比增速小幅提升,交易单元席位租赁与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转为增长,而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同比降幅有所扩大。代买证券业务方面,25Q1末公司代买证券款4337亿元,环比+11.4%,同比+50.1%;其中个人/机构经纪业务代买证券款同比+83.3%/35.7%,增速较2024年末均继续提速。25Q2沪深两市当季股基成交总额为89万亿元,同比增长59.5%。市场交投热度保持高位,个人与机构投资者资金持续入市,我们认为公司经纪业务有望持续高增。 (3)资管业务方面,25Q2资管收入同比增长12.4%,华夏基金本部与中信证券资管AUM稳步提升。25Q2资管业务净收入29亿元,环比+12.4%,同比+12.7%,同比增速较25Q1提升4pct。公募方面,25Q2末华夏基金本部AUM为2.85万亿元,同比增长32.1%。25H1华夏基金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16.1%;净利润11亿元,同比+5.8%,在收入与盈利端均提供稳定贡献。资管方面,25Q2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56万亿元,同比+6.9%。25H1资产管理的管理费收入为12亿元,同比+16.2%。 (4)投行业务方面,25年上半年境内股权再融资与境外股权承销规模高增,IPO规模同比降幅显著收窄,25Q2投行收入同比提速。25Q2公司投行业务收入11亿元,环比+15.0%,同比+29.6%,同比较25Q1上升17pct。2025年上半年境内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业务均保持同行业第一。境内股权承销方面,根据公司公告,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A股股权承销规模1485亿元,同比+365.7%。根据iFinD统计,25H1中信证券A股IPO/再融资承销规模分别为29亿元/1232亿元,同比-12%/+579%。根据iFinD的全市场统计,25H1A股股权融资规模达到7552亿元,IPO/再融资规模351/7200亿元,同比+15.2%/+587.9%。公司IPO承销规模仍然承压,但同比降幅已显著收窄,再融资规模持续放量。境外股权承销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境外股权融资承销规模达到29.89亿美元(约214亿元人民币),同比+132%。债权承销方面,25H1公司承销各类债券规模1.04万亿元,同比+11.6%。伴随科创板与创业板新规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投行业务收入有望持续修复。 (5)信用业务方面,融出资金余额环比回落,而买入返售余额上升,单季利息净收入回正。25Q2利息净收入4亿元,同比-46.4%。利息净收入转为正值,但同比仍降,主要是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25Q2末融出资金/买入返售规模1432亿元/592亿元,同比+26.3%/+5.6%,25Q2末融出资金余额环比有所回落,买入返售余额环比增长。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提升,业务及管理费率下行。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规模1.81万亿元,同比+20.9%;归母净资产3054亿元,同比+9.4%。单季加权平均ROE4.91%,季末年化ROA/ROE分别为1.5%/9.0%,均较25Q1环比提升,ROE年化同比+1.4pct。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率41.5%,可比口径同比+2.5pct。其中业务及管理费率(剔除其他业务)46.8%,同比-3.6pct;新口径下其他业务成本率降至39.8%。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695/749/807亿元,归母净利润231/250/271亿元,对应8月28日收盘价的PE为20/19/17倍。今年以来资本市场表现持续向好,公司凭借资金体量和投研优势,自营投资收益有望持续增长。公司经纪、资管等业务条线行业龙头地位稳固,随着市场交投热度走高,华夏基金AUM高增,公司业务收入或继续提升。境内股权融资政策边际调整,后续投行收入有望持续修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市占率下滑、利息支出大幅增长、华夏基金产品发行不及预期等。 | ||||||
2025-08-29 | 天风证券 | 杜鹏辉 | 买入 | 维持 | 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自营与经纪持续发力,巩固龙头地位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自营与经纪业务持续发力】 中信证券25Q2单季/H1分别实现调整后营收166.4/329.2亿元,分别同比+15.2%/+20.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1.7/137.2亿元,分别同比+27.9%/+29.8%。25年Q2及上半年除信用业务外其余业务条线均增长显著,25年Q2单季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信用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6.2%/+29.6%/+12.7%/+62.5%/-46.4%;25年H1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信用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1.2%/+20.9%/+10.8%/+62.4%/-80.1%。ROE达9.8%,较24年同期+1.9Pct;杠杆率提升0.23x至4.74x。 【资本市场持续回暖,手续费业务为业绩增长保驾护航】 1)经纪业务方面,公司25年Q2单季/H1分别实现经纪业务收入30.8/64.0亿元,分别同比+26.2%/31.2%,市场成交量的大幅回暖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5年Q2单季/H1累计股基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4872/16135亿元,分别较24年同期同比+56.8%/+63.9%,公司经纪业务收入略不及预期,其收入增速慢于市场成交量增速。 2)投行业务方面,公司25年Q2单季/H1分别实现投行业务收入11.2/21.0亿元,分别同比+29.6%/+20.9%,业绩继24Q4同比增速转正后维持正增长,且增速持续扩大。从证券承销规模角度来看,25H1公司IPO/再融资规模分别为84.3/1799.8亿元,分别同比+66.4%和+574.2%,IPO与再融资规模大幅提升。 3)资产管理方面,公司25年Q2单季/H1分别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8.8/54.4亿元,分别同比+12.7%/+10.8%;资管业务规模略有提升,其中非货公募管理规模较24年同期显著扩大,旗下华夏基金(持股62.2%)非货保有规模8243亿,同比+39.2%。 【自营业务收入高增,为业绩增长的首要推手】 自营业务方面,公司25年Q2单季/H1分别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01.9/190.5亿元,同比+62.5%/+62.4%;25年H1自营金融资产规模为8826.3亿元,同比+14.1%,投资收益率同比上行0.64Pct至2.16%。25年Q2股市与债市涨幅明显,至25年上半年股债市场均表现较好,助力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率的大幅提升,带动自营收入的高增。 【信用业务收入持续承压】 信用业务方面,公司25年Q2单季/H1分别实现信用业务收入4.2/2.2亿元,分别同比-46.4%/-80.1%。25年6月末全市场两融资金余额为1.85万亿,同比+25.0%,公司信用业务收入却出现负增长,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以及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为导致信用业务承压的主因。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政策持续表态积极,利好资本市场的信号不断发出,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有望在持续回暖的资本市场中享受红利,增厚业绩。根据最新披露财务数据更新25/26/27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25/26/27年前值为271/296/312亿元,看好公司作为龙头券商在大幅回暖的资本市场中的弹性,现25/26/27年调整为287/305/323亿元,预计25-2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2.3%/+6.1%/+6.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监管政策发生变动;公司业务开展不及预期。 | ||||||
2025-08-29 | 国信证券 | 孔祥,王德坤 | 增持 | 维持 | 投资收益高增,经纪资管同步扩张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30.39亿元,同比+20.44%;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29.80%;加权平均ROE4.91%,同比+0.95pct。分条线看,H1营收同比增速:经纪+31.2%、投行+20.9%、资管+10.8%、利息-80.1%、投资+62.4%,H1营收占比:经纪19.4%、投行6.4%、资管16.5%、利息0.7%、投资58.9%。投资收益高增,以及市场活跃度提升下经纪业务扩张是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投行业务复苏亦对业绩增长亦有助力。自营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投资收益率提升。截至2025H1末,公司金融投资资产规模8,826亿元,同比+14.1%。其中FVTPL资产7,405亿元,同比+16.2%;FVOCI权益工具投资852.3亿元,同比+27.2%;FVOCI债权工具投资569.2亿元,同比-18.3%。H1年化投资收益率4.22%,同比+0.95pct。期末杠杆率4.74x,同比有所提升。除金融投资资产以外,融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资产科目也同比小幅增长。公司自2024年以来持续加大权益投资,股票市场向好背景下投资收益率提升,使投资收益成为增长主力。投行业务:关注股承市场改善趋势和境外业务拓展。2025年以来,A股IPO承销规模未再出现大幅下降,已有企稳趋势,再融资承销规模大幅增长。其中IPO承销67家,承销金额656.1亿元,基本持平于2024年全年。再融资承销130家,承销金额7,864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的3倍。2024年初至今,中信证券IPO承销173.0亿元、居行业第2,再融资承销1,956.2亿元、居行业第1。港股IPO方面,今年以来港交所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中信等中资券商斩获多个投行项目。境内IPO及再融资市场改善和境外股承发力,公司投行业务经营压力或将有所减轻。 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市场复苏叠加战略推进,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规模扩张。2024年Q4以来,A股市场交投情绪显著恢复,同时公司加强精细化运营,2025H1末财富管理客户超1,650万户,托管客户AUM突破12万亿元。资产管理方面,截至2025H1末,中信资管AUM15,562亿元,同比小幅增长;截至2025H1末,华夏基金管理非货币AUM合计13,251亿元、居行业第2,华夏基金2025H1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5.7%。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资本市场波动,汇率波动,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等。投资建议:基于公司中报数据及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上调了公司经纪业务增速、投资收益率等关键假设,并基于此将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上调13.6%、18.3%、18.6%。公司作为龙头券商,资本实力强劲、业务条线全面、综合实力强劲、ROE水平行业持续领先,我们对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025-08-29 | 东吴证券 | 孙婷,何婷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净利润增长30%,各业务板块稳健增长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投资要点 事件:中信证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30.4亿元,同比+20.4%;归母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29.8%;对应EPS0.89元,ROE4.9%,同比+1.0pct。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同比+11.69%,环比-14.0%;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27.9%,环比+9.6%。 交易额大增,带动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64.0亿元,同比+31.2%,占营业收入(剔除其他业务收入)比重20%。经纪业务收入主要是由于市场交投活跃,上半年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5703亿元,同比+63.3%。公司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8%,占经纪业务收入比同比减少2个百分点至13%。公司两融余额1432亿元,较年初+4%,市场份额7.7%,较年初+0.1pct。利息净收入下滑较多主要是由于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客户数量累计超165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超12万亿元,均较2024年末增长4%。 投行收入逆势小幅增长,优势地位依然稳固。2025年上半年实现投行业务收入21.0亿元,同比+20.9%。股权主承销规模1838亿元,同比+475%排名第1;其中IPO7家,募资规模38亿元;再融资29家,承销规模1800亿元。债券主承销规模10331亿元,同比+11.3%,排名第1;其中地方政府债、公司债、金融债承销规模分别为3190亿元、2495亿元、2329亿元。截至上半年末,IPO储备项目33家,排名第2,其中两市主板8家,北交所10家,创业板6家,科创板9家。 资管业务收入小幅增长,华夏基金保持龙头地位。2025年上半年实现资管业务收入54.4亿元,同比+10.8%。截至2025H1资产管理规模15562亿元,同比+6.9%。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包括养老业务、公募大集合产品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份额12.83%,排名行业第一。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2025H1管理规模2.9万亿元,其中公募规模2.1万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规模0.7万亿元,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投资净收益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190.5亿元,同比+62.4%;调整后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汇兑损益、其他综合收益)174.9亿元,同比+29.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市场交投活跃,我们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74/279/312亿元(前值为257/260/292亿元),同比分别+26%/+2%/+12%,对应2025-27年PB为1.52/1.43/1.3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交易量持续走低,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致投资收益持续下滑。 | ||||||
2025-05-01 | 民生证券 | 张凯烽,李劲锋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收费类收入同比高增,自营收益环比反弹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事件:4/29晚间中信证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78亿元,环比+0.6%,同比+29.1%,同比增速较24Q4增加5.39pct;归母净利润65亿元,环比+33.4%,同比+32.0%,同比增速较24Q4减少16.34pct。单季营收继续小幅提速,净利润同比增速保持高位。 从收入结构来看,收费类业务同比高增,资金类业务表现分化,单季自营收入环比反弹且同比转增,但利息净收入转负。2025年一季度公司自营/经纪/资管/投行/信用业务收入分别为89/33/26/10/-2亿元,收入同比+62%/+36%/+9%/+12%/-162%,收入占营收比例50%/19%/14%/5%/-1%。收费类业务方面,2025年一季度三大收费业务经纪、资管与投行收入同比增速均保持高位,增速较24Q4单季同比有所放缓。资金类业务方面,自营收入单季环比大幅反弹,同比转为增长,但信用业务收入转负。 分各业务来看:(1)自营业务方面,金融投资环比增长7.1%,自营收益率环比反弹至3.8%,跑赢沪深300和中证综合债指数。24Q4公司自营投资收入(不含OCI变动)89亿元,环比+89.3%,同比+62.3%,同比环比均由负转正。从金融投资规模来看,25Q1末公司金融投资9228亿元,环比+7.1%,同比+15.1%,同比增速较24Q4略有放缓,而净资产与自营杠杆率均环比上升。25Q1公司环比增配交易性金融资产,权益OCI规模环比小幅上升,但对债权OCI环比减配,三类资产占比分别为84.2%/9.9%/5.8%,占比较24Q4变动+4.06pct/-0.59pct/-3.47pct。从投资收益率来看,2025Q1年化自营投资收益率3.8%,考虑OCI变动后的收益率3.9%,均环比回升;而同期沪深300/中证综合债指数年化涨幅分别为-4.8%/-2.6%,公司自营收益率跑赢大盘股指和中证综合债指数。23Q3至25Q1,公司已连续7个季度环比增配权益OCI,我们认为增配高股息资产有望为公司自营投资提供长期稳定收益。 (2)经纪业务方面,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36.2%,代买证券款同比增速维持在30%。24Q3末至25年一季度,资本市场交投热度保持高位,25Q1沪深两市当季股基成交总额为100万亿元,同比增长68%。25Q1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3亿元,环比-6.6%,同比+36.2%,同比增速较24Q4回落12.76pct,公司经纪业务收入整体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5Q1末公司代买证券款3893亿元,环比+7.4%,同比+30.3%,同样维持高位。公募降费与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经纪业务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我们认为后续降费影响有望逐步淡化。 (3)资管业务方面,25Q1资管收入同比增长8.7%,华夏基金提供稳定贡献。24Q4资管业务净收入26亿元,环比-15.3%,同比+8.7%,同比增速较24Q4下降14.79pct。根据iFinD统计,25Q1末华夏基金公募AUM达到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7.2%。25Q1华夏基金净利润5.6亿元,同比+8.4%。华夏基金净利润规模整体平稳,且连续4个季度同比增长,对公司资管业务收入提供稳定贡献。 (4)投行业务方面,25Q1再融资同比大增212.0%,债承同比增速保持在13.0%,但IPO承销规模同比转负。24Q4公司投行业务收入10亿元,环比-27.2%,同比+12.2%。股权承销方面,根据iFinD统计,25Q1A股股权融资规模2306亿元,同比+145.7%。同期中信证券境内股权承销规模300亿元,同比+109.7%。其中IPO/再融资承销规模分别为12亿元/288亿元,同比-64.6%/+212.9%。IPO承销规模不及24Q1水平,但再融资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债权承销方面,25Q1公司承销各类债券规模4092亿元,同比+13.0%。再融资与债承规模为投行收入提供支撑。 (5)信用业务方面,两融余额继续走高,但货币资金利息收入减少,叠加卖出回购利息增加,单季利息净收入转负。24Q4利息净收入-2亿元,同比-162.1%,同比降幅较24Q4扩大83.98pct,利息净收入自24Q3后再度转负。主要是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收入减少及卖出回购利息支出增加,其中25Q1利息收入/支出分别同比-8.3%/+2.0%。25Q1末融出资金/买入返售规模1498亿元/545亿元,同比+31.1%/+9.5%,公司两融与买入返售余额近2个季度均环比增长,我们认为有望带动公司信用业务收入逐步修复。 净资产收益率保持高位,业务及管理费率同比下行推动归母净利率提升。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规模1.79万亿元,同比+14.2%。归母净资产3024亿元,同比+7.7%。单季加权平均ROE2.4%,年化加权平均ROE9.5%,保持在2022年以来高位,年化同比+1.96pct。24年归母净利率36.9%,同样升至2015年以来高位,同比+0.80pct。其中业务及管理费率(剔除其他业务)47.2%,同比-1.46pct,推动净利率上行;其他业务成本率94.6%,同比+10.93pct。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695/749/807亿元,归母净利润231/250/271亿元,对应4月30日收盘价的PE为16/15/14倍。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近期稳市力度加大,权益市场表现平稳向好,公司有望巩固自营投资优势。后续增量政策逐步出台,市场交投热度有望保持高位,公司经纪与资管业务收入也有望持续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市占率下滑、利息支出大幅增长、华夏基金产品发行不及预期等。 | ||||||
2025-05-01 | 天风证券 | 杜鹏辉 | 买入 | 维持 | 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ROE水平大幅提升,龙头地位巩固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25年Q1业绩增长符合预期,自营与经纪业务实现双轮驱动】 中信证券25年Q1实现调整后营收163亿元,同比+26.5%;实现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32.0%。25年Q1除信用业务有所承压外,其余业务条线均实现正增长,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信用同比增速分别为+36.2%/+12.2%/+8.7%/+62.3%/-162.1%。ROE达9.5%,较24年同期+2.0Pct;杠杆率提升0.18x至4.87x。 【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手续费业务稳健增长】 1)经纪业务方面,公司25年Q1实现经纪业务收入33.3亿元,同比+36.2%,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市场成交量的提升。25年Q1累计股基日均成交额为17465亿元,较24年同期同比+70.9%,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增速慢于市场交投增速,整体略低于预期。 2)投行业务方面,公司25年Q1实现投行业务收入9.8亿元,同比+12.2%,业绩继24Q4同比增速转正后维持正增长,从证券承销规模角度来看,25Q1公司IPO/再融资规模分别为12.6/506.6亿元,分别同比-75.1%和+414.1%,再融资规模大幅提升。 3)资产管理方面,公司25年Q1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5.6亿元,同比+8.7%;非货公募管理规模较24年同期有所扩大,旗下华夏基金(持股62.2%)非货保有规模7018亿,同比+22.8%。 【自营业务韧性凸显,资产规模与投资收益率提升带动收入上涨】 自营业务方面,公司25年Q1实现自营业务收入88.6亿元,同比+62.3%;25年Q1自营金融资产规模为9228.0亿元,同比+15.1%,投资收益率小幅上行0.28Pct至0.96%。25年Q1债市震荡明显,沪深300指数下跌1.2%,在股市与债市皆未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突出,实现投资收益率的提升带动自营业务收入上涨,增厚整体业绩。 【信用业务收入表现不及预期,承压明显】 信用业务方面,公司25年Q1实现信用业务收入-2.0亿元,同比-162.1%。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两融资金余额为1.92万亿,同比+24.8%,公司信用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市场增速,收入大幅下滑的主因为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收入减少,以及卖出回购利息支出增加,导致公司信用业务承压明显。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作为龙头券商韧性较强,投行业务逆势增长。政策红利释放,积极信号定调资本市场发展方向,后续市场行情或持续回暖,有望增厚公司业绩。根据最新披露财务数据更新25/26/27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25/26/27年前值为270/281/283亿元,看好公司在政策红利释放下的弹性空间,现25/26/27年调整为271/296/312亿元,预计25-2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4.7%/+9.6%/+5.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监管政策发生变动;公司业务开展不及预期。 | ||||||
2025-04-30 | 国信证券 | 孔祥,王德坤 | 增持 | 维持 | 投资收益高增,关注投行改善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当季实现营收177.61亿元,同比+29.13%,环比+0.64%;归母净利润65.45亿元,同比+32.00%,环比+33.44%;加权平均ROE2.37%,同比+0.49pct。分条线看,Q1营收环比增速:经纪+36.18%、投行+12.24%、资管+8.69%、利息亏损、投资+62.32%,Q1营收占比:经纪18.72%、投行5.49%、资管14.43%、利息-1.14%、投资49.89%。投资收益高增,市场活跃度提升下经纪业务扩张是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自营投资:金融资产投资规模扩张,投资收益率提升。截至2025Q1末,公司金融投资资产规模9,227亿元,同比+15.07%,环比+7.08%。其中FVTPL资产7,772亿元,同比+15.49%,环比+12.50%;FVOCI权益工具投资916.33亿元,同比+40.57%,环比+1.06%;FVOCI债权工具投资539.43亿元,同比-15.42%,环比-32.78%。Q1年化投资收益率3.97%,同比+1.09pct,环比+1.84pct。期末杠杆率4.87x,同比及环比均有所提升。除金融投资资产以外,融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资产科目也有小幅增长。 投行业务:关注股承市场改善趋势和境外业务拓展。2025Q1,A股IPO承销规模未再出现大幅下降,已有企稳趋势,再融资承销规模大幅增长。其中IPO承销27家,承销金额164.76亿元、同比-30.2%、环比-15.4%。再融资承销45家,承销金额1,383.40亿元、同比+60.4%、环比+106.7%。2024年初至今,中信证券IPO承销142.31亿元、居行业第1,再融资承销559.31亿元\居行业第1。港股IPO方面,2025年以来中信香港+中信里昂合计IPO承销33.17亿港元、居行业第1。境内IPO及再融资市场改善和境外股承发力,公司投行业务经营压力或将有所减轻。 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市场复苏叠加战略推进,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规模扩张。2024年Q4以来,A股市场交投情绪显著恢复,同时公司加强精细化运营,2024年末财富管理客户超1,580万户,同比+12%;托管客户AUM突破12万亿元,同比+18%。资产管理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信资管AUM15,424.46亿元,同比+11.09%;截至2025Q1末,华夏基金管理非货币AUM合计11,282.55亿元、居行业第2,华夏基金2025Q1净利润5.61亿元,同比+8.4%。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资本市场波动,汇率波动,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一季报数据及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上调了公司经纪业务增速、投资收益率等关键假设,并基于此将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上调5.6%、8.2%、10.6%。公司作为龙头券商,资本实力强劲、业务条线全面、综合实力强劲、ROE水平行业持续领先,我们对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025-04-29 | 东吴证券 | 孙婷,何婷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各项业务稳定增长,投资净收益亮眼 | 查看详情 |
中信证券(600030) 投资要点 事件:中信证券发布2025年一季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元,同比+29.1%;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32.0%;对应EPS0.42元,ROE2.4%,同比+0.5pct。 一季度交易额大增,带动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利息支出同比增加较多,利息净亏损。2025年一季度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7031亿元,同比+70.3%;全市场两融余额19187亿元,同比+24.8%。此背景下公司经纪业务收入33.3亿元,同比+36.2%,占营业收入(剔除其他业务收入)的20.5%。利息净亏损2.2亿元,主要是由于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收入减少及卖出回购利息支出增加。公司两融余额1498亿元,较年初+31%,市场份额7.8%,较年初+0.4pct。截至2024年末,客户数超1580万户,同比+12%,客户资产超12万亿元,同比+18%。 投行收入逆势小幅增长,优势地位依然稳固。2025年一季度实现投行业务收入9.8亿元,同比+12.2%。一季度完成股权主承销规模303.5亿元,同比+67.8%,排名第1;其中IPO3家,募资规模13亿元;再融资9家,承销规模291亿元。债券主承销规模4303亿元,同比+4.6%。排名第1;其中地方政府债、公司债、金融债承销规模分别为1642亿元、1005亿元、725亿元。截至25Q1末,IPO储备项目41家,排名第1,其中两市主板27家,北交所0家,创业板8家,科创板6家。 资管业务收入小幅增长,华夏基金保持龙头地位。2025年一季度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5.6亿元,同比+8.7%。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15424亿元,同比+11.1%。公司私募资产管理规模1.5万亿元,同比+11%,公司持续推进主动管理转型,私募资管市场份额13.43%,排行业第一。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2024年末管理规模2.5万亿元,其中公募规模1.8万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规模0.7万亿元,ETF规模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投资净收益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88.6亿元,同比+62.3%;调整后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汇兑损益、其他综合收益)89.8亿元,同比+35.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小幅调整对公司的盈利预测,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57/260/292亿元(前值为256/261/290亿元),同比分别18%/1.4%/+12%,对应2025-27年PB为1.20/1.14/1.08倍。考虑到资本市场改革持续优化,头部券商能更大程度的享受政策红利,中信证券作为龙头券商有望抓住机遇强者恒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交易量持续走低,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致投资收益持续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