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 | 海通国际研究所 | 2.12 | 2.31 | 2.47 | 中信证券首次覆盖:券商业务标杆,全方位受益资本市场改革 | 2022-04-14 |
投资要点:股东协同效应明显,金控获批后有望进一步加强。
财富管理持续深化,投行业务优势明显。主动资产管理规模占比持续提升,控股头部公募基金。重资产业务凭借强大资本实力和稳健运营收入稳定。目标价 28.41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资本运作得当,股东协同效应显著,轻重资产并重,ROE 高于行业平均。“熊市并购,牛市再融资”,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使公司不断做大做强。中信集团为公司的业务开展带来协同效应,中信集团获得金控批文后预计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2018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上升, ROE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轻重资产并重,在各项盈利及业务指标均排名行业前列。
持续推动财富管理转型,代销金融收入贡献度持续提升。公司加快财富管理转型步伐,提升代销金融产品能力、丰富代销产品种类型,客户结构得以优化。截至 2021年四季度,公司股票+混合公募基金及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 1048亿元及 1158亿元,均位居第 1位。公司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逐年增加,由 2016年的 7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27亿元,复合增速23%,占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比例从 2016年的 8%上升到 2021年的 20%。
投行业务优势显著,优势可向其他业务进一步传导。2016年来,公司承销总规模持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位,并且首发,再融资,债券承销金额市占率均呈现出提升趋势,IPO 项目及保代均储备充足。从 2016年至 2021年,中信证券 IPO 项目平均承销金额逆势从 11亿元提升至 15亿元,大项目及明星项目展现承揽优势。投行业务作为流量入口,有助于增加长期客户价值,降低客均获客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客户黏性,巩固公司优势。
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华夏基金利润增长迅速。1)中信证券 2021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 13909.62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 11663.68亿元,占比达到 84%。2)中信证券通过华夏基金布局公募基金业务。2021年华夏基金非货公募管理规模 5872亿元,市场位列第四。公司在 ETF 领域具有绝对优势, 2021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 80亿元,同比增长 45%;实现净利润 23亿元,同比增长 45%,为中信证券贡献 14.4亿元利润。
资本实力雄厚,重资产业务运营稳健。2022年 1月公司 A 股配股发行 224亿元,其中 190亿元用于发展重资产业务。1)2021年中信两融业务利息收入 102亿元,两融余额 1587亿元,同比增长 9%;市占率从 2016年的 6.70%提升至 2020年的8.7%,利息收入 102亿元。2)2021年公司股票质押规模回落到 214亿元,较 2017年下降 72.5%。3)2021年公司投资收益 226亿元,同比+27%。公司历年投资收益总体保持增长,但具有一定波动性,去方向化是主要发展方向。4)中信证券较早布局衍生品业务,截至 2020年 11月,公司互换、期权存续以及合计存续名义本金分别以 1687/1353/3040亿元位列第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E 年 EPS 分别为 2.12/2.31/2.47元,BVPS 分别为 17.76/20.42/23.54元。给予公司 1.6x 2022E PB,对应目标价 28.41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经纪业务量价双杀;金融政策改革推行不达预期;市场持续低迷,债市波动。 关闭 |
海通国际 | 海通国际研究所 | 2.12 | 2.31 | 2.47 | 中信证券首次覆盖:券商业务标杆,全方位受益资本市场改革 | 2022-04-14 |
投资要点:股东协同效应明显,金控获批后有望进一步加强。
财富管理持续深化,投行业务优势明显。主动资产管理规模占比持续提升,控股头部公募基金。重资产业务凭借强大资本实力和稳健运营收入稳定。目标价 28.41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资本运作得当,股东协同效应显著,轻重资产并重,ROE 高于行业平均。“熊市并购,牛市再融资”,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使公司不断做大做强。中信集团为公司的业务开展带来协同效应,中信集团获得金控批文后预计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2018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上升, ROE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轻重资产并重,在各项盈利及业务指标均排名行业前列。
持续推动财富管理转型,代销金融收入贡献度持续提升。公司加快财富管理转型步伐,提升代销金融产品能力、丰富代销产品种类型,客户结构得以优化。截至 2021年四季度,公司股票+混合公募基金及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 1048亿元及 1158亿元,均位居第 1位。公司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逐年增加,由 2016年的 7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27亿元,复合增速23%,占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比例从 2016年的 8%上升到 2021年的 20%。
投行业务优势显著,优势可向其他业务进一步传导。2016年来,公司承销总规模持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位,并且首发,再融资,债券承销金额市占率均呈现出提升趋势,IPO 项目及保代均储备充足。从 2016年至 2021年,中信证券 IPO 项目平均承销金额逆势从 11亿元提升至 15亿元,大项目及明星项目展现承揽优势。投行业务作为流量入口,有助于增加长期客户价值,降低客均获客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客户黏性,巩固公司优势。
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华夏基金利润增长迅速。1)中信证券 2021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 13909.62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 11663.68亿元,占比达到 84%。2)中信证券通过华夏基金布局公募基金业务。2021年华夏基金非货公募管理规模 5872亿元,市场位列第四。公司在 ETF 领域具有绝对优势, 2021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 80亿元,同比增长 45%;实现净利润 23亿元,同比增长 45%,为中信证券贡献 14.4亿元利润。
资本实力雄厚,重资产业务运营稳健。2022年 1月公司 A 股配股发行 224亿元,其中 190亿元用于发展重资产业务。1)2021年中信两融业务利息收入 102亿元,两融余额 1587亿元,同比增长 9%;市占率从 2016年的 6.70%提升至 2020年的8.7%,利息收入 102亿元。2)2021年公司股票质押规模回落到 214亿元,较 2017年下降 72.5%。3)2021年公司投资收益 226亿元,同比+27%。公司历年投资收益总体保持增长,但具有一定波动性,去方向化是主要发展方向。4)中信证券较早布局衍生品业务,截至 2020年 11月,公司互换、期权存续以及合计存续名义本金分别以 1687/1353/3040亿元位列第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E 年 EPS 分别为 2.12/2.31/2.47元,BVPS 分别为 17.76/20.42/23.54元。给予公司 1.6x 2022E PB,对应目标价 28.41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经纪业务量价双杀;金融政策改革推行不达预期;市场持续低迷,债市波动。 关闭 |
光大证券 | 王一峰,王思敏 | 1.71 | 1.96 | 2.27 | 中信证券:受市场冲击营收小幅下降,龙头优势不变 | 2022-04-13 |
事件:中信证券发布2022年1季度业绩快报,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16亿元,同比下降7.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52.29亿元,同比增长1.24%。
预计自营收入和杠杆降低是公司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1季度营收同比小幅下降,我们预计主要原因有:1)从21年收入结构来看,公司经纪/投资/投行/资管/其它收入占比分别为24%/24%/10%/18%/24%,占比较为均衡。我们预计公司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受A股调整影响较小,1季度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受自营投资收益下滑的影响,同时预计公司毛利率提升以及资产质量转好使得公司净利维持正增长。2)公司22年1季度杠杆率为5.57(总资产/归母净资产口径)较21年同期下降,我们预计杠杆率的下降主要由于自营规模和客户两融规模增速下降。
预计经纪业务同比正增长。22年1季度市场股基成交量同比上升,但融资余额有所下降,我们预计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维持10%左右的正增长,但融资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增速预计较21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21年末客户数量累计超过120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合计11万亿元,较20年末增长29%,庞大的客户基础有助于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和龙头地位的稳固。
股债业务预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注册制下龙头优势凸显。根据wind数据统计,22年1季度全市场股权募资金额4198亿元,同比增长8%,公司债累计发行额8453亿元,同比下降9.6%。我们认为公司的投行业务收入预计基本持平,公司市场份额预计持续保持市场龙头地位。21年公司A股主承销金额市场份额18%,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公司承销债券金额占证券公司总金额的13.74%。21年前十大证券公司的股类业务市场份额达72%,22年在注册制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投行业务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投资类收入预计下降,预计代客衍生品业务贡献较多。22年1季度受市场行情调整影响,我们预计公司投资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但是同时受市场冲击影响预计机构投资人的对冲需求增加,利好公司的代客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1季度证券行业业绩承压,中信作为行业龙头依托其优秀的展业能力及强大的品牌优势,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鉴于公司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2-24年净利润预测为253.82亿元(较原预测下调7.9%)、290.31亿元(较原预测下调11.2%)和336.47亿元(较原预测下调11.6%),考虑公司的龙头优势维持A股“增持”评级,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大幅震荡影响股价表现。 关闭 |
光大证券 | 王一峰,王思敏 | 1.71 | 1.96 | 2.27 | 中信证券:受市场冲击营收小幅下降,龙头优势不变 | 2022-04-13 |
事件:中信证券发布2022年1季度业绩快报,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16亿元,同比下降7.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52.29亿元,同比增长1.24%。
预计自营收入和杠杆降低是公司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1季度营收同比小幅下降,我们预计主要原因有:1)从21年收入结构来看,公司经纪/投资/投行/资管/其它收入占比分别为24%/24%/10%/18%/24%,占比较为均衡。我们预计公司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受A股调整影响较小,1季度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受自营投资收益下滑的影响,同时预计公司毛利率提升以及资产质量转好使得公司净利维持正增长。2)公司22年1季度杠杆率为5.57(总资产/归母净资产口径)较21年同期下降,我们预计杠杆率的下降主要由于自营规模和客户两融规模增速下降。
预计经纪业务同比正增长。22年1季度市场股基成交量同比上升,但融资余额有所下降,我们预计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维持10%左右的正增长,但融资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增速预计较21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21年末客户数量累计超过120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合计11万亿元,较20年末增长29%,庞大的客户基础有助于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和龙头地位的稳固。
股债业务预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注册制下龙头优势凸显。根据wind数据统计,22年1季度全市场股权募资金额4198亿元,同比增长8%,公司债累计发行额8453亿元,同比下降9.6%。我们认为公司的投行业务收入预计基本持平,公司市场份额预计持续保持市场龙头地位。21年公司A股主承销金额市场份额18%,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公司承销债券金额占证券公司总金额的13.74%。21年前十大证券公司的股类业务市场份额达72%,22年在注册制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投行业务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投资类收入预计下降,预计代客衍生品业务贡献较多。22年1季度受市场行情调整影响,我们预计公司投资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但是同时受市场冲击影响预计机构投资人的对冲需求增加,利好公司的代客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1季度证券行业业绩承压,中信作为行业龙头依托其优秀的展业能力及强大的品牌优势,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鉴于公司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2-24年净利润预测为253.82亿元(较原预测下调7.9%)、290.31亿元(较原预测下调11.2%)和336.47亿元(较原预测下调11.6%),考虑公司的龙头优势维持A股“增持”评级,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大幅震荡影响股价表现。 关闭 |
光大证券 | 王一峰,王思敏 | 1.71 | 1.96 | 2.27 | 中信证券:受市场冲击营收小幅下降,龙头优势不变 | 2022-04-13 |
事件:中信证券发布2022年1季度业绩快报,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16亿元,同比下降7.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52.29亿元,同比增长1.24%。
预计自营收入和杠杆降低是公司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1季度营收同比小幅下降,我们预计主要原因有:1)从21年收入结构来看,公司经纪/投资/投行/资管/其它收入占比分别为24%/24%/10%/18%/24%,占比较为均衡。我们预计公司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受A股调整影响较小,1季度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受自营投资收益下滑的影响,同时预计公司毛利率提升以及资产质量转好使得公司净利维持正增长。2)公司22年1季度杠杆率为5.57(总资产/归母净资产口径)较21年同期下降,我们预计杠杆率的下降主要由于自营规模和客户两融规模增速下降。
预计经纪业务同比正增长。22年1季度市场股基成交量同比上升,但融资余额有所下降,我们预计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维持10%左右的正增长,但融资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增速预计较21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21年末客户数量累计超过120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合计11万亿元,较20年末增长29%,庞大的客户基础有助于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和龙头地位的稳固。
股债业务预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注册制下龙头优势凸显。根据wind数据统计,22年1季度全市场股权募资金额4198亿元,同比增长8%,公司债累计发行额8453亿元,同比下降9.6%。我们认为公司的投行业务收入预计基本持平,公司市场份额预计持续保持市场龙头地位。21年公司A股主承销金额市场份额18%,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公司承销债券金额占证券公司总金额的13.74%。21年前十大证券公司的股类业务市场份额达72%,22年在注册制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投行业务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投资类收入预计下降,预计代客衍生品业务贡献较多。22年1季度受市场行情调整影响,我们预计公司投资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但是同时受市场冲击影响预计机构投资人的对冲需求增加,利好公司的代客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1季度证券行业业绩承压,中信作为行业龙头依托其优秀的展业能力及强大的品牌优势,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鉴于公司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2-24年净利润预测为253.82亿元(较原预测下调7.9%)、290.31亿元(较原预测下调11.2%)和336.47亿元(较原预测下调11.6%),考虑公司的龙头优势维持A股“增持”评级,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大幅震荡影响股价表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