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市值:881.35亿 | 总市值:881.35亿 | ||
流通股本:36.15亿 | 总股本:36.15亿 |
北方稀土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5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025-05-05 | 华安证券 | 许勇其,牛义杰 | 买入 | 维持 | 产销量大幅增长,持续优化生产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主要观点: 业绩 公司发布2024年及25年一季度财报。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7亿元,同比-1.58%,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57.64%,扣非归母净利润9亿元,同比-61.12%。2024Q4单季营收114.1亿元,同比+33.04%,环比+33.10%;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39.52%,环比+66.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35.35%,环比+153.65%。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87亿元,同比+61.19%,环比-18.58%;归母净利润实现4.31亿元,同比+727.3%,环比-28.1%。 公司各类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25年一季度公司各材料产销量增长明显。稀土氧化物产量为5730.86吨,同比+33.99%,销量为10558.42吨,同比+57.61%;稀土盐类产量为37449.60吨,同比+1.25%,销量为32090.78吨,同比+52.95%;稀土金属产量为12061.50吨,同比+56.5%,销量为11329.94吨,同比+46.55%;磁性材料产量为16417.14,同比+40.88%,销量为16166.09吨,同比+46.63%;抛光材料产量为5415.15吨,同比-9.22%,销量为5302.16吨,同比-8.6%;储氢材料产量为497.90吨,同比+21.33%,销量为488.41吨,同比+20.79%。 公司优化生产,推行小品种稀土产品研产销一体化 生产经营方面,公司科学组产,灵活调整原料配置;调整优化冶炼分离产线结构,大幅提升单镧、单铈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推行小品种稀土产品研产销一体化机制,实现无油碳酸铈、低氯根碳酸铈等小特新产品投放市场,实现12款新开发固态储氢材料批量化生产与销售。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1.38/25.70/32.16亿元(25-26年原值为21.92/28.98亿元),对应PE39/33/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增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2025-04-30 | 国金证券 | 王钦扬 | 买入 | 维持 | 业绩同比增长,继续看好稀土涨价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事件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92.87亿元,环比-18.58%,同比+61.19%;归母净利润为4.31亿元,环比-28.10%,同比+727.3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35亿元,环比-31.57%、同比显著增加。 点评 销量显著增长,毛利率有所下滑。1Q25公司销量环比显著增加,主要产品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和磁性材料销量分别环比+81.39%/+47.83%/+16.76%至10558/11330/16166吨。价格小幅上涨,1Q25氧化镨钕价格、钕铁硼(N35)价格分别环比+3.20%、持平至429.58元/公斤、137.50元/公斤。成本方面,1Q25公司与包钢股份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环比+4.70%。成本涨幅大于售价,1Q25公司毛利、毛利率分别环比-27.15%、-1.32pct至10.41亿元、11.21%。 降本增效推进。1Q25公司期间费用环比-34.27%至3.49亿元,期间费率环比-0.90pct至3.76%;其中销售、管理费率分别环比持平/-0.16pct至0.12%/2.64%。1Q25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7.69%,环比-0.27pct,仍处较低水平,资本结构维持良好。 稀土价格看涨,战略价值进一步提升。出口管制,海外矿供应显著收缩,国内有冶炼配额但缺矿的局面或将出现,叠加国内原矿配额温和增长,我们认为稀土供需有望持续修复;下游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望持续打开稀土领域新增需求,磁材标的有望与稀土资源标的共振;稀土作为我国定价、全球领先的优势产业,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板块整体关注度有望显著提高。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348/405/4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5/35亿元,EPS分别为0.58/0.69/0.97元,对应PE分别为40/34/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 ||||||
2025-04-21 | 中国银河 | 华立,阎予露 | 买入 | 维持 | 2024年年报点评:稀土价格下行拖累全年业绩,Q4显著改善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营业收入329.7亿元,同比-1.58%,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57.64%,扣非归母净利润9亿元,同比-61.12%。2024Q4单季营收114.1亿元,同比+33.04%,环比+33.10%;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39.52%,环比+66.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35.35%,环比+153.65%。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35元(含税)。 稀土价格下行拖累产品售价及单位毛利: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及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4年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钕、毛坯烧结钕铁硼N35年均价同比-26.74%/+16.58%/-25.99%/-28.32%,稀土价格下行对公司产品售价形成拖累。报告期内,公司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年均售价同比+11%/+11%/-2.4%/-25.7%/-21.6%/-25.1%,单吨毛利同比-46.8%/-46.3%/-53.6%/-42.9%/-52.3%/-68.1%。行业下行周期中,公司通过优化能耗指标实现降本提质,吨稀土加工成本同比降低5.1% 产销两旺,主要产品销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销量同比+6.1%/+19.3%/+13.8%/+14.5%/+4.7%/+10.2%,公司镧铈产品、镨钕产品销量分别创历史新高。产量方面,冶炼分离板块,2024年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合计17.78万吨,同比增长1.63%,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产量同比分别-7.3%/-1.6%/+19.8%;稀土材料板块,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产量同比+17.7%/-0.4%/+19.8%。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原料生产环节,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于2024年10月建成投产,截至2024年底,包头华美稀土已具备年处理19.8万吨58%REO混合稀土精矿(以REO计115018吨/年)和10.66万吨萃取分离产品生产能力;此外,公司拟与福建省金龙稀土合资成立新公司建设5000吨氧化稀土分离生产线项目,进一步提升稀土资源掌控力和稀土原料产品供给能力。功能材料和应用产业环节,公司与宁波招宝等成立新公司建设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实施北方磁材扩产改造项目;北方嘉轩实现稀土永磁电机批量化生产,生产永磁电机29兆瓦;形成2-20公斤模块化固态储氢装置设计制造能力;天骄清美改扩建项目一期建设完成。 投资建议:稀土作为我国对全球的优势资源,我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控制与价格控制力强,作为反制美国加征关税的武器其战略性价值凸显有望带动相关稀土资产的估值提升。稀土出口管制叠加国内供给侧管控收紧,以及缅甸稀土供应的扰动,将推动稀土价格底部回升。公司作为全球稀土龙头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提升。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31/28.02/34.24亿元,对应EPS为0.62/0.78/0.95元,对应PE为38/30/2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3)稀土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4)公司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025-04-20 | 国金证券 | 王钦扬 | 买入 | 维持 | 业绩受益涨价环比显著改善,单位成本有所下降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事件 4月18日公司发布2024年报,实现营收329.66亿元,同比-1.58%;归母净利润为10.04亿元,同比-57.64%。4Q24收入为114.07亿元,环比+33.10%,同比+33.04%;归母净利润为5.99亿元,环比+66.41%、同比-39.52%。 点评 价格上涨,业绩环比显著改善。4Q24公司销量环比下降,主要产品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和磁性材料销量分别环比-20.57%/-28.62%/-18.42%至5821/7664/13846吨。价格上涨弥补销量下降,4Q24氧化镨钕价格、钕铁硼(N35)价格分别环比+6.86%、+3.81%至416.27元/公斤、137.50元/公斤。成本方面,4Q24公司与包钢股份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环比+6.22%。价格涨幅大于成本,4Q24公司毛利、毛利率分别环比+56.00%、+1.84pct至14.29亿元、12.53%。 期间费率保持平稳,研发保持高投入。4Q24公司期间费用环比+32.75%至5.31亿元,期间费率环比-0.01pct至4.66%;其中销售、管理费率分别环比持平/-0.41pct至0.11%/2.80%。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水平,4Q24研发费率环比+0.74pct至1.35%。4Q24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7.96%,仍处较低水平,资本结构维持良好。降本增效推进,单位成本有所下降。公司实施能耗指标优化提升行动,焙烧、灼烧、金属电解等工序电耗大幅降低。各生产企业自主降本意识不断增强,吨稀土加工成本同比降低5.1%。 磁材、稀土电机业务持续推进。2024年公司实施北方磁材扩产改造项目;北方嘉轩实现稀土永磁电机批量化生产,生产永磁电机29兆瓦,补齐磁材合金-磁体-永磁电机产业链断点。 稀土价格看涨,战略价值进一步提升。出口管制,海外矿供应显著收缩,国内有冶炼配额但缺矿的局面或将出现,叠加国内原矿配额温和增长,我们认为稀土供需有望持续修复;下游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望持续打开稀土领域新增需求,磁材标的有望与稀土资源标的共振;稀土作为我国定价、全球领先的优势产业,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板块整体关注度有望显著提高。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348/405/4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5/35亿元,EPS分别为0.58/0.69/0.97元,对应PE分别为40/34/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 ||||||
2025-02-21 | 国元证券 | 马捷 | 增持 | 首次 | 首次覆盖报告:立足稀土资源禀赋,上中下游协同发展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报告要点: 《稀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供给端,稀土作为全球争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和产量占比居全球首位,2024年国家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7万吨(+5.88%)、25.4万吨(+4.16%),相较于过去3年20%以上的增速大幅放缓,随着《稀土管理条例》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稀土供给侧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有望进一步深化。需求端,稀土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等消费领域的需求扩张,叠加行业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稀土产业将迎来高速成长的机遇期。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全球居首,公司稀土分配指标稳步提升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最大的稀土、铁和铌等多金属共(伴)生矿床,累计查明的稀土资源总储量已经达到了1.8亿吨,保有资源总储量达到了1.59亿吨,稳居世界首位。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向公司供应稀土精矿,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公司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分配占比稳中有升,近2年分别维持在70%和67%,轻稀土年度增量指标向公司集中配给,持续稳定的指标获得量不断巩固公司资源优势、核心竞争力及供应保障能力,体现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发展潜能。 全产业链布局协同发展,磁性材料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公司通过独资设立、合资组建、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现拥有储氢材料-镍氢动力电池、磁性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的稀土终端应用布局。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磁性材料销量分别为5.1万吨(同比+36.0%)、4.5万吨(同比+28.6%),磁性材料产业释放整合效能,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2024年10月,公司拟出资40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北方招宝,目前已取得营业执照,将建设年产3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当前全球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稀土的战略价值迅速提升,《稀土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进一步深化稀土供给侧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等消费领域的需求扩张为稀土行业发展注入动力。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5、26.76和44.8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9.19、31.51和18.81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稀土政策变动风险、市场供需变化及竞争加剧风险。 | ||||||
2025-01-03 | 海通国际 | Xianlong Chen,Jiayao Gan,Yijie Wu,Manqi Wang | 增持 | 首次 | 首次覆盖:全球稀土龙头,持续成长再铸辉煌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投资要点: 全球稀土龙头,产销量稳增长。北方稀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集生产、科研、贸易于一体的稀土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聚焦稀土主业发展,依托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所掌控的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优势及政策等竞争优势,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和稀土功能材料制造基地。2023年,公司生产冶炼分离产品17.49万吨,占国家稀土总量控制指标72%,稀土原料供应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尽管稀土产品价格相对疲软,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量仍实现显著提升,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销量分别同比+13%/+20%,稀土金属产品产销量分别同比+39%/+28%,稀土功能材料产品产销量分别同比+21%/+20%。 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稀土配额稳占鳌头。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铁和稀土共生矿——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白云鄂博矿拥有超过全国80%的稀土储量。股东通过子公司包钢股份向北方稀土供应稀土精矿,为公司提供稳定原料保障与成本保障。公司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在2024年共两批的国家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中,公司共获得的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指标18.9万吨、17.0万吨,分别占指标总量的约70%、67%,且轻稀土增量指标向公司集中配给。持续稳定的指标获得量巩固增强着公司资源优势、核心竞争力及产品供应保障能力。 强化全产业链布局,稀土原料与功能材料产量均创新高。公司通过自建、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形成以稀土资源为基础、冶炼分离为核心、新材料领域建设为重点、终端应用为拓展方向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的冶炼分离能力、稀土金属产能世界第一,磁材铸片合金、抛光材料产销量世界第一,储氢合金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在稀土基催化剂、镍氢动力电池、稀土永磁电机产业亦有布局,公司产业链不断向下游高端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发展。24年上半年,公司稀土原料产品及功能材料产量双创同期历史新高。 稀土迎来新周期,业绩有望充分释放。24年下半年起稀土供给趋紧,24年国内稀土供给指标增速明显下滑,海外稀土生产与进口扰动频繁,《稀土管理条例》的施行进一步强化供给约束。24Q4稀土价格反转回升,氧化镨钕Q4均价为41.6万元/吨,季环比+7.1%,我们认为,在新能源车、风电等产业需求带动下,稀土供需格局仍将继续改善,25年稀土价格有望持续上涨,量价齐升下公司业绩弹性较高。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将受益于其在全球稀土市场的领导地位及全产业链的深化布局,产销量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3、27.03、39.43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并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及全产业链协同效应,给予2025年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6.17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 | ||||||
2024-11-08 | 华安证券 | 许勇其,牛义杰 | 买入 | 维持 | Q3业绩改善,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主要观点: 业绩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5.60亿元,同比-13.50%;归母净利润为4.05亿元,同比-70.64%。单季度来看,24年Q3实现收入85.70亿元,环比+18.56%,同比+1.5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60亿元,同比+10.94%。 报告期内公司各类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各类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产量方面,公司24年前三季度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95%,稀土金属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9.46%,稀土功能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1.35%,产品一次合格率进一步提升。销量方面,公司24年前三季度稀土冶炼分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45%,稀土金属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7.90%,稀土功能材料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9.65%。 降本增效成效显著,产能建设持续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明显。24年前三季度公司剔除辅材、能源价格变动以及不可比因素影响,加工成本(制造成本)较上年降低3.44%。有息负债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末减少15BP。公司分公司设备运维费用同比降低34.2%。稀土精矿焙烧工序天然气单耗较上年降低15.6%;灼烧工序镨钕氧化物天然气单耗较上年降低10.6%;金属电解电单耗较上年降低1.6%,能源消耗进一步下降。公司新一代绿色采选冶稀土冶炼分离升级改造项目持续推进,一期工程于2024年10月15日建成投产,产线工艺技术、装备、环保、生产能力实现行业领先。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0.30/21.92/28.98亿元,对应PE83、39、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增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2024-11-03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马可远 | 增持 | 维持 | 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扭亏,四季度以来成本优势明显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核心观点 公司2024Q3营收同比增速1.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0.9%。公司2024年Q1-Q3实现营收215.60亿元,同比-13.50%;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70.64%;扣非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80.08%。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85.70亿元,同比+1.54%,环比+18.56%;实现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10.94%,环比+5507.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21.75%,环比+2004.71%。产量方面,公司24Q3生产稀土氧化物0.42万吨,同比+6.19%;稀土金属0.98万吨,同比+32.87%;磁性材料1.71万吨,同比+26.42%。 2024年四季度以来,公司成本优势加强。从产业链结构上看,北方稀土不进行采选工作,原料稀土精矿从包钢股份采购。过往,公司稀土精矿采购价格较市场价格存在明显优势,但从2022Q4起,公司改为每季度与包钢股份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根据稀土市场产品价格变化情况,按照计算公式,经协商,约定稀土精矿价格和交易总量。2024Q1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为不含税20737元/吨,而此期间市场价格大幅回落,因调价周期存在,导致公司原料成本压力较大。24Q3公司采购价较市场均价低17.21%,24Q4公司采购价调整为不含税17782元/吨,较目前市场均价低18.65%,成本优势进一步体现。挂牌价连续3月环比提升,积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自2022年以来,因稀土需求实际表现相对平淡,市场看空情绪加深,商品价格承压下滑;今年3月初,氧化镨钕价格最低降至35.04万元/吨。7月来,受海外供给出现负增长、国内第二批指标同比增速仍保持低位等原因,稀土价格稳步上涨。北方稀土集团产品挂牌价格连续3月环比提升,9-11月氧化镨钕挂牌价分别为40.32/41.57/41.66万元/吨,对市场形成积极引导。从中长期看,稀土行业供给集中度高,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优的磁性材料,新能源汽车、风电以及节能电机的快速发展有望带动稀土需求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磁材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稀土价格大幅波动;精矿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开采配额增速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是稀土行业龙头企业,配额持续增长,原料获取具备优势。因近期商品价格有所回升,我们上调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333.66/363.55/402.33亿元,同比增速-0.4%/+9.0%/+10.7%;归母净利润9.57/19.73/28.94亿元,同比增速-59.6%/+106.2%/+46.7%;当前股价对应PE为89.2/43.3/29.5x,考虑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024-10-30 | 国金证券 | 李超,王钦扬 | 买入 | 维持 | 量价环比齐升显著改善业绩,继续看多稀土涨价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事件 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5.60亿元,同比-13.50%;归母净利润为4.05亿元,同比-70.64%。3Q24收入为85.70亿元,环比+18.56%,同比+1.54%;归母净利润为3.60亿元,环比+3.67亿元、同比+10.94%。 点评 量价环比齐升,业绩显著改善。3Q24公司销量有所增长,主要产品稀土金属、磁性材料和稀土氧化物销量分别环比+16.78%/+1.72%/-31.67%至10738/16972/7328吨。由于开始进入旺季,3Q24镨钕金属价格、钕铁硼价格分别环比+1.76%、+1.05%至481.85元/公斤、352.45元/公斤。成本方面,3Q24公司与包钢股份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环比-0.30%。量价齐升叠加原料成本微降,3Q24公司毛利、毛利率分别环比+54.47%、+2.48pct至9.16亿元、10.69%。 费用有所增加,资本结构保持良好。3Q24公司期间费用环比+31.58%至4.00亿元,期间费率环比+0.46pct至4.67%;其中销售、管理费率分别环比-0.06pct/+0.14pct至0.12%/3.21%。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水平,3Q24研发费率环比+0.22pct至0.61%。3Q24公司资产负债率环比-0.05pct至34.73%,仍处较低水平,资本结构维持良好。 合资成立新公司建设磁材项目,提升中下游加工水平。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0.4亿元,与宁波招宝磁业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北方招宝磁业(内蒙古)有限公司,以新公司为主体建设年产3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 供给扰动加剧叠加“类供改”催化,继续看多稀土价格。近期缅甸局势动荡;缅甸稀土矿作为国内稀土原料供给、尤其中重稀土重要的一环,供给扰动将显著影响中重稀土镝、铽和轻稀土镨钕的价格。且由于2024年国内配额增速放缓,需求显著回升,叠加稀土管理条例落地有望带来“类供改”催化,多重因素下我们认为稀土价格有望持续上行;公司作为稀土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300.31/360.48/404.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20.59/26.71亿元,EPS分别为0.29/0.57/0.74元,对应PE分别为71.30/36.74/28.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 ||||||
2024-09-06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马可远 | 增持 | 维持 | 稀土价格筑底,利润短期承压 | 查看详情 |
北方稀土(600111) 核心观点 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5.7%。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9.90亿元,同比-21.19%;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95.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98.46%。单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72.28亿元,同比-0.33%,环比+25.45%;实现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104.96%,环比-112.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90.59%,环比+220.88%。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由于镨钕等稀土产品价格下滑所致,2024Q2氧化镨钕含税均价为37.64万元/吨,同比-22%,环比+4%。 开采指标增速明显放缓。随着稀土需求增长,全国稀土总量控制指标也在持续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依托白云鄂博矿优质资源,配额有序增长。2024年公司获得开采总量控制指标18.87万吨,同比+5.6%;总指标占比为69.9%。2024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稀土氧化物0.72万吨,同比-23.83%;稀土金属1.88万吨,同比+43.17%;磁性材料2.78万吨,同比+32.35%。 成本压力有所缓解。过往,公司稀土精矿采购价格较市场价格存在明显优势,但从2022年四季度起,公司改为每季度与包钢股份约定稀土精矿价格和交易总量。2024年一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为不含税20737元/吨,而此期间市场价格大幅回落,因调价周期存在,导致公司原料成本压力较大。三季度,公司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6741元/吨,成本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较目前市场价仍有优势。 挂牌价坚挺,积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自2022年以来,因稀土需求实际表现相对平淡,市场看空情绪加深,商品价格承压下滑;今年3月初,氧化镨钕价格最低降至35.04万元/吨。7月来,受海外供给出现负增长、国内第二批指标同比增速仍保持低位等原因,稀土价格稳步上涨。北方稀土集团产品挂牌价格连续3月环比平挂,6-8月氧化镨钕挂牌价均为38.48万元/吨,对市场形成积极引导。 风险提示:磁材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稀土价格大幅波动;精矿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开采配额增速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是稀土行业龙头企业,配额持续增长,原料获取具备优势。但因需求增长乏力,商品价格回调,我们下调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327.58/363.55/402.33亿元,同比增速-2.2%/+11.0%/+10.7%;归母净利润6.53/20.03/31.14亿元,同比增速-72.4%/+206.6%/+55.4%;当前股价对应PE为93.1/30.4/19.5x,考虑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