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1695.72亿 | 总市值:1847.01亿 | ||
| 流通股本:188.83亿 | 总股本:205.68亿 |
中国核电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9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8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10-31 | 中国银河 | 陶贻功,梁悠南,马敏 | 买入 | 维持 | 中国核电2025年三季报点评:核电业绩增速放缓,新能源仍受股比稀释拖累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5Q1-3实现营收616.35亿元,同比8.16%;实现归母净利润80.02亿元(扣非79.58亿元),同比-10.42%(扣非同比-10.24%)。由此计算25Q3公司实现营收206.62亿元,同比5.72%;实现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扣非23.27亿元),同比-23.45%(扣非同比-23.57%)。 25Q3核电、新能源电量同比延续良好增长态势。25Q1-3,公司核电实现上网电量1412.83亿kwh,同比11.44%;其中25Q3为477.32亿kwh,同比10.09%;主要得益于漳州1号机组年初投产以及福清4号机组恢复正常运行。25Q1-3,公司新能源实现上网电量328.12亿kwh,同比34.82%;其中25Q3为112.59亿kwh,同比32.96%;主要受装机增长驱动,截至25Q3末,公司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分别为1049.13、2299.34万千瓦,对应25Q1-3新增装机91.24、297.61万千瓦。 受电价、成本影响,25Q3毛利率同比下滑5.4pct。收入端,25Q1-3公司核电业务同比增长5.56%,而25H1为6.74%,我们认为或受到电量增速稍放缓及江苏等省份月度电价走弱的共同影响。新能源方面,25Q1-3收入同比增长21.09%(25H1为22.16%),收入增速低于电量增速预计主要系综合上网电价下行所致。成本端,25Q3公司发生营业成本121.12亿元,同比16.5%,对应度电成本0.194元/kwh,同比2.5%或0.005元/kwh,或主要受新能源折旧增加等的影响。综合以上因素,25Q3公司毛利率同比-5.4pct至41.4%。 其他收益、所得税、新能源股比稀释进一步拖累业绩增速。在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1)25Q3,公司其他收益yoy-24.2%至5.84亿元,但25Q1-3yoy5.9%,或主要为季度间波动;2)25Q3,公司发生所得税费用15.29亿元,yoy45.3%,对应所得税率由24Q3的16.1%提升至25.8%,预计主要受增值税返还纳税以及核电、新能源部分项目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影响;3)中核汇能24年发行两期类REITS、市场化债转股稀释其自身归母净利润比例,以及增资引战导致中国核电持股比例进一步下降的影响在25Q3继续存在。据公司公告,核电业务25Q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1%,而25H1为9.48%,单三季度增速放缓较为明显;25Q1-3,新能源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67.96%(25H1为-66.28%)。 中核汇能计划发行第三期类reits,预计对公司的进一步影响可控。公司同时公告中核汇能权益型并表类REITs(三期)发行方案,底层资产包括5家项目公司持有的光伏资产,总装机47.30万千瓦,有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财务指标。若成功发行,中核汇能自身的归母净利润比例或将进一步被稀释,但考虑到中核汇能目前对公司归母净利润贡献的绝对金额显著下降(25H1新能源业务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占公司整体的6%,而24H1约17%),低基数下预计影响将相对可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06、97.70、109.86亿元,对应PE21.02x、20.02x、17.8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上网电价超预期下调的风险,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等。 | ||||||
| 2025-10-31 | 开源证券 | 周磊,黄懿轩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核电主业经营稳健,新能源业务利润不及预期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新能源业务增收不增利,业绩不及预期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35亿元,yoy+8.2%;归母净利润80.02亿元,yoy-10.4%;销售毛利率/净利率44.0%/25.1%,同比下降3.3pct/3.5pct。考虑到市场化电价下行、新能源业务归母净利率下滑,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2.82/99.29/111.41亿元(原值95.25/105.86/113.76),EPS为0.45/0.48/0.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1.1/19.7/17.6倍。我们看好公司核电行业寡头地位以及较强的技术实力,维持“买入”评级。 核电主业经营稳健,成长空间广阔,新能源业务归母净利润下降较多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控股核电/风电/光伏在运装机25.00/10.49/22.99GW,yoy+5.3%/+34.0%/+40.9%;公司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6GW,在建风电1.95GW,在建光伏5.44GW。2025Q1-3,公司控股核电/风电/光伏发电量1356.38/143.62/189.95亿千瓦时,yoy-2.74%/+29.3%/+39.2%。2025Q1-3,公司核电业务收入增长5.56%,归母净利润增长2.81%;新能源收入增长21.09%,归母净利润下降67.96%,系增收不增利,且新能源2024年发行两期类REITS、市场化债转股稀释归母净利润,增资引战导致归母比例下降。 三代堆供热改造有望增收增利,公司有望依托集团优势做强做优核电主业江苏田湾3、4号机组改造后每年可以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核能供汽经济性优于化石燃料,三代堆供热改造有望实现增收增利。四代热堆堆芯出口温度更高,能够拓宽核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同时,四代快堆能够利用自然界丰度更高的U-238,提高铀资源利用率。7月22日,中核集团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10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小堆“玲龙一号”冷试成功。公司有望依托集团优势持续做强做优核电主业。 风险提示:核准进度不及预期;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市场化电价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
| 2025-10-31 | 东吴证券 | 袁理,任逸轩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三季报点评:核心聚焦核电,核电归母净利润同增3%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5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35亿元,同比增长8.16%;归母净利润80.02亿元,同比减少10.42%;扣非归母净利润79.58亿元,同比减少10.24%。 核心聚焦核电,核电归母业绩同比增长3%。20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35亿元,同增8.16%,实现毛利润271.08亿元,同增0.65%。具体来看,新能源增收不增利,且新能源上年发行两期类REITS、市场化债转股稀释归母净利润,增资引战导致归母比例下降。新能源收入增长21.09%,但因上述原因导致归母净利润下降67.96%。核电业务收入增长5.56%,受成本费用增长影响,归母净利润增长为2.81%。 2025Q3期间费用总体保持稳定,费用率结构优化。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增长2.01%至87.97亿元,期间费用率下降0.86pct至14.27%。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加59.96%、增加7.6%、增加0.14%、减少0.89%至0.73亿元、27.26亿元、7.57亿元、52.42亿元;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上升0.04pct、下降0.12pct、下降0.1pct、下降0.78pct至0.12%、5.65%、1.23%、8.50%。 2025Q3现金流表现稳定,资本开支维持高位支撑成长。1)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2.66亿元,同比减少7.85%;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31.75亿元,2024年同期为-614.86亿元;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19.72亿元,同比增加12.03%。 漳州1号投产+机组大修损失减少,25年核电电量释放。2025Q1-3公司核电上网电量同比11.44%,分项目发电量来看,秦山核电/江苏核电/三门核电/海南核电/福清核电发电量分别同比变动-1.32%/-0.85%/-2.49%/+7.02%/+25.45%。除大修天数安排导致机组电量在年度间波动外,2025年前三季度电量主要受到福清核电大修(小修)损失较去年同期减少。此外漳州1号机组于2025年1月1日商运,发电量增加。电量表现彰显基荷电源稳定性和成长性,期待公司核电电量持续释放。 非核清洁能源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3,348.47万千瓦,同比增加38.67%,其中风电同比增加266.01万千瓦,增幅33.97%,光伏增加667.76万千瓦,增幅40.93%;控股在建装机容量738.78万千瓦,包括风电194.64万千瓦,光伏544.13万千瓦,均按进度计划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5-2027年预测公司归母净利润100/104/116亿元,2025-2027年PE为19.5/18.8/16.9倍(2025/10/30)。公司2025至2027年计划投运1台/2台/4台核电机组,进入加速投产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价格波动,装机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
| 2025-09-04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邹佩轩,戴映炘,蔡思 | 买入 | 维持 | 业绩低于预期 在手核电项目保障稳定持续成长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比增长9.43%,实现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下滑3.66%,其中Q2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滑10.4%,低于我们的预期;2)公司拟派中期分红,每股股利0.02元(含税),派发现金分红总额4.1亿元(含税),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27%。 受管理费用和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新能源归母利润大幅下滑影响,公司Q2业绩表现不佳。公司Q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4%,我们分析主因:1)核电电价下滑,抵消了电量修复带来的利好,2025H1公司核电实现发电量99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实现营收327.8亿元,同比增长6.7%,营收增速低于发电量增速,预计主 因部分省份电价影响;25H1公司核电实现毛利率45.8%,同比下滑0.12个百分点;2)新能源电价下滑,25H1新能源净利润同比减少5亿元,2025H1公司实现新能源发电量21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实现毛利率45.4%,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25H1中核汇能仅实现净利润1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亿元,同比下滑31.7%,同时由于公司对中核汇能持股比例下降,新能源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更高;3)在费用端,公司25Q2增加管理费用2.1亿元,增加所得税费用0.4亿元(尤其是在Q2利润总额同比下滑3.5%的背景下)。 首次派发中期分红,充分体现公司对于投资者回报的重视。2025H1公司计划中期分红,每股股利0.02元(含税),派发现金分红总额4.1亿元(含税),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27%,此举充分体现了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的决心,同时有助于吸引更多长线资金,优化投资者结构。 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达19台,装机容量约22GW,未来陆续投产奠定中长期成长性。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达19台,其中已开工机组超15GW,预计将在十五五期间陆续投产,保障公司未来中长期的稳定成长。更重要的是,随着2027-2028年公司核电机组投产高峰期的到来,公司经营现金流有望持续提升,为公司提高分红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0、105.0、112.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9%、5.1%、7.4%。当前股价对应的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18、17、16倍,继续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波动风险,电量波动风险,新增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盈利预测与估值(人民币) | ||||||
| 2025-09-01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刘汉轩,崔佳诚 | 增持 | 维持 | 新能源持股比例下降及业绩承压,拟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核心观点 发电量持续增长,新能源业务业绩有所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比增长9.43%;实现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减少3.66%。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07.00亿元,同比增长6.41%,环比增长2.11%;实现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减少10.40%,环比减少19.37%,主要系公司对中核汇能持股比例由70%下降至62.7074%及中核汇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1.71%所致。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1217.76亿kWh,同比增长15.65%;累计上网电量1151.04亿kWh,同比增长15.92%。 机组有序建设,装机规模稳健增长。截止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装机26台,装机容量2500万kW,其中秦山二核2#机组由67万千瓦扩容至70.8万kW;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5.90万kW。8月10日,金七门1号机组FCD,预计2030年商运,公司在建装机达1513.8万kW,2025-2027年分别将投产1/2/4台机组。公司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3322.49万千瓦,包括风电1034.18万千瓦、光伏2288.31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65.10万千瓦;控股在建装机容量1044.75万千瓦,包括风电184.97万千瓦,光伏859.78万千瓦。上半年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增加362.87万千瓦,其中风电增加76.29万千瓦,光伏增加286.58万千瓦。 首次进行半年度利润分配。公司首次进行半年度利润分配,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2元,股利支付率7.27%。 核能利用三步齐走,布局先进核电技术。三代核电方面,公司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田湾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累计供汽超300万吨;“和福一号”同位素品牌首批商用堆产同位素产品投放市场。控股股东中核集团在拥有“华龙一号”、“玲龙一号”、CAP1000、VVER、高温气冷堆等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完成了我国首台百万千瓦商用钠冷快堆CFR1000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同日挂牌成立,中国核电上市公司投资100亿元持股6.65%,集团持股50.35%。 风险提示:电价下调,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核安全风险。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公司新能源业务盈利下降,参股中核汇能比例降低,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5.9/100.0/111.5亿元(原为103.8/113.6/127.1亿元),同比增速9%/4%/11%,对应当前股价PE为19/19/1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 2025-08-31 | 东吴证券 | 袁理,任逸轩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核电业务归母同增9.5%,电量稳定释放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5半年报。 25H1核电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增9.5%。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增9.43%;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减3.66%;扣非归母净利润56.31亿元,同减3.27%。主要系在运机组及发电量增加。其中,核电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增长9.48%。 核心聚焦核电,拓展风光新能源。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增9.43%,实现毛利润185.58亿元,同增4.33%,分业务来看,2025H11)核电:实现营业收入327.83亿元,同比6.74%,实现毛利150.25亿元,同比6.46%;2)光伏:实现营业收入44.78亿元,同比29.44%,实现毛利20.04亿元,同比-5.09%;3)风电:实现营业收入28.00亿元,同比12.08%,实现毛利12.98亿元,同比-5.63%。 2025H1电价和成本均略有下降。2025H1公司核电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350元/千瓦时(同比-4.8%,同减0.018元/千瓦时),核电度电成本为0.190元/千瓦时(同比-4.6%,同减0.009元/千瓦时),度电毛利为0.161元/千瓦时(同比-5.1%,同减0.09元/千瓦时)。 2025H1光伏电价略有下降,成本有所上升;风电成本保持稳定,电价有所下降。2025H1光伏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387元/千瓦时(同比-5.7%,同减0.023元/千瓦时),度电成本为0.214元/千瓦时(同比+33.7%,同增0.054元/千瓦时),度电毛利为0.173元/千瓦时(同比-30.8%,同减0.077元/千瓦时);2025H1风电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280元/千瓦时(同比-16.5%,同减0.055元/千瓦时),度电成本为0.150元/千瓦时(同比-0.3%,同减0.0005元/千瓦时),度电毛利为0.130元/千瓦时(同比-29.7%,同减0.055元/千瓦时)。 漳州1号投产+机组大修损失减少,25年核电电量释放。2025H1公司核电上网电量同比12.13%,其中秦山一核/二核/三核/三门核电/江苏核电/海南核电/福清核电分别2.19%/-1.86%/1.53%/-3.65%/0.21%/0.33%/26.86%。除大修天数安排导致机组电量在年度间波动外,2025上半年电量主要受到福清核电大修(小修)损失较去年同期减少。此外漳州1号机组于2025年1月1日商运,发电量增加。现公司基荷电源稳定性和成长性,期待25年电量释放。 非核清洁能源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较2024年末增加362.87万千瓦,增幅12.26%,其中风电增加76.29万千瓦,增幅7.96%,光伏增加286.58万千瓦,增幅14.32%;控股在建装机容量1,044.75万千瓦,包括风电184.97万千瓦,光伏859.78万千瓦,均按进度计划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5-2027年预测公司归母净利润100/104/116亿元,2025-2027年PE为18/18/16倍(2025/8/29)。公司2025至2027年计划投运2台/2台/5台核电机组,进入加速投产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价格波动,装机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
| 2025-08-28 | 开源证券 | 周磊,黄懿轩 | 买入 | 维持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整体经营业绩稳健,新增装机对冲电价压力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公司发布2025中报,整体经营业绩稳健,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yoy+9.4%;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yoy-3.66%;销售毛利率/净利率45.3%/27.1%,同比下降2.2pct/1.9pct,主要系电价下降。由于电力供需宽松、多省市场化电价下行,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5.25/105.86/113.76亿元(原值108.24/117.10/126.95),EPS为0.46/0.51/0.5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9.5/17.5/16.3倍。我们看好公司核电行业寡头地位以及较强的技术实力,维持“买入”评级。 新项目投产使得公司装机、发电量增加,2025H1田湾、福清、风电电价承压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控股核电/风电/光伏在运装机25.00/10.34/22.88GW,yoy+5.3%/+36.8%/+54.5%。2025H1公司控股核电/风电/光伏发电量998.61/102.23/116.92亿千瓦时,yoy+12.0%/+34.0%/37.3%;售电收入327.83/28.01/44.78亿元,yoy+6.7%/+12.1%/+29.5%;平均电价0.396/0.317/0.438元/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020/0.062/0.026元/千瓦时;毛利率45.83%/46.34%/44.75%,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12%/8.69%/16.28%。核电分部中,田湾核电/福清核电平均电价0.391/0.416元/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029/0.020元/千瓦时,降幅较大。 三代堆供热改造有望增收增利,我国首台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完成初步设计公司江苏田湾3、4号机组经过改造后每年可以给周边的石化园区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核能供汽经济性优于化石燃料,三代堆供热改造有望实现增收增利。四代热堆堆芯出口温度更高,能够拓宽核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四代快堆能够利用自然界丰度更高的U-238,提高天然铀资源利用率。7月22日,中核集团在福建福州召开先进核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公司有望依托集团优势持续做强做优核电主业。 风险提示:核准进度不及预期;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市场化电价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
| 2025-08-28 | 国金证券 | 唐执敬,张君昊 | 买入 | 维持 | 新堆投运对冲电价影响,核电部分业绩稳健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业绩简评 8月27日晚间公司披露25年中报,1H25公司实现营收409.7亿元,同比+9.4%;实现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3.7%。2Q25实现营收207.0亿元,同比+6.4%;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10.4%。计划中期每股派息0.02元(含税)。 经营分析 福建两核电厂址将支撑25年电量同比增长。1H25公司控股核电上网电量935.5亿千瓦时,同比+12.1%,其中秦山、江苏、三门、海南核电电量同比基本持平或略降,福清核电发电量同比+26.5%,主因福清#4小修于10M24完成、漳州#1机组于1M25商运,贡献了电量同比增量。新能源继续维持电量高增,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同比+33.99%/+37.3%。 业绩下降主因对中核汇能持股比例下降以及中核汇能净利润下降。公司对中核汇能的持股比例由1H24的70%下降至约62.7%,同时中核汇能1H25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31.7%,综合导致中核汇能贡献的归母净利润同比-38.8%。 新机组投产带来折旧和管理费用增加。1H25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同比+18.7%、增幅约15.7亿元,主因新机组投产后部分在建工程转固。管理费用同比+17.1%、增幅约2.6亿元,主因新增项目投产后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随之增加。 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扩大新技术投入。根据7M25公司公告,公司本次向聚变公司投资金额10亿元、增资后持股比例达6.65%。核聚变为新兴能源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中核集团在聚变技术研发与试验方面处于主导引领地位。当前上市公司注资入股、预计开发进程有望加快。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8.8/92.6/111.1亿元,EPS分别为0.47/0.49/0.59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9倍和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电上网电价不及预期、燃料成本上升超预期、新机组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 ||||||
| 2025-08-28 | 中国银河 | 陶贻功,梁悠南,马敏 | 买入 | 维持 | 中国核电2025年半年报点评:核电盈利稳健增长,新能源持续承压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收409.73亿元,同比+9.43%;实现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扣非56.31亿元),同比-3.66%(扣非同比-3.27%)。25Q2实现营收207.00亿元,同比+6.41%;实现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扣非24.98亿元),同比-10.40%(扣非同比-10.09%)。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2元(含税),占公司25H1归母净利润的7.27%。 核电、新能源发电量均实现良好增长。核电方面,25H1实现发电量998.61亿kwh,同比+12.01%;其中25Q2为503.79亿kwh,同比+10.77%。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漳州1号机组于25年初商运,25H1贡献发电量51.01亿kwh;2)得益于大修减少和福清4号机组恢复正常,25H1核电利用小时同比+6.55%至4000h。新能源方面,25H1风电发电量102.23亿kwh,同比+33.99%;其中25Q2为50.42亿kwh,同比+28.77%。光伏发电量116.92亿kwh,同比+37.34%;其中25Q2为66.13亿kwh,同比+37.45%。新能源发电量增长主要得益于装机容量的扩张,截至25H1末,公司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034.18、2288.31万千瓦;对应25H1新增装机76.29、286.58万千瓦。而截至25H1末,公司控股在建新能源装机1044.75 万千瓦,其中风电184.97 万千瓦,光伏859.78万千瓦,预计未来装机仍将进一步增长。 核电成本优化对冲电价下行,盈利稳健增长。我们测算25H1公司核电度电营收为0.35元/kwh,同比-0.018元/kwh或-4.81%,预计主要系江苏等地25年市场化交易电价同比下行所致。但与此同时,公司度电营业成本同比-4.60%或-0.009元/kwh至0.19元/kwh,我们预计或主要系利用小时数抬升摊薄固定成本、同时大修减少使得运维成本等有所下降。二者双重作用下,公司核电业务25H1毛利率为45.8%,同比基本持平。据公司披露,25H1核电及相关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增长9.48%。分季度来看,公司2024年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交流电话会会议记录表披露25Q1核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52%,增长约3亿元;我们由此测算25Q1/25Q2核电业务归母净利润为29/24亿元,同比+11.52%/+7.13%。 新能源业务受行业共性因素影响和持股比例稀释,持续承压。我们测算25H1公司新能源业务度电营收同比-0.038元/kwh或-10.05%;度电营业成本或受新增装机带来的折旧增加同比+0.029 元/kwh或+18.48%;基于此,公司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45.4%,同比-13.2pct。参考子公司中核汇能数据,25H1实现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31.71%。考虑到:1)中核汇能2024年发行两期类REITs与市场化债转股稀释归母净利润;2)中核汇能于2024年底完成增资引战,导致中国核电对其持股比例由70%降至62.7%;我们倒算25H1新能源及其他业务为公司贡献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66.26%。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9.14、102.15、112.74亿元,对应PE 18.82x、18.26x、16.5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电价超预期下跌的风险等。 | ||||||
| 2025-05-09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刘汉轩 | 增持 | 维持 | 所得税增加和电价下降压制业绩增长,三门核电三期获核准 | 查看详情 |
中国核电(601985) 核心观点 电量波动及电价降低导致业绩有所下滑。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同比增长3.09%,主要系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带动营收增加。分板块看,核电营收629.17亿元,同比减少0.85%,主要系上网电量同比下降1.83%所致;光伏发电营收70.63亿元,同比增长20.08%;风电营收50.86亿元,同比增长29.5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同比减少17.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5.69亿元,同比减少17.57%,主要系税收口径有所变化,计提增值税返还对应所得税费用所致,相关税费目前已完成缴纳。 新能源持股比例下降拖累一季度业绩增长。2025Q1公司营业收入为202.73亿元,同比增长12.70%,实现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2.55%。分板块看,核电业务收入增长10.46%,归母净利润增长11.52%;新能源收入增长24.64%,归母净利润下降51.32%,增收不增利,主要系上年发行两期类REITS、市场化债转股稀释归母净利润及增资引战导致归母比例下降所致,截至2024年公司对中核汇能的持股比例降至62.71%。 漳州1号机组投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公司漳州1号机组2025年1月1日投入商运,公司控股在运核电机组增至26台,装机容量由2375万千瓦增至2496.2万千瓦。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3069.16万千瓦,其中风电1001.32万千瓦,光伏2067.84万千瓦,另有独立储能电站145.10万千瓦;控股在建装机容量1353.68万千瓦,其中风电183.70万千瓦,光伏1169.98万千瓦。 三门核电三期获核准,核电建设有序推进。4月27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浙江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核准,拟建设两台“华龙一号”压水堆机组,单机容量1215MW。公司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达到19台,总装机容量2185.9万千瓦;其中10台机组已开工,合计装机容量1392.3万千瓦,2025-2029年计划分别投产1/2/4/3/2台。 风险提示:电价下调,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核安全风险。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市场化电价下降,公司新能源持股比例有所降低,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3.8/113.6/127.1亿元(2025-2026年原为120.4/130.0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同比增速18%/9%/12%,对应当前股价PE为18/17/1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