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汇川技术(300124) - 公司资料

汇川技术

(300124)

  

流通市值:1602.71亿  总市值:1809.42亿
流通股本:23.87亿   总股本:26.95亿

汇川技术(300124)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0年09月13日
注册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鹭湖社区澜清二路6号...
注册资本(万元) 26945895890000
法人代表 朱兴明
董事会秘书 宋君恩
公司简介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川技术”)创立于2003年,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注“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核心技术,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定位服务于高端设备制造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基础,以快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为主要经营模式,持续致力于以领先技术推进工业文明,快速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精准、更前沿的综合产品及解决方案,是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佼佼者和上市企业,入选“2022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排名第42位。汇川技术拥有苏州、杭州、南京、上海、宁波、长春、香港等30余家分子公司。
所属行业 电子元件
所属地域 广东
所属板块 基金重仓-深圳特区-深成500-融资融券-创业成份-智能机器-2025规划-创业板综-深证100R-深股通-工业4.0-MSCI中国-工业互联-富时罗素-新能源车-储能-茅指数-宁组合-工业母机-机器人概念-PLC概念-新型工业化-小米汽车
办公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鹭湖社区澜清二路6号汇川技术总部大厦1单元101
联系电话 0755-83185787
公司网站 www.inovance.com
电子邮箱 ir@inovance.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智能制造(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等)995385.7161.51594781.3653.87
新能源&轨道交通622947.7438.49509382.1346.13

    汇川技术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1-10 群益证券 赵旭东增持汇川技术(3001...
汇川技术(300124) 结论及建议: 近期公司子公司联合动力拟发行不超过7.1亿股,拟募资48.6亿元,用于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建设。联合动力深耕新能源车电驱/电源系统等核心部件,客户包括理想、广汽、奇瑞等车企。联合动力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录得归母净利润1.9亿元,2024H1录得2.8亿元,业绩持续增长。我们看好联合动力IPO后迎来快速发展,将带动公司利润进一步增长,对此给予公司“买进”的投资建议。 子公司联合动力上市获受理,拟募资约49亿元:近期深交所受理公司子公司联合动力的IPO申请,联合动力拟登录创业板,预计融资金额为48.6亿元。本次IPO拟发行股份不超过7.05亿股,发行前公司持有联合动力约95%的股权,据此计算发行后公司持有比例也将高于70%,仍对联合动力有控制权。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26.1亿元)、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13.2亿元)、数字化系统建设(1.6亿元)、补充营运资金(8.0亿元)。 联合动力深耕新能源车电驱电控领域,跻身业内龙头梯队:联合动力主做新能源车电驱系统(电控、电机及驱动总成)、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及电源总成)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是国内最早推出800V高压SiC电驱动平台的企业之一。凭借动力系统产品全平台能力,公司与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广汽、奇瑞、沃尔沃等传统车企形成深度合作,成为业内电驱系统龙头企业。从国内市场份额看,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控产品份额约11%,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二),驱动总成、电机、OBC产品份额分别约5.9%、4.7%、4.6%,排名分别为第四、第五、第八。 联合动力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高:2021-2023年联合动力收入分别为29.0、50.3、93.7亿元,期间CAGR达79%;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0.6亿元,依旧保持较高增速。毛利率方面,联合动力毛利率逐年提高,从2021年的11.6%提升至2023年的15.2%,2024H1进一步提升至15.5%。费用率方面,得益于营收规模增长,期间费用率从2021年的19.1%下降至2023年的10.1%,2024H1略微下降至9.9%。综合来看,联合动力盈利能力逐年提升,2023年录得归母净利润1.9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2024H1录得归母净利润2.8亿元,归母净利率提升至4.7%(2023年全年为2.0%)。展望未来,我们认为IPO后联合动力将继续快速发展,远期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将为公司持续贡献利润。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略微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49、58、69(此前为47、58、69亿元),YOY分别为+3%、+19%、+20%,EPS为1.8元、2.2元、2.6元,当前A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倍、26倍、22倍,上调至“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工控自动化市场回暖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受阻
2025-01-06 高盛 杜茜,李...买入汇川技术(3001...
汇川技术(300124) 汇川技术披露,其2024年12月份工业自动化板块订单同比增长20%以上(11月份同比增长约10%),环比增长低个位数,表现好于往年同期水平(2021-23年12月份平均环比约-7%)。12月份订单改善主要受到电动工程机械、消费电子、智能手机、空压机、印刷包装等下游市场推动。与其他工厂自动化同业的订单趋势(12月份大多环比下降)相比,我们仍认为这更多归因于汇川技术的公司特有因素(而并非行业整体迎来拐点),例如汇川技术2018年以来开发的电驱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新闻)受益于中国工程机械电动化浪潮。这些新应用领域的贡献,加上部分下游市场的改善,似乎提升了整体订单表现,而与此同时光伏领域的贡献逐步减弱。 我们仍预计汇川技术2024年四季度/全年整体收入将同比增长21%/24%,净利润同比增长20%/7%至人民币17亿/51亿元,主要得益于: n工业自动化板块收入在2024年四季度/全年同比增长6%/4%,与汇川技术9-11月份工业自动化累计订单增速一致,假设从收到订单到确认收入的时间周期约1个月;n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板块收入在2024年四季度/全年同比增长36%/67%,而9-11月份/1-1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同比增长47%/35%。 参考解读工厂自动化同业披露的订单趋势: 海天国际(1882.HK,买入)12月份订单同比增长位于10%-20%区间低端(增速较11月份的约20%有所放缓),环比下降10%-20%。12月份国内订单同比下降低个位数(11月份同比持平),而海外订单依然强劲,12月份同比增长40%以上(我们预计11月份同比增长约70%)。 禾川科技(688320.SS,卖出)同比下降约30%(11月份同比增长约30%),环比下降约30%。同比和环比下滑表明,疲弱表现不仅限于电池和光伏领域,还包括传统下游市场。 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信息,见信息披露附录,或参阅www.gs.com/research/hedge.html。 FINRA的注册/合格研究分析师。 Goldman Sachs 投资观点 的6%升至2030年的18%;2) 用;3) 竞争护城河在于:1)研发成效行业领先,新产品线成功率高;2) 汇川技术(300124.SZ) 估值:我们的12个月目标价格为人民币61.2元,基于25倍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并以9.5%的股权成本贴现回2025年。我们的评级为买入。 主要下行风险:1)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市场份额扩张慢于预期;2)利润率趋势弱于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爬坡慢于预期;4)总体制造业资本开支/自动化需求放缓。
2025-01-03 东吴证券 曾朵红,...买入汇川技术(3001...
汇川技术(300124) 投资要点 事件:子公司联合动力IPO获得深交所受理。联合动力拟发行不超过7.1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25%(当前股权结构为汇川技术持股95%,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5%)。拟募资48.6亿元,投入“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等项目(总投资额66.9亿元)。 收入跨越式增长、多层次产品同步快速发展、领军地位显赫。联合动力营收逐年跨越式增长,24Q1-3/2023年为104/94亿元,同+96%/79%,21-23年CAGR达80%。同时,联合动力占汇川技术收入比重由21年16%增长至24Q1-3的41%,利润占比约13%(24H1)。产品结构方面,联合动力构建多层次部件架构,系统级、组件级、模块级产品同步快速发展,24H1电驱/电源系统销量达134/37万台,收入51.4/8.8亿元,占比达85%/15%。根据NE时代,24H1联合动力电控产品份额约11%,居国内第三方第1(总排名第2);驱动总成/电机/OBC份额5.9%/4.7%/4.6%,排名第4/5/8。 扭亏后盈利大幅增长、平台化&规模效应有望拉升远期净利率。联合动力24H1/2023年毛利率为16.0%/14.6%,24H1/23/22年归母2.8/1.9/-1.8亿元,24H1净利率4.7%。联合动力依靠构建模块化研发平台及规模效应摊薄费用,24H1/23/22/21年期间费用分别为6.0/9.5/8.0/5.5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分别为4.1/6.3/5.7/3.9亿元),期间费用率由21年的19.1%(研发费用率13.5%)下降为24H1的9.9%(研发费用率为6.7%,研发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系前期大规模研发投入期已过,研发人员增速下降),我们预计远期净利率有望提升。 看好新客户&新车型贡献增量、预计25年收入增势延续。客户结构方面,24H1联合动力前五大客户为理想、广汽、奇瑞、长安、吉利,收入占比为33.2%/14.0%/6.8%/6.4%/6.0%,其中理想占比较23年+13.2pct,我们预计系混动产品&新车型放量带动。同时,联合动力与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海外车企深度合作,OBC和DC/DC已对多个海外品牌批量供货。车型结构方面,联合动力目前为170+个车型提供动力解决方案,我们预计增程&插电式占比约80%。展望25年,理想&小米&奇瑞&广汽新车型有望进一步贡献增量。 总资产&净资产稳健增长、负债率向好。截至24H1,联合动力总资产/净资产达129.7/41.7亿元,较23年+6.8/2.9亿元。24H1/23/22/21年资产负债率为67.9%/68.5%/65.3%/70.4%,整体稳健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50.3/60.1/71.8亿元,同比+6%/+20%/+19%,对应现价PE分别30倍、25倍、21倍,给予25年35倍PE,目标价78.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等。
2025-01-02 东吴证券 曾朵红,...买入汇川技术(3001...
汇川技术(300124) 投资要点 事件:子公司联合动力IPO获得深交所受理。公司拟发行不超过7.1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25%(当前股权结构为汇川技术持股95%,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5%)。拟募资48.6亿元,投入“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等项目(总投资额66.9亿元)。 收入跨越式增长、多层次产品同步快速发展、领军地位显赫。公司营收逐年跨越式增长,24Q1-3/2023年为104/94亿元,同+96%/79%,21-23年CAGR达80%。同时,公司占汇川技术收入比重由21年16%增长至24Q1-3的41%,利润占比约13%(24H1)。产品结构方面,公司构建多层次部件架构,系统级、组件级、模块级产品同步快速发展,24H1电驱/电源系统销量达134/37万台,收入51.4/8.8亿元,占比达85%/15%。根据NE时代,24H1公司电控产品份额约11%,居国内第三方第1(总排名第2);驱动总成/电机/OBC份额5.9%/4.7%/4.6%,排名第4/5/8。 扭亏后盈利大幅增长、平台化&规模效应有望拉升远期净利率。公司24H1/2023年毛利率为16.0%/14.6%,24H1/23/22年归母2.8/1.9/-1.8亿元,24H1净利率4.7%。公司依靠构建模块化研发平台及规模效应摊薄费用,24H1/23/22/21年期间费用分别为6.0/9.5/8.0/5.5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分别为4.1/6.3/5.7/3.9亿元),期间费用率由21年的19.1%(研发费用率13.5%)下降为24H1的9.9%(研发费用率为6.7%,研发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系前期大规模研发投入期已过,研发人员增速下降),我们预计远期净利率有望达8%。 看好新客户&新车型贡献增量、预计25年收入同比+40%~50%。客户结构方面,24H1公司前五大客户为理想、广汽、奇瑞、长安、吉利,收入占比为33.2%/14.0%/6.8%/6.4%/6.0%,其中理想占比较23年+13.2pct,我们预计系混动产品&新车型放量带动。同时,公司与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海外车企深度合作,OBC和DC/DC已对多个海外品牌批量供货。车型结构方面,公司目前为170+个车型提供动力解决方案,我们预计增程&插电式占比约80%。展望25年,理想&小米&奇瑞&广汽新车型有望进一步贡献增量,预计全年收入有望达210~230亿元,同比+40%~50%。 总资产&净资产稳健增长、负债率向好。截至24H1,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达129.7/41.7亿元,较23年+6.8/2.9亿元。24H1/23/22/21年资产负债率为67.9%/68.5%/65.3%/70.4%,整体稳健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50.3/60.1/71.8亿元,同比+6%/+20%/+19%,对应现价PE分别31倍、26倍、22倍,给予25年35倍PE,目标价78.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竞争加剧等。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朱兴明董事长,总经理... 363.48 4459 点击浏览
朱兴明,男,196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深圳华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公司法人股东深圳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朱兴明董事长,总裁,... 363.48 4459 点击浏览
朱兴明,男,196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深圳华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公司法人股东深圳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宋君恩副总经理,非独... 224.66 3345 点击浏览
宋君恩,男,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投资发展部总监。
宋君恩副总裁,非独立... 224.66 3345 点击浏览
宋君恩,男,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投资发展部总监。
邵海波副总经理 216.5 86.45 点击浏览
邵海波,男,197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学历,同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MBA毕业。曾供职于江南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快速电梯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副总裁,分管电梯产品事业部及子公司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
邵海波副总裁 216.5 86.45 点击浏览
邵海波,男,197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学历,同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MBA毕业。曾供职于江南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快速电梯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副总裁,分管电梯产品事业部及子公司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
周斌副总裁,非独立... 259.3 1430 点击浏览
周斌,男,197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学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曾供职于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副总裁,分管通用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化事业部。
杨春禄副总经理,非独... 247.39 4113 点击浏览
杨春禄,男,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北大学本科学历。曾供职于东北机器总厂、佳能有限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副总裁,分管集成供应链管理部。
杨春禄副总裁,非独立... 247.39 4113 点击浏览
杨春禄,男,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北大学本科学历。曾供职于东北机器总厂、佳能有限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副总裁,分管集成供应链管理部。
易高翔副总裁 197.17 61.76 点击浏览
易高翔,男,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毕业,本科学历。曾供职于深圳市南航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副总裁,分管流程数据与IT部。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3-07-19苏州汇创聚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4000.00实施完成
2022-09-22苏州汇创聚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7500.00实施中
2022-11-03江苏经纬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50000.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