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广立微(301095) - 公司资料

广立微

(301095)

  

流通市值:132.08亿  总市值:151.59亿
流通股本:1.75亿   总股本:2.00亿

广立微(301095)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2年07月26日
注册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
注册资本(万元) 2002810880000
法人代表 郑勇军
董事会秘书 陆春龙
公司简介 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集成电路EDA软件与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供应商,公司专注于芯片成品率提升和电性测试快速监控技术,是国内外多家大型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提供EDA软件、电路IP、WAT电性测试设备以及与芯片成品率提升技术相结合的整套解决方案,在集成电路设计到量产的整个产品周期内实现芯片性能、成品率、稳定性的提升,成功案例覆盖多个集成电路先进工艺节点。
所属行业 半导体
所属地域 浙江
所属板块 QFII重仓-深成500-融资融券-创业板综-深股通-光刻机(胶)-国产芯片-EDA概念-专精特新-DeepSeek概念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潮涌路1095号
联系电话 0571-81021264
公司网站 www.semitronix.com
电子邮箱 ir@semitronix.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4593.73100.0010187.73100.00

    广立微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3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10-30 国金证券 王倩雯增持广立微(301095...
广立微(301095) 2025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57.3%;毛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74.3%,毛利率为65.2%,较上年同期提升6.4pct;扣除非经常损益之后的净利润为0.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60.6%。 收款方面,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0.89亿元,yoy-43.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较上年同期转为净流出,主要系本期公司根据业务订单情况加大了材料采购,使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经营分析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亮眼,我们认为主要系今年下游头部晶圆厂产能增速较2024年提升;第三季度毛利率增长我们预计是由于高毛利的软件业务增速相较测试机及配件业务更快。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首台专为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器件设计的晶圆级老化测试系统正式出厂,进一步拓展了测试设备的品类。 公司于2025年8月收购全球硅光芯片设计自动化领军企业LUCEDA100%的股权,预计未来将以LUCEDA为核心锚点,实现从传统EDA到PDA的拓展。未来公司将逐步构建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造、测试、良率提升全环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具体协作包括:1)补齐并完善硅光设计自动化工具链;2)协作开发硅光测试芯片,硅光DFM等工具;3)拓展晶圆级硅光检测设备;4)协同拓展市场,包括助力公司拓展欧美市场,以及推动LUCEDA产品导入国内头部厂商。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数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9.4/11.2亿元,同比增长37.7%/24.3%/1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7/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6%/29.3%/16.1%,分别对应20.9/16.8/14.1倍P/S,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行业发展放缓的风险;国际贸易保护政策风险;客户及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减持风险。
2025-10-14 国金证券 王倩雯,...增持广立微(301095...
广立微(301095) 投资逻辑 公司软硬件产品均以提升集成电路成品率为发展方向,主要专注于电性测试的WAT阶段。目前驱动公司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为EDA软件、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以及半导体大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这三项业务构成了公司设计、测试和分析的完整业务闭环。2024年,这三项业务营收分别为1.21亿元、3.86亿元、0.3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22%(其中制造类EDA占比16%、设计类EDA占比6%)、71%和7%。近年,软件产品正在由制造类EDA向设计类EDA、数据分析产品方向拓展;硬件产品正在由WAT电性测试设备,通过WLR等多样化设备开始向CP环节拓展。远期,公司的增长驱动力为硅光设计软件的发展。 中国加大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使得国内半导体全产业链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公司WAT设备经过十多年持续研发之后,2020年通过华虹集团验证,开始稳定量产。2020年至2024年,公司WAT测试机销量从6台增长至90台,实现快速增长,打破了Keysight长期垄断的局面。未来公司将开展多种类别的测试设备研发,目前公司已销售2台WLR设备产品,首台晶圆级老化测试机也已正式出厂。 公司软件产品聚焦良率提升相关软件,并前瞻布局了硅光设计软件。EDA软件正通过DFT、DFM软件切入设计类EDA板块;大数据软件主要以离线分析为主,在线分析仍在持续研发。2025年8月,公司宣布以0.4亿欧元收购全球硅光芯片设计龙头LUCEDA100%的股权,LUCEDA2025财年(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营业收入为419.7万欧元,收购估值约为9.53倍市销率。以LUCEDA为锚点,公司未来将逐步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造、测试、良率提升等系统级解决方案。硅光芯片发展方兴未艾,公司的硅光设计业务有望伴随硅光芯片行业的发展而取得成长,将公司在传统集成电路晶圆测试中的业务在硅光芯片领域再造一遍。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9.6/12.5亿元,同比增长31.6%/34.0%/29.1%;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9/1.1/1.4亿元,同比增长11.6%/24.5%/23.2%,对应EPS为 0.45/0.56/0.69元。我们采用市销率法进行估值,选取4家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28倍PS估值,目标价100.61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行业发展放缓的风险;国际贸易保护政策风险;客户及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减持风险。
2025-08-22 中邮证券 吴文吉,...增持广立微(301095...
广立微(301095) 事件 8月1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1)2025H1实现营收2.46亿元,同比+43.17%;实现归母净利润1,568.42万元,同比+518.42%。2)单Q2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79亿元,同比+40.34%;实现归母净利润2,939.92万元,同比+15.59%。 投资要点 营收稳步提升,在手订单充沛。2024年公司着眼于中长期市场布局,抓住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化提升的核心需求,在夯实现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多项产品技术达国内外领先水平,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延伸开发新技术,构建多条成长曲线,为后续的长足发展积蓄势能。2025H1实现营收2.46亿元,同比+43.17%,其中测试机及配件/软件开发及授权分别实现营收1.53/0.91亿元,分别同比+38.13%/+50.24%。为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公司保持了持续高比例的研发投入。2025H1,公司研发费用额为1.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57%,同比+9.10%。2025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68.42万元,同比+518.42%,2025Q2环比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2,939.92万元,同比+15.59%。2025H1本报告期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4.96亿元,充沛在手订单支撑未来业绩释放。 EDA产品快速打磨提升,构建全方位良率生态。2025H1报告期内,公司EDA产品布局持续完善:1)良率(Yield)提升EDA持续助力日益高涨的国产高端芯片良率和性能提升需求;公司推出更多类型电路IP方案,如高密度IP支持环形振荡器静态漏电测量、超高密度IP支持软开路缺陷监测等;同时芯片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片上测试芯片监测电路IP完成设计和流片。2)可测试性设计(DFT)EDA工具架构全面升级,核心模块重构并支持扩展需求;自研良率感知诊断分析平台YAD,“DFT诊断技术+AI智能分析”双核赋能,实现设计、制造、测试数据的实时关联和分析。3)可制造性设计(DFM)EDA产品系列初具规模,工具间可无缝协同,灵活组合搭建复杂解决方案,达到“1+1>2”的效果;多个工具已在头部企业试用,赋能客户DFM签核;同时与良率提升和大数据产品协同,构建全方位的良率生态,助力芯片制造良率提升。 半导体大数据分析软件产品矩阵丰富,以AI和大模型串联数据中枢。2025年,公司半导体大数据分析软件取得多家头部企业数千万系统方案订单,技术实力获市场高度认可。从产品矩阵看,通用半导体数据分析软件DE-G全新升级,以大模型驱动的统计分析系统,通过自然语言问答的方式实现核心功能;同时“AI智能+LLM大模型”工具集逐渐丰富,构建完整AI方案:1)QuickRoot:融合智能算法,从数据噪声中高效提取关键根因,加速良率提升;2)iMetrology:AI赋能的纳米尺度智慧测量,跃迁式提升TEM/SEM量测效率;3)TPC:基于Al的Trace-SPcModel,实现对机台实时自动管控,优化半导体制造过程;4)iCASE:构建AgenticAl主导的缺陷分析中枢,实现制造缺陷的秒级溯源与根因定位。 软件技术开发服务市占率稳步提升,形成“服务+工具”的良性生态模式。公司的成品率提升技术服务可以针对工艺开发及量产每个阶段的任务、要求和侧重点,设计定制化的测试芯片、测试并分析反馈,保证客户能够在开发项目全流程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协助客户快速完成工艺开发和尽早进入量产阶段,并能够在量产阶段进行高效的生产过程监控,保障成品率与产品品质。公司提供从成熟到先进节点的一站式产线健康监控及良率提升服务,应用场景多元化,服务客户逐步覆盖到设计公司,为设计与生产衔接提供助力。通过良率提升服务,可有效提升国产流程接受度与国产EDA工具的普及使用。 推出晶圆级老化测试设备,关键配件国产化取得突破进展。公司晶圆级WAT电性测试设备自2020年开始实现稳定量产后,已成功进入多家海内外领先的芯片设计类企业、代工制造类企业、垂直整合制造类企业和研发实验室。为满足不同晶圆厂对设备功能和性价比的需求,公司又优化升级并推出了新一代通用型高性能半导体参数测试机(T4000型号)、搭载自研高性能矩阵开关构架的半导体参数测试机(T4000Max),并协同开发了可靠性测试分析系统(Wafer LevelReliability,WLR)等功能,将设备从WAT测试扩展至WLR及SPICE等领域。2025年,晶圆级老化测试(WLBI)设备研发完成,已进入客户产线验证;WAT测试设备的关键配件国产化取得突破进展;公司也将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开展多种类别的测试设备研发。 战略并购LUCEDA,共铸光电融合基石。2025年8月12日,公司宣布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以4000万欧元的股权对价,全资收购全球硅光设计自动化(PDA)先锋——LUCEDA,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全资子公司SMTX TECHNOLOGIES SINGAPORE PTE.LTD.(广立微电子(新加坡)有限公司)持有LUCEDA公司100%股权,纳入合并报表范围。LUCEDA是硅光芯片设计自动化软件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为客户提供光电子集成芯片设计、仿真、PDK搭建及运维的全流程软件和服务,协助光电子集成设计工程师们实现“首次即成功”的设计体验。LUCEDA在2024财年实现营收381万欧元,净利润56.4万欧元,2025财年实现营收420万欧元,净亏损11.8万欧元。从硅光芯片市场来看,随着光通信技术正向“超高速、超大容量、超低功耗”演进,传统电互联受限于带宽与功耗,硅光芯片凭借“硅基集成”低成本+“光子传输”高性能,突破瓶颈,成为光电融合关键方案。受益于高性能计算与通信等前沿市场的快速扩张及技术迭代,硅光芯片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PDA技术发展正处于产业化突破临界点,尽管海外头部企业已通过自研或并购布局PDA领域,但整体市场仍处于早期快速迭代阶段,尚未形成类似集成电路EDA工具的高进入壁垒与相对垄断的格局。这一市场窗口期为EDA企业带来了战略性发展机遇。公司作为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全流程闭环的领军者企业,将与LUCEDA在硅光设计技术深度耦合。双方将携手开发硅光类测试芯片、DFM工具及晶圆级检测设备,构建“设计-制造”闭环的协同优化平台;同时进行协同市场开拓与销售。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17/9.33/12.21亿元,归母净利润1.23/1.89/2.91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开发的风险;行业发展放缓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规模扩张带来的风险;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保护政策风险。
2025-05-12 中银证券 杨思睿,...买入广立微(301095...
广立微(301095) 广立微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47亿元,同增14.50%;归母净利0.80亿元,同减37.68%;扣非归母净利0.58亿元,同减46.86%。2024年公司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公司有望受益于集成电路自主化背景下市场对本土产品的需求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5Q1营收高增,现金流表现好转。2025Q1公司实现营收0.66亿元,同增51.43%;归母净利-0.14亿元,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收窄40.11%;扣非归母净利-0.22亿元,亏损规模同比收窄13.95%。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1.90%,同增1.60pct;归母净利率14.68%,同减12.29pct;期间费用率为58.67%,同增14.71pct。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0.47亿元,同比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2025Q1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0.24亿元,净流出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71.85%。公司现金流表现明显好转。 各业务收入均同比提升。分业务来看,公司形成了以EDA软件与电性测试设备硬件相结合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拥有软件开发及授权、测试设备及配件、测试服务及其他三大类业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2024年公司软件开发及授权业务收入1.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33%,占收入比重为29.04%,毛利率为85.96%,同减8.91pct。测试设备及配件业务收入3.86亿元,同增0.63%,占收入比重为70.67%,毛利率为52.07%,同增0.39pct;测试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162.14万元,同增360.63%,占收入比重为0.30%。 AI发展带动半导体需求提升,国产EDA市占率有望提升。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呈现回暖态势,中国产品在消费电子、通信等终端领域内的市占率快速提升,下游需求也受益于下游芯片设计/IDM企业持续推动供应链国产化和本地化采购策略而逐步回升。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发展带动半导体需求提升,DeepSeek等开源模型和国产高性价比AI芯片推广进一步扩大了AI技术的应用市场体量,加之“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AI芯片的国产替代迫切性较高,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和市场对国产EDA行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国内EDA企业在产业环境、投资支持、行业需求、人才回流等多方面利好下实现了迅猛发展。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对部分EDA及配套软件的管控有望进一步提升国产EDA厂商的市占率。 2024年公司各项软硬件产品均取得新进展。2024年,公司不断对现有良率提升相关EDA功能进行优化完善,研发了多种适合新工艺方向的电路IP和解决方案,其中AdevancedPCM量产监控方案已在大客户处稳步推进验证。2024年公司半导体人工智能应用平台INF-AI正式发布,并已被多家客户引入使用,以AI赋能设计与制造;正式推出SemiMind半导体大模型平台,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半导体离线大数据分析系统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通用型高性能半导体参数测试机(T4000型号)并协同开发了可靠性测试分析系统功能,将设备从WAT测试扩展至WLR及SPICE等领域。在软件开发技术服务领域,2024年公司中标了国内外多家客户良率提升项目,能力和潜力得到客户认可。 估值 2024年公司业绩下滑,考虑公司相关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我们下调对2025-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为6.8/8.6/10.9亿元;归母净利为1.5/1.9/2.5亿元;EPS分别为0.74/0.95/1.26元;PE分别为68.0/52.9/39.8倍。公司作为领先的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解决方案供应商,客户粘性较强,集成电路自主化背景下市场对本土产品的需求有望提升,公司有望受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费率管控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郑勇军董事长,总经理... 155.99 1204 点击浏览
郑勇军先生,董事长、总经理,出生于1971年6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8月至2004年5月任PDF Solutions高级工程师,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任Xilinx INC.资深主任工程师,2007年7月至2015年6月由浙江大学聘任为特聘研究员,2007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董事长兼总经理,2020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20年8月至今担任控股股东杭州广立微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8年7月至今担任员工持股平台杭州广立共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2020年7月至今担任员工持股平台杭州广立共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2024年5月至今担任杭州郑华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ZHAO SA(赵飒)副总经理 240.19 0 点击浏览
ZHAO SA(赵飒)女士,公司副总经理,出生于1967年4月,美国国籍,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物理学硕士学位、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95年5月至1995年7月任Zilog Semiconductor工程师,1997年5月至1998年10月任STMicroelectronics工程师,1999年4月至2017年4月任PDF Solutions主任工程师、部门主管;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任KLA Corporation项目总监,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任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11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
李飞副总经理 84.04 0.64 点击浏览
李飞先生,出生于1979年10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7月至2018年2月在普迪飞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历任数据分析工程师、咨询顾问、项目总监,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在上海星环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数据科学部部门经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苏州复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2023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应用咨询部总监、副总经理。
潘伟伟副总经理 108.02 0 点击浏览
潘伟伟女士,副总经理,出生于1985年7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浙江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大学从事专职科研,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兼职,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任职,历任设计部经理、总监,2020年11月至今历任公司设计部总监、监事会主席、副总经理。
LU MEIJUN(陆梅君)副总经理,非独... 261.49 0 点击浏览
LU MEIJUN(陆梅君)先生,董事、副总经理,出生于1977年3月,新加坡国籍,拥有中国永久居留权,中科院微系统所固体电子与微电子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任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2007年6月至2015年3月任Global Foundries Singapore Pte.Ltd.部门经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任上海新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任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11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2023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024年4月至2024年12月任参股公司浙江亿方杭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CEO;2025年1月至今担任参股公司浙江亿方杭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亿方共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
杨慎知非独立董事 124.45 593.6 点击浏览
杨慎知先生,出生于1974年5月,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任PDF Solutions资深咨询工程师,2008年7月至2013年8月任IBM公司工程部经理,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任PDF Solutions项目总监,2016年4月至2020年11月任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11月至2024年6月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2024年7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史峥非独立董事 -- 1638 点击浏览
史峥先生,出生于1967年10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电路与系统)。1992年7月至1996年3月任西湖电子集团工程师,1996年4月至2000年8月任SymmetryDesign Systems工程师,2000年9月起在浙江大学任职,历任工程师、副研究员、副教授,2003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历任监事、董事兼总经理、董事,2020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李莉莉职工代表董事 39.61 0 点击浏览
李莉莉,女,出生于1985年10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于2011年6月取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浙江中宙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任研发工程师,2012年8月至2025年10月,在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历任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部门经理兼证券事务代表、第二届监事会主席,现任知识产权及法务合规部门总监。2023年11月至今担任杭州芯未来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监事,2023年12月至今担任浙江亿方杭创科技有限公司的监事。
陆春龙董事会秘书,财... 71.49 0 点击浏览
陆春龙先生,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出生于1977年1月,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中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高级会计师。2000年7月至2007年10月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任职,历任审计员、项目经理、部门副经理,2007年11月至2011年9月任浙江至诚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任曼卡龙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2012年7月至2017年11月任浙江瑞能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任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2020年7月,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陆春龙先生不再为其工商登记的董事),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任杭州思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任杭州广立微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2020年11月至今任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2023年7月至今担任参股公司深圳亿方联创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朱茶芬独立董事 12.11 0 点击浏览
朱茶芬女士,出生于1980年4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2009年至今任职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先后担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副教授,2020年1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任杭州可靠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年12月至今任浙江中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2年7月至今任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2年12月至今任浙江德施曼科技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8-12LUCEDA NV实施中
2025-04-01控股子公司(暂定)实施中
2025-01-21杭州聚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1950.00董事会预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