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国国航(601111) - 公司资料

中国国航

(601111)

  

流通市值:908.94亿  总市值:1362.72亿
流通股本:116.38亿   总股本:174.48亿

中国国航(60111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06年08月09日
注册地址 中国北京市顺义区天柱路30号院1号楼1至...
注册资本(万元) 174484210000000
法人代表 马崇贤
董事会秘书 肖烽
公司简介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ChinaLimited”,简称“AirChina”,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国航股份在北京正式成立。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码0753)和伦敦(交易代码AIRC)成功上市。国航的企业标识由一只艺术化的凤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及英文“AIRCHINA”构成。“凤凰”是中华民族远古传说中的祥瑞之鸟,为百鸟之王。国航标志是凤凰,集中体现在“中国红凤凰体VIP”上。标志颜色为中国传统的大红,造型以简洁舞动的线条展现凤凰姿态,同时又是英文“VIP”(尊贵客人)的艺术变形。“凤凰者,仁鸟也”,“见则天下宁”,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撷英咀华,志存高远。国航推崇的凤凰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传递吉祥,引领群伦,超越自我”。国航愿景是“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使命是“安全第一,四心服务,稳健发展,成就员工,履行责任”,价值观是“人本,担当,进取,乐享飞行”,品牌定位是“专业信赖,国际品质,中国风范”。国航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民用航空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航空联盟——星空联盟成员,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官方航空客运合作伙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航空客运合作伙伴,在航空客运、货运及相关服务诸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3年,经世界品牌实验室测评,国航的品牌价值为人民币2351.62亿元,位列中国民航首位。国航承担着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专机任务,也承担许多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国内的专包机任务,这是国航独有的国家载旗航的尊贵地位。国航总部设在北京,辖有西南、浙江、重庆、天津、上海、湖北、新疆、广东、贵州、西藏和温州分公司。国航主要控股子公司有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含昆明航空有限公司)、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汕头实业发展公司、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国航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合营公司主要有北京集安航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等;另外,中国国航参股国泰航空有限公司、西藏航空有限公司等。曾为国航控股、现同为中航集团所属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于1980年5月1日在北京成立,是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后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截至2023年6月30日,国航(含控股公司)共拥有以波音、空中客车为主的各型飞机902架,平均机龄9.05年,通过与星空联盟成员等航空公司的合作,将服务进一步拓展到18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0多个目的地。国航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放心、顺心、舒心、动心的“四心”服务,拥有中国历史最长的常旅客计划——“国航知音”,又通过整合控股、参股公司多品牌常旅客会员,统一纳入“凤凰知音”品牌。国航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服务产品,满足旅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国航具有很强的国内国际联程运输能力和销售网络,拥有广泛的高品质客户群体,已经成为众多中国政府机构及商务客户首选的航空公司。国航拥有一支业务技术精湛、作风严谨、服务良好的飞行员和乘务员队伍。飞行队伍曾获得“国际民航组织荣誉奖章”、“全国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安全飞行标兵单位”等诸多荣誉,创造了堪称世界一流的安全飞行纪录,成功进行极地飞行,在飞行难度举世公认、曾经被国际民航界视为“空中禁区”的成都—拉萨航线上创造了安全飞行58年的奇迹。空中乘务队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致力于为旅客打造美好旅程,带给旅客独特、舒适的乘机体验。除中国籍乘务员外,日籍、韩籍、德籍、俄籍、泰籍、意籍乘务员陆续加盟,彰显了队伍的国际化水准。其中,“金凤”乘务组代表着国航空中服务的最高水平,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国航的飞机拥有专业化、规范化的技术保障。2015年6月,原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与原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成立全新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新Ameco”),总部设在北京,下辖华北航线中心、成都分公司、西南航线中心、飞机大修产品事业部、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事业部、发动机/APU大修产品事业部、飞机客舱产品事业部七个事业部,十七个运行和管理支持部门,以及重庆、杭州、天津、呼和浩特、上海、武汉、贵阳、广州、温州、大连等航线分公司及乌鲁木齐维修大队,拥有200多个国内维修站点和国际维修站点,形成了辐射国内外的维修服务网络。国航机务系统持有中国民航局(CAAC)、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及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等在内的近30个国家或地区颁发的维修执照,是中国民用航空局授权的民用航空器改装设计委任单位代表(DMDOR)并获得EASA设计机构批准,具备强大的维修能力,赢得了全球百余家客户的选择和信赖。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国航机务共取得了近20项国内维修项目的突破,100余项科技研发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或中国民航局的科技奖,填补了中国民航维修业诸多的技术空白。国航推行一体化运营,具有强大的运行控制能力。遍布全球的国航航班皆在运行组织指挥和协调中枢的控制之下,计算机飞行计划系统从飞机性能数据库、全球导航数据库、全球机场数据库和高空气象数据库中提取信息,优选航路,制定飞行计划,把握飞机性能,确认飞行资格,严格把关放行。国航自行研制开发了运行控制系统,集成了卫星电话系统、空地数据通讯系统和短波无线电系统等,实现航班7×24小时实时监控,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超远程监控能力的航空公司。国航具备专业高效的地面服务保障能力,可为国内外航空公司提供包括旅客进出港、中转服务、特殊旅客服务、高端旅客服务、“两舱”休息室服务、行李运输、载重平衡、站坪运行、客舱清洁及各种特殊运输任务保障等多项地面服务内容。国航在国内外100多个航站开通了中心配载业务,是国内第一家采用中心配载工作模式的航空公司,同时是国内首家推出旅客自助办理乘机服务、旅客自助办理托运行李服务及自主分配航站楼部分机位的航空公司。国航高度重视人才的储备和培训。飞行训练大队承担国航飞行学员和新雇飞行员的培养和管理。飞行运行培训中心是国航飞行员训练基地,拥有高素质教员队伍和一流的训练设备,持续为公司培养作风优良、技术精湛、尽职尽责的专业人才。乘务培训中心是中国首家培训空中乘务员的大型多功能训练基地,是民航总局确认的首家具备培训资格的乘务训练机构,被誉为“亚洲第一舱”。乘务培训中心拥有一支具有空中服务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员队伍,由国航优秀的客舱乘务员组成,他们在多年的飞行和训练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培训经验,持续培养业务精湛、尽职尽责的客舱服务人才,树立起了空中服务的行业标准。国航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扩大。国航连续第16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世界品牌500强”,是中国民航唯一一家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企业,同时连续16年获得了“中国品牌年度大奖NO.1(航空服务行业)”和“中国年度文化品牌大奖”;2023年,国航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4名,位列国内航空服务业首位;国航荣获国资委2013-2015年任期“品牌建设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国航品牌曾被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联合评定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在各类社会评选中多次获得“最佳中国航空公司”、“年度最佳航空公司奖”、“极度开拓奖”、“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企业”等称号。国航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始终视承担公共责任为己任。通过自身的持续发展,稳定为国家创造税收,提供就业机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投身赈灾救灾,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国航领导班子曾被中组部、国资委党委评为“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班子’先进集体”。国航出色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服务保障任务,创下中国民航史上诸多之最。2008年9月29日,国航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2年4月8日,国航地面服务部副总经理张新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在承担国内外各种紧急救援运输飞行任务中,如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09年玉树抗震救灾,2010年海地救援、2011年日本海啸救灾和利比亚撤侨、2015年尼泊尔地震救援、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包机任务,国航都不计得失,快速行动,全力组织,力尽职责,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彰显了中国央企的风范。
所属行业 航空机场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AH股-中字头-机构重仓-油价相关-预盈预增-融资融券-通用航空-央国企改革-沪股通-证金持股-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中国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工业区天柱路30号
联系电话 010-61461049,010-61462794
公司网站 www.airchina.com.cn
电子邮箱 ir@airchina.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航空营运7769557.8096.217585495.5096.82
其他288749.803.58243259.003.10

    中国国航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5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02 民生证券 黄文鹤,...买入中国国航(6011...
中国国航(601111) 2025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营收808亿元,同比+1.6%,归母净亏18.1亿元(24H1归母净亏27.8亿元),扣非归母净亏20.0亿元(24H1扣非归母净亏34.4亿元)。25Q2公司营收407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2.4亿元(24Q2归母净亏1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1.2亿(24Q2扣非归母净亏17.3亿元),落于业绩预告上沿。上半年看,尽管全行业国内航线价格同比承压、成本刚性,但油价和财务费用下降以及汇率升值共同推动利润同比改善。 国内航线延续行业性以价换量特征,公司主动适应市场致使国内客收同比回落。上半年国内航线受到行业需求结构变化和竞争影响票价有所承压,25H1公司国内客公里收益同比-6.2%、客座率同比+2.2pcts,我们认为是公司在价格敏感的市场环境下主动调节定价策略,使得公司收入端表现受到压制,1H25公司整体客运收入同比持平,国内客运收入同比-4.9%。 单位扣油成本体现出一定成本刚性、上半年同比上涨,油价回落缓解单位成本上涨压力。我们测算公司25Q1/25Q2单位扣油成本分别为0.30/0.31元,同比+3.0%/+4.6%、较19Q1/19Q2同比+12%/+19%,同比上涨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我们测算单位燃油成本分别为0.15/0.12元,受益油价下降同比-5.0%/,-21.6%。综合来看25Q1/25Q2单位成本同比+0.2%/-4.4%,油价下降是推动成本端改善的主要原因,单位扣油成本则仍面临一定上涨压力。 美元债务规模下降,财务费用稳步改善。25H1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0.84pct至89.0%,美元计价债务较2024年底-13.4%,公司推动债务期限改变,截至2025年6月底短期债务较2024年底下降16.6%,长期债务较2024年底上升10.8%,亦有助于降低利息支出,25H1公司利息支出同比下降3.75亿元,此外25H1汇率升值公司确认汇兑收益1.76亿元,共同推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7%。 拟增资深圳航空解决子公司资不抵债问题,公司将维持子公司持股比例和控股地位。子公司深圳航空2022年后持续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截至2025年7月深圳航空净资产-141亿元,本次深圳航空拟融资160亿元,公司按51%持股比例认购增发股份,对深圳航空增资总金额不超过81.6亿元,两期增资完毕后将提升子公司资本实力并维持公司控股地位,我们认为本次增发能够提升深圳航空经营能力并提升国航整体航线网络的竞争力,对上市公司现金流影响可控。 投资建议:看好行业价格底部回升,但考虑到暑期旺季价格数据平淡,我们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至10.4亿元,维持2026-2027年59.8、82.2亿元,当前国航A股价对应2025-2027年125、22、16倍市盈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商务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油价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飞机故障造成大面积停飞。
2025-09-01 东兴证券 曹奕丰增持中国国航(6011...
中国国航(601111) 事件: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82亿元减亏35.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0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40亿元减亏41.76%。公司Q1与Q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0.44亿元和2.38亿元,上半年亏损主要集中在Q1,Q2实现扭亏。 客收降幅在预期内,油价下降带动盈利回升:上半年公司实现客运收入731.96亿元,同比增加0.59亿元,拆分来看,其中因运力投放上升而增加收入24.63亿元,因客座率上升增加收入13.61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减少收入37.65亿元。公司客座率同比上升1.43pct,收入客公里下降4.88%至0.5107元/客公里。相比于去年明显的量升价降现象,今年上半年国航对价格端的约束有一定成效。虽然客收依旧下降,但我们认为主要系燃油成本下降以及国际航线占比提升导致客收下行,属于正常现象。 分区域看,公司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下降1.26%,客座率同比提升2.17pct,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6.23%。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16.7%,客座率同比提升0.19pct,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0.77%。相比来说,国际航线较国内航线表现更好。 成本方面,上半年单位ASK扣油成本0.304元,较去年同期的0.293元有所提升。但单位ASK燃油成本从去年同期的0.158元降至报告期的0.137元,特别是二季度油价降幅较大,带动了公司Q2盈利回升。 飞机引进较为谨慎,供给端预计维持低增长:上半年公司共引进飞机9架,退出飞机5架,上半年净增仅4架,飞机引进较为谨慎。公司25年计划引进飞机47架,退出18架,预计机队净增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当然也可能出现像前几年一样实际引进明显低于计划引进的情况。整体看预计公司机队增速维持较低水平。 国泰航空持续贡献投资收益: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13.70元,同比增加1.67亿元,其中确认国泰航空投资收益11.74亿元,同比增加1.06亿元。 关注反内卷带来的后续影响:7月以来,反内卷持续受到国家层面重视,8月14日,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牵头编制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正式发布,旨在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维护公平有序的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经营者等各方合法权益。我们预计公约的出台将有效遏制市场乱象、规范经营行为,对行业的票价水平会有一定提振作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63.1和7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1、036和0.45元。我们看好反内卷对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提振。公司作为我国的载旗航空公司,手握大量优质的国内国际航线,有望充分受益于机票价格改善带来的盈利弹性。我们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民航政策变化;反内卷力度不及预期;油价汇率大幅波动等
2025-09-01 中国银河 罗江南买入中国国航(6011...
中国国航(601111)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年中报。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1.56%,为2019年的123.65%;实现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35.11%,为2019年的-57.5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04亿元。 国际线复苏引领客运盈利回升,归母净利润减亏显著。1)收入端:Q2首次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客运收入占营业收入90.64%。2025年H1,公司营业收入807.57亿元,呈现增长态势;公司第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为三大航中唯一扭亏的;客座率攀升至80.72%,同比+1.43pct;旅客运输收入为731.96亿元,占营业务收入90.64%。国际线ASK,同比增加16.70%,恢复到19年93.83%。2)成本端:量增提升总体营业成本,单位成本持续缩减。2025年H1,公司营业成本783.49亿元,同比+1.14%,其中燃油成本为243.27亿元,同比-10.34%;上半年单位ASK成本0.44元,同比-2.17%,其中单位燃油成本0.137元,同比-13.26%,与油价跌幅大体一致,为单位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2025年H1,公司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减亏35.11%。3)费用端: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025年H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较2023年同比+5.26%、+2.30%、-27.17%、-4.91%。 经营数据领跑行业,率先实现单季盈利。1)需求端:国内需求韧性增强,国际航线恢复为核心驱动力。需求方面,客运量稳步增长,运力供需对比来看,2025年H1,公司国内、国际、地区ASK/RPK同比分别-1.26%/+1.40%,+16.70%/+16.99%,-0.70%/+0.75%;客座率来看,2025年H1,公司客座率为80.72%,同比+1.43%,预计2025年国内公商务出行将进一步恢复。国际需求方面,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免签政策及国际航线补贴政策。国际需求加速恢复,或成为关键增长点,尤其是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高收益航线。2)供给端:机队规模领跑亚洲,宽体机协同国际航线复苏构筑增长极。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共计运营飞机934架,已超越南航成为亚洲机队规模最大的航司,公司计划2025/26/27年分别引进飞机47/39/55架,机队规模持续加码,同时国航拥有宽体机数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适合长距离国际航线运营,随着国际需求复苏,公司宽体机运力优势明显,量增趋势有望延续。在航线层面,国航以北京、成都为核心枢纽,更好地覆盖全国以及全球各个地区,复航并开通多条国际航线,优化新增包括成都-杭州在内的多条国内快线。 反内卷公约提出有助于未来利润修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于8月正式发布,短期将有效推动市场从“低价乱象”转向“优质优价”、恶性竞争,修复公司短期利润;长期将通过规则创新驱动行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优化,最终构建“高品质服务-高信任体验-高能级产业”的良性循环。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结果。根据我们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6/27年能够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8/0.30/0.47元,对应PE为42.46X/24.96X/15.9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
2025-08-31 国金证券 郑树明,...买入中国国航(6011...
中国国航(601111) 业绩 2025年8月28日,中国国航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营业收入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减亏9.8亿元。其中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经营分析 业务量增长对冲收益下滑,H1收入实现小幅增长。分业务看:(1)客运:收入732亿元,同比增加0.6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上升而增加24.6亿元,因客座率上升而增加13.6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37.7亿元。分量价看,2025H1公司RPK同比增长5.2%,其中国际RPK同比增长17%;客公里收益为0.51元,同比下降4.9%,国内航线同比下降6.2%,主要系商务线承压及燃油附加费减少;座公里收益为0.41元,同比下降3%。(2)货运:收入36亿元,同比增加2.5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上升而增加1.7亿元,因载运率上升而增加0.9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0.1亿元。 油价下降推动单位成本改善,财务费用率大幅降低。2025H1受航油价格下降影响,公司单位座公里营业成本为0.44元,同比下降2.17%。2025H1公司毛利率为3%,同比增加0.4pct。2025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合计同比下降1.1%,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1.2pct,主要系利息支出(不含资本化部分)同比减少以及录得汇兑收益(上年同期为汇兑净损失)。综上,2025H1公司大幅减亏,其中Q2估算淡季行业国内裸票提升,叠加油价下降,公司毛利增加15亿元,此外财务费用减少6亿元,Q2公司归母净利录得2.4亿元,同比增加13.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短期受益反内卷,中期受益供需优化。过去2个月以来民航局两次召开会议强调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且8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正式发布,提出“杜绝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恶意竞争”,短期有望改善航司收益水平。中期看,受订单缺乏、飞机制造商及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产能等因素制约,行业供给增速维持低个位数增长,同时旅客量维持高个位增长,预计2026年内将现供需拐点,票价提升公司利润有望释放。 盈利预测与评级 考虑需求恢复慢于预期,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8亿元、60亿元、93亿元(原52/94/12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油价上涨风险,增发摊薄风险,安全事故风险。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马崇贤(MA, Chongxian)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马崇贤先生: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大学学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0年4月至2021年5月任国航副总裁、党委常委,2016年12月至2021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2021年5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并兼任本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2022年11月兼任国泰航空董事局副主席,2021年7月任本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任本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明远(WANG, Mingyuan)总裁,副董事长... -- -- 点击浏览
王明远先生:毕业于厦门大学计划统计专业。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1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11年2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副总裁,2020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成员,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6月兼任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3月至2025年2月兼任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2023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裁、董事、副董事长,2023年4月任国泰航空有限公司非常务董事。
张胜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张胜先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城市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20年5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0年5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20年6月任本公司副总裁。
倪继良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倪继良先生: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航空机械系飞机发动机设备维修专业。1988年7月进入国航工作,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党委副书记。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任本公司总工程师,2020年4月兼任AMECO董事长、党委书记。2022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2年5月任本公司副总裁、党委常委。2022年8月兼任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董事长,2022年9月兼任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为民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郑为民先生:毕业于空军第一航空学校飞行专业,研究生学历,正高级飞行员。1987年进入民航工作,2014年12月至2021年3月任本公司飞行总队总队长、党委副书记,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兼任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董事长,2023年7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本公司党委常委,2023年8月任本公司副总裁。
阎非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阎非先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任本公司地面服务部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任本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牵头主持工作,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任本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24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4年3月任本公司副总裁、党委成员。2024年5月兼任国航香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24年6月兼任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鹏职工董事,总工... 97.07 -- 点击浏览
肖鹏先生: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航空机械系飞机发动机维修专业。1988年8月进入民航工作,2022年1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本公司工会主席、总工程师。2023年3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职工董事,本公司职工董事。
肖烽(XIAO, Feng)董事会秘书,总... 115.16 -- 点击浏览
肖烽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会计学专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1990年7月进入国航工作,2014年7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会计师,2015年11月任中航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2月至2023年11月任中国航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7年1月任国泰航空有限公司非常务董事,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经济师。2024年3月兼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
贺以礼(HEALY, Patrick)非执行董事 -- -- 点击浏览
Patrick Healy(贺以礼)先生:毕业于剑桥大学,取得现代语言硕士学位。2013年1月任太古股份有限公司饮料部门常务董事,2014年12月任香港太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0月任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主席,2019年11月任国泰航空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及主席,2019年12月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21年8月任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并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理事会及其主席委员会成员。
崔晓峰非执行董事 -- -- 点击浏览
崔晓峰先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大学学历,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24年6月任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2024年7月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2024年8月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8-29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408163.00实施中
2025-08-29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408163.00实施中
2025-07-302台Trent700发动机和1台GTCP331-350型APU15144.05实施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