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国国航(601111) - 公司资料

中国国航

(601111)

  

流通市值:876.35亿  总市值:1313.87亿
流通股本:116.38亿   总股本:174.48亿

中国国航(601111)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06年08月09日
注册地址 中国北京市顺义区天柱路30号院1号楼1至...
注册资本(万元) 174484210000000
法人代表 马崇贤
董事会秘书 肖烽
公司简介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ChinaLimited”,简称“AirChina”,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国航股份在北京正式成立。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码0753)和伦敦(交易代码AIRC)成功上市。国航的企业标识由一只艺术化的凤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及英文“AIRCHINA”构成。“凤凰”是中华民族远古传说中的祥瑞之鸟,为百鸟之王。国航标志是凤凰,集中体现在“中国红凤凰体VIP”上。标志颜色为中国传统的大红,造型以简洁舞动的线条展现凤凰姿态,同时又是英文“VIP”(尊贵客人)的艺术变形。“凤凰者,仁鸟也”,“见则天下宁”,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撷英咀华,志存高远。国航推崇的凤凰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传递吉祥,引领群伦,超越自我”。国航愿景是“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使命是“安全第一,四心服务,稳健发展,成就员工,履行责任”,价值观是“人本,担当,进取,乐享飞行”,品牌定位是“专业信赖,国际品质,中国风范”。国航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民用航空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航空联盟——星空联盟成员,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官方航空客运合作伙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航空客运合作伙伴,在航空客运、货运及相关服务诸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3年,经世界品牌实验室测评,国航的品牌价值为人民币2351.62亿元,位列中国民航首位。国航承担着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专机任务,也承担许多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国内的专包机任务,这是国航独有的国家载旗航的尊贵地位。国航总部设在北京,辖有西南、浙江、重庆、天津、上海、湖北、新疆、广东、贵州、西藏和温州分公司。国航主要控股子公司有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含昆明航空有限公司)、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汕头实业发展公司、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国航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合营公司主要有北京集安航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等;另外,中国国航参股国泰航空有限公司、西藏航空有限公司等。曾为国航控股、现同为中航集团所属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于1980年5月1日在北京成立,是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后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截至2023年6月30日,国航(含控股公司)共拥有以波音、空中客车为主的各型飞机902架,平均机龄9.05年,通过与星空联盟成员等航空公司的合作,将服务进一步拓展到18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0多个目的地。国航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放心、顺心、舒心、动心的“四心”服务,拥有中国历史最长的常旅客计划——“国航知音”,又通过整合控股、参股公司多品牌常旅客会员,统一纳入“凤凰知音”品牌。国航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服务产品,满足旅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国航具有很强的国内国际联程运输能力和销售网络,拥有广泛的高品质客户群体,已经成为众多中国政府机构及商务客户首选的航空公司。国航拥有一支业务技术精湛、作风严谨、服务良好的飞行员和乘务员队伍。飞行队伍曾获得“国际民航组织荣誉奖章”、“全国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安全飞行标兵单位”等诸多荣誉,创造了堪称世界一流的安全飞行纪录,成功进行极地飞行,在飞行难度举世公认、曾经被国际民航界视为“空中禁区”的成都—拉萨航线上创造了安全飞行58年的奇迹。空中乘务队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致力于为旅客打造美好旅程,带给旅客独特、舒适的乘机体验。除中国籍乘务员外,日籍、韩籍、德籍、俄籍、泰籍、意籍乘务员陆续加盟,彰显了队伍的国际化水准。其中,“金凤”乘务组代表着国航空中服务的最高水平,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国航的飞机拥有专业化、规范化的技术保障。2015年6月,原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与原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成立全新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新Ameco”),总部设在北京,下辖华北航线中心、成都分公司、西南航线中心、飞机大修产品事业部、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事业部、发动机/APU大修产品事业部、飞机客舱产品事业部七个事业部,十七个运行和管理支持部门,以及重庆、杭州、天津、呼和浩特、上海、武汉、贵阳、广州、温州、大连等航线分公司及乌鲁木齐维修大队,拥有200多个国内维修站点和国际维修站点,形成了辐射国内外的维修服务网络。国航机务系统持有中国民航局(CAAC)、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及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等在内的近30个国家或地区颁发的维修执照,是中国民用航空局授权的民用航空器改装设计委任单位代表(DMDOR)并获得EASA设计机构批准,具备强大的维修能力,赢得了全球百余家客户的选择和信赖。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国航机务共取得了近20项国内维修项目的突破,100余项科技研发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或中国民航局的科技奖,填补了中国民航维修业诸多的技术空白。国航推行一体化运营,具有强大的运行控制能力。遍布全球的国航航班皆在运行组织指挥和协调中枢的控制之下,计算机飞行计划系统从飞机性能数据库、全球导航数据库、全球机场数据库和高空气象数据库中提取信息,优选航路,制定飞行计划,把握飞机性能,确认飞行资格,严格把关放行。国航自行研制开发了运行控制系统,集成了卫星电话系统、空地数据通讯系统和短波无线电系统等,实现航班7×24小时实时监控,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超远程监控能力的航空公司。国航具备专业高效的地面服务保障能力,可为国内外航空公司提供包括旅客进出港、中转服务、特殊旅客服务、高端旅客服务、“两舱”休息室服务、行李运输、载重平衡、站坪运行、客舱清洁及各种特殊运输任务保障等多项地面服务内容。国航在国内外100多个航站开通了中心配载业务,是国内第一家采用中心配载工作模式的航空公司,同时是国内首家推出旅客自助办理乘机服务、旅客自助办理托运行李服务及自主分配航站楼部分机位的航空公司。国航高度重视人才的储备和培训。飞行训练大队承担国航飞行学员和新雇飞行员的培养和管理。飞行运行培训中心是国航飞行员训练基地,拥有高素质教员队伍和一流的训练设备,持续为公司培养作风优良、技术精湛、尽职尽责的专业人才。乘务培训中心是中国首家培训空中乘务员的大型多功能训练基地,是民航总局确认的首家具备培训资格的乘务训练机构,被誉为“亚洲第一舱”。乘务培训中心拥有一支具有空中服务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员队伍,由国航优秀的客舱乘务员组成,他们在多年的飞行和训练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培训经验,持续培养业务精湛、尽职尽责的客舱服务人才,树立起了空中服务的行业标准。国航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扩大。国航连续第16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世界品牌500强”,是中国民航唯一一家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企业,同时连续16年获得了“中国品牌年度大奖NO.1(航空服务行业)”和“中国年度文化品牌大奖”;2023年,国航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4名,位列国内航空服务业首位;国航荣获国资委2013-2015年任期“品牌建设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国航品牌曾被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联合评定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在各类社会评选中多次获得“最佳中国航空公司”、“年度最佳航空公司奖”、“极度开拓奖”、“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企业”等称号。国航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始终视承担公共责任为己任。通过自身的持续发展,稳定为国家创造税收,提供就业机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投身赈灾救灾,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国航领导班子曾被中组部、国资委党委评为“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班子’先进集体”。国航出色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服务保障任务,创下中国民航史上诸多之最。2008年9月29日,国航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2年4月8日,国航地面服务部副总经理张新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在承担国内外各种紧急救援运输飞行任务中,如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09年玉树抗震救灾,2010年海地救援、2011年日本海啸救灾和利比亚撤侨、2015年尼泊尔地震救援、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包机任务,国航都不计得失,快速行动,全力组织,力尽职责,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彰显了中国央企的风范。
所属行业 航空机场
所属地域 北京
所属板块 AH股-中字头-机构重仓-油价相关-预盈预增-融资融券-通用航空-央国企改革-沪股通-证金持股-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央企改革
办公地址 中国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工业区天柱路30号
联系电话 010-61461049,010-61462794
公司网站 www.airchina.com.cn
电子邮箱 ir@airchina.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航空营运16107893.3096.6315351841.2097.05
其他531179.203.19453446.502.87

    中国国航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7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3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4-09 东兴证券 曹奕丰增持中国国航(6011...
中国国航(601111) 事件: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66.99亿元,同比增长18.14%,归母净利润为-2.37亿元,较23年同期的-10.46亿元减亏77.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40亿元,较23年的-31.77亿元减亏20.06%。24Q4公司扣非后净利润-29.72亿元,亏损较23年同期的-23.04亿元略有扩大,主要系汇兑损失导致四季度财务费用23.11亿元,较23Q4的10.90亿元明显提升。 24年量升价降明显,客运业务毛利率基本持平23年:2024公司实现客运收入1517.89亿元,同比增加212.72亿元。拆分看,公司客运运力投放同比提升21.74%,客座率同比提升6.63pct至79.85%,但客公里收益下降12.41%至0.5338元。公司年报显示,24年因运力投入上升而增加收入283.73亿元,因客座率上升而增加收入143.92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收入214.93亿元。可以看出24年全年表现出较明显的量升价降,这不仅是公司一家的现象,也是全行业的24年经营情况的缩影。 分区域看,国内航线公司运力投放同比提升5.36%,客座率同比提升7.04pct,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9.70%。国内航线24年客座率已经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甚至部分月份高于疫情前,但在油价高于19年同期的情况下,客公里收益水平(0.537元/客公里)依旧低于19年同期(0.590元/客公里),体现出目前国内公商务需求的恢复程度依旧存在不足。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100.50%,客座率同比提升8.52pct,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22.63%。国际航线由于处于快速恢复期,运力投放大幅提升,但短期大量的运力投放涌入也使得客公里收益下降较为明显。 成本方面,上半年公司单位ASK扣油成本0.293元,较去年同期的0.298元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飞机日利用小时数从23年的8.14小时提升至24年的8.90小时,单位ASK折旧成本下降11.7%。公司单位ASK起降成本和维修成本分别同比提升10.3%和6.2%,应该与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占比提升,而相关费率高于国内有关。 24年公司客运业务毛利率4.13%,较23年同期提升0.06pct,毛利率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行业客座率已经不低,但价格端并不景气,25年行业的重心预计会放在如何稳住价格,提升客收上。 飞机引进较为谨慎,供给端预计维持低增长:24年公司飞机引进共计36架,退出11架(包括公务机),飞机净增25架,公司飞机从期初的905架提升至930架。可以看出24年飞机增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5年公司计划引进飞机47架,退出17架,飞机净增量预计依旧会维持低位。有助于公司消化供给端的过剩压力。 25年预计行业继续严控供给,价格端有望改善:24年航空业的量升价降现象得到了民航局的充分关注,在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提出必须统筹政府和市场关系,促进航空市场规范有序发展。要着力增强航空市场供需适配度,动态优化客座率考核等精准调控措施。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价格行为监管。我们认为这预示着25年行业的工作重心从提升客座率逐渐向提升收入质量转变,机票价格偏低的问题有望得到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77.9和94.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3、0.45和0.54元。公司作为我国的载旗航空公司,手握大量优质的国内国际航线,有望充分受益于机票价格改善带来的盈利弹性。我们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民航政策变化;油价汇率大幅波动等
2025-04-02 民生证券 黄文鹤,...买入中国国航(6011...
中国国航(60111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1667亿元,同比+18.1%,归母净亏2.4亿元(2023年归母净亏10.5亿元),扣非归母净亏25.4亿元(2023年扣非归母净亏31.8亿元)。4Q24公司营收385亿元,同比+8.2%,归母净亏16.0亿元(4Q23归母净亏18.4亿元),扣非归母净亏29.7亿(4Q23扣非归母净亏23.0亿元)。非经常性收益中,全年因处置土地使用权和固定资产确认资产处置收益10.1亿元、同比持平,全年营业外收入19.5亿元(2024年为17.9亿元),主要为收到飞机运营补偿款。 坚持价格优先导向,油价同比回落、国泰航空投资收益拉动全年盈利,汇率贬值拖累盈利。2024年公司整体座收同比-4.5%,拆分看:国际座收同比-13%,客公里收益同比-23%,客座率同比+8.1pcts,国际价格降幅过快是主因;国内座收同比-1.2%,客公里收益同比-10%,客座率同比+7.0pcts、同比2019年下降1.5pcts,在全年行业以价换量的背景下公司坚持价格优先导向,量价表现更为平衡。全年油价同比回落,公司单位燃油成本同比-5.6%,释放出来的盈利被汇兑损失部分抵消,全年公司确认汇兑损失7.6亿元。此外,国泰航空2024年盈利强劲,为公司贡献25.0亿元投资收益。 公司未来三年机队数年净增速4.3%,延续上年运力引进规划。公司年报指引2025-2027年飞机数净增30、30、55架,与上一年指引相比引进数相差不大,退出数增加。新进飞机以A320为主,主要由2022年空客存量订单构成;公司指引B737max三年交付节奏为13、0、22架,年内交付存量订单,2027年交付或为新签租赁订单。退出机型方面,A320ceo、B737-800为代表的上代机型机龄较高,公司指引A320退出数量较多,我们认为是新飞机引进后,新旧机型的存量替换,B737由于缺乏新飞机入列,租赁飞机仍以续约为主。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下财务费用改善、汇率敞口缩小。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1.3pct至88.2%、短期带息债务占比提升,年利息支出同比下降约5亿元;带息负债中美元计价占比下降2.7pcts至12.7%,盈利对汇率波动敞口缩窄。 公商务需求回暖、洲际长航线增班复航积蓄盈利动能,看好油价中枢下移、需求回升的潜在盈利空间。1Q25油价同比降幅达10%,若油价维持当前水平有助于盈利中枢上移。公司定位中高端商旅需求,配合主枢纽、商务快线和洲际航网建设,看好宏观经济复苏和洲际航线复航对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投资建议:继续看好行业性盈利修复传导至盈利弹性的投资机会。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0/59.8/82.2亿元,当前国航A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38/21/15倍市盈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数据回落;油价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飞机故障造成大面积停飞。
2025-04-01 国信证券 罗丹,高...增持中国国航(6011...
中国国航(601111) 核心观点 中国国航2024年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66.99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减亏,其中单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85.5亿元,同比增长8.21%,实现归母净利润-15.99亿元,同比减亏。 国内需求修复,客座率同比提升明显,但收益水平承压显著。2024年四季度,公司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RPK)、可用座公里(ASK)分别同比增长15.6%、19.4%以及12.6%,且分别为2019年同期的132.8%、121.7%以及122.2%;客座率恢复至79.68%,同比提升了4.5pct,相较2019年减少了0.4pct。其中,国内航线的RPK和ASK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40.4%和139.2%,国内客座率恢复至82.3%,同比提升了4.7pct;国际航线的RPK和ASK分别恢复 至2019年的91.4%和96.0%。2024年行业供给仍然过剩,导致公司收益水平 表现承压,全年国内航线的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9.7%,四季度单位RPK营业收入为0.55元,同比下降9.4%,相较2019年下降4.3%。 得益于经营效率提升以及油价下跌,公司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因供需持续修复,四季度公司营业成本实现384.4亿元,同比上升4.9%。得益于经营效率提升以及航油价格下降,单位ASK营业成本为0.44元,同比下降6.9%,相较2019年提升4.8%,从而促使公司毛利率同比提高3.2pct至0.28%。2024年全年公司净引进25架飞机,机队规模达到930架,2025年公司计划净引进30架飞机,考虑到飞机制造商产能受限,预计2025年飞机引进速度仍将维持低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汇率剧烈波动,安全事故。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5-03-31 中国银河 罗江南买入中国国航(6011...
中国国航(601111)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6.99亿元,同比+18.14%,为2019年的122.41%;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减亏8.09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40亿元。 国际线复苏引领客运盈利回升,归母净利润减亏显著。1)收入端:国际线大幅回升,客运收入占营业收入91.06%。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66.99亿元,呈现增长态势,客座率攀升至79.9%,同比+6.6%,旅客运输收入为1,517.89亿元,占营业务收入91.06%,国际及地区线ASK恢复到19年85.5%。2)成本端:量增提升总体营业成本,单位成本持续缩减。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1581.89亿元,同比+8.12%,其中燃油成本为537.20亿元,同比+14.97%,成本端提升主要系业务量增长;全年单位ASK成本0.44元,同比-3.04%,其中单位燃油成本0.15元,同比-5.56%,与油价跌幅大体一致。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减亏77.31%,与预期一致。3)费用端:财务费用同比-9.20%。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较2023年同比+30.08%、+7.92%、-9.20%、+15.84%,其中财务费用同比下降主要由于汇兑亏损及财务支出减少。 需求复苏与运力提升驱动增长。1)需求端:国内需求韧性增强,国际航线恢复为核心驱动力。需求方面,客运量稳步增长,运力供需对比来看,2024年,公司国内、国际、地区ASK/RPK分别为2019年的149.14%/147.53%、87.46%/84.18%、96.64%/90.27%;客座率来看,2024年,公司客座率为79.85%,同比+6.63pct,预计2025年国内公商务出行将进一步恢复,并叠加旅游需求增长。国际需求方面,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免签政策及国际航线补贴政策,国际需求加速恢复,2024年数据显示,国际及地区航线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84.18%、90.27%,较2023年有所增长,2025年国际航线持续恢复或成为关键增长点,尤其是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高收益航线。需求复苏叠加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客运业绩有望延续增长。2)供给端:机队规模领跑亚洲,宽体机协同国际航线复苏构筑增长极。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共计运营飞机930架,已超越南航成为亚洲机队规模最大的航司,公司计划2025/26/27年分别引进飞机47/44/59架,机队规模持续加码,同时国航拥有宽体机数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适合长距离国际航线运营,随着国际需求复苏,公司宽体机运力优势明显,叠加国际需求复苏,量增趋势有望延续。在航线层面,国航以北京、成都为核心枢纽,更好地覆盖全国以及全球各个地区,2024年国航在国内、国际航线持续加码,复航并开通多条国际航线,优化新增包括成都-杭州在内的多条国内快线。 投资建议:根据我们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6/27年能够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8/0.30/0.47元,对应PE为41.06X/24.13X/15.45X,维持“推荐”评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马崇贤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马崇贤先生: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大学学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0年4月至2021年5月任国航副总裁、党委常委,2016年12月至2021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2021年5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并兼任本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2022年11月兼任国泰航空董事局副主席,2021年7月任本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任本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马崇贤(MA,Chongxian)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马崇贤先生: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大学学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0年4月至2021年5月任国航副总裁、党委常委,2016年12月至2021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2021年5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并兼任本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2022年11月兼任国泰航空董事局副主席,2021年7月任本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任本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崇贤(MA, Chongxian)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马崇贤先生: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大学学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0年4月至2021年5月任国航副总裁、党委常委,2016年12月至2021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2021年5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并兼任本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2022年11月兼任国泰航空董事局副主席,2021年7月任本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任本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明远总裁,副董事长... -- -- 点击浏览
王明远先生:毕业于厦门大学计划统计专业。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1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11年2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副总裁,2020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成员,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6月兼任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3月至2025年2月兼任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2023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裁、董事、副董事长,2023年4月任国泰航空有限公司非常务董事。
王明远(WANG,Mingyuan)总裁,副董事长... -- -- 点击浏览
王明远先生:毕业于厦门大学计划统计专业。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1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11年2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副总裁,2011年4月兼任国航香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成员,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6月兼任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3月兼任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2023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裁、董事、副董事长,2023年4月任国泰航空有限公司非常务董事。
王明远(WANG, Mingyuan)总裁,副董事长... -- -- 点击浏览
王明远先生:毕业于厦门大学计划统计专业。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1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11年2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副总裁,2020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成员,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6月兼任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3月至2025年2月兼任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2023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裁、董事、副董事长,2023年4月任国泰航空有限公司非常务董事。
阎非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阎非先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任本公司地面服务部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任本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牵头主持工作,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任本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24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4年3月任本公司副总裁、党委成员。2024年5月兼任国航香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24年6月兼任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胜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张胜先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城市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20年5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0年5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20年6月任本公司副总裁。
倪继良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倪继良先生: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航空机械系飞机发动机设备维修专业。1988年7月进入国航工作,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党委副书记。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任本公司总工程师,2020年4月兼任AMECO董事长、党委书记。2022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2年5月任本公司副总裁、党委常委。2022年8月兼任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董事长,2022年9月兼任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为民副总裁 -- -- 点击浏览
郑为民先生:毕业于空军第一航空学校飞行专业,研究生学历,正高级飞行员。1987年进入民航工作,2014年12月至2021年3月任本公司飞行总队总队长、党委副书记,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兼任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董事长,2023年7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本公司党委常委,2023年8月任本公司副总裁。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4-04-27100架C919飞机(增程型)签署协议
2023-04-278架A330-200飞机实施中
2022-07-0232架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签署协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