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璞泰来(603659) - 公司资料

璞泰来

(603659)

  

流通市值:390.75亿  总市值:390.89亿
流通股本:21.36亿   总股本:21.37亿

璞泰来(603659)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7年10月24日
注册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芳春路400号...
注册资本(万元) 21371653720000
法人代表 梁丰
董事会秘书 张小全
公司简介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2017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所服务的锂离子电池市场,处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高效储能相关的关键产业环节。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所属行业 电池
所属地域 上海
所属板块 锂电池-长江三角-融资融券-特斯拉-中证500-上证380-沪股通-高送转-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新能源车-固态电池-PVDF概念-复合集流体
办公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叠桥路456弄116号
联系电话 021-61902930
公司网站 www.putailai.com
电子邮箱 IR@putailai.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锂电池材料及设备1336104.7199.35969792.2799.46
其他(补充)8738.190.655286.500.54

    璞泰来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6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4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5-15 中银证券 武佳雄,...增持璞泰来(603659...
璞泰来(603659)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业绩同比承压,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改善;公司平台化布局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推进,竞争优势逐步强化;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64%: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扣非归母净利润10.63亿元,同比下降40.30%。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收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9.64%;扣非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3.20%。 隔膜基涂一体化竞争优势显著:2024年公司涂覆隔膜销量70.03亿平,同比增长32.85%。公司是行业内唯一形成隔膜基膜、涂覆材料、粘结剂、涂覆和基膜设备、涂覆加工等环节的产业链闭环布局的企业,在产能规模、关键原辅材料的自供及国产化替代、核心设备自供和技术改进能力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基膜领域,公司以自主集成设计的方式完成了对基膜设备的突破,打破了海外供应商的垄断格局,基膜设备国产替代化已接近70%,最新的基膜产线单线设计产能已达到2亿㎡/年。 负极业务阶段性承压,新型负极实现小批量出货: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销量13.23万吨,同比下降14.81%。公司积极消纳前期高价库存,坚持工艺技术创新,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逐步投产,为负极成本改善和市场开拓提供支撑。根据公司调研活动信息记录表,截至2024年末,公司负极材料售价已相对稳定,相应存货减值已充分计提。公司硅碳负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硅碳负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认证推广。 新业务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增量:根据公司调研活动信息记录表,公司8GWh制浆和极片涂布产线已经投入使用并与海外客户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复合铜箔方面,公司积极配合下游客户进行产品研发改良,目前在消费及动力电池认证上均进展顺利,2025年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 估值 结合公司年报和一季报,考虑公司一体化优势不断增强,我们将公司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1.14/1.38/1.67元(原2025-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为1.10/1.22元),对应市盈率15.5/12.9/10.6倍;考虑公司负极业务阶段性承压,新业务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增量,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价格竞争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达预期;新建产能释放不达预期;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
2025-05-08 东莞证券 黄秀瑜买入璞泰来(603659...
璞泰来(6036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 点评: 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恢复同比增长,盈利能力回升,现金流改善。公司主营产品为锂电池关键材料和自动化设备。2024年实现营收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毛利率27.50%,同比下降5.44pct;净利率10.29%,同比下降3.64pct。期间费用率11.72%,同比下降0.53pct。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和销量有所下降导致营收规模下降,产品价格下行导致毛利率下滑进一步缩减净利润。经营现金流净额23.72亿元,同比增长112.17%。2025Q1实现营收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9.64%。毛利率32.16%,同比上升0.81pct;净利率16.81%,同比上升0.09pct。期间费用率11.68%,同比下降0.97pct。经营现金流净额5.3亿元,同比增长138.95%。 负极材料业务短期承压,2025年盈利有望改善,新产品有望成新增长点。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主要包括负极材料和膜材料等,2024年实现营收97.71亿元,同比下降19.74%。涂覆隔膜、基膜、PVDF等业务保持销售快速增长,对冲产品价格下行,盈利能力相对稳定,贡献了主要利润。负极材料业务受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产品价格下行,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盈利下滑。随着工艺降本措施实施,高成本库存的消纳压力减少,以及四川一体化负极先进产能逐步投产有利于改善成本和拓展市场,2025年负极材料业务盈利有望改善。新产品方面,高容量、长循环及超快充人造石墨逐步量产;硅碳负极取得量产订单,安徽紫宸于2025年Q2投产,有望在消费电子、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也适配固态电池;复合铜箔2025年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等已具备量产条件。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相对稳定,后续订单有望恢复增长。2024年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实现营收37.69亿元,同比增长4.92%。公司锂电前段涂布机的市场份额领先,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在稳固涂布机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中后段注液、包膜、化成等设备在重点客户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未来随着下游客户恢复扩产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提升,订单情况有望恢复增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1.07元、1.35元,对应PE分别为16倍、13倍。锂电池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多业务协同发展,积极降本增效,新产品领先布局奠定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和工艺路线变革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2025-05-05 太平洋 刘强,梁...买入璞泰来(603659...
璞泰来(603659) 事件:1)近期,璞泰来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扣非净利润10.63亿元,同比下降40.30%。 2)近期,璞泰来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营收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9.64%;扣非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3.20%。 点评: 深耕锂电材料的平台型公司,盈利周期已经见底向上。璞泰来聚焦于锂电关键材料与设备已有十年以上时间,早期以负极材料和涂覆隔膜为核心,目前已经逐步构建“材料+设备”协同发展的平台格局。公司盈利有望走出低谷:2024年盈利负增长主要是因为负极材料价格战及存货减值(全年计提资产减值7.92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经走出低谷,净利润实现同环比增长,毛利率回升至32.16%(同比+0.8pct)。分产品看,2024年公司负极出货13.23万吨,涂覆隔膜出货70.03亿㎡,PVDF出货2.07万吨;其中涂覆隔膜、PVDF增长较快。 锂电行业已经进入向上发展周期,公司有望中长期期受益。锂电行业已经历三年左右的下行周期,目前处于行业盈利低谷;展望未来,在电动车智能化、储能、机器人等新驱动力下,未来三年锂电行业有望进入上行周期,行业量利有望齐升。公司所处的负极、涂覆隔膜是壁垒相对较高的环节,同时存在着硅基负极等升级趋势;公司的产品力在行业内口碑较好,尤其是在新产品方面,未来有望中长期受益于行业上行趋势。从公司股权激励指引也可以看出管理层对未来三年的增长信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考核目标为23/30/39亿元,复合增速超30%。 公司未来业绩成长弹性大+持续性强。1)锂电负极业绩有望逐步底部反转:随着去库存的逐步结束,公司2025年负极业务有望开始盈利;同时公司四川紫宸高性价比产能已经开始释放(一期10万吨产能已经在爬坡,二期10万吨产能将于2025-2026年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择机投产),后续单位成本、规模效应具有优化空间。2)新技术方面,公司CVD沉积硅碳负极已取得小规模量产订单,安徽紫宸计划于2025年二季度投产,有望在消费电子、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应用;复合集流体有望在2025年实现规模化量产。3)隔膜方面,公司已形成100亿㎡涂覆隔膜加工的有效产能,2024年公司涂覆隔膜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40%以上;未来随着基膜能力(目前已有年产7亿㎡基膜的产能)的提升,公司隔膜的优势和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归母净利分别为25.19/31.02/39.48亿元;公司锂电材料+设备平台价值凸显,业绩有望逐步进入新的上行周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不及预期
2025-05-02 中原证券 牟国洪增持璞泰来(603659...
璞泰来(603659) 事件:4月26日,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营业利润15.22亿元,同比下降35.63%;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扣非后净利润10.63亿元,同比下降40.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3.72亿元,同比增长112.17%;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7%,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0元(含税),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其中,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6.08亿元,同比下降1.21%,环比增长2.85%;净利润-0.48亿元,主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所致。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7亿元,其中政府补助1.48亿元;全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8.26亿元,其中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和其他各项资产减值损失7.92亿元,而第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09亿元。 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材料与装备平台。公司是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装备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商和平台型企业,主营业务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铝塑包装膜等新能源电池材料,同时为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提供自动化工艺装备及智能制造体系的装备服务。 我国动力和储能锂电池需求持续高增长。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1285.90万辆,同比增长36.10%,合计占比40.92%。2025年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07.30万辆,同比增长47.10%,合计占比41.15%。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及动力电池出口增加,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096.80GWh,同比增长40.96%;其中出口197.1GW。2025年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326.30GWh,同比增长74.90%;其中出口61.50GWh。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2025年1月,商务部等印发《关于组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2025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叠加动力电池上游材料价格回落至相对合理区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和性价比提升,总体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存两位数增长,对应动力电池需求将持续增长。高工锂电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335GWh,同比增长62.62%。伴随锂电池价格下降,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5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2300GWh,其中电力储能将成为2025年增长最主要驱动力。 锂电池关键材料需求增长,但行业竞争加剧。伴随动力电池和储能锂电池需求增长,正负极材料、隔膜等锂电池关键材料需求将受益。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隔膜出货223亿㎡,同比增长30.41%,其中湿法隔膜出货占比77.58%,占比较2023年提升5.07个百分点;我国负极材料出货208万吨,同比增长26.06%,其中:人造石墨出货181万吨,出货占比87.02%。总体预计锂电关键材料需求将持续增长,但行业竞争显著加剧,主要系锂电关键材料新增产能速度显著高于下游需求增速,如百川盈孚统计显示:截止2025年3月,我国负极材料有效产能480.5万吨,较2024年底的331.69万吨增长44.86%,2025年3月行业开工率约50.3%。 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与服务业绩承压,2025年将恢复增长。公司新能源电池材业务主要包括负极材料、隔膜涂覆加工和膜材料,其中膜材料包括隔膜基膜、陶瓷涂覆材料和PVDF及其衍生品。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销售13.23万吨,同比下降14.81%,对应市占率有所下降,主要是负极材料行业产能短期供求错配影响,行业价格继续下行,叠加欧洲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适当减少和控制部分低价产品出货,从而确保健康的现金流水平,并对中高端客户定制化负极材料产品进行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涂覆隔膜销售70.03亿㎡,同比增长32.85%;PVDF及其衍生品销售20747吨,同比增长95.23%。全年新能源电池材料与服务合计营收97.71亿元,同比下降19.74%。 展望2025年,预计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及服务营收将恢复增长,主要基于行业需求仍持续增加,且产品价格跌幅较2024年将趋缓,且公司在细分领域具备一定行业地位。第一,负极材料方面盈利将改善。截止2024年末:公司已形成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15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5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伴随石墨化环节技改,单吨电耗和单吨成本有望大幅下降,同时高成本库存消纳压力减少,2025年公司负极材料盈利能力预计将改善。新产品方面,CVD沉积硅碳负极已取得小规模量产订单,安徽紫宸计划于2025年二季度投产,有望在消费电子、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其次涂覆隔膜方面市场领先,2024年公司涂覆加工出货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的40.02%,截止2024年底已形成100亿㎡涂覆隔膜加工的有效产能;新一代高速隔膜涂布设备批量应用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竞争优势,新工艺方面无氟水性等产品进展顺利。第三,膜材料方面包括隔膜基膜、陶瓷涂覆材料等。其中,隔膜基膜已形成7亿㎡基膜产能,2024年销量5.7亿㎡,同比大幅增长;随着四川卓勤二期逐步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基膜自供率和竞争力,2024年加快了第二代超薄高强度3.5um/5um基膜的研发进程。陶瓷涂覆材料主要包括勃姆石和氧化铝,其有效产能已达3万吨,全年出货大幅增长,超细氧化铝、勃姆石产品成功应用于1μm隔膜涂层。PVDF有效产能达到2.5万吨,2024年出货在锂电级PVDF市场份额超过30%。在复合铜箔方面,公司积极配合下游客户进行产品改善,目前在消费及动力电池认证上均进展顺利,2025年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结合行业需求、公司新能源材料产品布局及行业地位,预计2025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与服务营收将恢复增长。 公司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与服务总体稳定。公司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产品线已覆盖锂电池生产前中后段关键工序,形成包括涂布、分切、卷绕、叠片、注液、化成分容、氦检等关键电芯工艺的综合产品服务能力。2024年,自动化装备与服务业务实现营收收入(含内部销售)37.69亿元,同比增长4.92%。公司以高速宽幅双面涂布机为代表的锂电前段涂布设备竞争优势显著,极片涂布机国内市场份额行业领先,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中后段工序方面,注液、氦检设备市场占有率增加明显;新接订单受客户阶段性缩减资本性开支影响有所减少,未来随着下游客户恢复扩产以及海外业务提升,订单情况有望恢复增长。考虑行业电池产能情况及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布局,预计2025年业绩总体稳定。 公司盈利能力回落,预计2025年将改善。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7.49%,同比回落5.44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2.16%,同比提升0.80个百分点。2024年分产品毛利率显示:新能源电池材料与服务27.20%,同比回落1.72个百分点;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与服务为24.66%,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伴随公司负极材料高库存消纳压力减少及技改完成,其单吨盈利将改善;涂覆隔膜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总体预计2025年公司盈利能力将改善。 公司上限完成回购。2024年6月,公司公布回购议案: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截止2024年8月28日,公司完成回购,已实际回购公司股份22,881,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7%,回购最高价格14.23元/股,回购最低价格10.73元/股,回购均价13.11元/股,使用资金总额29,997.72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公司积极推进海外战略。近期,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广泛关注,经统计:公司2023-2024年度对美出口收入约58万元和87万元,占公司收入比重较低。2025年4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欧洲嘉拓与德国MOLL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合作范围包括OEM服务、设备供应与服务,以及材料供应,如欧洲嘉拓为MOLL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样品设备研发、生产设备研发与供应、设备技术人员培训;为MOLL提供生产钠离子电池所需的各类材料;合作有效期为24个月。本次合作系公司海外战略的重要进展,为公司逐步探索以“材料+设备”新型商务模式积累经验,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化布局中的抗风险能力。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发展信心。2025年3月26日,公司公布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拟授予股票期权数量为3200万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0%,其中首次授予2848.09万份;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为262人,行权价格为15.43元/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股票期权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其中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考核目标位分别不低于23亿元、30亿元和39亿元。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恢复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9.64%;扣非后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3.20%;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公司业绩恢复增长,一方面高成本库存消耗压力减小,同时产品出货量增长。 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25-2026年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15元与1.38元,按4月28日16.87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4.71倍与12.19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偏低,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汇率大幅波动。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梁丰董事长,法定代... 160 53150 点击浏览
梁丰先生,男,1968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职于东莞新科磁电制品有限公司、中信集团深圳中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友邦华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毅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担任璞泰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至今,担任璞泰来董事长。
梁丰董事长,法定代... 160 53150 点击浏览
梁丰,先后就职于东莞新科磁电制品有限公司、中信集团深圳中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友邦华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毅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担任璞泰来有限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至今,担任璞泰来董事长。
陈卫总经理,董事 160 17670 点击浏览
陈卫先生,男,197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先后就职于东莞新科磁电制品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担任璞泰来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11月至今,担任璞泰来董事、总经理。
陈卫总经理,非独立... 160 17670 点击浏览
陈卫,先后就职于东莞新科磁电制品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担任璞泰来有限总经理,2015年11月至今,担任璞泰来董事、总经理。
冯苏宁副总经理 185 826.5 点击浏览
冯苏宁,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职于上海杉杉硕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12年12月至2021年5月,任江西紫宸总经理;2021年5月至今,任璞泰来负极材料及石墨化事业部总经理;2015年11月至今任璞泰来副总经理。
刘芳副总经理 160 917.6 点击浏览
刘芳,先后就职于中石化齐鲁分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杉杉硕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2012年12月至2021年5月,任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21年5月至今,任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总经理;2021年7月至今,任璞泰来副总经理。
王晓明副总经理 280 347 点击浏览
王晓明,先后就职于东莞新科电子厂、长安新万电子厂、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任东莞市卓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任东莞市卓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年5月至今,任公司膜材料及涂覆事业部总经理;2021年7月至今,任璞泰来副总经理。
刘勇标副总经理 232 -- 点击浏览
刘勇标,先后就职于东莞清溪高力电池厂、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11年3月至2022年11月,就职于东莞市卓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历任总监、副总经理;2021年7月至今,任乳源东阳光氟树脂有限公司董事长;2021年12月至今,任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任璞泰来市场总监、总经理助理;2024年1月至今任璞泰来副总经理。
韩钟伟常务副总经理,... 165 1087 点击浏览
韩钟伟,先后就职于招商银行杭州分行、英国米德赛克斯大学、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11月至2024年5月,任璞泰来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2024年5月至今担任璞泰来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韩钟伟常务副总经理,... 165 1087 点击浏览
韩钟伟先生,男,197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职于招商银行杭州分行、英国米德赛克斯大学、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11月至2024年5月,任璞泰来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2024年5月至今担任璞泰来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3-26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2000.00董事会预案
2025-03-26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2000.00董事会预案
2025-03-26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2000.00董事会预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