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火炬电子(603678) - 公司资料

火炬电子

(603678)

  

流通市值:186.58亿  总市值:186.58亿
流通股本:4.62亿   总股本:4.62亿

火炬电子(603678)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5年01月14日
注册地址 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园区紫华...
注册资本(万元) 4619454850000
法人代表 蔡劲军
董事会秘书 陈世宗
公司简介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作为我国首批通过宇航级产品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以及通讯、电力、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2015年1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678)。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12年位列中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榜单。拥有CNAS实验室认可的火炬电子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和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等资质认证。秉承“国家.责任.全球竞争”的使命,公司布局“元器件、新材料和国际贸易”三大战略板块,构建泉州、广州和成都三大生产智造基地,北京、上海、深圳三大运营中心。全力推进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推动内生增长的同时,积极向具有渠道和技术协同效应的其他类型元器件产品延伸,以“传承创新、百年火炬”为企业愿景,用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我国电子元器件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所属行业 电子元件
所属地域 福建
所属板块 军工-新材料-转债标的-基金重仓-融资融券-上证380-沪股通-5G概念-军民融合-养老金-小米概念-富时罗素-MLCC-半导体概念-商业航天-被动元件-专精特新
办公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园区紫华路4号
联系电话 010-56325000,0595-22353679,0595-22353689
公司网站 www.torch.cn
电子邮箱 investor@torch.cn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贸易业务165381.0959.03141310.0773.35
自产元器件99170.3135.4043560.7022.61
自产新材料13410.934.796473.913.36
其他(补充)2188.070.781315.180.68

    火炬电子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6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3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4-02 中航证券 邓轲,梁...增持火炬电子(6036...
火炬电子(603678) 业绩概要: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20.0%),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38.9%),对应EPS为0.43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9亿元(-45.3%)。公司Q4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17.6%,环比-10.2%),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219%,环比-151%),实现扣非净利润-0.43亿元(同比-244%,环比-176%); 行业情况:电子元器件行业受到下游需求波动影响,过去两年整体承压,随着“十四五”收官之年来临,行业需求有望得到快速恢复;陶瓷纤维及其复材是下一代武器装备以及民用航空领域重点考虑的新型材料,随着下游中试线的投产运营,或将带来未来两年行业需求的提升;贸易行业受到内卷加剧、竞争白热化等因素扰动,需求显著分化,行业内企业在交期、技术服务等方面竞争较为激烈; 业绩总体承压,公司积极应对:在传统主业面临需求不振,新材料板块尚未放量的情况下,报告期内业绩总体承压,但公司通过培育新动能积极应对。分板块来看,自产元器件业务实现收入9.9亿元(-11.8%),毛利率56.1%(-10.8pcts),主要系行业受到宏观环境、行业需求波动影响,景气度下降,公司调整产品定价以增强客户黏性;新材料板块实现收入1.3亿元(-16.2%),毛利率51.7%(-3.9pcts),我们推测主要系部分客户订单放缓,聚碳硅烷出货量有所下降,而碳化硅纤维需求尚处于换挡期,整体产能利用率不高所致;贸易板块实现收入16.5亿元(-24.6),其毛利率14.6%(+4.1pcts),我们推测主要系公司积极优化品牌资源,拓宽并优化产品线,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所致。自产被动元器件中,脉冲电容、钽电容以及超级电容逆势增长,表现亮眼,薄膜电路业务占比提升;自产主动元器件实现收入1.5亿元(+25.5%),毛利率7.7%(+0.8pcts),主动元器件1和主动元器件2销量分别实现23.0万片(+92%)、2331万颗(2023年销量10200颗),主要系公司在主动元器件领域积极作为,正逐步渗透到多个细分领域的同时,部分项目公司实现订单突破所致。Q4毛利率有所下降,我们判断是由于公司产品结构有所变化所致; 财务数据:报告期内,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809万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3259万元、商誉减值损失2550万元,这两项计提对公司2024年度利润影响较大;在建工程减少较多,主要系公司紫华园一期及小体积项目转固所致;应收账款融资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受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预付款项减少较多,主要系公司预付供应商的货款减少所致; 军用元器件需求复苏,公司充分受益:“十四五”收官之年有望释放之前延迟的订单,叠加“十五五”初期下游加快备货需求,我们判断2025年军用元器件需求将表现旺盛,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电子战趋势,军工电子行业需求未来可期。公司深度布局自产元器件板块,收购福建毫米40%股权,多品类全方面布局军工电子相关产品,有望充分受益; 陶瓷基复材放量在即:公司是国内聚碳硅烷及碳化硅纤维制造商,陶瓷基复材是新一代装备的重点材料,公司作为上游纤维材料企业,核心卡位优势明显,市占率领先。随着下游中试线的投产以及部件验证的推进,相关材料的大规模量产将成为可能,牵引公司新材料板块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股权激励草案发布,公司信心十足:2025年3月11日,火炬电子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考核年度为2025年度,年度业绩目标为202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40亿元(含)或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5亿元(含)。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不仅促进了员工积极性,也反映出公司对于自身业务发展的强烈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军工电子和碳化硅纤维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需求复苏以及新一轮的武器装备备货周期,元器件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新材料板块随着下游武器装备逐步装机,有望得到快速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51.7亿元、61.6亿元,同比增长41.1%、30.7%、19.3%,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6.2亿元、7.5亿元,同比增长160%、21.9%、21.5%,对应PE为35X、29X、2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新领域应用不及预期、毛利率大幅波动等
2025-03-28 东兴证券 刘航,李...增持火炬电子(6036...
火炬电子(603678) 事件: 2025年3月22日,火炬电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0,150.40万元,同比下降20.04%;实现归母净利润19,451.89万元,同比下降38.90%。 点评: 公司2024年度业绩呈现整体承压态势,主动元器件逆势增长。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8.02亿元,同比下降20.04%,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38.90%。1)被动元器件实现收入8.4亿元,同比减少16.36%,毛利率为65.00%,同比下降9.2pct。主要系行业景气度较弱及部分产品定价调整。其中脉冲电容、钽电容及超级电容逆势增长;天极科技积极推动薄膜电路业务“补位”,实现薄膜电路收入占其主营业务突破50%。2)主动元器件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5.53%,毛利率为7.68%,同比增长0.8pct。主要系厦门芯一代MOSFET、IGBT、模拟IC和第三代功率器件等半导体芯片在电动工具、家电、小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等多个细分领域稳步推动市场深度拓展。3)陶瓷材料实现收入1.34亿元,同比减少-16.18%,毛利率为51.73%,同比下滑3.87pct,主要系为立亚化学出货量受客户订单放缓影响,出现阶段性回调。核心产品在下游应用上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实现稳定供应。4)国际贸易业务实现收入16.54亿元,同比减少24.60%,毛利率为14.55%,同比增加4.1pct,主要受下游市场需求疲软、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影响订单需求减缓。 军用MLCC市场复苏在即。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3月14日,国防部表示全军将高效落实“十四五”规划。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国防支出1.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随着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装备现代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装备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国产化持续推进,军用MLCC市场复苏在即。公司为国内军用MLCC核心供应商,业绩有望迎来恢复式增长。 推出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火炬电子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不超过178名员工,其中包括10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余为不超过168名核心人员。该计划设定公司层面解锁条件为2025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4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5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19元/股,总规模不超过1,720,081股(约占总股本0.38%),锁定期为12个月,存续期24个月。通过该持股计划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期望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业绩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我国军用MLCC核心供应商,MLCC业务或迎来恢复式增长,公司非MLCC业务发展有望持续向好;陶瓷材料是公司布局的重点领域,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明晰。考虑到下游装备的放量节奏,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1.10元,1.40元和1.74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技术迭代风险
2025-03-25 东吴证券 苏立赞,...买入火炬电子(6036...
火炬电子(603678)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02亿元,同比-20.04%;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38.90%。 投资要点 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原材料成本压力致使公司业绩承压,优化库存周转率及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展现较强的运营韧性: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02亿元,同比-20.04%;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38.90%。从业务板块来看,自产元器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92亿元,同比下降11.77%,其中股份公司重点产品如脉冲电容、钽电容及超级电容等在电力电网、轨道交通、工控及新能源等领域取得增长。贸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4亿元,同比下降24.60%,主要因宏观经济及行业景气度波动,客户需求量减少。新材料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19.41%,立亚新材与立亚化学受客户订单放缓影响,出货量减少。 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方面成果丰硕,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火炬电子在核心产品研发与新技术应用上取得多项突破。在自产元器件领域,公司钽电容产品线成功开发出耐高温(175℃)及超低ESR(等效串联电阻)系列,适配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与航天设备需求,相关订单同比增长35%;脉冲电容技术通过军工领域认证,进入国产大飞机供应链体系,成为新的增长点。在新材料板块,公司聚碳硅烷(PCS)产品纯度提升至99.99%,打破日本企业垄断,成为国内碳化硅纤维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 推出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旨在健全长效激励机制:2025年3月11日,火炬电子发布了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旨在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该计划覆盖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预计参与人数不超过178人,筹集资金上限为3,268.15万元,总规模不超过1,720,081股,占公司总股本约0.38%。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19元/股,存续期为24个月,锁定期为12个月。通过该计划,火炬电子期望能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相对承压。考虑到“十四五”最后一年国防军工将迎来补偿式发展,复苏在即,高增可期,但出于谨慎原则,我们下调先前过高的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1/5.98亿元,前值5.18/6.66亿元,新增2027年预期7.9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29/22倍。考虑到公司行业地位及新业务成长性,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市场需求变动风险;2)市场竞争风险;3)经营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2025-03-22 民生证券 尹会伟,...买入火炬电子(6036...
火炬电子(603678) 事件:3月21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8.02亿元,YOY-20.0%;归母净利润1.95亿元,YOY-38.9%;扣非净利润1.69亿元,YOY-45.3%。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影响,公司所属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域景气度较弱,业绩同比下滑。我们点评如下: 需求不足导致4Q24亏损;减值损失影响24年利润0.66亿。1)单季度: 公司4Q24实现营收6.50亿元,YOY-17.6%;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转亏。在需求持续不足影响下,公司4Q24营收为2Q23以来的最低,也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亏损。2)利润率: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6ppt至31.2%;净利率同比下滑2.7ppt至6.3%。3)减值损失: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准备785.36万元,资产减值准备5809.49万元,合计影响利润6594.85万元。 被动元器件受需求影响业绩承压;主动元器件稳步增长。2024年,分产品看,公司:1)自产被动元器件:实现营收8.4亿元,YOY-16.4%;毛利率同比下滑9.20ppt至65.0%。2)自产主动元器件:实现营收1.5亿元,YOY+25.5%;毛利率同比提升0.82ppt至7.7%。厦门芯一代聚焦于电动工具、家电、小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等多个细分领域,稳步推动市场的深度拓展。3)自产陶瓷材料:实现营收1.3亿元,YOY-16.2%,主要系立亚化学出货量受客户订单放缓影响,出现阶段性回调所致;毛利率同比下滑3.87ppt至51.7%。4)国际贸易业务:实现营收16.5亿元,YOY-24.6%;毛利率同比提升4.10ppt至14.6%。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影响,公司所属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域景气度较弱,同时,为增加客户黏性,公司调整部分产品定价,导致自产元器件板块及贸易板块营收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贸易板块同比下降较为明显。 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员工持股计划明确25年增长目标。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4.0ppt至22.2%,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1.0ppt至6.1%;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3.3ppt至11.1%;研发费用率同比减少0.1ppt至4.0%。 截至2024年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17.0亿元,较年初减少14.6%;2)存货13.1亿元,较年初增加0.3%。员工持股计划:3月10日,公司公告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明确业绩考核指标,即2025年营收不低于40亿元,同比增速不低于42.8%;或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亿元,同比增速不低于157.0%。 投资建议:公司围绕“元器件、新材料、国际贸易”三大战略板块布局,MLCC主业有望迎来恢复式增长,同时公司打造特种高性能新材料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4.92亿元、6.18亿元、7.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是36x/28x/24x。我们考虑到公司MLCC的行业地位和新材料业务的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蔡劲军董事长,总经理... 86.26 2526 点击浏览
蔡劲军,EMBA,正高级工程师,政协第十三届福建省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十二届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荣获“2010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福建省第十七届优秀企业家称号、福建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立亚新材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立亚化学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厦门雷度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南安紫华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紫华投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上海火炬集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火炬控股董事、火炬国际董事、雷度国际董事。
陈培阳副总经理 139.55 0.35 点击浏览
陈培阳,博士学历,正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曾先后荣获泉州市十大杰出经理人、福建省优秀职业经理人、中国杰出职业经理人等称号,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绿色共享与循环利用贡献奖(国家社会科学技术奖之一)二等奖等奖项。现任泉州市鲤城区第十届人大代表、本公司副总经理。
吴俊苗副总经理,非独... 113.07 -- 点击浏览
吴俊苗,曾任泉州市恒康医疗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厦门慧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战略投资总监;现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天极科技董事长、泉州市恒康医药包装有限公司监事、厦门慧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监事、福建开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监事。
王强副总经理 154.06 2 点击浏览
王强,曾任厦门芯一代董事长、上海紫华光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苏州雷度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兼总经理、上海雷度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上海紫华光董事、上海芯一代执行董事、厦门雷度监事。
陈立富非独立董事 12 -- 点击浏览
陈立富,教授,博导,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系学士、硕士,英国Leeds大学博士,意大利Modena大学、法国ENSCI工业陶瓷研究院访问学者。作为技术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项目,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和面上课题、国家863科技计划、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的基金课题以及工业课题。曾任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现任本公司董事。
张子山非独立董事,总... 115.36 1.25 点击浏览
张子山,高级工程师。曾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泉州工匠、泉州市高层次人才。曾任福建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检测管理中心、检测试验中心、技术管理中心主任,本公司研发总监、副总工程师;现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工程师。
陈世宗董事会秘书 95.77 -- 点击浏览
陈世宗,曾任天健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厦门芯一代董事。现任立亚特陶监事、立亚新材监事、立亚化学监事、本公司董事会秘书。
童锦治独立董事 12 -- 点击浏览
童锦治,博士,教授。获得福建省哲学科学领军人才称号,荣获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厦门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监事、本公司独立董事。
林涛独立董事 12 -- 点击浏览
林涛,博士、教授。1999年起在厦门大学会计系任教至今。现任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本公司独立董事。
吴金平独立董事 12 -- 点击浏览
吴金平,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工作30多年,是电子元器件行业最资深的质量专家之一。1994年取得第一批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证书号00011),此后分别取得高级审核员、培训教师、验证审核员资格;是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审核员的教师和考官;2016年12月取得第一批国家注册主任审核员资格(全国仅30人);作为标准的第二起草人组织编写了GJB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标准;作为标准的第一起草人组织编写了SJ30030-2018《宇航级和高可靠电连接器工艺控制要求》系列标准;作为标准的主要编写人参与了GJB7400B-2020《合格制造厂认证用半导体集成电路通用规范》等标准的编制工作;作为主编完成了《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工作程序与要求》《认证工作指南》等一系列文件的制定;是装备发展部合同监管局元器件专家组成员,质量工程专家组组长;国防科工局元器件专家组成员;广州市领军人才评审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工信厅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现退休返聘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2-12-15成都火炬电子有限公司5000.00实施完成
2022-09-20福建泉州华兴新材料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5010.00实施完成
2022-09-20福建泉州华兴新材料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5010.00实施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