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南大光电(300346) - 公司资料

南大光电

(300346)

  

流通市值:208.32亿  总市值:219.30亿
流通股本:6.57亿   总股本:6.91亿

南大光电(300346)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2年07月30日
注册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平胜路67号
注册资本(万元) 6911569030000
法人代表 冯剑松
董事会秘书 周建峰
公司简介 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国家“863”计划,创办于2000年,成长于国家“02-专项”,2012年8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346)。二十多年来,公司一直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围绕前驱体材料(包含MO源)、电子特气和光刻胶三项核心电子材料进行奋斗,并形成三大核心业务布局。公司在江苏苏州、浙江宁波、安徽全椒、山东淄博、内蒙古乌兰察布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在北美设立营销技术服务分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制备IC、LCD、LED、OLED、功率器件、半导体激光器等领域。
所属行业 电子化学品
所属地域 江苏
所属板块 新材料-机构重仓-股权激励-深成500-LED-融资融券-创业成份-创业板综-深股通-OLED-富时罗素-光刻机(胶)-氮化镓-半导体概念-中芯概念-工业气体-专精特新-第四代半导体
办公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平胜路67号
联系电话 0512-62520998,0512-62525575
公司网站 www.natachem.com
电子邮箱 natainfo@natachem.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半导体材料235188.69100.00131167.7394.79

    南大光电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4-27 平安证券 陈潇榕,...增持南大光电(3003...
南大光电(300346) 事项: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收6.27亿元,yoy+23.19%;实现归母净利润0.96亿元,yoy+16.38%;归母扣非净利润0.76亿元,yoy+22.80%。 平安观点: 公司特气和前驱体产品下游面板/半导体产业基本面回暖,驱动业绩正增长。面板需求呈现逐步回暖态势,据ifind数据,25Q1全球液晶面板(大尺寸)出货面积同比增加12.1%至2.22亿片;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延续高增长,中国AI新创DeepSeek大模型快速崛起,对中国AI产业及供应链提振明显,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1-2月我国芯片(集成电路)产量为767.2亿颗,同比增长4.4%。公司电子特气、先进前驱体、光刻胶等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电池、显示面板和半导体晶圆制备等领域,下游需求逐渐回暖、基本面边际好转带动公司25Q1营收同比增加23.19%至6.27亿元,销售毛利率为40.8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6.38%至0.96亿元。 完成对全椒南大剩余16.5%的股权收购,出售六氟丁二烯项目聚焦主业。2025年1月公司审议通过收购苏州南晟壹号持有的全椒南大16.5398%股权,本次交易对价为人民币22980万元。近期,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实施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入“六氟丁二烯产业化项目”的议案,并将项目剩余未投入的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同时,为进一步聚焦主业,公司将六氟丁二烯项目相关资产(包含本次拟终止实施的“六氟丁二烯产业化项目”资产及相关地块上以自有资金投建的配套设施及资产)整体出售给山东齐芯气体有限公司,交易作价为人民币6903万元。 各项期间费用率均有所下调,降本增效成果显现。2025Q1公司总期间费用率为18.52%,较2024年同期的26.15%下降7.63个百分点;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1%、8.38%、6.55%、0.68%,相较2024年同期的3.21%、10.64%、10.12%、2.18%,同比均有所下降。 投资建议:氟类特气方面,公司乌兰察布大规模三氟化氮等核心含氟特气项目持续推进,特气业务规模将实现进一步扩大;氢类特气方面,磷烷混气打入光伏市场,销售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方面,多款产品实现稳定量产,持续导入集成电路量产制程,业务增长后劲足,带动IC收入增势显著;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方面,掌握全流程材料自主生产技术,部分产品已实现销售,多款产品处客户认证中,后续有望持续实现业绩增量。行业层面,终端半导体和面板行业基本面渐转暖、销售规模增势向好,公司特气和前驱体业务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综上,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62亿元、4.43亿元、5.36亿元(较原值保持不变),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为61.4、50.1和41.5倍,半导体行业处上行周期,公司各项目持续推进,多款高端高壁垒半导体材料量产销售,业绩有望维持较好增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终端需求增速不及预期。若半导体等终端产业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需求难回暖,则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增速可能受限。2)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行的风险。若可比公司实现技术突破、大幅提高产能规模,则可能造成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进而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下行,毛利被大幅压缩。3)技术突破和客户认证受阻的风险。若公司核心高壁垒产品技术难以突破,或在下游客户端的认证推进困难,则项目进程可能延后,原计划或难达成。
2025-04-03 平安证券 陈潇榕,...增持南大光电(3003...
南大光电(300346)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23.52亿元,yoy+38.08%;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yoy+28.15%;归母扣非净利润1.93亿元,yoy+53.19%;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不送红股,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 平安观点: 前驱体产品销售规模大幅增加,毛利率提升显著。2024年,公司前驱体业务(含MO源)收入达5.78亿元,占总营收的24.6%,同增70.30%,产能和产量分别为486.75吨和340.48吨,产能利用率为70%,销售量约383吨,同比增加83.39%,销售毛利率为48.61%、同比提升8.71pct。2024年公司近10款前驱体产品稳定量产,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前驱体业务在上年销售破亿的基础上继续发力,保持快速增长。 氟类特气量增弥补价降,IC领域收入高增。2024年,公司特气业务实现营收15.06亿元,占总营收的64.05%,同比增加22.33%,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1683.5吨和11479.7吨,产能利用率为98%,销售量约11761.1吨,同比增加25.07%,销售毛利率为39.95%、同比下降6.18pct,其中,氢类特气产品中,磷烷混气加速渗透入新能源领域,实现销量倍增,离子注入安全源产品在集成电路行业也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氟类气体产品主要包括三氟化氮、六氟化硫等,其中三氟化氮发挥规模效应,销量增加弥补了价格下降对业绩的影响。随着前驱体、氢类特气等业务发展和产品技术迭代,公司从原来以LED为主的单一格局,逐步转向IC、LED、LCD等行业均衡增长,其中营收增长最快的是IC行业,2024年,公司IC行业的营收占比已超过30%,同比增长106%,IC客户首次成为公司最大的盈利单元。 各项期间费用率同比下调,降本增效成果显现。2024年公司总期间费用率为22.95%,较2023年同期的29.79%下降6.84个百分点;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3%、9.14%、9.06%、1.42%,相较2023年的4.08%、11.90%、11.42%、2.40%,同比均有所下降。 投资建议:氟类特气方面,公司乌兰察布大规模三氟化氮等核心含氟特气项目持续推进,特气业务规模将实现进一步扩大;氢类特气方面,磷烷混气打入光伏市场,销售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方面,多款产品实现稳定量产,持续导入集成电路量产制程,业务增长后劲足,带动IC收入增势显著;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方面,掌握全流程材料自主生产技术,部分产品已实现销售,多款产品处客户认证中,后续有望持续实现业绩增量。行业层面,终端半导体和面板行业基本面渐转暖、销售规模增势向好,公司特气和前驱体业务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结合2024年实际数据表现,考虑到氟类特气供应充足,价格和毛利率下降,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62亿元(原值4.17亿元)、4.43亿元(原值4.92亿元)、5.36亿元(新增),对应2025年4月2日收盘价PE为59.3、48.4和40.1倍,半导体行业处上行周期,公司各项目持续推进,多款高端高壁垒半导体材料量产销售,业绩有望维持较好增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终端需求增速不及预期。若半导体等终端产业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需求难回暖,则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增速可能受限。2)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行的风险。若可比公司实现技术突破、大幅提高产能规模,则可能造成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进而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下行,毛利被大幅压缩。3)技术突破和客户认证受阻的风险。若公司核心高壁垒产品技术难以突破,或在下游客户端的认证推进困难,则项目进程可能延后,原计划或难达成。
2024-10-30 平安证券 陈潇榕,...增持南大光电(3003...
南大光电(300346)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4Q3实现营收6.41亿元,yoy+41.17%;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yoy+37.67%;归母扣非净利润0.57亿元,yoy+15.74%;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64亿元,yoy+37.74%;实现归母净利润2.66亿元,yoy+23.33%;归母扣非净利润1.93亿元,yoy+19.92%。 平安观点: 前驱体销售规模高增,产品加速IC领域渗透。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前驱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倍,截至2024年上半年,近10款产品稳定量产,多款产品持续导入集成电路量产制程;同时,公司氢类特气产品向多个领域渗透,其中,磷烷混气加速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业绩实现快速增长。随着前驱体、氢类特气等业务发展和产品技术迭代,公司从原来以LED为主的单一格局,逐步转向IC、LED、LCD等行业均衡增长,其中营收增长最快的是IC行业,2024年1-9月IC领域收入占营收总额的比例超30%。 半导体基本面渐转暖,行业周期逐步回归上行通道。公司产品下游半导体行业触底回暖,据wind数据,2024年前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3905亿美元,同比增加17.8%;2024年前8月,我国半导体销售额达1180亿美元,同比增加23.8%。具体来看,存储芯片和Nand-flash存储器价格自去年四季度底部反弹后趋于稳定,算力、射频芯片等加速推进国产化。 各项期间费用率下调,现金流保持良好增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期间费用率为23.36%,较2023年同期的26.12%下降2.76个百分点;24Q1-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8%、9.23%、9.09%、2.05%,相较2023年同期的3.61%、10.75%、9.29%、2.48%,同比均有所下降。公司加强销售和成本管理,保持现金流增长的良好势头,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84亿元,同比增长122.68%。 声明内容。 投资建议:氟类特气方面,公司乌兰察布大规模三氟化氮等核心含氟特气项目持续推进,特气业务规模将实现进一步扩大;氢类特气方面,磷烷混气打入光伏市场,销售额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方面,多款产品实现稳定量产,持续导入集成电路量产制程,业务增长后劲足;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方面,掌握全流程材料自主生产技术,部分产品已实现销售,多款产品处客户认证中,后续有望持续实现业绩增量。行业层面,终端半导体和面板行业基本面渐转暖、销售规模增势向好,公司特气和前驱体业务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结合三季报实际数据表现,上调前驱体业务销售规模和其他收益,下调期间费用率,预期2024-2026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3.36、4.17、4.92亿元(较原值2.63、3.51、4.21亿元有所上调),对应2024年10月29日收盘价PE为63.9、51.4和43.6倍,2024-2026年随着行业周期上行,公司各项目持续推进,多款高端高壁垒半导体材料量产销售,公司业绩有望维持较好增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终端需求增速不及预期。若半导体等终端产业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需求难回暖,则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增速可能受限。2)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行的风险。若可比公司实现技术突破、大幅提高产能规模,则可能造成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进而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下行,毛利被大幅压缩。3)技术突破和客户认证受阻的风险。若公司核心高壁垒产品技术难以突破,或在下游客户端的认证推进困难,则项目进程可能延后,原计划或难达成。
2024-08-30 平安证券 陈潇榕,...增持南大光电(3003...
南大光电(300346)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实现营收11.22亿元,yoy+35.86%;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yoy+17.38%;归母扣非净利润1.37亿元,yoy+21.74%。24Q2实现营收6.13亿元,yoy+43.28%,qoq+20.42%;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yoy+25.00%,qoq+17.62%。 平安观点: 前驱体材料销量和毛利率高增,业务增长后劲足。2024H1,公司前驱体材料(含MO源)产量为143.2吨,产能利用率为75.03%;销量为164.05吨,同比增加99.81%;该业务实现营收2.74亿元,yoy+73.57%,占总营收的24.4%,国内和国外销售收入分别为2.55亿元和0.18亿元;销售毛利率为48.45%,同比提升12.93个百分点。目前公司已实现晶圆制造所需的硅前驱体/金属前驱体、高K前驱体/低前驱体主要品类的全覆盖,报告期内近10款产品稳定量产,多款产品持续导入集成电路量产制程,业务增长后劲较强,该材料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年产45吨半导体先进制程用前驱体产业化项目在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419.7万元。 氢类特气磷烷混气收入快速增长,三氟化氮量增带动销售额仍呈正增长。2024H1公司特气产品产量为5338.6吨,产能利用率91.39%,在建产能2700吨;销量为5159.4吨,yoy+11.61%;该业务实现营收7.16亿元,yoy+16.05%,占总营收的63.8%,国内和国外销售收入分别为6.54亿元和0.62亿元;销售毛利率为46.51%,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报告期内,氢类特气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磷烷混气增长最快;氟类特气的关键产品三氟化氮因竞争激烈、价格下行,毛利率有所下降,但随着乌兰察布7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氮项目的加速推进,销量和销售额仍实现正增长。 具备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全自主化生产能力,已有三款ArF光刻胶实现销售。控股子公司宁波南大光电的光刻胶研发中心具备研制功能单体、功能树脂、光敏剂等光刻胶材料的能力,能够实现从光刻胶原材料到光刻胶产品及配套材料的全部自主化。目前研发的三款ArF光刻胶产品已在下游客户通过认证并实现销售,多款产品正在主要客户处认证。 投资建议:氟类特气方面,公司乌兰察布大规模三氟化氮等核心含氟特气项目持续推进,特气业务规模将实现进一步扩大;氢类特气方面,磷烷混气打入光伏市场,销售额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方面,多款产品实现稳定量产,持续导入集成电路量产制程,业务增长后劲足;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方面,掌握全流程材料自主生产技术,部分产品已实现销售,多款产品处客户认证中,后续有望持续实现业绩增量。行业层面,终端半导体和面板行业库存去化向好、需求渐回暖,电子特气和前驱体等材料需求有望逐步上行。预期2024-2026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63、3.51、4.21亿元(较原值保持不变),对应2024年8月29日收盘价PE为52.5、39.3和32.8倍,2024-2026年随着公司各项目持续推进,多款高端高壁垒半导体材料量产销售,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终端需求增速不及预期。若半导体等终端产业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需求难回暖,则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增速可能受限。2)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行的风险。若可比公司实现技术突破、大幅提高产能规模,则可能造成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进而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下行,毛利被大幅压缩。3)技术突破和客户认证受阻的风险。若公司核心高壁垒产品技术难以突破,或在下游客户端的认证推进困难,则项目进程可能延后,原计划或难达成。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冯剑松董事长,法定代... 109.35 -- 点击浏览
冯剑松先生,1962年出生,复旦大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曾任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新街口支行副行长、招商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经理、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浙商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兼北京分行行长。2017年6月28日起担任本公司董事长、总裁。2021年1月11日起担任本公司董事长。
孙祥祯名誉董事长 -- -- 点击浏览
孙祥祯先生:193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自1986年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MO源项目、MO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研究工作,是国家科技部的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创始人。曾获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八六三计划先进个人”称号、国家科委授予的“八六三”计划先进工作者一等奖、并作为MO源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主持的MO源课题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40余篇。2000年公司设立时孙祥祯即被聘为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孙祥祯于2002年3月从南京大学正式退休后,全职在公司工作,并先后担任技术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等职。现任本公司董事长、技术总监。
WANG LUPING(王陆平)总经理,非独立... 183.51 65 点击浏览
王陆平先生,1961年出生,199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先进技术材料公司产品研发和管理主任、大阳日酸特殊气体(上海)有限公司总裁等职。领导开发的产品荣获2003年美国半导体协会和2006年美国化学学会的最高荣誉奖。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安徽省“百人计划”专家。2013年8月入职南大光电,现任本公司董事、总裁。
WANG LUPING(王陆平)总裁,非独立董... 222.56 65 点击浏览
王陆平先生,1961年出生,199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美国ATMI公司产品研发和管理主任、大阳日酸特殊气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荣获2003年美国半导体协会和2006年美国化学学会的最高荣誉奖。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安徽省“百人计划”专家。2013年8月入职南大光电,现任本公司董事、总裁、技术总监。
陈化冰副总经理 104.18 178.6 点击浏览
陈化冰先生,1969年出生,南京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全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SEMI中国HBLED标准委员会核心委员。曾任南京大学教师,并在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从事MO源研发工作。其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承担且完成了两项国家863计划MO源产业化项目,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填补了国内空白。参与制定四项MO源国家标准。2002年起先后任公司技术总监助理、营销部经理、副总裁、董事等职务。现任本公司副总裁。
陈化冰副总裁 97.4 178.6 点击浏览
陈化冰先生,1969年出生,南京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全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SEMI中国HB-LED标准委员会核心委员。曾任南京大学教师,并在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从事MO源研发工作。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承担且完成了两项国家863计划MO源产业化项目,参与制定四项MO源国家标准。2002年起先后任公司技术总监助理、营销部经理、副总裁、董事等职务。现任本公司副总裁。
陆振学副总经理,财务... 116.36 -- 点击浏览
陆振学先生,1973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历任中国核工业集团苏州阀门厂财务处副处长,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副总会计师。2016年5月至2021年1月任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任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资产部经理。2022年1月17日至今任本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2023年4月3日至2023年10月26日期间兼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
陆振学副总裁,财务总... 110.59 -- 点击浏览
陆振学先生,1973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曾任中国核工业集团苏州阀门厂财务处副处长,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资产部经理。2022年1月17日至今任本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2023年4月3日至2023年10月26日期间兼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
陆志刚副总经理 118.08 1.04 点击浏览
陆志刚先生,1972年出生,同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历任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招商部总裁、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局副局长、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总裁、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副局长、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任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新城集团产发总裁,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任紫光海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任星优地(苏州)投资有限公司总裁。2022年1月17日起任本公司副总裁。
周建峰副总经理,董事... 9.46 -- 点击浏览
周建峰先生,1982年出生,浙江大学理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2008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事业部历任项目经理、高级经理;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任诺亚控股有限公司产品部副总监;2017年6月至2020年10任上海朝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任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2023年10月26日起任本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4-03南大光电(乌兰察布)有限公司2264.89实施中
2025-03-22“六氟丁二烯产业化项目”资产及相关地块上以自有资金投建的配套设施及资产6903.00董事会预案
2025-04-07“六氟丁二烯产业化项目”资产及相关地块上以自有资金投建的配套设施及资产6903.00股东大会通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