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中微公司(688012) - 公司资料

中微公司

(688012)

  

流通市值:1346.84亿  总市值:1346.84亿
流通股本:6.26亿   总股本:6.26亿

中微公司(688012)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19年07月10日
注册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泰华...
注册资本(万元) 6261453070000
法人代表 GERALD ZHEYAO YIN(尹志尧)
董事会秘书 刘方
公司简介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微公司”,证券代码“688012”)是一家以中国为基地、面向全球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为集成电路和泛半导体行业提供极具竞争力的高端设备和高质量的服务。中微开发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和化学薄膜设备是制造各种微观器件的关键设备,可加工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各种器件。这些微观器件是现代数码产业的基础,它们正在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微总部位于上海,聚焦亚洲,并为全球的客户提供技术和设备的解决方案。作为制造和创新的中心,中国和亚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高速成长的市场,而这使中微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微员工的创新激情、多年的齐心奋斗和合作共赢的精神指引下,中微已经成为一家快速成长的微观加工设备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和市场准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赢得了众多客户和供应厂商的信任和支持,成为国际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产业极具竞争力的一颗新星。
所属行业 半导体
所属地域 上海
所属板块 基金重仓-机构重仓-股权激励-LED-长江三角-融资融券-沪股通-MSCI中国-区块链-富时罗素-国产芯片-半导体概念-中芯概念-宁组合-百元股-科创板做市股-高带宽内存
办公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泰华路188号
联系电话 021-61001199
公司网站 www.amec-inc.com
电子邮箱 IR@amecnsh.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半导体设备收入906516.51100.00534297.75100.00

    中微公司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8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7篇,增持评级为1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07 东吴证券 周尔双,...买入中微公司(6880...
中微公司(688012) 投资要点 事件:9月4日中微公司在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上推出六款新设备,涵盖高深宽比&选择比刻蚀、ALD、EPI等设备。 刻蚀新品高深宽比CCP与金属刻蚀ICP,有望充分受益于制程演进:(1)公司新一代高深宽比CCP刻蚀机Primo UD-RIE基于成熟架构升级,配备六个反应腔,通过更高功率更低频率射频偏压电源,提供更高离子轰击能量,可以满足极高深宽比刻蚀的严苛要求,兼顾刻蚀精度与生产效率。目前我国NAND已实现200层+量产,并向300层发展;其通道孔深度超过5微米、深宽比大于60:1,显著推升对极高深宽比通孔刻蚀的需求。(2)高选择比ICP刻蚀Primo Menova设备擅长金属Al线、Al块刻蚀,广泛适用于先进逻辑和存储芯片制造,在刻蚀均一性、选择比与低底层损伤等方面表现突出,并集成高效腔体清洁及高温水蒸气除胶腔室设计,提升效率与稳定性;25年6月首台机已付运客户验证,进展顺利。先进逻辑与存储芯片的金属互连层数不断增加(28nm工艺约8–10层,7nm/5nm节点达13–14层),对金属刻蚀的精度和均一性提出更严苛要求,公司ICP设备有望充分受益。 新品ALD覆盖多种先进制程金属,双腔EPI满足客户降本增效需求:(1)Preforma Uniflash系列ALD:覆盖TiN、TiAl、TaN三大材料,独创双反应台与多级混气设计,薄膜均一性和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金属栅作为先进逻辑器件的关键环节,对栅极薄膜的厚度控制、台阶覆盖率及颗粒污染提出极高要求,推动晶圆厂对高精度ALD设备需求加速释放。(2)PRIMIO EpitaRP双腔减压外延:具备全球最小反应腔体积与多腔灵活扩展(至多可配置6腔),降低OPEX与化学品消耗的同时,实现高生产效率,可满足先进逻辑、存储等多领域外延工艺需求。24年8月,该设备已付运到客户进行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验证。 平台化布局加速落地:公司平台化布局覆盖刻蚀、薄膜、量检测及显示设备。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有6,800台等离子体刻蚀与化学薄膜反应腔在国内外155条产线实现量产,并形成规模化批量订单。同时,公司设立超微公司切入电子束检测领域,引入领军人才,加速检测设备布局。此次发布多款先进薄膜与刻蚀设备,平台化布局再次加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3/34.0/44.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51/37/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扩产节奏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产业化不及预期等。
2025-09-03 中原证券 邹臣买入中微公司(6880...
中微公司(688012)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9.61亿元,同比+43.88%;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36.62%;扣非归母净利润5.39亿元,同比+11.49%。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27.87亿元,同比+51.26%,环比+28.25%;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46.82%,环比+25.47%;扣非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9.16%,环比-19.39%。 投资要点: 业绩持续高速成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5年上半年,公司针对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关键刻蚀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器件和先进存储器件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推动公司营收持续高速增长;25H1刻蚀设备销售约37.81亿元,同比增长约40.12%,LPCVD设备销售约1.99亿元,同比增长约608.19%。公司25Q2毛利率为38.54%,同比增长0.37%,环比下降3.00%;25Q2净利率为13.56%,同比下降0.95%,环比下降0.62%。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5H1研发投入约14.92亿元,同比增长53.70%,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约为30.07%。 CCP与ICP刻蚀设备不断扩大工艺覆盖度,装机量持续高速增长。公司的刻蚀产品已经对28纳米以上的绝大部分CCP刻蚀应用和28纳米及以下的大部分CCP刻蚀应用形成较为全面的覆盖。2025年上半年,公司CCP刻蚀设备中双反应台机型PrimoD-RIE、Primo AD-RIE、Primo AD-RIE-e和单反应台机型PrimoHD-RIE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的生产线,用于高精度高选择比刻蚀工艺的单反应台产品Primo HD-RIEe和用于超高深宽比刻蚀工艺的Primo UD-RIE持续获得客户订单,其中PrimoHD-RIEe在2025年上半年累计装机超过120个反应台,PrimoUD-RIE累计装机接近200个反应台;截至2025年上半年,CCP刻蚀设备累计装机量超过4500个反应台,同比增长超过900个反应台。公司的ICP刻蚀设备在涵盖逻辑、DRAM、3D NAND、功率和电源管理、以及微电机系统等芯片和器件的50多个客户的生产线上大规模量产,并继续验证更多ICP刻蚀工艺;截至2025年上半年,ICP刻蚀设备累计装机量超过1200个反应台。 多款薄膜沉积产品获得客户重复量产订单,持续推进新工艺设备开发。公司已开发出六款薄膜沉积产品并推向市场,其中钨系列薄膜沉积产品包括CVD钨设备、HAR钨设备和ALD钨设备,可覆盖存储器件所有钨应用,该系列设备均已通过关键存储客户端现场验证,满足先进存储应用中所有金属互联应用及三维存储器件字线应用各项性能指标,并获得客户重复量产订单;公司开发出应用于先进逻辑器件的金属栅系列产品包括ALD氮化钛、ALD钛铝和ALD氮化钽产品,已完成多个先进逻辑客户设备验证,在满足先进逻辑客户性能需求的同时,设备的薄膜均一性、污染物控制和生产效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系列设备已付运到先进逻辑客户端进行验证,核准推进顺利。公司在现有的金属CVD和ALD设备研发基础上,同步推进多款CVD和ALD设备开发,增加薄膜设备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刻蚀设备与薄膜沉积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具有完整的单台和双台刻蚀设备布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升级快速迭代、刻蚀应用覆盖丰富等优势,CCP与ICP刻蚀设备不断扩大工艺覆盖度,装机量持续高速增长,多款薄膜沉积产品获得客户重复量产订单,并持续推进新工艺设备开发,公司逐步建立半导体设备平台,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为120.43/155.23/198.09亿元,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94/30.96/41.10亿元,对应的EPS为3.66/4.94/6.56元,对应PE为60.93/45.14/34.0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冲突加剧风险。
2025-08-31 上海证券 刘阳东,...买入中微公司(6880...
中微公司(688012) 投资摘要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2025H1公司实现营收49.61亿元,同比+43.88%;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36.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39亿元,同比+11.49%。2025Q2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27.87亿元,同比+51.26%,环比+28.25%;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46.82%,环比+25.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9.16%,环比-19.39%。 高端刻蚀设备和LPCVD快速放量,25H1营收实现高增。2025H1,公司营收同比高增43.88%,单Q2收入同比+51.26%,收入增长提速,主因应用于先进逻辑和先进存储制造的高端刻蚀设备出货量显著提升以及LPCVD实现快速放量。分产品看,1)刻蚀设备:2025H1刻蚀设备销售收入约37.81亿元,同比增长约40.12%,主因公司针对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关键刻蚀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2)LPCVD设备:2024年实现首台销售,2025H1该设备销售收入约为1.99亿元,超过24全年规模,同比增长约608.19%,目前多款设备顺利进入市场并获得重复性订单,我们认为薄膜设备产品研发和市场导入成效显现。 高研发投入支持产品开发和迭代,短期影响利润端表现。1)利润端:2025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9.86%,同比-1.47个百分点,毛利率略降;归母净利率为14.23%,同比-0.76个百分点;扣非后净利率为10.86%%,同比-3.16个百分点,主因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5H1研发费用同比+96.65%)以及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增厚利润(2025H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合计约为1.68亿元,较2024H1亏损的0.08亿元增加约1.76亿元)。2)费用端:2025H1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29.75%,同比+3.3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5%/4.03%/22.50%/-0.64%,同比-2.00/-1.53/+6.04%/+0.79%个百分点。3)高研发投入期:公司目前仍保持高强度新设备研发,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4.92亿元,同比+53.7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07%。截止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目前在研项目涵盖6类设备,超20款新设备的开发,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至2年内可完成,且新品在客户端验证情况良好,有望实现关键客户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持续推多系列产品线研发和客户验证,平台化布局持续推进。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产品布局及技术研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多个产品线取得不错进展:1)刻蚀设备:公司CCP和ICP刻蚀设备装机量保持高增,CCP刻蚀设备已对逻辑芯片制造领域中28纳米以上的绝大部分刻蚀应用和28纳米及以下的大部分刻蚀应用形成较为全面的覆盖,超高深宽比刻蚀机(深宽比60:1)已大规模应用于先进的存储器件生产线,TSV刻蚀设备也已应用于先进封装,此外在研用于5-3nm的逻辑芯片制造的ICP刻蚀机。2)薄膜类设备:已开发出6款薄膜沉积产品推向市场,钨系列产品已通过关键存储客户端现场验证,满足先进存储应用中所有金属互联应用(包含高深宽比金属互联应用)及三维存储器件字线应用各项性能指标,同时也付运到先进逻辑客户进行验证;此外,ALD设备已完成多个先进逻辑客户设备验证。3)量检测设备:包括光学量检测设备和电子束量检测设备,2024年新设超微公司,着力开发电子束检测设备,扩大多品类覆盖。4)MOCVD设备: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外延生产的设备开发取得较大的技术进展,持续推进样机在客户端的生产验证;制造Micro-LED应用的新型MOCVD设备实现小批量生产验证。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120.12/155.44/199.74亿元,同比+32.51%/+29.41%/+28.50%;实现归母净利润21.31/30.60/39.95亿元,同比+31.91%/+43.60%/+30.53%,当前股价对应PE66/46/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风险、新品开发和技术升级不及预期。
2025-08-30 开源证券 陈蓉芳,...买入中微公司(6880...
中微公司(688012) 收入保持高增,研发加码补齐国产高端设备短板,维持“买入”评级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49.61亿元,yoy+43.88%,主因公司高端刻蚀设备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和先进存储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实现毛利率39.86%,同比下滑1.46pcts,我们认为主因公司部分先进机台在量产爬坡过程中产生的部分一次性成本在本季度体现;实现归母净利润7.06亿元,yoy+36.62%,主因收入高速增长。此外,公司继续保持高额研发投入,2025H1投入总额14.92亿元,yoy+53.70%,占收入比例为30.07%,远高于科创板公司平均水平(10-15%)。 公司Q2单季度实现收入27.87亿元,yoy+51.26%,qoq+28.25%;实现归母净利润3.93亿元,yoy+46.82%,qoq+25.47%;实现毛利率38.54%,同比提升0.37pcts,环比下滑3.00pcts。 公司在刻蚀领域领先,大力推进薄膜沉积设备研发,且通过内生外延方式拓展光学与电子束量检测等设备,竞争力强劲。我们维持收入预测,小幅下修公司财务费用预测,并小幅上修公司净利润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2/160/2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1/32.1/44.9亿元(前值22.1/31.9/44.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0.6/41.8/29.9倍,维持“买入”评级。 新品研发进展顺利,高端化+平台化布局稳步推进 公司各条线产品研发进展顺利:(1)刻蚀设备:CCP方面,公司针对超高深宽比刻蚀工艺(深宽比60:1)自主开发的Primo UD-RIE已大规模应用于先进的存储器件生产线。ICP方面:公司8英寸和12英寸深硅刻蚀设备Primo TSV200E、Primo TSV300E在晶圆级先进封装、2.5D封装和微机电系统芯片生产线等成熟市场继续获得重复订单同时,在12英寸3D芯片的硅通孔刻蚀工艺上得到成功验证。(2)薄膜沉积设备:MOCVD方面,公司红黄光LED MOCVD设备开发进展顺利,同时碳化硅功率器件外延生产设备已实现优良的工艺结果。ALD方面,公司已有六种CVD-ALD薄膜沉积设备进入市场,核准顺利推进,部分设备已取得批量订单。此外,公司减压EPI设备已在成熟制程客户进行量产验证,并进入先进制程验证。且新一代高选择比预清洁腔体已顺利付运先进制程客户端进行验证。 我们认为:随公司设备高端化与平台化战略逐步起效,公司市场空间与盈利能力同步提升,有望在未来为业绩增长做出贡献。 风险提示:下游晶圆厂扩产幅度不及预期,新品研发及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尹志尧(GERALD ZHEYAO YIN)董事长,总经理... 1485.14 415.9 点击浏览
尹志尧先生,1944年生,中国国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1984年至1986年,就职于英特尔中心技术开发部,担任工艺工程师;1986年至1991年,就职于泛林半导体,历任研发部资深工程师、研发部资深经理;1991年至2004年,就职于应用材料,历任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产品总部首席技术官、总公司副总裁及等离子体刻蚀事业群总经理、亚洲总部首席技术官;2004年至今,担任中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
陈伟文(WEIWEN CHEN)副总经理,财务... 701.05 37.55 点击浏览
陈伟文先生,1967年生,中国国籍,厦门大学学士、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硕士。1996年至1999年,担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1999年至2000年,担任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财务分析师;2000年至2005年,担任霍尼韦尔国际总部资深内审员及中国区飞机引擎分部财务总监;2006年至2007年,担任耶路全球中国国际运输财务总监;2007年至2008年,担任海王星辰连锁药店集团财务总监兼副总经理;2009年至2010年,担任盛大科技财务总监;2010年至2012年,担任阿特斯太阳能集团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现任中微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丛海副总经理,非独... 528.13 2.201 点击浏览
丛海先生,1967年生,新加坡国籍,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研究生。1995年至2002年,担任新加坡特许半导体蚀刻资深工程师;2002年至2003年,担任美国台积电海外厂蚀刻资深工程师;2003年至2018年,担任新加坡GlobalFoundries研发部门蚀刻部技术总监;2018年至今,担任中微公司集团副总裁,刻蚀和外延产品部总经理。现任中微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
陶珩副总经理,非独... 466.3 -- 点击浏览
陶珩先生,1975年生,中国国籍,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1997年至2002年,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校办工厂机械工程师;2002年至2003年担任捷锐气压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师;2003年至2005年担任精技机电(上海)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师。2005至今,历任中微公司执行总监、副总裁、集团副总裁,LPCVD产品部和公共平台工程部总经理、CVD产品部及公共工程部总经理。现任中微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
姜银鑫副总经理 460.17 -- 点击浏览
姜银鑫先生,1977年生,中国国籍,南京理工大学学士,复旦大学硕士。1999年至2001年,就职于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东法务室,担任专利工程师;2001年至2005年,就职于台达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任专利经理;2005年至今,历任中微公司知识产权经理、知识产权总监、知识产权资深总监、法务及知识产权执行总监、法务及知识产权副总裁、集团副总裁及总法律顾问。现任中微公司副总经理。
何奕副总经理 230.33 3 点击浏览
何奕先生,1968年生,中国国籍,苏州大学理学学士,美国城市大学工商行政管理硕士。二十多年人力资源从业经历,担任多家中外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包括康明斯中国地区人力资源总监、铁姆肯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福耀玻璃人力资源副总裁、均胜电子人力资源总监等;2023年9月,加入中微公司,担任集团副总裁,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现任中微公司副总经理。
靳巨副总经理 311.1 -- 点击浏览
靳巨先生,1964年生,美国国籍,西安交通大学学士,日本东京大学博士。1998年至2000年,就职于美国ADE公司,历任首席技术专家和研发部门经理;2001年至2002年,担任美国光刻机公司Ultratech公司主任工程师;2004年至2009年,担任日本东京精密机械株式会社美国公司半导体前道设备总经理;2009年至2016年,创立美国Applied Electro-Optics Inc.,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2016年至2019年,担任以色列Orbotech公司资深商务及市场总监;2019年至2023年,担任美国Onto Innovation Inc.公司集团资深副总裁兼半导体检测事业部总经理;2023年至今,担任中微公司资深副总裁,检测事业部总经理。现任中微公司副总经理。
刘方副总经理,董事... -- -- 点击浏览
刘方先生,1976年生,中国国籍,美国康奈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硕士。2003年至2007年,就职于新加坡电信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2010年至2020年,就职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投资银行业务高级经理、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总监等职;2020年,就职于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2021年至2025年2月,就职于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其子公司安徽启航鑫睿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2025年2月至今,担任中微公司集团副总裁、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李鑫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李鑫先生,1980年生,中国国籍,硕士学历。曾任上海颐广电子科技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书记、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战略企划部总经理、副总经济师、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务。2024年10月起任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现任中微公司董事。
杨卓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杨卓先生: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评审处副处长、客户五处处长、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五部总经理,现任华芯公司业务四部总经理。曾任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独立董事。曾任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6-11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董事会预案
2025-06-27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股东大会通过
2025-06-27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股东大会通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