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沪硅产业(688126) - 公司资料

沪硅产业

(688126)

  

流通市值:502.98亿  总市值:507.95亿
流通股本:27.20亿   总股本:27.47亿

沪硅产业(688126)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0年04月09日
注册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兴邦路755号3幢
注册资本(万元) 27471771860000
法人代表 俞跃辉
董事会秘书 方娜
公司简介 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硅材料产业及其生态系统发展。在保持公司内生性增长的同时,公司将通过投资、并购和国际合作等外延式发展方式来提升我国半导体硅片产业综合竞争力,夯实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础。最终发展为全球化的半导体材料集团公司,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站式”半导体材料服务平台。
所属行业 半导体
所属地域 上海
所属板块 预亏预减-融资融券-沪股通-MSCI中国-国产芯片-半导体概念-中芯概念
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云水路1000号
联系电话 021-52589038
公司网站 www.nsig.com
电子邮箱 pr@sh-nsig.com
 主营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万元)成本比例
半导体硅片332889.1598.27366637.1999.31
其他(补充)5872.021.732540.720.69

    沪硅产业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4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0篇,增持评级为4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5-15 天风证券 潘暕,李...增持沪硅产业(6881...
沪硅产业(68812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88亿元,同比增加6.18%;实现归母净利润-9.71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43亿元。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同比增加10.60%,实现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0亿元。 点评:市场复苏不及预期,24年业绩短期承压,长期发展战略助力未来发展。1)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呈复苏态势,但公司处于产业链上游环节,行业复苏的传导还需一定周期,同时受到全球半导体行业高库存水平影响,24年全球硅片整体销售额创近年新低,半导体硅片市场的复苏不及预期。2)25Q1,伴随行业逐步向好的趋势及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3%,其中,300mm半导体硅片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6%,200mm及以下半导体硅片(含受托加工服务)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8%。3)产品平均单价下跌,特别是200mm硅片平均单价下滑显著,叠加前期投入大、固定成本高的固有影响,公司并购Okmetic、新傲科技所形成的商誉减值约3亿元,以及持续保持的高研发投入,对公司24年和25Q1业绩表现产生较大影响。 上海新昇、晋科硅材料300mm硅片产能建设持续推进,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推动产能进一步释放。1)子公司上海新昇实施的新增30万片/月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建设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上海工厂现已完成300mm半导体硅片60万片/月的产能建设,24年出货超过500万片,历史累计出货超过1500万片;子公司晋科硅材料实施的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太原项目也已完成中试线建设,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合计产能已达到65万片/月。2)公司在上海、太原两地启动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业务将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新增60万片/月的生产能力,达到120万片/月的产能规模。3)截至24年底,晋科硅材料已完成5万片/月的300mm半导体硅片中试线建设,并获得多个客户验厂通过,进入产品送样和认证阶段。2025年其将持续进行技术能力提升和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加速完成各类产品的开发和认证,快速释放产能。4)上海新昇在300mm超低氧、高阻、低缺陷以及超低阻等硅片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新能源、射频、功率、光学等领域均得到应用。未来将继续加大重点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的新突破。 新傲科技和Okmetic200mm产能稳步释放,新傲芯翼300mm高端硅基材料研发推广持续,单晶压电薄膜材料量产突破。1)子公司新傲科技和Okmetic200mm及以下抛光片、外延片合计产能超过50万片/月;子公司新傲科技和Okmetic200mm及以下SOI硅片合计产能超过6.5万片/月。2)子公司芬兰Okmetic持续推进其产品在MEMS、传感器、射频滤波器和功率器件领域的应用,其中,射频滤波器和功率器件应用的销售占比有所增长,MEMS和传感器应用的市场份额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Okmetic在芬兰万塔的200mm半导体特色硅片扩产项目也在按计划推进建设中,预计25Q2开始通线运营,可巩固其在高端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3)子公司新傲科技及其子公司新傲芯翼继续推进300mm高端硅基材料研发中试项目。目前,300mm高端硅基材料正在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相关产品的工艺推广和市场开拓,现已建成产能约8万片/年的300mm高端硅基材料试验线,并陆续向多个国内客户送样。25年还将持续提升产能至16万片/年,并初步完成硅光客户的开发及送样,同时进一步推动高压及射频客户的产品认证,使其具备小批量生产条件。4)子公司新硅聚合的单晶压电薄膜衬底材料已完成一期、二期产线的建设,按计划逐步释放产能,已成功实现部分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将积极联合上下游开发新型高功率大带宽滤波器衬底和低漂移大带宽电光调制器衬底,布局未来无线通信和光通信器件的衬底需求。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专利商标成果丰硕。1)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26,681.71万元,同比增长20.12%,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8%。24年除了持续在300mm大硅片领域保持高投入外,还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射频、硅光、滤波器等市场应用需求,加大了包括SOI、外延及其他各品类产品的研发投入。2)2024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30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24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4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项。截至24年底,公司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630项、实用新型专利108项、软件著作权4项、商标136项。 投资建议: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慢于预期,全球硅片整体出货量呈现同比下降态势,并且全球政治形势复杂,贸易摩擦的加剧将可能对公司未来的产能扩张等产生不利影响。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由3.04/4.16亿元下调至0.23/1.14亿元,新增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1亿元,下调评级为“增持”。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风险、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风险、技术持续创新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2025-05-06 华安证券 陈耀波,...增持沪硅产业(6881...
沪硅产业(688126) 主要观点: 事件点评:沪硅产业发布2024年度及2025第一季度报告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3.9亿元,同比增长约6.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9.7亿元,同比下降约620.3%;实现毛利率约-9.0%,同比下降约25.4pct。公司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约8.0亿元,同比增长约10.6%,环比下降约11.8%;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约5.5%,环比增长约52.0%;实现毛利率约-11.5%,同比下降约3.8pct,环比下降约2pct。 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原因为行业趋势回暖,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进一步释放。而公司利润端承压,主要归因于:1)公司产品单价承压;2)持续扩产+高研发投入导致相关费用高增;3)调整产品价格及产成品增加导致存货资产减值损失大幅提升。 持续扩大研发投入赋能长期增长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7亿元,占营收比重约7.9%。除在300mm大硅片领域保持高投入外,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射频、硅光、滤波器等市场,加大了包括SOI、外延及其他各品类产品的研发投入。 200mm硅片价格承压,300mm硅片产能有望翻倍 1)200mm及以下半导体硅片:受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及部分客户仍处于库存消化阶段影响,2024年公司200mm硅片出货量减少3.3%。由于高单价产品销量大幅下滑,导致该业务收入降至10.5亿元(yoy-27.9%)。产能方面,子公司新傲科技和Okmetic200mm及以下抛光片、外延片合计产能超过50万片/月;子公司新傲科技和Okmetic200mm及以下SOI硅片合计产能超过6.5万片/月。 2)300mm半导体硅片:2024年公司300mm硅片出货达505.2万片(yoy+72.1%),营收21.1亿(yoy+52.8%)。目前,公司已实现逻辑、存储、图像传感器、功率等应用领域的全覆盖和国内客户需求的全覆盖。产能方面,报告期内,子公司上海新昇、晋科硅材料扩产项目进程顺利,公司300mm硅片合计产能已达到65万片/月。未来,随着上海、太原两地启动的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完成后,公司300mm硅片业务将在现有产能基础上翻倍,达到120万片/月的产能规模。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0万/2.17亿/3.47亿元,对比此前预期的2025-2026年的利润1.23/2.43亿元有所下调。对应PE为1871.18/220.43/137.8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存货减值风险,汇兑损失风险等。
2025-05-01 国信证券 胡剑,胡...增持沪硅产业(6881...
沪硅产业(688126) 核心观点 2024年收入增长6%,毛利率和净利润承压。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33.88亿元(YoY+6.18%),归母净利润-9.71亿元(YoY-620%),扣非归母净利润-12.43亿元(YoY-649%);毛利率由于产品平均单价下降和扩产带来的折旧摊销费用增加,下降25.44pct至-8.98%,研发费用增长20.1%至2.67亿元,研发费率同比提高0.9pct至7.88%。由于200mm半导体硅片均价下滑显著,公司计提并购Okmetic、新傲科技所形成的商誉减值约3亿元。1Q25营收8.02亿元(YoY+10.6%,QoQ-11.8%),归母净利润-2.09亿元,毛利率-11.45%(YoY-3.8pct,QoQ-2.0pct)。 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达65万片/月,规划总产能为120万片/月。2024年300mm半导体硅片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实现收入21.06亿元(YoY+53%),占比62%,毛利率为-9.80%。子公司上海新昇实施的新增30万片/月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建设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为了提升市占率,公司在上海、太原启动产能升级项目,其中太原项目总投资约91亿元,拟建设60万片/月的拉晶产能(含重掺)和20万片/月的切磨抛产能(含重掺);上海项目总投资约41亿元,拟建设40万片/月的切磨抛产能,全部达产后公司总产能为120万片/月。目前太原项目也已完成中试线建设,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合计产能已达到65万片/月。 2025年300mm高端硅基材料产能将提升至16万片/月,并使其具备小批量生产条件。200mm及以下半导体硅片方面,2024年销量同比减少3.33%,收入为10.47亿元(YoY-28%),占比31%,毛利率为-14.09%。子公司新傲科技和Okmetic200mm及以下抛光片、外延片合计产能超过50万片/月,200mm及以下SOI硅片合计产能超过6.5万片/月。子公司新傲芯翼已建成产能约8万片/年的300mm高端硅基材料试验线,2025年将持续提升300mm高端硅基材料产能至16万片/年,并初步完成硅光客户的开发及送样,同时进一步推动高压及射频客户的产品认证,使其具备小批量生产条件。 投资建议:高端产线建设持续推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由于半导体硅片需求复苏晚于行业,及价格压力、新产能投产、利用率下降影响毛利率,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1.91/2.86(前值2.80/3.82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8亿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股价的PS分别为11.9/10.4/9.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2025-04-09 中银证券 余嫄嫄,...增持沪硅产业(6881...
沪硅产业(688126) 2024年3月7日,公司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拟收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并募集配套资金。此外,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88亿元,同比提升6.18%,归母净利润-9.71亿元去年同期为1.87亿元。公司收入业绩短期承压,但产能扩张持续推进,未来随着行业回暖规模优势有望凸显,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收购子公司股权,加码300mm硅片布局。根据《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三家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实现全资控制,并募集配套资金。以上三家子公司均为公司“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半导体硅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二期项目”的实施主体,其中新昇晶投为持股平台,新昇晶科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切磨抛与外延业务,新昇晶睿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拉晶业务,且新昇晶科与新晟晶睿已建成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的300mm半导体硅片产线。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后,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对其进行管理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行业景气下行,价格下滑叠加产能扩张,盈利能力承压。根据SEMI统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同比下滑2.5%,其中300mm硅片出货面积逐季增长全年同比小幅提升2%;200mm硅片需求仍然较为低迷,出货面积同比下跌13%100mm-150mm硅片出货面积跌幅高达20%。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提升6.18%至33.88亿元,其中300mm硅片销量同比提升超70%,收入同比提升50%以上,200mm及以下尺寸硅片销量及销售均价均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71亿元(去年同期为1.87亿元)。业绩承压主要受到几方面影响:1)硅片需求低迷下,产品销售单价及毛利率下滑。2024H1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31.67pct至-10.91%,我们预计全年毛利率未有明显好转。2)新产能前期投入及固定成本较高。2024年公司上海临港300mm硅片项目投产、山西太原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通线,前期投入及资产转固影响公司全年利润约-2亿元。3)研发费用持续投入,2024H1公司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15pct至7.87%。4)对并购子公司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损失,影响公司全年利润约-3亿元。 硅片产能持续扩张,新产品研发有序推进。根据业绩快报,截至2024年底,公司上海临港30万片/月300mm硅片项目建设完毕,叠加太原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5万片/月中试线建设完成,300mm硅片产能达到65万片/月。未来随着公司上海、太原项目持续推进,300mm硅片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远期规划为120万片/月。新品研发方面,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子公司新傲芯翼已完成300mm高端硅基材料试验线建设,正在进行产品研发及客户送样;子公司新硅聚合的单晶压电薄膜衬底材料已成功实现部分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正在积极进行开发送样。 估值 考虑到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产能扩建下短期盈利能力承压,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5元、0.01元、0.08元,对应PE分别为-48.9倍、1197.8倍、222.7倍。看好公司在300mm硅片上的规模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行业景气度带来的需求波动;扩产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开工率受限;关税风险等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俞跃辉董事长,法定代... -- -- 点击浏览
俞跃辉先生:196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学博士、研究员。1989年至2002年历任微系统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2002年至2005年任新傲科技副总经理,2006年至今历任微系统所人才教育处处长、研究员、所长助理、副所长、党委书记。现任公司董事长。
Chiu Tzu-Yin总裁,非独立董... 186.13 -- 点击浏览
Chiu Tzu-Yin(中文:邱慈云),男,出生于1956年4月,中国台湾居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博士,哥伦比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曾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1996-2001年任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高级总监;2001-2005年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高级运营副总裁;2006-2007年任华虹国际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华虹国际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总裁;2007-2009年任Silterra Malaysia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09-2011年任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11-2017年任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和全球半导体联盟(GSA)董事;2019年5月起任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目前,其还担任伯克利工程学院咨询委员、亚舍利科技董事、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0年4月起任职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总裁。于2020年6月22日担任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独立董事职务。
姜海涛副董事长,非独... -- -- 点击浏览
姜海涛先生:1973年10月出生,汉族,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1993年7月至1996年7月,历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港务公司团委书记兼发事达科技信息发展公司计算软件开发员、办公室主任。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任上海港务局团委副书记。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历任上海港新华港务公司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2001年12月至2005年3月,任上海港宝山港务公司党委书记。2005年3月至2005年6月,任上海港新华港务公司党委委员、经理。2005年6月至2007年11月,任上港集团新华分公司党委委员、经理。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任上港集团军工路分公司党委委员、经理。2008年10月至2015年1月,历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党委书记助理、工会主席。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历任市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020年5月至今,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现任公司副董事长。
杨征帆副董事长,董事... -- -- 点击浏览
杨征帆先生:1981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2004年12月至2007年7月任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软件工程师,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主任科员,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任开元(北京)城市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经理,2014年12月至今历任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经理、资深经理、投资三部副总经理。现任公司副董事长。
Kai Seikku执行副总裁 637.19 -- 点击浏览
Kai Seikku先生:1965年出生,芬兰国籍,硕士学历,1993年至1999年任波士顿咨询公司项目主管,1999年至2005年任Hasan&Partners Oy公司CEO,2002年至2005年任McCannErickson(麦肯集团)区域主席,2005年至2009年任HK Scan Corporation公司CEO,2013年至今任Verkkokauppa.com董事,2016年至2017年任上海新昇董事,2016年至今任Inderes Oy董事,2016年至今任The Federation of Finnish Technology Industries董事,2018年至今任RobitOyj董事,2010年至今任Okmetic总裁,董事。现任公司执行副总裁。
WANG QINGYU执行副总裁 260.34 -- 点击浏览
WANG QINGYU先生:1959年出生,美国国籍,工程师,博士学历,1995年10月至2000年1月任美国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资深工程师,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任美国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主任工程师,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历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经理、运营副总裁特别助理,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任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营运副总裁,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任安利吉(中国)公司总经理,2008年11月至2015年8月历任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2016年1月至今任新傲科技总经理、董事,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现任公司执行副总裁。
李炜执行副总裁,董... 199.96 -- 点击浏览
李炜先生:1971年出生,中国国籍,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学历,2000年至2007年历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1年7月至今历任新傲科技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董事长,2015年1月至今历任上海新昇董事、总经理、董事长,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0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任硅产业有限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现任公司执行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蔡颖董事 -- -- 点击浏览
蔡颖女士:1980年出生,中国国籍,工程师,硕士学历,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历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控制工程师、制程整合工程师,2010年1月至6月任普迪飞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数据分析工程师,2010年7月至2015年4月任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协会产业分析师,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任上海武岳峰高科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15年12月至2020年7月任仟品(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高级投资经理、投资总监,2020年8月任上海岳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现任公司董事。
孙健董事 -- -- 点击浏览
孙健先生: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经济学硕士。1985年7月至2002年7月就职于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原日本第一劝业银行上海分行,2002年8月起任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重组并购部副总经理,2009年1月至2016年8月任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执行董事,2009年1月起任国盛集团资产管理部总经理,2016年5月起任上海国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2019年1月至今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现任公司董事。
郝一阳非独立董事 -- -- 点击浏览
郝一阳先生:1987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9年7月至2015年1月历任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项目助理、项目经理、高级经理、总经理助理,2015年2月至今历任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一部/投资三部任高级经理、副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5-21上海新昇晶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381585.96董事会预案
2025-05-21上海新昇晶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137219.51董事会预案
2025-03-08上海新昇晶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预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