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市值:2973.56亿 | 总市值:3012.49亿 | ||
| 流通股本:90.46亿 | 总股本:91.65亿 |
海康威视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2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8篇,增持评级为3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025-10-29 | 海通国际 | Lin Yang | 增持 | 维持 | “物联感知+AI”赋能灯塔工厂,点亮中国智造未来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本报告导读: 公司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展示了上百款“物联感知+AI”软硬件产品,工业场景数字化能力赋能灯塔工厂,点亮中国智造未来,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空间。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创新业务及海外市场拓展成为重要增长引擎,而AI有望赋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47/1.68/1.97元。公司作为安防龙头叠加创新业务增长强劲,给予公司2025年28倍PE,对应目标价为40.98元/股。 “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WEF)与麦肯锡公司于2018年联合提出的概念,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其核心是通过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化、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生产体系,实现从研发设计到终端交付全链条的效率跃升与模式革新。截止到当前,全球已评出十四批次、201家“灯塔工厂”,中国以85家的数量领跑全球占到全部的42.29%。 剑指“灯塔工厂”,公司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三大技术核心打造产品布局。海康威视以可见光为中心,构建了覆盖毫米波、红外等电磁波谱系,并融合声波、振动等传感技术的多维感知体系形成完整的物联据入口。丰富的物联感知素材为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基础,支持海康威视人工智能算法的迭代精进,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构建了物联感知大模型、语言大模型和多模大模型能力,服务于从感知到认知的技术链条。海康威视凭借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构建了“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能力架构,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分析。 近年来,海康威视持续为工业领域的各行业量身定制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南京钢铁厂,海康威视专用抗振相机搭配吊钩跟跑算法解决高空“穿针引线”般的行车吊装难题,提升安全与效率;在中孚实业,面对超1200℃磷生铁水浇筑,人工现场操作易受伤害、远程操控易产生误差的难题,海康威视低延时高温高亮相机,让工作人员在集控室即可清晰观测现场,并精准远程操控,消除人工安全风险,又解决操控迟滞问题;在华新水泥,毫米波雷达产品2分钟内完成对库内庞大骨料数量的盘点,使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60%。风险提示: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 ||||||
| 2025-10-20 | 国元证券 | 耿军军,王朗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点评: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创新业务快速增长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事件: 公司于2025年10月17日收盘后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点评: 营业收入实现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57.58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归母净利润93.19亿元,同比增长14.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71亿元,同比增长10.06%。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40亿元,同比增长0.66%;毛利率达到45.67%,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36.62亿元,同比增长20.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9.73%。 经营调整成果显著,经营现金流再创新高 公司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本轮全面调整,调整的效果已逐渐显现。产品线分类管理、区域销售考核利润、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垂直管理等工作的成效逐步体现在主业毛利率、净利润、应收款和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上。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97亿元,同比增长426%,创同期历史新高。创新业务保持快速增长,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受益于汽车、锂电、电子电器和物流、交通等下游行业需求的拉动,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电子、海康睿影等创新业务均实现了较高的收入增速。 继续推动AI大模型应用落地,做深做精产品线 公司继续全面拥抱AI大模型,专注做深做精现有的产品线。海康自研的多模态物联感知大模型在海康威视的周界、行为分析、文搜、毫米波/X光安检等众多产品上持续迭代升级。在应用层面,AI大模型技术既在内部运营的智能客服、智能配单等认知应用上得到大规模推广,智能体应用也在工业设备的故障诊断、科学仪器的色谱分析仪、海康睿影的X光工业检等产品上获得广泛应用。在商业化方面,公司一方面以AI开放平台支撑丰富的AI产品,辅以培训赋能和AI工具,让海康的AI产品落地更快一步;另一方面,依托海康的销售网络,让即使边远区县的用户也能迅速上手海康的AI大模型产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面向全球用户提供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在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全面优势,未来持续的成长空间较为广阔。预测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为951.39、1013.48、1084.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3.30、146.02、162.36亿元,EPS为1.45、1.59、1.77元/股,对应的PE为22.73、20.75、18.66倍。考虑到行业的成长空间和公司业务的持续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转型风险;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地缘政治环境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客户支付能力下降导致的资金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供应链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知识产权风险。 | ||||||
| 2025-10-20 | 群益证券 | 王睿哲 | 持有 | 维持 | 25年前三季度净利YOY+15%,应收账款下降,经营质量回升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25Q1-Q3实现营收657.6亿元,YOY+1.2%;录得归母净利润93.2亿元,YOY+1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9.7亿元,YOY+10.0%,经营性现金流137.0亿元,YOY+426.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较好,主要是公司积极追回应收账款,应收账款332亿,同比下降60亿,较年初下降47亿元。Q3单季度实行营收239.4亿元,YOY+0.7%,录得归母净利润36.6亿元,YOY+2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8亿元,YOY+19.7%。 政策有望推动明年业绩恢复:(1)受国内大环境影响,公司国内业务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处于调整阶段中,目前也展现了部分调整效果,除了行业端在交通、电子电器、石化、煤炭等领域开拓业务外,公司在产品侧也在积极推动AI大模型产品的落地。我们估计PBG(公共服务事业群)、EBG(企事业事业群)营收端估计延续上半年的趋势(25H1PBG营收YOY-2.1%,EBG营收YOY-0.4%)。SMBG(中小企业事业群)为公司主要调整方向,Q3单季营收降幅已经从25H1的YOY-30%收窄至个位数,毛利额已恢复至正增长,对经销商的去库存目标已基本实现。(2)虽国际关系动荡,但公司经过多年的布局与调整,海外业务估计延续25H1的正增长趋势,公司表示,剔除美国、加拿大及印度市场后,其他区域前三季度收入则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 毛利率改善,费用率持平:公司25Q3毛利率为45.7%,同比增1.4个百分点,我们估计主要是渠道库存去化后以及公司AI产品落地推动。期间费用率为30%,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及建议:公司国内业务仍受整体经济影响拖累,海外稳步增长,创新业务快速增长,幷且公司结构调整已略有成果,期待后续的恢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35.0亿元、148.6亿元、165.2亿元,YOY分别+12.7%、+10.1%、+11.1%,EPS分别为1.47元、1.62元、1.80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2X、20X、18X,国内安防产业后续恢复情况仍需观察,我们暂维持“区间操作”评级。 风险提示:政府项目落地进度扰动、海外需求降低、贸易摩擦、原材料供货风险 | ||||||
| 2025-10-20 | 东吴证券 | 陈海进,王紫敬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净利润同比高增,AI与海外共振驱动增长新曲线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投资要点 净利润同比高增,经营质量持续优化。据公司25年三季报,25Q1-Q3实现营收657.58亿元,yoy+1.18%;毛利率45.37%,yoy+0.61pcts;归母净利润93.19亿元,同比增长14.94%。25Q3单季营收239.4亿元,yoy+2.81%,qoq+0.66%;毛利率45.67%,同比增长1.42pcts,环比增长0.26pcts;销售净利率16.59%,yoy+2.85pcts;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83.5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8亿元大幅改善。截至25Q3,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359.69亿元,qoq-3.46%。公司净利润持续改善,叠加现金流与应收占款的优化,显示公司“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策略落地良好,经营效益与质量稳步提升。 灯塔工厂:AI赋能制造业,助力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灯塔工厂是“制造业+AI赋能”的典型模式,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截至2025年,中国灯塔工厂达85家,占全球42%,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于美的、海尔、联想等龙头企业。公司方面,10月10日海康与海尔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绿色发展、供应链管理和智能制造创新深化合作创新。我们认为海康EBG聚焦先锋客户共创AI数字化方案并推广,与灯塔工厂理念高度契合,EBG业务有望形成新的增长极。与此同时,灯塔工厂的推进也在带动海康旗下其他业务板块协同增长。如海康睿影的提供的技术能够用于PCB焊接时缺陷识别,和折叠屏手机铰链无损检测,多家主流品牌已将海康睿影设备纳入标准供应链配置。随着AI赋能制造深化,海康在多产品线间将形成协同出货,业绩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 海外业务稳中提质,长期成长动能持续释放。公司海外业务已形成亚太、泛欧、美洲和中东非洲四大区域格局,多数地区仍保持两位数增长。非视频类产品如报警、LED、IT等正快速放量,渠道结构亦正由以经销为主向项目化拓展。公司正稳步推进“本地化+体系化”能力建设,围绕人员组织、IT系统与区域统筹三方面持续优化管理基础。随着公司海外产品线持续拓展,叠加非经渠道加速渗透,海外业务结构与盈利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成为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全球安防龙头与智能物联核心厂商,依托“云边融合”技术架构与全栈AI能力,在多维感知、大数据、模型算法、场景应用等环节持续筑高护城河。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973/1080/1179亿元不变,因公司“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策略落地良好、盈利改善势头延续,上调归母净利润至137/158/181亿元(原值137/157/17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转型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 ||||||
| 2025-10-19 | 国金证券 | 孟灿 | 买入 | 维持 | 有效益增长效果显现,现金流及利润超预期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10月18日,公司披露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收657.58亿,增长1.18%;归母净利润93.19亿,增长14.94%。单Q3实现营收239.4亿,微增0.66%;归母净利润36.62亿,增长20.31%。受益于公司坚定执行“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坚持有效益的增长,调整效果逐渐显现,产品线分类管理、区域销售考核利润、SMBG垂直管理等工作成效逐步体现在毛利率、净利润、应收款和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上。前三季度毛利率45.37%,同比提升0.61pct,单Q3毛利率45.67%,同比/环比提升1.42/0.26pct;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13.46%/3.39%/-0.96%/13.29%,同比分别提升0.09/下降0.09/下降0.76/下降0.15pct);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97亿,同比增长426%,是同期归母净利润的1.47倍,创公司同期历史新高;三季度末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总额359.69亿,较6月末下降12.88亿,较年初大幅下降46.64亿。总体看,利润及现金流超预期。 展望25全年,公司保持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给与的指引,预计:1)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10%以上增长,H2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H1,业绩逐季上行;2)全年的经营费用同比大致持平;3)继续“以利润为中心”,严控应收款,追求高质量的收入增长,预计25年H2收入保持同比正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多模态感知大模型相关应用将是AI落地的重要领域,面对向下的终端级场景,公司已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推动“文搜”系列、周界防护等成熟产品的覆盖深度;面对向上的工厂级场景,公司积极推广在“灯塔工厂”等示范项目中典型应用。凭借全面的感知/认知等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渠道网络,公司有望在千行百业的AI+应用落地中获得新一轮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结合公司经营策略、25三季报与未来国内外需求预期,调整公司25~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为958.29/1,035.64/1124.51亿元,同增3.60%/8.07%/8.58%;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44.01/169.36/201.47亿元,同增20.24%/17.60%/18.96%,分别对应21.2X/18.0X/15.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环境趋紧的风险;AI技术落地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 ||||||
| 2025-09-19 | 东吴证券 | 陈海进,王紫敬 | 买入 | 维持 | 主业与创新业务协同并进,编织智能物联生态网络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投资要点 全球安防产业龙头,开拓场景数字化业务的打开成长新空间。公司以智能物联为战略定位,深耕产业二十余年,服务于安防与场景数字化业务,构建覆盖全球的完善市场营销、销售管理、技术服务体系。公司基于对智能物联产业的深厚积累,持续拓展物联感知边界,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落地实践,以大数据与软件能力构建应用闭环,助力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公司以视频感知技术为起点,不断拓展和丰富更多维度的物联感知能力。公司顺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行业趋势,前瞻性地布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2023年发布观澜大模型,将人工智能算法能力从视觉算法拓展到多模态算法,实现了软硬件应用的多维度升级。 创新业务板块多元布局注入发展动能,编织智能物联生态网络。公司创新业务板块布局多元,分为八大方向。创新业务占公司营收比持续提升,其中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等主要业务均已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海康机器人聚焦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国内行业龙头公司;萤石网络掌握从硬件设计研发制造到物联云平台的全面能力,已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具备完整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的AIoT企业;海康微影深耕高附加值MEMS、光电器件和传感器技术,构建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多维感知能力,已成为国内热成像领域领军企业。其他创新业务都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创新业务与主业共同围绕智能物联业务方向,业务布局有统有分,共同支撑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助力公司行稳致远。 AI大模型发展催生新业态,为主营及创新业务注入发展新动能。AI大模型技术突破不断带来发展机遇。一方面,公司持续发展多维感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推进数字化产品的创新研发与大模型应用的有效落地,推出适应新场景与新需求、功能形态多样的新产品,持续拓展场景数字化业务,为国内主业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等创新业务均已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保障公司业务增长。公司主业与创新业务协同并进,共同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全球安防龙头与智能物联核心厂商,依托“云边融合”技术架构与全栈AI能力,在多维感知、大数据、模型算法、场景应用等环节持续筑高护城河。我们基于公司业绩公告,预计公司将在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973/1080/117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57/17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转型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 ||||||
| 2025-08-14 | 海通国际 | Lin Yang,Liang Song | 增持 | 维持 | 2025年中报点评:利润为核,创新业务驱动高质量发展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本报告导读: 2025上半年公司以利润为中心,聚焦收入高质量发展,随着AI大模型技术落地与智能物联生态扩展,创新业务作为增长引擎持续发力,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空间。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0.98元。公司创新业务及海外市场拓展成为重要增长引擎,而AI有望赋能公司未来发展。公司主业仍面临较大压力,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46/1.67/1.95元(原预测为1.43/1.62/1.88元)。考虑到公司目前已成为成熟期的行业龙头收入体量较大,给予公司2025年28倍PE不变,对应目标价为40.98元/股(+2%)。 2025年公司以利润为中心,追求高质量的收入增长。上半年公司营收418.18亿元,同比+1.48%,实现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11.71%,扣非归母净利润54.89亿元,同比+4.69%;公司着力于提升收入质量,上半年应收账款372.57亿元较去年末下降33.76亿元单二季度营收232.86亿元,同比-0.45%,归母净利润36.19亿元,同比+14.94%,扣非归母净利润35.63亿元,同比+2.29%。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利润为中心,严控应收款,公司预计下半年收入保持同比增长,下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上半年,业绩逐季上行,全年经营费用大致与去年持平,归母净利润实现10%以上增长。 创新业务打造增长引擎,智能物联生态扩张。2025上半年主业收入为292.71亿元,同比-3.17%,营收占比为70.00%,较去年同期下降3.09%;创新业务(智能家居、机器视觉、智能汽车等领域)收入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营收占比升至28.14%,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公司将持续推动创新业务与主业协同发展,巩固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等业务的领先地位,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驱动高质量增长。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夯实技术底座,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落地与智能物联业务边界拓展。公司把握AI大模型机遇释放业务势能,致力于推动AI落地千行百业,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实现了对云、域和边的全面覆盖。此外,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上半年境外收入154.25亿元,同比增长8.78%,毛利率47.26%显著高于境内收入的43.98%,通过“一国一策”的本地化运营策略和海外研发中心、物流网络的布局,公司增强了国际市场响应能力。 风险提示: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 ||||||
| 2025-08-12 | 国金证券 | 孟灿 | 买入 | 维持 | 高质量增长初见成效,中期分红提高公司股息率,全年业绩指引积极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8.11日,公司公告董事长提议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本次中期分红36+亿元,加上2024年度分红64+亿,及此前20-25亿元回购计划,公司在25年度给予股东的现金回报预计将超过120亿元,对应4.5%以上的股息率,显著提升吸引力。 8.2日,公司披露25年中报,25H1实现营收418.18亿,增长1.48%;归母净利润56.57亿,增长11.71%;归母扣非净利润54.89亿,增长4.69%。单Q2实现营收232.86亿,微降0.45%;归母净利润36.19亿,增长14.94%;归母扣非净利润35.63亿,增长2.29%。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与费用率下降(H1毛利率45.19%,同比提升0.14pct,单Q2毛利率45.41%,同比/环比提升0.9/0.49pct;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13.65%/3.31%/-1.77%/13.56%,同比分别提升0.15/下降0.24/下降1.16/下降0.27pct)。 展望25全年,公司指引正面,预计:1)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10%以上增长,H2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H1,业绩逐季上行;2)全年的经营费用同比大致持平;3)继续“以利润为中心”,严控应收款,追求高质量的收入增长,预计25年H2收入保持同比正增长。 展望未来,我们看好公司在AI+行动背景下的长期沉淀和落地能力带来的新一轮增长机遇。公司在AI领域近20年的积累,每年上百亿的研发投入,凭借技术积累、资源优势和应用实践,在锁定的目标市场里引领技术发展、实现精准卡位,有望在未来几年把握住这一波AI技术革命带来的成长机遇,延伸扩展海康市场空间、强化海康在行业的优势地位。 盈利预测 结合25中报与未来国内外需求预期,调整公司25~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为969.26/1,060.55/1168.16亿元,同增4.79%/9.42%/10.15%;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42.05/168.11/203.91亿元,同增18.61%/18.34%/21.30%,分别对应18.8X/15.9X/13.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环境趋紧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 ||||||
| 2025-08-08 | 民生证券 | 吕伟,杨立天,白青瑞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务多元化进展顺利,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事件:近日,海康威视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18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 分业务来看,境外主业和创新业务2025年均实现正增长,占总营收比例持续提升。公司主业与创新业务协同并进,共同编织智能物联生态网络,业务布局有统有分,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PBG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5.73亿元,同比下滑2.11%。2)EBG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4.62亿元,同比下滑0.36%。3)SMBG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4.62亿元,同比下滑0.36%。4)境外主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2.31亿元,同比增长6.90%。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继续加大海外市场营销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海外收入占比,境外主业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到29.25%。 5)创新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8.14%。创新业务整体占比持续提升,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等主要业务均已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深耕AIoT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创新研发夯实技术底座。公司持续发展多维感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推进数字化产品的创新研发与大模型应用的有效落地,持续推出适应新场景与新需求、功能形态多样的新产品,全面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拓展公司智能物联业务的边界。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了“大模型一体化平台”,创新性地实现了物联接入、感知认知与应用开发三大领域的“一体化”,全面提升了行业应用的智能化水平,驱动业务势能的持续释放。 战略调整成效初显,现金流大幅改善。2025年,公司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强调“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提升费用开支与业务绩效的关联度,有效增强了经营效益。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43亿元,同时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公司通过审慎经营策略实现了稳健增长,展现了较强韧性。未来,公司将积极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落地实践,通过境外业务与创新业务的持续增长明确业绩拐点,同时通过战略调整推动毛利率持续改善。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56、1215、1410亿元,EPS分别为1.58、1.95、2.44元,2025年8月8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18X、15X、1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确定,行业竞争加剧。 | ||||||
| 2025-08-07 | 国元证券 | 耿军军,王朗 | 买入 | 维持 | 2025年半年度报告点评:以利润为经营核心,创新业务占比提升 | 查看详情 |
海康威视(002415) 事件: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收盘后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点评: 营业收入实现平稳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18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89亿元,同比增长4.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43亿元,上年同期为流出1.90亿元。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45.19%,其中,主业产品及服务的毛利率达到48.52%,同比提升2.19pct;综合毛利率同比仅微增0.35pct,主要系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创新业务拉低所致。 PBG与EBG基本保持平稳,创新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内主业营收总和178.21亿元,同比下降8.33%。PBG与EBG基本保持平稳,其中,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实现营收55.73亿元,同比微降2.11%;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营收74.62亿元,同比略降0.36%;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实现营收40.67亿元,同比下降29.75%。境外主业实现营收122.31亿元,同比增长6.90%。创新业务实现营收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占公司业务比重达28%,受益于国内3C产业和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行业的拉动,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电子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 以利润为中心,积极拥抱AI,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开始全面调整,从更关注收入,到更关注利润,不再卷收入。以利润为中心,持续推进组织变革和精细化管理;继续保持安防行业领先地位,把握AI大模型机遇,推进场景数字化业务落地;加快公司内部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AI,提升运营效率。对产品线分类管理,孵化产品线更加聚焦;国内和国际各业务中心均从考核收入转为考核利润;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从区域为中心改为全国垂直管理,针对渠道销售进行了大力度调整,今年上半年SMBG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一是渠道去库存,二是提高销售质量,压缩低毛利产品的占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面向全球用户提供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在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全面优势,未来持续的成长空间较为广阔。参考上半年的经营情况,调整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预测至951.39、1013.48、1084.37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3.46、146.33、162.66亿元,EPS为1.45、1.58、1.76元/股,对应的PE为20.26、18.48、16.62倍。考虑到行业的成长空间和公司业务的持续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转型风险;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地缘政治环境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客户支付能力下降导致的资金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供应链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知识产权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