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中心 - 泛亚微透(688386) - 公司资料

泛亚微透

(688386)

  

流通市值:72.55亿  总市值:72.55亿
流通股本:9100.00万   总股本:9100.00万

泛亚微透(688386)公司资料

公司名称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发行日期 2020年09月29日
注册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前漕路8号
注册资本(万元) 910000000000
法人代表 张云
董事会秘书 王少华
公司简介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建于1995年,自主创新研发的微透高分子透气新材料及器件,应用于汽车工业、包装工业及其他保护性透气领域。掌握e-PTFE膜核心技术,具备微透膜及膜组件全产业链能力;向汽车及其他领域提供微透材料的解决方案。是通用、大众、一汽、上汽等众多知名企业的一级供应商。
所属行业 塑料制品
所属地域 江苏
所属板块 军工-新材料-融资融券-氟化工-商业航天-专精特新
办公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前漕路8号
联系电话 0519-85316198,0519-8531081,0519-85313585
公司网站 www.microvent.com.cn
电子邮箱 zhengquan@microvent.com.cn
暂无数据

    泛亚微透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3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2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更多

发布时间 研究机构 分析师 评级内容 相关报告
2025-09-10 中邮证券 刘卓,虞...增持泛亚微透(6883...
泛亚微透(688386) l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及多个公告。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5.65%;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27.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27.29%。 各大业务多点开花,线束业务增速爆发。分业务来看:2025H1,公司ePTFE微透产品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41.70%,占总营收35.76%;CMD及气体管理产品营收0.69亿元,同比增长9.66%,占总营收24.12%;气凝胶产品营收0.31亿元,同比增长5.47%,占总营收11.07%;高性能线束产品营收0.08亿元,同比高增892.98%,占总营收2.98%。公司今年6月公告,对线束主体凌天达增资,公司持股比例由26.58%提升至51.00%,完成后凌天达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实现并表。 期间费用率略降,盈利能力维持高位。2025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3%/11.69%/4.02%/0.26%,同比分别+0.42/-0.05/-0.92/-0.68pcts,合计同比-1.23pcts。公司销售毛利率47.08%,净利率19.67%,盈利能力稳定维持高位。 拟定增募资约7亿元,6G领域FCCL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战略性重磅业务。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850.88万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CMD产品技改扩产(约1.2亿)、6G通讯领域的低介电损耗FCCL扰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约2.2亿)、研发中心建设(约1.5亿)、补充流动资金(约2亿)。公司成功研发了基于聚酰亚胺/含物复合绝缘材料的高性能二层FCCL,并掌握了无胶粘结条件氟聚合 下规模化卷对卷生产的核心工艺。该产品具备高频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及耐环境性能等核心优势,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了相关客户的验证。本项目的实施,旨在将公司这一创新成果产业化,延伸高性能复合材料在高端FCCL领域的应用。这不仅契合公司新材料业务的战略布局,更能有效把握5G/6G通信、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AI、医疗等领域对高频高速基材的迫切需求,拓展目标客户和市场空间,从而推动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l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2025-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6.71/8.99/12.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9%/34.05%/42.01%;实现归母净利润1.47/1.97/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13%/33.98%/46.40%;对应PE估值分别为45.89/34.25/23.39倍。维持“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
2025-08-29 中航证券 邓轲,王...买入泛亚微透(6883...
泛亚微透(688386) 业绩概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25.65%),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27.57%),对应EPS为0.60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27.29%)。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24.8%,环比+16.4%),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7.4%,环比+26.0%),实现扣非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7.2%,环比+27.5%); 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新兴行业方兴未艾: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2.5%、11.4%,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693.7万辆(+40.3%),渗透率达到44.3%,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微透产品、CMD产品以及高性能线束等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新兴领域保持高速增长,医疗领域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气凝胶在舰船领域实现突破,航空线束积极开拓市场; 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四大增长曲线明晰: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利润同比稳健增长。分板块看:1)ePTFE微透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41.7%),我们推测主要系公司在汽车传统透气产品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在汽车线缆膜材料等领域增速较快等因素;CMD及气体管理产品实现收入0.69亿元(+9.66%),主要应用于车灯及电池领域,我们推测主要系公司产能利用率较高导致销售收入有所放缓;气凝胶产品实现收入0.31亿元(+5.47%),我们推测主要系下游客户交付节奏不同所致;高性能线束产品实现收入845.5万元(+892.98%),毛利率为-16.2%,该领域出货量激增,但毛利率较低,我们推测是下游客户在高性能汽车线束领域的需求快速提升,但产品初期产能利用率不足所致; 财务数据: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动,主要系公司业务增长,导致购买原材料增加而回款减少的同时员工增长,薪酬增加所致;在建工程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CMD专用设备增加及子公司投资建设气凝胶研发生产基地所致;流动负债占比较高,反映出当前公司偿债压力较大; 新兴领域此起彼伏,未来可期:公司在国产化替代方面积极作为,利用ePTFE膜的拉制工艺横向拓展了多元的新兴领域应用:1)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将航空级电缆膜与铜排、铝排复合,形成新的产品,并通过头部新能源客户验证实现了批量交付;2)医疗领域,公司成立公司研究利用ePTFE膜形成的微孔壁管道,解决小直径血管假体的临床需求;3)通讯领域,公司利用改性ePTFE膜与柔性金属铜箔复合,具备低介电损耗、尺寸稳定性等优势,已经完成客户验证; 并表凌天达,做深产品价值:公司以现金及TRT膜相关固定及无形资产对凌天达进行增资,完成51%控股,并于2025年7月并表。凌天达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0.86亿元,主营业务包括航空、航天、高性能物理等高性能电缆、线束连接器等。美国戈尔公司专注于利用PTFE为主体进行产品开发,年营收超38亿美元,而线缆是美国戈尔(Gore)最重要的产品门类,价值量庞大,是高端线缆核心特种特性的重要来源。公司学习戈尔的成功路径,本次并表凌天达,标志着公司将完成从线缆膜供应商向线缆、组件及整体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定增打开想象空间:公司披露定增草案,拟募资6.99亿元,主要用于CMD产品技改扩产、用于6G通讯的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研发中心建设以及现金流补充等项目。本次募集资金可有效缓解偿债压力的同时,对形成产能瓶颈的CMD产品,以及已经完成客户验证即将实现产业化落地的FCCL产品两大业务形成有力支撑,完成跨越式发展,打开公司中长期想象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全面对标美国戈尔,打造了ePTFE微透产品、CMD及气体管理产品、气凝胶产品以及线缆线束产品四大特色增长曲线,凭借对于ePTFE膜的理解,延伸开发了多元的应用领域,随着定增落地的产能释放,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的产销量有望上升新的台阶。不考虑并表凌天达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9.21亿元、13.48亿元,同比增长26.87%、41.09%、46.25%,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1.92亿元、2.58亿元,同比增长41.43%、37.25%、34.07%,对应PE 44X、32X、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毛利率大幅下降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流动负债占比较高风险;
2025-06-23 中邮证券 刘卓,虞...增持泛亚微透(6883...
泛亚微透(688386) 投资要点 公司聚焦新材料行业,多维度延展布局。泛亚微透深耕新材料领域,现已形成ePTFE微透产品、CMD及气体管理产品、SiO2气凝胶产品、高性能线束产品等四大核心业务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公司所处赛道技术壁垒高,产品盈利能力优秀。公司采用“市场利基、产品多元”,所处赛道技术壁垒较高,市场玩家较少,公司通过技术钻研深耕逐步推动进口替代。从公司的盈利水平来看,近两年销售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的高水平,净利率在20%左右,产品盈利能力优秀。 公司业绩同比增速保持高位,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43%。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15亿元,同比+25%;实现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15%。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31亿元,同比+27%;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43%。分业务板块来看: (1)ePTFE微透材料 ePTFE是公司深耕多年的主业,2024年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34%,占总营收约32%。ePTFE膜及其组件产品的制造均有较高的进入门槛,整个市场中的参与者数量有限。公司是为数不多的掌握ePTFE膜全产业链制造工艺的厂家,掌握了膜的制造技术、改性技术以及复合技术,公司持续推进进口替代,下游应用于汽车、包装、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如汽车领域的透气栓、透气膜、泄压阀等汽车透气产品。 (2)CMD及气体管理产品 2024年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45%,占总营收约28%。公司CMD产品可实现对密闭小微空间中气体湿度的管理,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公司基于ePTFE膜及公司干燥剂技术创新的CMD方案,应用隔绝的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方案,通过高性能红外吸湿剂和阀的结构设计组合解决车灯雾气和压力平衡问题,所有材料和产权100%国产化,实现了此领域的中国创新,此技术方案已经被多家车灯厂以及汽车主机厂采用。 (3)SiO2气凝胶产品 2024年营收0.65亿元,同比增长47%,占总营收约13%。气凝胶具有导热系数低、密度小、高比表面积、低介电常数等特点。公司将SiO2气凝胶与ePTFE膜等其他辅助材料复合,不仅提升了SiO2气凝胶材料本身性能还克服了传统气凝胶易碎、掉粉的问题,极大拓宽了材料的应用领域。近年来公司气凝胶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并拓展应用于航空领域,为某型号飞机某些关键科目飞行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持。 (4)高性能线束产品 2023年公司增资入股常州凌天达,将业务拓展至高性能电缆、线束连接器等领域;2024年公司成立了汽车线束事业部,基于公司的客户资源优势推出高性能汽车线束。目前相关产品已应用于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2025-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6.78/8.90/1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2%/31.28%/23.78%;实现归母净利润1.45/1.92/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42%/32.13%/25.60%;对应PE估值分别为31.65/23.95/19.0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
2025-05-19 海通国际 孙小涵泛亚微透(6883...
泛亚微透(688386) 公司是中国ePTFE材料领先企业,当前已实现了TRT膜的国产化替代。泛亚微透成立于1995年11月,于2021年7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ePTFE微透产品、CMD及气体管理产品、SiO2气凝胶产品和高性能线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覆盖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利基市场。按2024年营业收入计算,公司主营产品中ePTFE微透产品占比31.57%,为公司第一增长曲线;CMD及气体管理产品构成第二增长曲线,已被多家新能源电池厂和车灯厂采用;气凝胶产品用于飞机等关键场景,逐步构建第三增长曲线;此外,公司的TRT膜经在航空航天线缆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可替代进口产品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掌握ePTFE膜制造、改性和复合等全产业链技术,并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长城汽车、星宇车灯、燎旺车灯等国内外车企与零部件厂商。 公司营收利润持续上涨。公司2022-2024营业收入分别为3.64、4.11、5.15亿元,分别同比+15.11、+12.64%、+25.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0.87、0.99亿元,分别同比-52.79%、+176.08%、+14.58%;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上升主要得益于产品多元化拓展、核心技术持续研发、客户结构优化以及智能制造与降本增效措施的推进。 公司受益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国产替代趋势和利基市场拓展。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高端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对微结构功能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依托ePTFE和气凝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深入布局高毛利、高壁垒的应用场景。1)CMD及气体管理产品打破外资垄断,已被多家车灯厂和电池厂采用,作为电池包内部安全模块解决冷凝、腐蚀等问题,业务高速增长,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2)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解决传统气凝胶易碎、掉粉难题,2024年已应用于飞机飞行试验,并通过收购大音希声拓展至舰船领域,有望在高温绝缘、新能源等场景持续放量。3)公司掌握ePTFE膜全产业链制造工艺,产品具备技术和成本双重优势,客户覆盖上汽通用、上汽大众、星宇车灯等头部企业,未来将借助国产替代趋势,进一步拓展至医疗、消费电子等新领域。4)公司提出“产品多元、市场利基”战略,推进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改造,提升产能与一致性,夯实长期成长基础。 公司积极布局高性能材料多元应用场景。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围绕ePTFE膜与气凝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持续推动材料复合与产业化应用,拓展多个高附加值细分领域。在汽车领域,公司CMD产品和微透组件广泛应用于车灯与电池包冷凝管理系统,获得头部主机厂与车灯厂采用,形成稳定收入来源。在医疗领域,公司聚焦ePTFE膜在生物医疗方向的应用,积极与客户合作推进国产替代,相关膜材正在进入验证阶段。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气凝胶复合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飞机飞行试验,并通过子公司大音希声向舰船等特殊装备领域拓展。此外,公司提出“产品多元、市场利基”战略,持续加大新材料技术的研发投入,以形成多条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下行。
高管姓名 职务 年薪(万元) 持股数(万股) 简历
张云董事长,总经理... 109.7 2536 点击浏览
张云,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武进区工商联副主席。1984年至1989年在常州复合包装材料总厂任厂长助理;1989年至1991年在常州市东方电缆厂任常务副厂长;1991年至1994年在工商银行常州分行技改信贷部任信贷员;1994年至1995年在安费诺-泰姆斯(常州)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兼任董事、副总经理;1995年至1999年在江苏神鸡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副总经理,其中1998年至1999年受委派在常州金狮股份有限公司兼任董事;1999年至今在泛亚微透任职,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爱国副总经理,非独... 93.63 2.6 点击浏览
王爱国,1971年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先后担任过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新车型平台经理;江苏金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生产运营总监;大茂伟世通车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生产运营总监;卡特彼勒技术研发(中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常州九鼎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任泛亚微透副总经理;2019年3月至今先后担任泛亚微透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董事。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王少华副总经理,董事... 54.68 -- 点击浏览
王少华,198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2007年7月-2008年10月任职于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10月-2020年4月任职于江苏雷科防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2020年4月-2021年3月担任泛亚微透证券部经理;2021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蒋励非独立董事,财... 49.47 -- 点击浏览
蒋励,197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税务师。1996年至1999年在常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任营业员;2000年至2004年在常州市勤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任会计;2004年至2008年在常州市溢畅纺织品有限公司任会计;2008年至今在泛亚微透任会计、财务负责人,现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
李建革非独立董事 55.89 95.2 点击浏览
李建革,196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工程师。1981年至1994年在常州复合包装材料总厂先后任技术员、技术科科长;1994年至1996年在常州市勤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1996年至今在泛亚微透任职,现任公司董事。
王玉新非独立董事 38.35 -- 点击浏览
王玉新,1979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先后担任过常州科晶电子有限公司调试员、售后服务工程师;常州市弘都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工艺、车间主任、主管工艺;常州三晶星光光源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2006年至今任职于泛亚微透,在公司先后担任技质部经理、总经理助理、运营总监、供应链总监,2021年9月15日至今任公司董事、内审负责人。
陈宇峰非独立董事 34.17 -- 点击浏览
陈宇峰,198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10年1月至今历任公司项目工程师、实验室副主任、技术部副经理,现任研发中心副经理,2024年9月20日至今任公司董事。
钱技平独立董事 6 -- 点击浏览
钱技平,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三级律师,1994年至2008年任江苏常信律师事务所律师、主任,曾任常州市四套班子法律事务律师顾问团成员、常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常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常州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现任常州市地方立法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2008年至2020年任江苏常仁律师事务所主任,2021年至今任江苏友联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2021年9月15日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陈强独立董事 6 -- 点击浏览
陈强,1971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兼任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功能材料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产学研合作与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曾获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国家火炬计划创业导师等称号,目前担任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年9月15日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沈金涛独立董事 6 -- 点击浏览
沈金涛,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1995年至1998年在宝马集团常州山常电机有限公司任财务主管;1998年至2007年在常州常申会计师事务所任项目经理;2007年至今在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常州分所任部门经理、合伙人,现任公司独立董事。

公告日期 交易标的 交易金额(万元) 最新进展
2025-08-27常州泛亚安捷医疗器材科技有限公司250.02实施中
2025-06-14常州凌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600.00董事会预案
2025-06-14常州泛亚安捷医疗器材科技有限公司500.00实施中
TOP↑